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2)
2023(3431)
2022(3034)
2021(2830)
2020(2305)
2019(5254)
2018(5316)
2017(9029)
2016(5374)
2015(6176)
2014(6512)
2013(6208)
2012(5755)
2011(5238)
2010(5293)
2009(4740)
2008(4802)
2007(4445)
2006(3927)
2005(3627)
作者
(16784)
(13909)
(13778)
(13288)
(8945)
(6872)
(6573)
(5399)
(5347)
(5287)
(4925)
(4870)
(4752)
(4618)
(4394)
(4342)
(4312)
(4197)
(4187)
(4045)
(3623)
(3493)
(3392)
(3374)
(3340)
(3200)
(3032)
(3010)
(2992)
(2893)
学科
(17359)
经济(17334)
管理(13650)
(11781)
(9758)
企业(9758)
方法(6840)
(5982)
数学(5585)
(5467)
数学方法(5447)
中国(5328)
(5311)
地方(4970)
理论(4629)
业经(4384)
(4206)
教学(4001)
教育(3814)
农业(3661)
(3447)
财务(3434)
财务管理(3412)
(3218)
银行(3207)
企业财务(3154)
(3076)
(3055)
贸易(3050)
(3024)
机构
学院(74283)
大学(71617)
研究(25792)
(22595)
管理(22360)
经济(21790)
中国(19882)
科学(18599)
理学(18101)
理学院(17808)
管理学(17190)
管理学院(17047)
(16104)
(15695)
(14489)
(14338)
研究所(12970)
农业(12445)
中心(12393)
业大(12340)
(12311)
技术(11855)
(11430)
(11069)
(10836)
师范(10642)
北京(9953)
(9658)
财经(9118)
职业(8781)
基金
项目(45688)
科学(33445)
研究(32801)
基金(29447)
(26786)
国家(26516)
科学基金(21322)
(19842)
社会(17530)
社会科(16426)
社会科学(16422)
(16373)
教育(16312)
基金项目(15080)
编号(14588)
自然(14428)
自然科(14040)
自然科学(14036)
自然科学基金(13746)
资助(12726)
成果(12446)
课题(11339)
重点(11058)
(9872)
(9428)
(9399)
计划(9235)
(8976)
科研(8936)
创新(8803)
期刊
(29394)
经济(29394)
研究(21405)
中国(19487)
学报(15911)
(14421)
教育(13515)
科学(11731)
(11403)
大学(11212)
学学(10300)
农业(9627)
管理(9298)
技术(8063)
(6729)
金融(6729)
图书(6181)
业经(5480)
(5421)
书馆(4715)
图书馆(4715)
职业(4672)
(4601)
财会(4273)
财经(4255)
经济研究(4229)
业大(4219)
(3878)
论坛(3878)
统计(3870)
共检索到121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侯建军  赖红艳  雷红灵  黄邦钦  
集中使用寡核苷酸、肽核酸和细胞凝素3类探针对来自东海和厦门海域的现场赤潮样品进行了检测,尝试鉴定识别自然水样中有害的赤潮原因种塔玛亚历山大藻,微小原甲藻和纤小裸甲藻,建立和优化了这些探针的检测方法和样品处理程序。结果表明,在东海和厦门海域的赤潮样品中均成功地检出了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分布情况,各探针的检测效率为DBA>Tama28S>Tama5S;在东海和厦门海域的赤潮样品中,也成功地检测出了微小原甲藻,各探针的检测效率为:ConA>PM18S02>PM28S02;在厦门海域的赤潮水样中检出了纤小裸甲藻,各探针的检测效率为:WGA>PNATP28S01>TP18S02>TP28S01。各探针检测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辉  武模戈  雷红灵  赖红艳  侯建军  
采用14种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细胞凝集素探针对23株典型的有害赤潮生物进行了检测,结合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探针标记区分和识别目标藻的特异性和有效性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DBA可以把裸甲藻(Gymnodinium)GIXM01株与其他裸甲藻区分开;SBA、WGA和PNA探针能定性或定量地区分形态相似的裸甲藻GMDH01和TPXM01。PHA-E和SJA能分别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DH04、ATMJ02株系与同种其他的藻株区分开;PNA也能从同种其他株系中识别塔玛亚历山大藻ATDH01,ATDH02,ATDH03株...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石彦红  张凤英  马凌波  
以环状异帽藻(Heterocapsa circularisquama)ITS1区为靶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运用Real-time PCR方法,对环状异帽藻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以其他9种赤潮微藻为对照验证其特异性。结果表明,仅含环状异帽藻DNA模板的样品有扩增,其他藻没有检测到扩增信号。以超声波破碎得到的藻液为标准品,所得标准曲线具有高度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为0.989,并且可以在30个循环内检测到0.5个细胞。对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获得的环状异帽藻DNA样品进行检测,都能获得扩增信号。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对初步模拟现场样品进行定量检测,与显微镜计数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闪英  吴小刚  
为建立快速、准确的鉴定和定量检测赤潮生物的方法,以圆海链藻为例,以其18S rDNA序列为寻找种特异性引物的靶区域,通过分析18S rDNA序列,设计出适合用于RFQ-PCR的引物与探针,并通过引物PCR验证确定其特异性,进而以圆海链藻荧光定量PCR的引物和探针(PrimerThalassiosira rotula和Taqman Thalassiosira rotula),建立了定量检测圆海链藻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RFQ-PCR)。与传统的显微镜计数方法比较,两者所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我国沿海水域赤潮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检测途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富  陈溥言  蔡宝祥  
应用异羟基洋地黄毒甙元(digoxigcnin)标记的 DNA 探针,检测了细胞培养物和鸡羽髓中提取的马立克氏病毒(MDV)核酸.结果发现,异羟基洋地黄毒甙元标记的马立克氏病毒血清 I 型(GA 株)核酸的BamHI-L 片段探针,只与马立克氏病毒Ⅰ型核酸发生杂交,而不与Ⅱ型(SB-1)或Ⅲ型(HVT)发生杂交.对36份鸡羽髓病料提取的病毒核酸的杂交检测与琼扩试验相比较,前者阳性率为94.4%,后者仅为86.1%.由此说明,Ⅰ型病毒的核酸探针可用于区别强毒株和 HVT 疫苗毒株,并可作为马立克氏病的临床检测的有效手段.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俊斌  张凤英  马凌波  陆亚男  马春艳  
米氏凯伦藻与环状异帽藻为日本海域流入我国的两种外来入侵赤潮藻。利用核糖体ITS区分别设计出针对该两种藻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prmier5.0软件设计多对引物,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以筛选目标藻的特异性引物,并以链状亚历山大藻、立玛原甲藻、牟氏角毛藻、赤潮异弯藻作为阴性对照,做进一步PCR验证。筛选到米氏凯伦藻最佳引物Ki1F3/Ki1B3和环状异帽藻最佳引物YiF3a/YiB3a。两对特异性引物成功鉴定了两种外来入侵藻,而对其它藻种则是阴性反应,可为赤潮的预测预报提供分子鉴定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跃进  Lamikanra Olusola  
利用细菌质粒 M13克隆葡萄无核基因的 RAPD标记 UBC- 2 6 94 50 后 ,采用自动荧光 DNA序列分析仪对其测序。结果表明 ,UBC- 2 6 94 50 由 4 84对核苷酸及其特定序列构成。按照该序列 ,人工合成两个寡聚核苷酸5′ CCAGT TCACT CTCAA TAGGT CC3′和 5′ CCAGT TCGCC CGTAA ATG3′分别作引物 ,当用获得该标记及其序列的亲本和无核杂种后代作模板进行 PCR分析 ,凡是可以扩增出约 5 90 bp片段即为无核基因携带者和表达者。进一步用其原始无核祖先无核白和商业化无核品种及 C78- 47× B52 - 1 2 2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驰  李纯厚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是指生物体内的一些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并能产生一些可检测变化的大分子物质,这些大分子物质能够反映环境变化对生物体的影响。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将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应用到环境监测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由于其测定指标全面、准确、系统且具有特异性等优点,近十几年来作为污染物暴露和毒性效应的早期预警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评价中。本文对一些主要的生物大分子标记物及其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在环境检测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明旭  朱水芳  罗宽  周李华  赵文军  
以松材线虫rDNA -ITS2为靶区 ,建立松材线虫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松材线虫大量DNA和单条线虫的检测结果表明 ,探针检测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时 ,前者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 ,后者无荧光信号 ,表明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探针检测到最低模板浓度为 1pg·μL- 1 ,DNA测序结果与实时荧光PCR结果一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建玲  童裳亮  宫云浩  
研究了用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DNA探针快速检测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PNV,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对探针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了测定,并与其它快速检测技术作了比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百亮  丁伟  马海利  周志江  徐克诚  张让堂  
采用寡核苷酸生物素探针进行了斑点杂交试验。结果表明,12株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菌均与探针呈杂交阳性,其它种李氏菌和细菌无一与探针杂交。探针检测靶DNA的敏感性为10ng,过夜增菌培养,可提高敏感性10~3~10~4倍,测出样品中少至150个细菌,探针法检测市售猪肉和牛奶的阳性率高于分离培养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绩  李维琳  
本文论述了用CCD图像传感器实现核酸电泳凝胶图像的实时检测及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同时检出核酸的分子量和核酸的浓度等往往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多种仪器分析和计算才能得到的参数,还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实验工作效率,使传统凝胶图像的记录与分析智能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单志欣  郑振虎  
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和海湾。其地理环境和水域环境都优于我国其它海域,是发展现代生态渔业最为理想的海域。但是目前渤海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危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启东  
一、前言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循环水大量排放入海,致使河口、港湾和沿岸水域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赤潮发生的频率也明显增加。据不完全统计,70年代以前我国有记载的赤潮仅有3次,70年代增到9次,而80年代则发生了29次。赤潮不仅破坏了局部海区的生物资源,给渔业生产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佛生  汪红  李一璠  王甜  樊佳  王茂林  林宏辉  
为了丰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分子杂交原理等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液相Northern杂交检测microRNA的实验探索。利用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做探针,通过探针灵敏性、杂交温度、杂交时间和杂交液等不同杂交条件的探索,从而简便、准确、灵敏地杂交检测不同植物中的microRNA。整个实验过程仅需几个小时即可完成,且实验结果直观生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