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0)
2023(2247)
2022(2025)
2021(1857)
2020(1628)
2019(3480)
2018(3410)
2017(5667)
2016(3703)
2015(4007)
2014(4194)
2013(4181)
2012(3997)
2011(3861)
2010(3975)
2009(3467)
2008(3467)
2007(3036)
2006(2684)
2005(2488)
作者
(15616)
(13412)
(13343)
(12619)
(8540)
(6837)
(5734)
(5215)
(5150)
(4853)
(4755)
(4644)
(4595)
(4502)
(4418)
(4308)
(4163)
(4078)
(4006)
(3943)
(3718)
(3526)
(3373)
(3137)
(3120)
(3047)
(3043)
(3039)
(2985)
(2960)
学科
(10734)
经济(10723)
(6611)
(6474)
管理(6383)
(5199)
企业(5199)
方法(4496)
数学(3924)
数学方法(3813)
(3732)
土壤(3718)
地方(3228)
(3026)
中国(2790)
(2556)
及其(2383)
(2296)
水产(2020)
业经(2016)
农业(1983)
(1905)
(1879)
银行(1866)
(1849)
金融(1846)
(1842)
森林(1842)
动物(1839)
(1823)
机构
大学(55275)
学院(54967)
研究(27746)
(24174)
科学(23223)
农业(19676)
中国(18249)
(18178)
研究所(17210)
业大(16606)
(14520)
经济(14082)
(13098)
管理(12980)
(12801)
(12383)
农业大学(12316)
实验(11818)
(11512)
实验室(11344)
中心(10837)
重点(10800)
理学(10784)
理学院(10520)
科学院(10432)
(10095)
管理学(10016)
(9984)
管理学院(9927)
技术(8929)
基金
项目(41599)
(29709)
国家(29533)
科学(28791)
基金(27817)
科学基金(21237)
研究(20840)
(17736)
自然(17532)
自然科(17102)
自然科学(17088)
自然科学基金(16777)
(16362)
基金项目(14186)
科技(13564)
计划(12966)
资助(12346)
重点(11166)
社会(9953)
专项(9772)
(9720)
社会科(9273)
社会科学(9267)
教育(9227)
(9223)
科研(9022)
(8838)
(8376)
创新(8075)
(7775)
期刊
学报(23955)
(22375)
科学(16674)
(16374)
经济(16374)
大学(15128)
学学(14802)
农业(14639)
中国(12982)
研究(12782)
(8962)
业大(7766)
林业(6528)
农业大学(6315)
管理(5428)
(5281)
(5088)
中国农业(4873)
自然(4484)
科技(4308)
教育(4179)
(4060)
金融(4060)
自然科(3861)
自然科学(3861)
科技大(3535)
科技大学(3535)
农林(3424)
(3424)
技术(3179)
共检索到84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潮海  卢道文  侯松荆  棘郑英  
利用池栽对豫东平原粘壤、中壤和砂壤三种质地土壤上冬小麦生长后期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质地土壤冬小麦生长后期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根系活力、叶面积指数等生理特性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冬小麦的籽粒灌浆。砂壤土上种植的冬小麦后期各项生理指标下降迅速,从而导致灌浆持续时间缩短,千粒重降低;粘壤土上各项生理指标下降缓慢,致使籽粒灌浆持续期延长,千粒重增加;中壤土上的变化特点介于二者之间。此外,三种土壤冬小麦旗叶均表现光合“午睡”现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云  王钰亮  王小洁  姜丽娜  刘会娟  李春喜  
为了深入探讨壤土、黏土、沙土3种主要农田土壤质地条件下As胁迫对小麦的影响差异,研究了小麦灌浆期的根长、分蘖、分生根数目、干物质量等形态指标及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特性指标。结果表明:当As≤15 mg/kg时,小麦受到的胁迫作用不明显;当As≥30 mg/kg时,小麦则开始呈现出根长降低,分生根数目减少等明显的胁迫效应。当As≥30 mg/kg时,在壤土和黏土条件下生长的小麦根长较长,分生根数目较多,并且小麦旗叶的Pn、Gs、Ci、WUE、叶绿素相对含量较沙土条件下高。As胁迫对3种质地土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子会  柳斌辉  李运朝  郭秀林  
通过盆栽小麦起身期断根试验,研究了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对小麦后期光合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初生根和部分次生根,均降低了断根初期小麦光合速率,而促进后期光合速率;同时,断根降低了成熟期小麦根系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以及产量;断初生根比断部分次生根对小麦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俊芹  邵运辉  陈远凯  秦峰  李巍  金先春  
研究了播种方式对不同耕层水分及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播土壤踏实,水分下渗后不易散失,保水能力强;直播麦田的土壤疏松,表层水分容易散失,而且下渗也快,水分不易保存;2种播种方式都能使小麦旗叶保持较高的绿色持续期,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沟播小麦的根系下层分布比例较大,单位重量的根不仅能支撑较重的地上部,也能承担较多穗数和粒重;沟播产量大于直播,增产约8.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增明  王谦  王彬彬  聂俊华  
不同形态铁素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对植物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测定小麦幼芽根芽叶的生长指标和其中丙二醛的含量,探究了FeSO4、EDTA-Fe、AA-Fe对小麦幼芽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铁盐在低浓度时促进了小麦幼芽根和芽的伸长,而高浓度铁盐则抑制根和芽的伸长及生物量。同浓度时三种铁盐的根伸长抑制率为AA-Fe>FeSO4>EDTA-Fe。小麦幼芽根与芽叶组织中丙二醛浓度随着外源铁盐浓度的提高而提高,FeSO4与EDTA-Fe处理高浓度时略有降低。丙二醛浓度在根的变化幅度均大于芽叶,根质膜系统对铁盐的响应度高于芽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迎新  白雪莹  张传忠  靳海洋  郭天财  王晨阳  
为了解决近年来华北地区麦田因多年旋耕导致土壤耕层过浅、土壤质地变差、小麦根系发育不良以及小麦产量品质降低等问题,在平衡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Agri-star松土促根剂对土壤质地及小麦产量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松土促根剂和土壤深耕处理均可起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单位体积小麦根系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此外,施用松土促根剂能够提高冬小麦成穗数和穗粒数,进而起到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的效果,其中以1号松土促根剂+配方肥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平均达7 925 kg/hm2,较单施配方肥处理增产12.9%。研究还发现,施用配方肥、添加松土促根剂或者进行土壤深耕处理能够改善小麦籽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新颖  邬爽  张洪生  林琪  穆平  
为研究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生理特性的变化特点,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水分条件下对不同抗旱类型冬小麦品种(青麦6号、鲁麦21、良星99、烟农21、烟农24、济麦22)的旗叶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旗叶在开花后干旱胁迫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保护酶系统SOD、CAT和POD活性均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均升高,而且这种降低和升高的幅度随生育进程而增大。旱地品种青麦6号和烟农21在干旱胁迫下旗叶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他品种且上升幅度快,青麦6号和鲁麦21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CAT和POD活性均高于其他品种且下降幅度缓慢,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其他品种且随着生育进程积累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志红  陈晓远  刘晓英  罗远培  
为揭示土壤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的后效影响及其规律,利用盆栽试验对供试冬小麦设置13种供水处理,测定作物株高、叶面积、冠干重及产量,研究水分胁迫对上述生理指标的后效影响。结果表明,中度水分胁迫对株高的后效影响大于重度水分胁迫,在重度水分胁迫下,除C5-A外,当前影响均大于后效影响;前期中度水分胁迫对叶面积的后效影响大于当前影响,后期则相反,重度水分胁迫对叶面积的当前影响大于后效影响;水分胁迫对冠重的后效影响大于当前影响;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穗数的后效影响基本上表现为正效应,而对每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及WUE的后效影响则全部为负效应,拔节至孕穗阶段中度水分胁迫抽穗期复水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对照的6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长生  肖世和  张秀英  海林  
冬小麦品种生育后期耐热性遗传差异的表现受环境影响较大。通过1997-2000年间在北京对群体气-冠温差、灌浆特性、热感指数等三种耐热性评价方法有效性的比较研究,认为热感指数反映品种对后期热胁迫的敏感程度,利用千粒重热感指数可鉴定出后期耐热性较好的基因型。气-冠温差法快速、简便、准确,但叶片持绿期长的品种气-冠温差一般较大,可结合对灌浆速率的评价来筛选生育期适中的耐热基因型。在3年的试验中,小麦品种鲁936098表现耐热性强,千粒重稳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海卿  段爱旺  杨传福  
采用深桶栽培结合测坑法 ,从冬小麦返青至蜡熟期保持不同的土壤水分 ,分生育期对小麦的形态、生理和根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调控土壤水分可明显改变冬小麦根、冠生长量比率。适宜的土壤水分胁迫 (田持的 50 %~ 6 0 % )可促进冬小麦根系发育 ,高土壤水分更有利于地上部生长。土壤水分长期低于田间持水量的 6 0 %时 ,较显著地制约叶片的增大 ,从而减小截获光能的总叶面积 ,最终降低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土壤水分由“田持”的 4 6 %升高到 55% ,光合速率增幅不大 ,由 55%提高到 6 4 % ,光合速率出现跃迁式增高 ,土壤水分超过 6 4 %后 ,光合速率几乎为等值。说明光合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军  吴秀宁  鲁敏  麻珊珊  赵继新  陈新宏  武军  
为明确拔节期干旱对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西农979等7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7个品种的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值、MDA含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溶性蛋白除西农509、郑麦366和郑麦9023外均增加。用上述指标所得的抗旱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7个小麦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晋麦47>小偃22>矮抗58>西农979>西农509>郑麦36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向前  曹承富  乔玉强  杜世州  赵竹  
在人工防雨篷下研究了前期不同灌水处理对砂姜黑土小麦中后期生长、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小麦增产和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帮助。结果表明,灌1水条件下小麦叶片长宽和单茎干物重随灌水日期的推迟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并以生育前期水分充足处理CK最高,W5100d(出苗后100 d灌水)处理次之,且总灌水量一致下小麦生育前期灌1水和灌2水效果间的差异不显著。生育前期适当推迟灌水日期有利于增加小麦生育中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且灌浆中期W5100d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高于CK。小麦生育前期适当推迟灌水日期亦有利于降低植株蒸腾速率改善小麦光合特性,其中W5100d处理的光合速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京涛  姜雯  张玉梅  刘树堂  林琪  
利用连续28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冬小麦生育后期根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有机肥与一定量的氮肥配合施用能显著抑制根系的膜脂过氧化作用,使小麦根系中SOD活性提高、MDA含量降低、从而延缓了根系的衰老,使小麦生育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根系生理活性,提高了粒重,增加籽粒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晓维  赵春江  康书江  王纪华  
对不同水处理下的冬小麦形态、生理特性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抗旱性较强的品种产量较高 ;在水分充足条件下 ,抗旱性较弱的品种产量较高。耐旱性较强的品种渗透调节能力相对较强。冬小麦对水胁迫的适应性主要通过渗透调节机制来实现。水胁迫导致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 ,耐旱性较强的品种叶绿素含量变化较小。随着水分的减少 ,冬小麦叶片蔗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在水分胁迫下 ,耐旱性较强的冬小麦品种叶片SOD酶具有较高活性 ,且随水分胁迫加强提高较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永华  史吉平  商振清  李广敏  
在土壤干旱过程中,叶面喷施2×10-5mol/L的生长素(IAA)或5×10-4mol/L的赤霉素(GA3)可阻止小麦幼苗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且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似。对于超氧物歧化酶(SOD),IAA使其活性强化,而GA3则对其起着抑制作用。IAA还能提高干旱条件下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但对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影响不大;而GA3对叶绿素含量、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均无明显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