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65)
2023(16570)
2022(14313)
2021(13383)
2020(11095)
2019(25366)
2018(25291)
2017(48021)
2016(26115)
2015(29384)
2014(29376)
2013(29138)
2012(27043)
2011(24449)
2010(24673)
2009(22853)
2008(21283)
2007(18634)
2006(16639)
2005(15038)
作者
(75698)
(62645)
(62219)
(58916)
(40097)
(30116)
(28447)
(24474)
(24107)
(22504)
(21675)
(21135)
(19983)
(19926)
(19507)
(19344)
(18448)
(18438)
(18026)
(17907)
(15612)
(15508)
(15144)
(14337)
(14124)
(13966)
(13966)
(13960)
(12781)
(12481)
学科
(106097)
经济(105987)
管理(70019)
(68594)
(54617)
企业(54617)
方法(41244)
中国(36385)
数学(35477)
数学方法(35034)
地方(31711)
(31233)
(28123)
金融(28120)
(26985)
银行(26939)
(26064)
业经(25378)
(25251)
(22793)
(21621)
农业(21517)
(18296)
贸易(18275)
环境(17697)
(17621)
理论(17295)
技术(16636)
(16356)
(16052)
机构
学院(359610)
大学(358765)
(141421)
管理(138439)
经济(138024)
研究(127284)
理学(118188)
理学院(116796)
管理学(114772)
管理学院(114136)
中国(99895)
科学(79787)
(78115)
(64947)
(64877)
(62681)
中心(59042)
研究所(58992)
(55707)
业大(54566)
财经(50887)
(50148)
北京(49920)
师范(49673)
农业(48594)
(46832)
(46666)
(46073)
经济学(41588)
(40482)
基金
项目(244313)
科学(190288)
研究(179989)
基金(173435)
(151266)
国家(149898)
科学基金(127703)
社会(111137)
社会科(105134)
社会科学(105105)
(98267)
基金项目(92714)
自然(82634)
(81651)
教育(81604)
自然科(80595)
自然科学(80573)
自然科学基金(79056)
编号(74729)
资助(71221)
成果(60605)
(56148)
重点(54877)
(52519)
课题(52417)
(50592)
创新(47215)
科研(46162)
项目编号(45067)
发展(44789)
期刊
(163408)
经济(163408)
研究(109972)
中国(78669)
(58248)
学报(57292)
科学(53089)
管理(51445)
(47889)
(44562)
金融(44562)
教育(43581)
大学(42747)
学学(39953)
农业(39697)
技术(32177)
业经(28060)
经济研究(24671)
财经(23913)
问题(21358)
图书(20683)
(20666)
(20383)
理论(17839)
资源(17721)
科技(17685)
技术经济(16947)
现代(16617)
实践(16385)
(16385)
共检索到555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坚  刘伯英  
文章从介绍贵州三线工业概况入手,通过梳理贵州三线工业遗产资源,分析三线工业遗产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命运,并探讨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小城镇发展融合的模式,以期能系统而有效地保护并利用贵州三线工业遗产,充分发挥它们在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应起的支持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多层次复合化的保护利用策略:即要弥合小城镇的功能布局;要融入小城镇空间重构之中;要促进小城镇文化内涵的提升;要带动小城镇旅游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蔡建霞  魏艳  
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学、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园区等的概念、内容、特征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小城镇发展生态工业的作用和主要内容,即包括小城镇生态工业链的设计,推行清洁生产,结合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小城镇特色生态工业园区和实施工业企业绿色管理等。最后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生态工业的若干对策:制定小城镇生态工业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规划;调整优化小城镇工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小城镇生态工业技术和信息支撑体系;探讨小城镇生态工业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希朝  李效顺  蒋冬梅  沈春竹  李天阁  成菊美  
研究目的:构建"三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冲突融合研究框架,基于适度边界化解"三线"冲突,为调控城市扩张、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空间叠加分析识别"三线"冲突、价值测算模型、空间插值法提取适度边界。研究结果:(1)理论分析表明,"三线"冲突可划分为农田—建设型、生态—建设型和生态—农田型,基于价值均衡原理推荐适度边界作为化解"三线"冲突的空间界线;(2)在徐州市城镇开发边界内,农田—建设型冲突面积为34.06 km~2,生态—建设型冲突面积为25.56 km~2,生态—农田型冲突面积为4.60 km~2,适度边界内的冲突区域(38.39 km~2)应保留建设用地,其余冲突区域(21.33 km~2)建议保留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3)冲突融合得到2025年徐州市城镇开发边界内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分别为55.21 km~2、76.63 km~2和378.54 km~2。研究结论:本文基于价值均衡原理,采用适度边界解决"三线"冲突的新思路和研究结果,能够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定量参考和决策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花永剑  
新型小城镇是农村向现代化城市转变的过渡形态,既能使本地居民享受到便利的各种服务,又能较好地避免各种"大城市病"。产城融合对于新型小城镇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从产城融合所需的要素切入,应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城乡统筹规划、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随军  王雅芬  
一、产业集聚与污染严重同时并存,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 1.产业集聚是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世界城市化的普遍规律来看,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及中期阶段,工业化起着城市化的“发动机”和“孵化器”作用。1998年的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浙江全省897个小城镇(不包括县所在的城关镇)的镇区面积为1672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64%;总人口447.02万人,占全省的10.1%,人口密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16倍;镇区共有企业45458家,企业从业人员达168.19万人,占小城镇总人口的37.62%,而这些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154.20万人,比例高达91.7%。这是因为城镇对经济社会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扬  朱喜钢  郭紫雨  冯建喜  
空间重构与集聚集约发展是苏南模式实现自我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关键。过去的20年里,苏南积极推行"三集中"策略以引导分散化空间的转型和重构,但是收效甚微。以常州市礼嘉镇为例,探索苏南"三集中策略"的实践、效果及机制。研究发现礼嘉镇仍然存在工业用地总量过大而集约化水平较低、乡村工业用地无序蔓延、没有向工业园区有效集中、工业园区建设止步不前等问题。忽视乡镇企业的多样性和根植性、小城镇财权与事权不对等造成的调控能力有限性等是"三集中"实施不力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机集中"的空间转型策略以替代简单、机械的"三集中"策略,并提出基于多样化指标精准评估镇域存量空间,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差别化政策、搭建兼顾区域生态"底线"和企业竞争力的多样化产业集中平台、构建多维度支撑与保障体系等具体路径来落实"有机集中"。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倪定清  邱瑞琳  
基于文旅融合视角的工业遗产更新研究,这是一个具有经济、环境、社会价值的课题。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温州市东屿电厂的案例,厘清其工业遗产现状和发展条件,基于此给出温州市东屿电厂工业遗产更新发展模式及策略,以期为同类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德春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金融为民营经济的主力军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民间金融内涵、形态类型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总效应为正效应,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民间金融投资效率明显高于正规金融投资效率;最后,根据国外民间金融发展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德春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金融为民营经济的主力军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民间金融内涵、形态类型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对我国经济发展总效应为正效应,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民间金融投资效率明显高于正规金融投资效率;最后,根据国外民间金融发展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曹秀婷  林涛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郊高速公路的建设保证了城郊之间人流物流快速通达,也推动了沿线小城镇的发展。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外环线以西的高速公路小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对沿线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出入口地区进行辐射,并且这种带动作用受制于小城镇自身的发展基础,同时高速公路的建设应与其他交通方式结合,以发挥疏散中心城区人口、产业向郊区转移的作用。高速公路对出入口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延后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兴平  
省际边界地区小城镇是我国小城镇中一种比较特别的类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统筹发展中肩负特殊责任。本文首先界定了省际边界地区小城镇基本概念和类型,并概括提出其基本特征,然后分析这类小城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推进其整合发展的策略,最后结合苏皖两省乌江镇的发展和建设,对其整合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游宏滔  彭震伟  陈静  石腾飞  史环宇  
以江南水乡儒林镇为实证,在充分调研、掌握详实基础资料的前提下,探索江南水乡小城镇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镇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在全面深入研究儒林镇工业化中、后期的产业和城乡发展的方向、趋势、空间的基础上,进行了产镇融合发展规划的研究,尝试为江南水乡小城镇产镇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开福  
产业支撑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首先对城市产业支撑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对贵州省88个县区市的产业支撑现状进行剖析,发现建强县大部分依托第二产业、小部分依托第三产业,大多数非建强县缺乏产业支撑。结合贵州省城市人口的发展规划,提出了贵州省经济强县和非经济强县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最后,提出了严把环境关,正确选择和培育支柱产业;加快高速路网建设,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全面加强县区市竞争力评价,强化城市对标管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城市产业带形成;加强地区间合作,实现产业集群跨区域的分工与协调;加快城市群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龙微琳  张京祥  陈浩  
强镇扩权的兴起是分权制度变迁和现实发展诉求两个层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权体系下小城镇的不利地位和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互为矛盾存在,表现为扩权的必要性;地方政府间权力的逐级下放和经济强镇的出现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表现为扩权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强镇扩权将成为中国地方治理体系变革的一种趋势。文章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县强镇扩权实践的研究,认为强镇扩权对小城镇发展环境有积极影响:可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服务型政府转变;可以提高政府独立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增强城镇发展的自主性和活力;可以增加城镇发展建设资金,促进城镇硬件环境建设。但是,强镇扩权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县域一体化发展;在一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晓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