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1)
2023(6712)
2022(5701)
2021(5539)
2020(4720)
2019(10335)
2018(10272)
2017(18931)
2016(10946)
2015(11932)
2014(12129)
2013(11787)
2012(11527)
2011(10543)
2010(10795)
2009(9977)
2008(10546)
2007(9613)
2006(8466)
2005(7870)
作者
(35891)
(30183)
(30126)
(28785)
(19652)
(14913)
(13551)
(11564)
(11548)
(11083)
(10633)
(10483)
(10156)
(9963)
(9719)
(9239)
(9143)
(8899)
(8898)
(8868)
(7830)
(7674)
(7458)
(6999)
(6993)
(6780)
(6723)
(6667)
(6473)
(6371)
学科
(40398)
经济(40337)
管理(27289)
(26122)
(21693)
企业(21693)
(18231)
方法(17821)
数学(14683)
数学方法(14295)
(10447)
中国(10289)
(9970)
理论(9161)
(8444)
业经(7993)
地方(7278)
(7201)
银行(7159)
(6901)
金融(6898)
(6829)
财务(6812)
(6805)
财务管理(6789)
农业(6594)
(6483)
贸易(6477)
企业财务(6472)
(6283)
机构
大学(166200)
学院(161899)
研究(63052)
(56014)
经济(54591)
管理(52664)
中国(45397)
科学(44861)
理学(44799)
理学院(44049)
管理学(42629)
管理学院(42315)
(37028)
(36998)
(35475)
研究所(32801)
农业(29673)
业大(29128)
(27703)
中心(27607)
(26556)
(24059)
师范(23672)
北京(23115)
(22431)
财经(21990)
(20989)
(20934)
(19925)
技术(19681)
基金
项目(107821)
科学(82002)
基金(77066)
(71552)
国家(70996)
研究(70796)
科学基金(57509)
社会(42147)
(41885)
自然(40330)
基金项目(39809)
社会科(39736)
社会科学(39722)
自然科(39459)
自然科学(39438)
自然科学基金(38722)
(36828)
教育(33695)
资助(32994)
编号(26726)
重点(25738)
成果(24056)
(23276)
计划(22921)
(21978)
(21533)
科研(21419)
科技(20704)
创新(20337)
课题(20167)
期刊
(63924)
经济(63924)
研究(45635)
学报(39738)
中国(34650)
(33501)
科学(32065)
大学(28139)
学学(26560)
农业(22613)
(22564)
教育(21115)
管理(20267)
(13626)
金融(13626)
技术(13066)
(12453)
财经(11521)
业大(11487)
(11091)
(9963)
经济研究(9928)
图书(9530)
农业大学(9355)
林业(8524)
业经(8319)
科技(8105)
问题(7980)
统计(7867)
资源(7133)
共检索到247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昌荣  戴陆园  
本文结合笔者利用非放射性标记法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研究的实践经验,综述了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应用的三种非放射性标记法的产生、发展、原理和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宁  金保伟  胡景辉  孙丽敏  
真菌分类研究从1729年米凯利首次用显微镜观察研究真菌,提出真菌分类检索表而开启。现在真菌分类方法比较多,近年来真菌分类学中引入了多种新兴的科学和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真菌分类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真菌分类技术的发展将促进符合客观实际的自然分类系统的建立[1]。用核酸和蛋白质等分子生物学性状来探索真菌的门、纲、目、科、属、种等各级分类阶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的应用越来越多,弥补了传统分类学研究的不足,从而促使人们对真菌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的认识更接近客观实际,为真菌分子生物学分类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四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绩  李维琳  
本文论述了用CCD图像传感器实现核酸电泳凝胶图像的实时检测及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同时检出核酸的分子量和核酸的浓度等往往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多种仪器分析和计算才能得到的参数,还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实验工作效率,使传统凝胶图像的记录与分析智能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毅  林善枝  张德强  张谦  
林木遗传改良是在研究林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开展的遵循其遗传变异规律来改良林木的遗传组成 ,进而培育林木新品种的一项活动 .林木遗传改良的效果直接取决于在遗传改良活动中所采用的各项技术 .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 ,遗传杂合性高 ,许多重要经济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遗传机理不明 ,利用常规育种手段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目的定向培育树木新品种的要求 .因此 ,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文概述了基因工程技术、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并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美南  商鸿生  
 依据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总结了用于全蚀病菌鉴定和诊断的几种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并对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中的实用性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评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琴  江世宏  李广京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昆虫的分类学研究中。笔者概述了核酸序列分析、RFLP技术、RAPD技术、分子杂交技术、同工酶电泳技术、SSCP以及DSCP技术在鞘翅目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鞘翅目昆虫研究中的广阔前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晓婷  宋福平  冯书亮  杜立新  宋健  
简要描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情况,重点阐述了cry基因鉴定方法。另外分析了目前转基因植物与基因工程菌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程航  陈玲玲  夏方山  闫慧芳  毛培胜  
种子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老化将导致种子质量下降,最终失去生命力,给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种子老化机制对寻找应对种子老化的办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种子老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理生化变化方面,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必将使从更深层次解释种子老化机制成为可能。本文对近年来种子老化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发现种子老化后其遗传完整性降低,与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刺激响应、衰老死亡以及糖酵解途径等相关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一些与脂质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秦丽玮  胡原  万建  熊国梅  杨娇艳  邓灵福  杨继红  李兵  
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应用出发,建立了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讨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三层次的建设思路和"虚实结合,以虚促实"的实现方法,并提出了平台的改进方向。该平台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将虚拟仿真实验同实体实验有机结合,大大提升了实验教学效率,强化了实验教学效果,加强了多层次人才的培养,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爱波  赵纯森  瞿波  廖玉才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小麦赤霉菌主要致病菌种禾谷镰刀菌毒素的形成与致病力的关系、毒素生 物检测及免疫化学检测方法、脱毒技术及毒素代谢途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胥猛  潘惠新  张博  王树东  黄敏仁  
林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木遗传改良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林木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转基因林木的遗传稳定性在田间试验中得到验证,遗传基因组学和关联遗传学的发展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林木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杨树全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实现了多年生木本植物基因组的首次破译,势必开启林木分子育种的新时代。综述当前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遗传基因组学和关联遗传学策略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并就林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华清  张绍铃  李晓  吴俊  
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特异性地识别并拒绝自花或亲缘关系很近的花粉的一种遗传机制,该特异性受S基因座控制。S-RNase介导的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在被子植物中分布最广泛,在茄科、蔷薇科和玄参科植物上研究比较深入。研究表明,雌雄双方的特异性决定因子分别是S基因座中具有多态性的核酸酶和含有F-box结构域蛋白基因,但其他修饰基因也参与其中。本文概括了该类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现状,并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就其工作模型作进一步探讨,同时简要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宁求  白俊杰  吴淑勤  劳海华  石存斌  潘厚军  叶星  简清  
从患病斜带石斑鱼分离到3株病原菌EcGS020802、EcGS021001、EcGS020801,经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均属于弧菌属的种类。为了进一步确定其分类地位,测定了3株病原菌的16SrRNA和HSP60(heatshockprotein,HSP60)基因部分序列。16SrRNA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3株病原菌与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亲缘关系较近,相互之间同源性均大于98.6%,差异不明显。HSP6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EcGS020802、EcGS021001、EcGS020801HSP60基因序列分别与哈维氏弧菌(AF230934)、溶藻弧菌(AF230931)、副溶血弧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金辉  尉婷媛  周占琴  武彦峰  武会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动物源性食品材质的鉴定方法。【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猪、羊、牛动物组织mtDNA的COⅠ基因,对PCR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并构建系统发生树;以HinfⅠ酶为内切酶,对3种样品的COⅠ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结果】对测序结果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发现,猪、羊、牛COⅠ基因的碱基差异为19.0%~25.9%,物种内的碱基差异仅为0.1%~1.6%。猪、羊、牛COⅠ基因PCR扩增片段经HinfⅠ酶切后的长度依次为40,411,449 bp;144,376,381 bp和46,377,479 bp,限制性片段长度具有物种特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