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7)
2023(4644)
2022(4123)
2021(3942)
2020(3457)
2019(7994)
2018(8068)
2017(15239)
2016(8443)
2015(9687)
2014(9604)
2013(9131)
2012(8121)
2011(7323)
2010(7559)
2009(6839)
2008(6690)
2007(5803)
2006(5026)
2005(4444)
作者
(24290)
(20392)
(20360)
(19495)
(13241)
(9806)
(9194)
(7885)
(7760)
(7419)
(7124)
(6974)
(6728)
(6683)
(6396)
(6252)
(6107)
(5984)
(5901)
(5846)
(5098)
(5029)
(5001)
(4694)
(4659)
(4587)
(4528)
(4475)
(4289)
(3996)
学科
(34699)
经济(34670)
管理(21649)
(20597)
方法(19276)
数学(17695)
(17302)
企业(17302)
数学方法(17171)
中国(8563)
(7840)
理论(7840)
(7443)
地方(7339)
业经(6667)
教学(5951)
(5724)
(5565)
贸易(5558)
(5365)
技术(5182)
农业(5115)
(4712)
(4639)
环境(4526)
(4402)
(4387)
(3987)
学法(3981)
教学法(3981)
机构
学院(115966)
大学(114277)
管理(44673)
(43152)
经济(42180)
理学(38994)
理学院(38548)
研究(38058)
管理学(37296)
管理学院(37090)
中国(27340)
科学(26010)
(24500)
(20540)
(19894)
业大(19512)
研究所(18441)
(18011)
(17781)
中心(17017)
农业(16175)
技术(15090)
北京(15015)
(14772)
师范(14582)
财经(14346)
(14260)
(14225)
(12964)
经济学(12896)
基金
项目(82608)
科学(64428)
基金(58447)
研究(57112)
(52280)
国家(51917)
科学基金(44432)
(34530)
社会(34225)
社会科(32475)
社会科学(32466)
自然(30869)
基金项目(30365)
自然科(30282)
自然科学(30275)
自然科学基金(29691)
(28779)
教育(28346)
资助(25736)
编号(22954)
重点(19318)
(17721)
成果(17648)
(17529)
(17245)
课题(17099)
计划(16513)
创新(16508)
科研(16024)
大学(15086)
期刊
(43776)
经济(43776)
研究(30227)
中国(24310)
学报(20467)
科学(18481)
(18223)
管理(17648)
教育(16287)
大学(15477)
学学(14650)
技术(13520)
(13256)
农业(12530)
统计(8495)
(7799)
(7670)
金融(7670)
业经(7628)
(7557)
经济研究(7548)
决策(7042)
财经(6732)
科技(6262)
技术经济(6238)
职业(5933)
业大(5875)
(5854)
(5620)
资源(5618)
共检索到165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艳涛  李燕  
异质相互依存型人才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文章按具体情况的不同,进一步将他们细分为寄生型、共赢型和共济型,并分别建立每一种类型的聚集模型,然后根据稳定性原理,得到三种情况下的平衡点,并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德勇  姚洪斌  郭涛  
通过吸收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将两部门的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化,本文提出了一个工业和农业相互依存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并以此对目前争议颇多的"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和政策问题,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加快资本积累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此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晨琛  牛冲槐  
文章从复杂网络的角度研究了人才聚集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提出了人才聚集网络下知识转移的随机阈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揭示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得出两个结论:人才聚集网络中信息网、关系网的相互作用影响知识转移的速度;人才聚集网络的网络结构影响知识转移的质量。这对深入研究人才聚集下知识转移的最佳路径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丽芳  牛冲槐  
科技型人才是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群体之一,在流动过程中可能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并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或产生1+1>2的正效应(经济性效应),或产生1+1<2的负效应(非经济性效应)。区域文化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是巨大的。三晋文化是我国区域文化中一颗十分耀眼的明珠,具有鲜明的特点,其顺时应变的革新精神、忠信仁义的价值观念、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及黜华尚实的三晋民风等特征对山西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有正负两方面影响。山西省应针对三晋文化的特点,去伪存真,一方面要抑制其对科技型人才聚集的消极作用;另一方面,要传承三晋文化的优点,努力创建有益于人才聚集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传志  杨浩昌  
利用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产业聚集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产业聚集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产业聚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为负,说明产业聚集的正外部性大于负外部性,表明产业聚集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而环境污染对产业聚集的影响为正,说明区域环境污染促进了产业聚集。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建立聚集区污染物集中治理机制,建设生态产业聚集区,发挥聚集区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完善聚集区环境保护和监管措施,对于发挥聚集区环境效应的正外部性,改善聚集区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传志  杨浩昌  
利用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产业聚集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产业聚集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产业聚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为负,说明产业聚集的正外部性大于负外部性,表明产业聚集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而环境污染对产业聚集的影响为正,说明区域环境污染促进了产业聚集。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建立聚集区污染物集中治理机制,建设生态产业聚集区,发挥聚集区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完善聚集区环境保护和监管措施,对于发挥聚集区环境效应的正外部性,改善聚集区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丽芳  牛冲槐  
全国31个省市区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呈东高、中中、西低格局;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与地理位置优越的沿海地区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显著。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强弱与地区经济实力呈现马太效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能吸引高素质人才,进而产生较高的人才聚集效应,并反作用于该地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雷  牛冲槐  牛彤  刘引萍  
以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为出发点,基于知识的层次维度,将供应链知识共享划分为个人知识共享、个人与组织间的知识共享和供应链的知识共享三个层次,通过重点分析三个层次中具体的知识共享模式以及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别构建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下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模型,并说明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对供应链三个层次的知识共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科学地利用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知识共享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燕   吴南中  
通过学分银行聚集学习者学习成果信息,进而构筑一个服务个体、组织和政府决策的学分银行数据体系,是大数据时代教育类型数据来源拓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分银行发挥其社会期待功能的重要方式。学分银行的数据具有数据标准化、存储过程化、采集全方位化等特征,能准确把握教育的发展状态和趋势,是支持教育治理的关键证据,也可为学习者提升自我导向学习的精准度。学分银行数据聚集的来源包括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学分银行对接平台和学习者自身补充的相关数据,形成了多元和多层次拓展数据,并以此构建了学分银行数据聚集模型。要从技术上落实学分银行数据聚集并使之产生效用,需要通过设计数据标准,夯实学分银行自身的数据采集能力和存储能力;打造学分银行数据中台,形成连接的数据前后台的数据组织系统;开展前端应用开发,拓展学分银行应用范畴;开展数据治理,保证学分银行运行的整体效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文清  贾岷江  
为了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我国地方政府竞相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极力降低企业的准入门槛。从理论上看,上述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本文在分析集群企业成本和市场均衡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集群规模的两种方法,认为提高聚集经济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兰芳  邓黎桥  董亮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31个省市为研究样本,构建金融人才区位熵系数测度各省市金融人才聚集程度,并实证考察了金融人才聚集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人才的省域分布不均衡,且金融人才聚集在区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邻接矩阵下,东部和西部地区金融人才聚集会对关联地区的金融人才聚集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而中部地区更容易形成金融人才资源的争夺;经济距离矩阵下,东部地区各省份之间金融关联性比中、西部地区更强。基于此,建议我国在未来金融人才发展中,注重区域协调,在保证金融人才合理聚集的前提下,缓解金融人才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根据区域金融人才聚集空间溢出效应的不同制定差异化方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兰芳  邓黎桥  董亮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31个省市为研究样本,构建金融人才区位熵系数测度各省市金融人才聚集程度,并实证考察了金融人才聚集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人才的省域分布不均衡,且金融人才聚集在区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邻接矩阵下,东部和西部地区金融人才聚集会对关联地区的金融人才聚集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而中部地区更容易形成金融人才资源的争夺;经济距离矩阵下,东部地区各省份之间金融关联性比中、西部地区更强。基于此,建议我国在未来金融人才发展中,注重区域协调,在保证金融人才合理聚集的前提下,缓解金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崔勇  关长涛  万荣  谭杰  黄滨  李娇  
针对目前海珍品增殖的需要,进行了刺参人工鱼礁增殖实验研究。实验共分为3部分进行,即无模型礁与有模型礁的对照实验、同种材料5种形状模型礁以及两种不同材料的三角形孔洞长方体礁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各种形状的模型礁投入到养殖实验池中后对刺参的平均聚集率与不投放模型礁相比差异极显著;同为水泥制的5种模型礁投入后,圆管形模型礁对刺参的平均聚集率最高,与其他4种模型礁相比差异显著;两种不同材料的三角孔模型礁投入后对刺参的平均聚集率差异不显著,水泥制模型礁高于大理石制;利用石块投石造礁对刺参也具有一定的聚集效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万进  陈禹  
本文提出创新聚集效应的评估模型,以我国高新区实际经济指标为数据对创新聚集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高新区内创新效应指数良好,聚集式创新明显优于分散式创新,创新聚集能带来创新的倍增效应,但幅度还有待继续提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牛冲槐  
本文认为,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科技型人才流动的产物,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发生质变时就会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是人才聚集效应的一种特殊形式,除了具备人才聚集效应的诸多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文章提出,科技型人才流动的动因有引致性动因和驱致性动因两种,要形成人才聚集现象进而实现人才聚集效应必须同时提升这两个方面的水平。而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边界的存在则需要地区或企业严格控制好科技型人才聚集度,使之处于最优点以保障经济水平快速有效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