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8)
- 2023(9919)
- 2022(9027)
- 2021(8591)
- 2020(7169)
- 2019(16715)
- 2018(16775)
- 2017(31614)
- 2016(17932)
- 2015(20227)
- 2014(20400)
- 2013(19945)
- 2012(18194)
- 2011(16367)
- 2010(16185)
- 2009(14438)
- 2008(13914)
- 2007(11908)
- 2006(10207)
- 2005(8725)
- 学科
- 济(63889)
- 经济(63816)
- 管理(47142)
- 业(44734)
- 企(37464)
- 企业(37464)
- 方法(31540)
- 数学(27183)
- 数学方法(26795)
- 学(17387)
- 农(17338)
- 中国(16430)
- 财(14830)
- 业经(14316)
- 地方(14199)
- 理论(13695)
- 农业(11587)
- 教育(11273)
- 和(11125)
- 贸(10825)
- 贸易(10819)
- 技术(10767)
- 易(10465)
- 环境(10372)
- 制(10284)
- 务(9674)
- 财务(9615)
- 财务管理(9594)
- 划(9257)
- 企业财务(9063)
- 机构
- 大学(247237)
- 学院(246017)
- 管理(96514)
- 济(86631)
- 经济(84456)
- 理学(84343)
- 理学院(83307)
- 研究(83017)
- 管理学(81623)
- 管理学院(81215)
- 中国(57615)
- 科学(57168)
- 京(53382)
- 农(45691)
- 所(43282)
- 业大(42493)
- 研究所(40180)
- 财(37955)
- 中心(36462)
- 农业(36006)
- 江(35732)
- 范(33809)
- 北京(33512)
- 师范(33426)
- 财经(31126)
- 院(30643)
- 技术(30025)
- 州(29251)
- 经(28297)
- 师范大学(26907)
- 基金
- 项目(177486)
- 科学(136672)
- 研究(126686)
- 基金(125231)
- 家(110914)
- 国家(109990)
- 科学基金(92929)
- 社会(74622)
- 省(71724)
- 社会科(70433)
- 社会科学(70412)
- 基金项目(67705)
- 自然(63545)
- 自然科(62033)
- 自然科学(62010)
- 自然科学基金(60852)
- 划(60482)
- 教育(59505)
- 编号(52546)
- 资助(52087)
- 成果(42516)
- 重点(40113)
- 部(37832)
- 发(37209)
- 课题(37101)
- 创(37064)
- 创新(34480)
- 科研(34408)
- 计划(34062)
- 大学(32690)
共检索到347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多根硬皮马勃9215、彩色豆马勃9216及西澳粘滑菇E4070菌株是广东地区应用较多、效果也较好的菌根真菌,为摸清其培养条件,分别进行了适温范围、最适pH以及C源、N源需求的测定。其结果表明:菌株9216适温范围最广,为10~38C,菌株E4070适温范围最窄,为15~30C;最适pH范围以9215菌株最广,为3~7,菌株E4070最窄,仅为5~7;除菌株9216不能利用有机N源中的牛肉膏及酵母浸膏外,其它8种N源均有不同程度的利用,9215菌株对有机N利用较好,而9216菌株对氨态N利用较好;除9215菌株对果糖的利用较差外,其它C源差异不大,菌株9216对麦芽糖及葡萄糖利用较好,而E407...
关键词:
桉树 菌根菌 培养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翠 杨艳 张茹琴 唐明
【目的】明确黄地勺菌(Spathularia flavida)、美丽褶孔牛肝菌(Phylloporus bellus)、灰鹅膏菌(Am-anita vaginata)和褐黄牛肝菌(Boletus luridus)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其菌丝体扩繁和菌剂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体培养,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研究不同温度(5,10,15,20,25,30,35,40℃)、pH(3.0,4.0,5.0,6.0,7.0,8.0,9.0)、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及氮源(磷酸氢二铵、硝酸铵、硝酸钾、蛋白胨、麦芽浸膏)对4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4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柴迪迪 郭素娟 孙小兵 秦天天
【目的】明确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板栗菌根真菌侵染机理研究以及菌根真菌的实际生产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体培养,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研究不同温度(15,20,25,30,35℃)、pH值(4.0,5.0,6.0,7.0,8.0)、碳源(葡萄糖、可溶性淀粉、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氮源(蛋白胨、KNO3、(NH4)2HPO3、酵母浸出液)对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7种板栗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存在差异,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Pers.)Fr)、黄丝膜菌(Cortinarius turmalis Fr.)、淡紫红菇(Russula ...
关键词:
燕山地区 板栗 外生菌根真菌 培养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仲崇禄 弓明钦 徐大平 陈羽 王凤珍 Nicholas Malajczuk
以尾叶桉和巨尾桉为材料 ,1993和 1994年在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建立了 2个外生菌根菌接种试验 ,均采用裂区设计 ,4次重复 ,每试验均 2个树种为主区 ,菌根菌处理为副区。试验 1有 8个外生菌根菌处理 ,每处理小区 6株或 9株 ,试验 2有 3个外生菌根菌处理 ,每处理小区 9株。造林后 ,定期观测树高、地径或胸径。试验结果表明 :树种内菌根菌效应分析发现 ,巨尾桉所有指标在菌根菌间存在显著差异 ,尾叶桉只是某些指标在菌根菌间有显著差异 ,表明两树种对相同菌根菌处理的反应不同 ;树种联合方差分析表明 ,试验 1中所有指标在区组间、树种间、菌根菌处理间均有显著差异 ,从方差分量看 ,...
关键词:
桉树 外生菌根菌 接种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裴致达 韩宁林 张守英
通过对石斛菌根解剖镜检表明 :石斛菌根是由根被、皮层、中柱组织构成 ,在皮层细胞内 ,常有菌根真菌栖居、生长 ,并呈现菌丝团结构。对石斛组培非菌根与野生石斛菌根营养元素分析表明 ,组培根N、P、K含量是菌根的 2 5倍 ;微量元素除Zn外 ,Cu、Fe、Mn、Ca、Mg等元素含量低于菌根 2 2 % 78%。
关键词:
石斛菌根 形态结构 元素构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AM菌对桉树幼苗接种可提高对青枯病的抗性。在有AM菌存在的情况下,桉树幼苗不发病或发病较轻。对两种桉树幼苗进行青枯病菌的人工接种结果表明:菌根苗比无菌根苗的发病率降低10%~40%,而幼树的高生长可增加12%~39%;AM菌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外生菌根(即ECM)的效果,其中以AM6008和AM9004菌株的效果最好,而AM3006的效果较差;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经AM菌根化的幼苗对青枯病的抗病作用较强,发病率可下降10 0%~17 5%。
关键词:
丛枝菌根 桉树青枯病 抗病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采用5种不同的方法对桉树幼苗进行人工菌根接种的结果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生效果及菌根感染率。其中,内生菌根(Glomus epigaeum)菌土接种的苗木高为对照苗木的247%,地径为对照的193%;外生菌根菌(Pisolithus tinctorius)纯培养接种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7.4%,地径增加9.9%;P.t孢子粉剂接种的苗高生长比对照增加103%;罐栽法纯培养芽苗接种的以Scleroderma(H4331)为好,对赤桉和尾叶桉高生长可增加42.83%~44.29%,Loccaria(E4100)对赤桉高生长增加53.9%;Mycobeads对刚果12号桉扦插苗的接种效果以Pisol...
关键词:
桉树 菌根 人工接种 生长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叶秦
对广东、广西及福建3省(区)7种不同桉树人工林土壤中VA真菌的种类资源及组成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桉树根际已知的26种VA真菌中,包括球囊霉属,无梗囊霉属、硬囊霉属和盾巨囊霉属等4个属。其中,球囊霉属17种(包括未定种),占已知VA菌总数的65.4%;硬囊霉属4种,占15.4%;无梗囊霉属3种,占11.5%;盾巨囊霉属1种,占3.8%。所有样品中全部包含VA菌根真菌;其中福摩萨球囊霉、地球囊霉、多果无梗囊霉、地表球囊霉及球囊霉属未定种第23号,为不同类型桉树根际的优势种;福摩萨球囊霉和地球囊霉分别为广东及广西桉树人工林中的重要资源菌种;主要分布于北方碱性土中的摩西球囊霉,在华南地区中性偏碱或碱性土...
关键词:
VA菌根菌,真菌资源,桉树人工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秀贞 丁明明 王媛 梁军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离筛选出了3种对草坪草抗逆及抗病性有积极作用的功能性细菌,针对其培养条件及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菌株利用最好的N源是蛋白胨,牛肉浸膏次之;利用最好的C源是蔗糖,其次为葡萄糖;3菌株在pH值为6~10的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菌株E、F在初始pH值为7 4时生长最佳,菌株H在初始pH值为7 6时生长最佳;最适合3菌株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0~35℃;3菌株在不同摇床转速和装液量下有不同的生长反应,菌体干质量差异显著。
关键词:
草坪草 功能性细菌 培养条件 生理学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陈应龙
应用 8种外生菌根菌对青枯病菌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 ,8个菌株对青枯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 ;对桉树菌根化苗木进行截根接种的试验结果表明 ,菌根化苗木可降低发病率40 %~ 72 .78% ;菌根化苗在重病区造林 ,发病率比未接种苗降低 2 0 %~ 38.9% ;在新造林地上造林 ,发病率仅 8.3% ,比未接种苗降低 11.8%~ 2 4.5 %。因此 ,利用菌根技术 ,实行桉树苗木菌根化 ,是目前防治桉树青枯病的有效且可行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桉树 细菌性青枯病 外生菌根 防治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成小飞 花晓梅 李文钿
以马尾松种胚作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基本培养基的种类对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GD附加2.0mg/LBA的培养基上,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达70%以上。IAA或NAA的加入不利于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在不定芽生长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IBA能促进不定芽的伸长生长。伸长至0.5cm以上的嫩枝在1/2GD附加4.0mg/LIBA的培养基上,生根状况良好。生根后的小植株,在1/2GD培养基上接种Rt49菌根真菌,菌丝侵染进入根部,形成组培菌根植株。
关键词:
马尾松,离体培养,菌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连庆 裴致达
作者经过对褐环乳牛肝菌[Suilusluteus(L.exFr.)Gray]的一系列研究,业已证明它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有树种马尾松(PinusmasonianaLamb.)共生的优良菌根真菌。它具有生长快速、繁殖容易、拮抗性强、适生范围广、制剂简便、...
关键词:
马尾松,褐环乳牛肝菌,液培条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韦鑫 韦兴迪 曾庆飞 李亚娇 丁磊磊 王小利
为充分利用贵州岩溶山区牧草根际促生菌资源,以野生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根际铁载体产生菌TSQA26-3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观察、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开展菌株促生特性研究,筛选适宜菌株合成铁载体的发酵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确定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促进菌株合成铁载体能力的提升。结果表明,菌株TSQA26-3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菌株同时还具有溶解无机磷、产植物生长素(IAA)和固氮能力;优化后的培养基(MG培养基)配方为,甘露醇25.0 g·L~(-1), L-谷氨酰胺2.5 g·L~(-1), K_2HPO_4 1.0 g·L~(-1), MgSO_4·7H_2O 0.25 g·L~(-1);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7.0,摇床转速170 r·min~(-1),培养温度30℃,培养基装液量为每250 mL瓶中装70 m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金静 王远路 刘建平 刘会香
对毛白杨、陕林4号杨、北京杨不同年龄枝条、树体空间层次的真菌种类、数量及季节动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杨树树皮真菌群落组成不同,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毛壳属(Chaetomium)等为毛白杨上的优势菌种群;链格孢属、曲霉属、木霉属(Tri 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等为陕林4号杨的优势菌种群;链格孢属、曲霉属、盾壳霉属(Coniothyri um)、青霉属等为北京杨的优势菌种群。真菌种类及数量在树体空间层次的分布趋势是由上到下逐渐增多;真菌群落季节变化趋势为夏、秋季种类和数量稍高,春、...
关键词:
杨树 树皮 真菌群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