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6)
2023(14988)
2022(12793)
2021(11871)
2020(10072)
2019(22914)
2018(22642)
2017(44306)
2016(23793)
2015(26643)
2014(26471)
2013(26527)
2012(23976)
2011(21166)
2010(21122)
2009(19797)
2008(19996)
2007(17723)
2006(15641)
2005(14059)
作者
(68109)
(56818)
(56359)
(53501)
(36430)
(27166)
(25540)
(21964)
(21586)
(20268)
(19462)
(19091)
(18097)
(17877)
(17544)
(17249)
(16975)
(16543)
(16279)
(16269)
(14008)
(13813)
(13717)
(13006)
(12674)
(12621)
(12520)
(12509)
(11331)
(11076)
学科
(103813)
经济(103698)
(100765)
(92337)
企业(92337)
管理(88831)
方法(48722)
数学(39180)
数学方法(38794)
(33625)
业经(32306)
(30566)
(25441)
财务(25370)
财务管理(25341)
企业财务(24122)
中国(23169)
农业(21120)
(20868)
技术(20193)
理论(18563)
(18369)
地方(18128)
(17703)
(17298)
(17211)
贸易(17199)
(17044)
(16667)
(15656)
机构
学院(345548)
大学(342069)
管理(147114)
(142488)
经济(139612)
理学(126957)
理学院(125754)
管理学(124003)
管理学院(123374)
研究(106975)
中国(84379)
(72452)
(67794)
科学(63757)
财经(54174)
(53459)
(52788)
(50780)
(49258)
业大(49069)
中心(48500)
研究所(47428)
北京(45501)
农业(41837)
经济学(41492)
(41036)
(40351)
商学(40213)
财经大学(40213)
师范(40022)
基金
项目(229605)
科学(182904)
研究(169640)
基金(169174)
(145377)
国家(144124)
科学基金(126974)
社会(107848)
社会科(102396)
社会科学(102371)
基金项目(89805)
(89323)
自然(83506)
自然科(81672)
自然科学(81654)
自然科学基金(80253)
教育(76588)
(73747)
资助(69924)
编号(68948)
成果(53973)
(50768)
重点(50011)
(49993)
(47936)
创新(45956)
课题(45882)
(44452)
教育部(44112)
人文(43851)
期刊
(159597)
经济(159597)
研究(101908)
中国(61373)
管理(59336)
(56169)
(48875)
学报(47679)
科学(46552)
大学(36945)
学学(35129)
农业(33889)
(32515)
金融(32515)
技术(31619)
教育(30955)
业经(28383)
财经(27231)
经济研究(24607)
(23279)
问题(20326)
(20196)
技术经济(19397)
现代(17474)
理论(17397)
财会(17018)
商业(16975)
科技(15957)
实践(15616)
(15616)
共检索到508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师苑  王新华  高红伟  
本文构建三级供应链企业间纵向交叉持股时的Stackelberg定价博弈模型,采用逆推归纳法推演出供应链各厂商交叉持股时的均衡定价及其利润公式,分析了交叉持股对三级供应链均衡市场价格、厂商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之无交叉持股,仅下游厂商对上游厂商单向持股,对供应链的绩效没有影响;而适当增大上游厂商对下游厂商持股,限制下游厂商对上游厂商持股,能有效降低市场价格,提高供应链及各厂商的利润,增加消费者剩余,改善经济福利,实现供应链各厂商与消费者的共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玉蓉  张旭梅  张慧涛  
文章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主体构成,探讨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的多种知识交易方式,指出按知识基本类型可分为显性知识交易和隐性知识交易,按管理方可分为核心企业作为管理方的交易和第三方作为管理方的交易,按知识外部获取途径可分为市场采购、正式战略联盟和非正式合作,最后提出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市场有效运行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治莹  李春发  孙婷婷  
针对当前有关生态产业链(EIC)利益均衡和稳定性的研究较少考虑到动态性的现状,文章指出交易量间关系是引起EIC中企业间利益均衡具有动态性的关键因素,进而分析了EIC的结构和运作流程,给出了基本假设,以表征交易量间关系的参数为调控因子,构建了各企业的最优化模型,并求解出了均衡状态下各企业的均衡价格、交易量、利润和利润率。在此基础上,以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中的复合肥EIC为例,以资源再生型企业和生产型企业间再生资源的交易量与其它交易量间关系为调控因子,运用Matlab7.0对调控因子变化与EIC中各企业的利益均衡状态变动的关系进行了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各交易量的值越趋于相等,即企业间的合作水平和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琳  丁莹莹  
在供应链企业合作过程中企业如何面对及调节机会主义对企业间合作绩效的影响?文章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同时为了进一步研究机会主义行为对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绩效的影响机理,将供应链企业间信任与沟通协调两个合作行为作为情境调节变量。结果表明: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对供应链企业间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对企业合作绩效有正向积极促进作用,并且风险共担机制能够有效遏制企业利用合作伙伴的弱点提升自身效益,进而发生机会主义行为。同时信息共享必须与企业间信任机制交互作用才能有效提高企业间合作绩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邱映贵  程国平  
供应链节点企业如何协同合作、合作到什么合适的程度才能实现共赢,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问题。以消费者的反需求曲线为基础,利用博弈分析理论和方法,基于单一制造商、多个供应商和消费者构成的供应链系统,探讨了供应商和制造商合作与非合作博弈情形下,如何选择最优策略的问题,并得出三个重要结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庆华  陈菊红  刘通  
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求解出了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合作收益和领导收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和领导关系时的8种合作和领导策略。并通过收益的比较,给出了不同的合作成本和管理成本条件下,核心企业对8种合作和领导策略的最优选择结果。最后通过一个数值分析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忠  郑晓芳  吴琳  袁丹  
社会企业是社会创业的重要载体,是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兼具社会和经济属性的创新组织,在服务于欠缺支付能力的弱势群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与商业企业的比较,以区别于商业企业定价目标的社会使命收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借鉴三级价格歧视理论,研究社会企业的交叉补贴定价策略及福利效应,并以印度ArAvind眼科医院为例分析,发现社会企业采取的交叉补贴定价是可行的,且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林艳  宋华  
本文从能力的视角整合有关供应链协调的文献,将其分为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协调才能两类。此外,还讨论了供应柔性能力和企业绩效,在此基础上探索、检验此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企业间协调才能对供应柔性及企业绩效有积极作用,且供应柔性在协调才能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还显示,企业内部跨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会加强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协调合作的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军  
供应链中企业间知识转移可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但也会给企业带来各种风险。为了帮助供应链中的企业进行知识转移风险评估,本文提出基于F-AHP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对知识转移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提出假设,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然后利用F-AHP对风险进行评估;最后提出应对知识转移风险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继灵  龚丽敏  
企业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提高自身应变能力,而学习正是回应环境变化最主要的法宝。本文除讨论了由知识本身引起的企业间学习障碍外,主要探讨了由组织间关系而导致的学习障碍问题,并在供应链这一具体的环境中将企业间的特殊关系与传统企业间关系进行了一些对比,从而分析供应链企业间的学习障碍来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树宽  王慧军  张晶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企业涉及的外部合作越来越多。为了寻求更多的资源,依托更先进的技术平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也逐渐由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合作创新应运而生。企业间合作创新模式很多,从松散的项目合作到战略联盟共同开发,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逐渐扩大。但是研究表明,由于企业间合作创新往往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合作创新成功率较低。所以,企业如何选择适合的合作创新模式,如何对企业间的合作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是企业进行合作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基于这个目的,本文从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与创新模式的关联性分析入手,运用集成供应链(ISC)理论,通过分析集成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的特征以及合作创新的关键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宝  韩东平  
文章基于随机模糊环境对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博弈关系进行分析,利用集随机模糊模拟、粒子群算法、神经网络为一体的混合智能算法对构建了分散决策结构下的供应链模型和集中决策结构下的供应链模型,并列举模拟实例增强模型的适用性,从而为有效提高供应链中处于不同层级地位的生产商和零售商都能获得最大利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安  
供应链企业之间学习与创新需要知识的共享与转移。但是,对于参与知识转移的知识转移方、接受方及情境因素的研究不够系统。由此,本文将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分为知识转移方、知识接受方及情境因素三方面,并构建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沙振权  周飞  何美贤  
地理临近既不是产业集群优势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而关系临近对于集群企业获得产业集聚所带来的优势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现实中,集群企业之间以及与跨区域伙伴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是集群企业获得企业特有知识的重要方式。地理临近仅仅是增加了企业之间接触的机会,而关系临近则使得集群企业有效地利用本地低成本的供应商,获得本地知识溢出和集体学习所带来的优势。所以,集群企业成长应该更加关注集群企业所处的关系空间,而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关系嵌入为企业个体间的联系提供了关键的桥梁,为企业间发展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利益共同体提供了平台条件。本文为了验证企业关系嵌入与供应链合作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大鹏  孙新波  
如何实现供应链合作网络中企业间协同创新绩效的持续与稳定提升,是实践界与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对47个供应链合作网络中232家企业的调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整合型领导力正向影响着供应链合作网络中企业间协同创新绩效;知识整合与网络关系嵌入在整合型领导力与企业间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分别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知识整合与网络关系嵌入在两者之间起到连续中介的作用;知识整合与网络关系嵌入在两者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强度没有明显差异,但是要大于网络关系嵌入与知识整合的连续中介作用。进一步强调了供应链合作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力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