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4)
2023(6401)
2022(5789)
2021(5256)
2020(4768)
2019(11043)
2018(10917)
2017(21098)
2016(11946)
2015(13593)
2014(13984)
2013(14015)
2012(13307)
2011(12176)
2010(12295)
2009(11458)
2008(11592)
2007(10706)
2006(9115)
2005(8198)
作者
(38701)
(32543)
(32519)
(30894)
(20621)
(15885)
(14958)
(12740)
(12108)
(11647)
(11083)
(11003)
(10487)
(10454)
(10433)
(10159)
(10147)
(9620)
(9505)
(9435)
(8263)
(8052)
(8000)
(7373)
(7364)
(7304)
(7260)
(7220)
(6832)
(6662)
学科
(51504)
经济(51458)
(29909)
管理(29709)
方法(26876)
数学(24243)
数学方法(23990)
(22950)
企业(22950)
(14712)
(12779)
(11904)
中国(11830)
地方(10940)
(9963)
贸易(9961)
业经(9737)
农业(9737)
(9633)
(8439)
(7644)
环境(7283)
理论(7238)
(7237)
财务(7222)
财务管理(7193)
(6917)
银行(6871)
企业财务(6734)
(6597)
机构
大学(181131)
学院(179567)
(71019)
经济(69468)
管理(65414)
研究(63845)
理学(56526)
理学院(55804)
管理学(54650)
管理学院(54315)
中国(45980)
科学(43543)
(40867)
(38756)
(35118)
业大(33363)
农业(32717)
研究所(32428)
(30967)
中心(28975)
(28414)
财经(24986)
北京(23873)
(23787)
师范(23484)
(22543)
(22437)
经济学(22020)
(21960)
农业大学(21672)
基金
项目(121701)
科学(93015)
基金(86350)
研究(83024)
(77559)
国家(76944)
科学基金(63612)
社会(50603)
(48995)
社会科(47909)
社会科学(47887)
基金项目(46380)
自然(42906)
自然科(41892)
自然科学(41874)
(41352)
自然科学基金(41156)
教育(38915)
资助(35972)
编号(33467)
重点(28068)
成果(27454)
(26602)
(26231)
计划(24692)
(24675)
科研(24273)
课题(23612)
创新(23163)
科技(22451)
期刊
(74941)
经济(74941)
研究(47899)
学报(37205)
(36320)
中国(33369)
科学(31008)
大学(26755)
学学(25494)
(24445)
农业(24356)
管理(20924)
教育(17387)
技术(15235)
(13522)
金融(13522)
(13327)
财经(12257)
业经(12250)
经济研究(12047)
问题(10672)
(10604)
(10557)
业大(10326)
技术经济(9433)
统计(9226)
科技(8711)
农业大学(8632)
图书(8546)
资源(8413)
共检索到258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宝华  何钊  冯颖  陈晓鸣  
以含氮量和灰分含量为指标,采用酸碱法对蝉蜕、中华稻蝗和喙尾琵琶甲中甲壳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三种昆虫最佳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从蝉蜕中提取甲壳素方法为80℃下与NaOH(6%)反应1 h脱蛋白、再在常温下与HCl(0.2 mol.L-1)反应20 min,脱除无机盐;从中华稻蝗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为80℃下与NaOH(7%)反应1 h脱蛋白,再在常温下与HCl(0.3 mol.L-1)反应10 min,脱除无机盐;从喙尾琵琶甲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为80℃下与NaOH(7%)反应5 h脱蛋白,再在常温下与HCl(0.2 mol.L-1)反应10 min,脱除无机盐;红外光谱与X-射线衍生分析...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涛  林娜  刘小蓓  张娜  张曼玉  黄夏宁  温秀军  
详细介绍了昆虫性信息素的常用提取方法,指出了不同方法(有机溶剂浸泡法、冷凝法、动态顶空吸附法、固相微萃取)的优缺点,并探索性信息素化合物的鉴定方法,旨在为有关昆虫微量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敦  胡景江  刘铭汤  
甲壳素作为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资源 ,近年来其开发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但目前甲壳素的生产原料来源有限 ,生产成本较高。而昆虫是世界上最大的优势动物种类 ,昆虫的总生物量超过了地球上所有动物总生物量 ;但被人类利用的昆虫资源却很少。昆虫是当今地球上未被利用的最大生物资源 ,特别是昆虫的甲壳素资源尚未开发。鉴于目前对于昆虫甲壳素资源的开发尚在尝试阶段 ,本文以臭蜣螂为材料 ,进行了提取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工艺以及其理化特性研究。研究发现 ,臭蜣螂体中甲壳素含量高出目前甲壳素生产常规原料虾蟹壳数倍 ,且从其体中提取的甲壳素与壳聚糖的品质在残留灰分、粘度和色泽等方面优于虾蟹壳。并以单因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于  郝清  王秋实  郝向阳  王学英  
以五谷虫蛹壳为原料,采用酸碱法提取甲壳素并制备壳聚糖。结果表明,从五谷虫蛹壳中提取甲壳素的最佳工艺为:盐敏脱矿物质的质量分数为5%,处理温度为30℃,处理时间为20h;NaOH脱有机物质的质量分数为5%,处理温度为75℃,处理时间为6h。在此工艺下所得甲壳素产品为白色片状固体,其产品质量指标达到食品级甲壳素标准,其水分含量为6.89%,灰分为0.81%,含氮量为6.51%,提取率为32.3%。壳聚糖制备的最佳工艺为:NaOH质量分数55%,浸泡时间6h,浸泡温度100℃。所得壳聚糖产品为白色片状固体,其水分含量为3.17%,灰分为0.67%,脱乙酰度为80.94%,黏度为20mPa·s,提取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霁宇  佟金  
天然生物材料结构及其性能或功能相关性研究是仿生材料研究的基础。分析了甲壳类昆虫生物材 料性能、微观结构研究,如复合微观结构、孔道、金属含量、润湿性与表面形貌和表皮外长物等微观结构。并介绍 了纤维增强应用模型、孔洞拨出增韧模型、表面减粘降阻模型、纳米力学测试技术等方面仿生研究的最新进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高强  魏美才  刘卫星  
采用酸碱法对马尾松毛虫蛹中甲壳素的提取及壳聚糖的制备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虫蛹甲壳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1)脱矿物质:盐酸质量分数为3%,处理温度为35℃,处理时间为20h;2)脱有机物质(蛋白质):NaOH质量分数为5%,处理温度为70℃,处理时间为10h;3)脱色:H2O2质量分数为11%,处理时间为2.5h,处理温度为85℃。在此工艺下所得甲壳素产品为白色片状固体,其产品质量指标达到食品级甲壳素标准。虫蛹壳聚糖制备的最佳工艺为:NaOH质量分数为55%,浸泡时间为6h,浸泡温度为100℃。所得壳聚糖产品为白色片状固体,其水分含量为3.73%,灰分为0.89%,脱乙酰度为93.22%,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麦迪乃姆·阿卜杜热伊木  钟问  
【目的】了解柽柳(Tamarix)的主要传粉昆虫种类及其传粉效率。【方法】以广泛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多枝柽柳(T.ramosissima)、密花柽柳(T.arceuthoides)和刚毛柽柳(T.hispida)为研究对象,采用定点调查法对主要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及其访花频率、单花停留时间进行观测,通过室内镜检统计其体表携粉量。【结果】柽柳的主要传粉昆虫是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叶舌蜂(Hylaeus mongolicus)、艳小彩带蜂(Nomioides variegate)、淡翅红腹蜂(Sphecodes grahami)和细切叶蜂(Megachile spissula)。意大利蜂携粉量最高,其次是细切叶蜂,两者携带柽柳花粉数量差异显著(P<0.05)。叶舌蜂携粉量最少。意大利蜂和细切叶蜂体型较大,访花时多在花序上迅速爬动,访花过程中具有梳理行为,将体表沾染的花粉集中至花粉篮,在这个过程中大量撒布花粉,有利于柽柳植物的传粉。【结论】不同传粉昆虫携粉量的差异,与其体躯大小、体表刷毛的密度及访花行为相关。随着体长的增加,昆虫携带花粉的能力也相应增加。意大利蜂携粉能力最强,其传粉效率最高。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蒋霞云  周培根  李燕  王晓辉  党培育  
比较了几种霉菌(毛霉、根霉、曲霉和青霉)在对数生长末期和稳定期末期的胞内和胞外甲壳素脱乙酰酶的活力。研究结果表明:(1)各霉菌的胞内和胞外都具有甲壳素脱乙酰酶活力,而且胞外酶的活力普遍大于胞内酶的活力;(2)处于对数生长期末期的毛霉菌株产甲壳素脱乙酰酶活力最高,其胞外酶活力达到了97.2±4.2 U/g干菌丝体。酶学特性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约为7.2,低温保存稳定性较差,每24小时酶活力下降30%以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于汉寿  吴汉章  张益民  陈永萱  
甲壳素又称几丁质,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不分枝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甲壳素在甲壳素酶类作用下或用其他化学方法可产生一系列甲壳素衍生物,如脱乙酰几丁质(又称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羟乙基几丁质、几丁寡聚糖、氨基葡萄糖等。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先福  陆永林  石欣  敖偲成  谭路  叶麟  蔡庆华  
对于水生昆虫及其它生物而言,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状,但是头宽的测量特别耗时和受人为因素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图像分析技术(一种快速测量大小的策略)可获得传统方式难以获得的大小参数,明确这些大小参数与头宽的关系,对推动这些参数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两种个体大小差异较大的蜉蝣(梧州蜉和光滑细蜉)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头宽与基于数字图像获得的面积,周长,最小矩形的长和宽,最适合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和粒径等个体大小参数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数字图像采用改进后的描述仪扫描获取;图像分析基于ImageJ软件完成;基于二元直线回归和多元直线回归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各种层次的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基于图像分析获得的两种蜉蝣所有个体大小参数均与头宽大小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面积的相关性最高。并且面积与其它大小参数相关性也极其显著,对个体大小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研究结果为推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应用在水生昆虫及其它生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颖  陈晓鸣  叶寿德  王绍云  陈勇  王自力  
本文首次记载了同翅目中的4 种食用昆虫,包括2 种蝉类和2 种介壳虫,对云南少数民族食用这几种昆虫的习俗进行了描述,并对其中3 种食用昆虫进行了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3 种食用昆虫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粗蛋白质含量都在50% 以上,还含有脂肪、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欣  冯颖  丁伟峰  马涛  马艳  
采用直接法制备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常规G iem sa染色、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的方法对7种鳞翅目昆虫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得出了各种细胞系染色体分析所需要的秋水仙素浓度与处理时间以及低渗浓度和处理时间的范围;7种鳞翅目细胞系染色体均表现出典型的鳞翅目昆虫传代细胞的核型特征:染色体数目众多,异倍化严重,多为弥散型的着丝粒的短杆状、颗粒状、点状或圆球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欣  冯颖  马涛  马艳  丁伟峰  
采用直接法制备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常规Giemsa染色、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的方法对5个双翅目昆虫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分析。结果显示:C6/36染色体众数为6,为二倍体细胞系;SL2染色体众数为8~12,超二倍体细胞系;L-2/M delta 2-3染色体众数为8~20,超二倍体细胞系;Aedes albopictus Skuse染色体众数为6,为二倍体细胞系;NIH-SaPe-4染色体众数为10条,为二倍体或亚二倍体细胞系。与来源细胞相比,以上5种细胞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欣  冯颖  丁伟峰  马涛  刘荣  马艳  
自20世纪60年代Grace建立了第一个能够稳定传代的昆虫细胞系以来(Grace,1962),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昆虫细胞培养已在细胞系建立、培养技术和方法、昆虫细胞培养技术的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昆虫细胞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农学及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宋德伟等,2004;张佑红等,2006;Maramorosch et al.,1992)。目前,全世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柯宇  巫建军  龙承鹏  曲爱军  王义平  
[目的]明晰我国壳斗科植物瘿蜂昆虫种类,为瘿蜂科昆虫的野外采集、快速鉴定、及时预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采集虫瘿和室内饲养,对我国9种常见壳斗科植物上的瘿蜂昆虫种类进行调查与分类鉴定。[结果]危害我国常见壳斗科的瘿蜂科15种,隶属于8属,包括3种中国新记录和12种已知种。[结论]记录了15个种类的寄主、分布范围及虫瘿特征,并提供了12个种类的虫瘿特征照片,明确了大部分瘿蜂昆虫的寄主植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