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2)
- 2023(2075)
- 2022(1857)
- 2021(1725)
- 2020(1476)
- 2019(3232)
- 2018(3214)
- 2017(5057)
- 2016(3493)
- 2015(4066)
- 2014(4219)
- 2013(3773)
- 2012(3537)
- 2011(3319)
- 2010(3370)
- 2009(2905)
- 2008(2888)
- 2007(2613)
- 2006(2268)
- 2005(2089)
- 学科
- 济(7787)
- 经济(7779)
- 学(5315)
- 管理(4844)
- 业(4820)
- 教学(4375)
- 教育(4318)
- 理论(4091)
- 地方(3415)
- 企(3365)
- 企业(3365)
- 农(3346)
- 学法(3145)
- 教学法(3145)
- 中国(3019)
- 学理(2881)
- 学理论(2881)
- 水产(2727)
- 方法(2666)
- 研究(2364)
- 动物(2340)
- 数学(2196)
- 农业(2129)
- 数学方法(2079)
- 动物学(1932)
- 业经(1875)
- 地方经济(1845)
- 及其(1740)
- 体(1705)
- 技术(1509)
- 机构
- 学院(46286)
- 大学(45098)
- 研究(20967)
- 科学(16727)
- 农(15620)
- 中国(13262)
- 所(12962)
- 农业(12733)
- 研究所(12222)
- 业大(11240)
- 济(10642)
- 管理(10392)
- 京(10371)
- 经济(10187)
- 技术(10149)
- 江(9461)
- 省(8871)
- 理学(8473)
- 室(8390)
- 院(8384)
- 理学院(8294)
- 中心(8284)
- 农业大学(7811)
- 管理学(7810)
- 管理学院(7747)
- 范(7586)
- 实验(7527)
- 师范(7341)
- 实验室(7177)
- 业(7172)
共检索到74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施振宁
利用轮虫、草履虫或蛋黄作为开口饵料 ,分别在玻璃缸培育珍珠马甲仔鱼 ,进行生长效果对比试验 ,从成活率、生长速度及个体生长差异三方面来看 ,认为用轮虫投喂效果最理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忠明 梅渠江 刘兴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乔志刚 常国亮 石灵 赵国涛 吴素兰
取脱膜 4d的鲇仔鱼进行开口试验 ,分别喂以轮虫、枝角类、蛋黄、豆浆等饵料 ,结果发现 ,鲇仔鱼开口时口裂宽为 0 90~ 1 0 0mm ,开口摄食枝角类的机会最多。分组喂养 10d的结果显示 ,使用枝角类喂养的鲇仔鱼 ,其生长速度、养殖成活率均高于其他饵料组。
关键词:
鲇 开口饵料 枝角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惟灏 沈智华 童建民 王卓锋
报导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内脏团培育圆形有核珍珠的试验结果。结果显示:插植珠核的7362只手术蚌植核后一个月内成活率99.2%。经23个月养殖后,随机抽取50只。结果留核率达94%,成珠率为86%,其中中高档珠占37.2%。有核珍珠直径在9.4~11.6 mm之间,其中10 mm以上占88.4%。11.6%的珍珠表面有小于3 mm的凸起,未发现带扁而长尾巴的珍珠。试验表明:三角帆蚌内脏团内能培育出高品质的有核珍珠。此外还发现,脱核或核片分离的细胞小片仍可在内脏团内形成珍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袁锡立 刘本祥 薛治国 谭国良 颜忠 邬永忠
以全人工繁殖的胭脂鱼仔鱼为试验鱼 ,随机分为蛋黄、轮虫、丰年虫三个饵料组。结果表明 :仔鱼体长增长差异显著 ,体长和体重的增长为轮虫组 >丰年虫组 >蛋黄组。可以认为 :用天然饵料轮虫作为胭脂鱼仔鱼开口饵料能够提高仔鱼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关键词:
胭脂鱼 仔鱼 开口饵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正龙 秦桂祥
以全人工繁殖的家化暗纹东方鱼屯仔鱼为试验鱼 ,随机分为A1、A2、A3、A4、A5五个试验组 ,分别为光合细菌液 50 0mg/L ;光合细菌液 2 0 0mg/L +投喂轮虫 2 5ml/d ;投喂光合细菌液 50ml/d ;投喂轮虫50ml/d ;投喂豆浆 +奶粉 +蛋黄共 1 - 2 g/d。F检验表明 ,五组仔鱼体长增长差异显著 ,新复极差多重比较表明 ,体长净增长A2 >A4 >A1 >A3 >A5 ,试验还发现平均体重结果 :A2 >A4 >A1 >A3 >A5 ,采用光合细菌和轮虫对初孵仔鱼进行开口能提高仔鱼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仔鱼 开口饵料 光合细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利平 刘登攀 蒲金成 杜力 陈桃英 陈文银 郑春静 吴雄飞 吴嘉敏
在连续多年日本鳗鲡人工繁殖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饵料对日本鳗鲡仔鱼存活率的影响,并记录了仔鱼的运动特征和摄食行为。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不投饵)相比,投喂以鲨鱼卵、磷虾提取液为基础的饵料和以鲨鱼卵、海蜇匀浆液为基础的饵料以及微绿球藻液均提高了日本鳗鲡仔鱼的存活率,仔鱼发育至柳叶鳗前期阶段;而投喂以鲨鱼卵、卤虫匀浆液为基础的饵料和以卤虫匀浆液、磷虾提取液为基础的饵料,以及轮虫、海带+龙须菜匀浆液或海蜇以及发酵鲨鱼肉,均降低日本鳗鲡仔鱼的存活率。实验同时还研究了日本鳗鲡仔鱼的主动摄食行为,摄食时仔鱼先用吻端反
关键词:
日本鳗鲡 仔鱼 开口饵料 摄食行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邵俭 谢从新 许静 杨学峰 格桑达娃 林少卿
研究了卤虫无节幼体、专用仔鱼料、鳗鱼仔鱼料等3种不同饵料对西藏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等3种鱼类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尖裸鲤、异齿裂腹鱼、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初始全长分别为(13.29±0.52)mm、(12.29±0.44)mm、(15.81±0.50)mm,实验周期分别为25 d、25 d、15 d。结果表明:与其他饵料组相比,投喂专用仔鱼料组,异齿裂腹鱼仔鱼和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平均全长、全长增加倍数以及存活率均高于其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伟军 林小涛 王春 廖志洪
利用塘泥和水体中的浮游动物种源,对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 oratus)仔鱼的饵料动物进行非纯化培养并做了仔鱼的摄食试验。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各类饵料动物组成1~8 d以轮虫类占绝对优势,比例达到50%以上,9~10 d以枝角类和桡足类无节幼体占优势,比例达到30%以上;各类饵料动物密度变化曲线呈倒“V”字型,其中饵料动物总密度、轮虫类和枝角类密度均在第7 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7.6个/mL、29.5个/mL和16.5个/mL。从仔鱼对饵料的摄食比率看,大小范围为50~100μm的饵料动物仅适合9日龄以下的仔鱼摄食,随着仔鱼的发育,趋向于摄食较大个体的饵料动物。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玲 鲍宝龙 苏锦祥
研究了牙鲆仔鱼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的摄食能力及饵料选择性指标,结果表明,在开口后的第8天、第10天、第11天以轮虫为喜好性饵料,且最适的密度为10ind/mL,在开口后第10天对卤虫无节幼体开始有了一定的摄食能力;在开口后的第13天以后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喜好性饵料;在开口后第15天开始放弃对轮虫的选择,可以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轮虫的最适密度是7~10ind/mL,卤虫无节幼体的最适密度是5~7ind/m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兴兵 杨德国 朱永久 何勇凤 詹会祥 郭威 陈永柏
采用丰年虫、冰冻轮虫、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4种开口饵料投喂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 Nikolsky)仔鱼30 d,研究其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水蚯蚓和丰年虫能保证四川裂腹鱼仔鱼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而人工配合饲料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组,且成活率最低。结果表明,4种开口饵料中,丰年虫是四川裂腹鱼仔鱼最适宜的开口饵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符韶 邓陈茂 黄海立 梁飞龙 邓岳文 劳赞 梁盛
采用不同术前处理方法、不同贝龄和不同珠核规格的实验条件,探讨珠母贝(Pinctadamargaritifera)育珠效果的影响因素。术前处理方法包括温差促排和阴干促排,贝龄设为1.5龄、2.0龄、2.5龄和3.0龄,珠核直径设为5.5mm、6.0mm、6.5mm和7.0mm。经1个月的休养和21个月的育珠,结果显示,休养与育珠期间,温差促排、阴干促排和未处理组间的成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留核率、收珠率和优珠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温差促排组和未处理组分别具有最高和最低的留核率、收珠率和优珠率;4个贝龄组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收珠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
关键词:
珠母贝 术前处理 植核 留核率 育珠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靳雨丽 施志仪 李文娟 郝莹莹 强刚
为得到大颗粒优质的淡水有核珍珠,进行了游离细胞植入法在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内脏团插核育珠的研究。实验采用两种培养基(培养基1、2)进行外套膜外膜细胞的培养,对不同培养时间(2、4、6、12 h)的细胞活力进行检测,同时将处理过的珠核分别置于两组细胞悬液中共培养,6 h后采用内脏团插核手术,对500只三角帆蚌进行插核,并进行为期5个月的淡水有核珍珠生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细胞活力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大,培养到6、12 h时,两种培养基中的细胞活力较2、4 h时均有显著提高(P0.05);细胞在两种培养基中分别培养,在培养2...
关键词:
三角帆蚌 细胞培养 内脏团插核 有核珍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书华
应用系列饵料培育草鱼种高产试验陈书华(河北省任丘市鱼种场)我们于1993年在本场及五个场(点)38口256亩池塘进行了试验。经过90多天饲养,获草、鲢、鳙鱼种16.02万千克,平均亩产625.8千克,千克鱼种成本3.15元,亩获纯利1543元。一、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