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7)
- 2023(10672)
- 2022(9605)
- 2021(9065)
- 2020(7654)
- 2019(17698)
- 2018(17593)
- 2017(33658)
- 2016(18668)
- 2015(20960)
- 2014(21050)
- 2013(20884)
- 2012(19210)
- 2011(17296)
- 2010(17027)
- 2009(15440)
- 2008(14818)
- 2007(12803)
- 2006(11127)
- 2005(9740)
- 学科
- 济(70018)
- 经济(69934)
- 管理(50736)
- 业(47749)
- 企(40110)
- 企业(40110)
- 方法(33867)
- 数学(29166)
- 数学方法(28764)
- 学(19977)
- 农(18424)
- 中国(17548)
- 财(16677)
- 业经(15469)
- 地方(15117)
- 理论(12520)
- 农业(12385)
- 和(12049)
- 贸(11979)
- 贸易(11972)
- 制(11783)
- 易(11591)
- 环境(11236)
- 技术(11094)
- 务(10554)
- 财务(10494)
- 财务管理(10468)
- 教育(10210)
- 划(9910)
- 企业财务(9898)
- 机构
- 大学(264677)
- 学院(260791)
- 管理(102312)
- 济(95249)
- 经济(92960)
- 研究(92588)
- 理学(89198)
- 理学院(88134)
- 管理学(86316)
- 管理学院(85894)
- 中国(65661)
- 科学(63229)
- 京(57636)
- 农(50731)
- 所(48850)
- 研究所(45274)
- 业大(45216)
- 财(41857)
- 中心(40549)
- 农业(40495)
- 江(38262)
- 北京(36330)
- 范(34680)
- 院(34293)
- 师范(34147)
- 财经(33922)
- 州(30941)
- 经(30901)
- 技术(30185)
- 省(28491)
- 基金
- 项目(187755)
- 科学(144695)
- 基金(134297)
- 研究(131125)
- 家(120483)
- 国家(119520)
- 科学基金(100204)
- 社会(78453)
- 社会科(74066)
- 省(74061)
- 社会科学(74042)
- 基金项目(71831)
- 自然(69139)
- 自然科(67492)
- 自然科学(67466)
- 自然科学基金(66226)
- 划(63583)
- 教育(59630)
- 资助(56410)
- 编号(52740)
- 成果(42680)
- 重点(42676)
- 部(40328)
- 发(39754)
- 创(38796)
- 计划(37141)
- 科研(37037)
- 课题(36992)
- 创新(36202)
- 大学(34066)
共检索到374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忠明 梅渠江 刘兴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乔志刚 常国亮 石灵 赵国涛 吴素兰
取脱膜 4d的鲇仔鱼进行开口试验 ,分别喂以轮虫、枝角类、蛋黄、豆浆等饵料 ,结果发现 ,鲇仔鱼开口时口裂宽为 0 90~ 1 0 0mm ,开口摄食枝角类的机会最多。分组喂养 10d的结果显示 ,使用枝角类喂养的鲇仔鱼 ,其生长速度、养殖成活率均高于其他饵料组。
关键词:
鲇 开口饵料 枝角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袁锡立 刘本祥 薛治国 谭国良 颜忠 邬永忠
以全人工繁殖的胭脂鱼仔鱼为试验鱼 ,随机分为蛋黄、轮虫、丰年虫三个饵料组。结果表明 :仔鱼体长增长差异显著 ,体长和体重的增长为轮虫组 >丰年虫组 >蛋黄组。可以认为 :用天然饵料轮虫作为胭脂鱼仔鱼开口饵料能够提高仔鱼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关键词:
胭脂鱼 仔鱼 开口饵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利平 刘登攀 蒲金成 杜力 陈桃英 陈文银 郑春静 吴雄飞 吴嘉敏
在连续多年日本鳗鲡人工繁殖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饵料对日本鳗鲡仔鱼存活率的影响,并记录了仔鱼的运动特征和摄食行为。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不投饵)相比,投喂以鲨鱼卵、磷虾提取液为基础的饵料和以鲨鱼卵、海蜇匀浆液为基础的饵料以及微绿球藻液均提高了日本鳗鲡仔鱼的存活率,仔鱼发育至柳叶鳗前期阶段;而投喂以鲨鱼卵、卤虫匀浆液为基础的饵料和以卤虫匀浆液、磷虾提取液为基础的饵料,以及轮虫、海带+龙须菜匀浆液或海蜇以及发酵鲨鱼肉,均降低日本鳗鲡仔鱼的存活率。实验同时还研究了日本鳗鲡仔鱼的主动摄食行为,摄食时仔鱼先用吻端反
关键词:
日本鳗鲡 仔鱼 开口饵料 摄食行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正龙 秦桂祥
以全人工繁殖的家化暗纹东方鱼屯仔鱼为试验鱼 ,随机分为A1、A2、A3、A4、A5五个试验组 ,分别为光合细菌液 50 0mg/L ;光合细菌液 2 0 0mg/L +投喂轮虫 2 5ml/d ;投喂光合细菌液 50ml/d ;投喂轮虫50ml/d ;投喂豆浆 +奶粉 +蛋黄共 1 - 2 g/d。F检验表明 ,五组仔鱼体长增长差异显著 ,新复极差多重比较表明 ,体长净增长A2 >A4 >A1 >A3 >A5 ,试验还发现平均体重结果 :A2 >A4 >A1 >A3 >A5 ,采用光合细菌和轮虫对初孵仔鱼进行开口能提高仔鱼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仔鱼 开口饵料 光合细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施振宁
利用轮虫、草履虫或蛋黄作为开口饵料 ,分别在玻璃缸培育珍珠马甲仔鱼 ,进行生长效果对比试验 ,从成活率、生长速度及个体生长差异三方面来看 ,认为用轮虫投喂效果最理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兴兵 杨德国 朱永久 何勇凤 詹会祥 郭威 陈永柏
采用丰年虫、冰冻轮虫、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4种开口饵料投喂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 Nikolsky)仔鱼30 d,研究其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水蚯蚓和丰年虫能保证四川裂腹鱼仔鱼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而人工配合饲料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组,且成活率最低。结果表明,4种开口饵料中,丰年虫是四川裂腹鱼仔鱼最适宜的开口饵料。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园园 徐育强 蒋骄云 许世杰 王倩 曲宪成
为研究不同开口饵料对河川沙塘鳢的仔鱼生长和鱼体成分的影响,选择4种开口饵料,分别为经小球藻强化培育的轮虫、蛋黄、轮虫+小型枝角类和鱼苗专用开口配合饲料。通过15 d的投喂实验,选出最适口的开口饵料。实验表明,经过15 d的投喂以小球藻强化培育的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最为适合,其平均体长为8.759 mm,平均体重为0.050 3 g,成活率为94%,蛋白含量21.65%,脂肪含量1.57%。其次为轮虫+小型枝角类组,蛋黄和鱼苗配合饲料不适合作为开口饵料。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开口饵料 鱼体成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静晖 魏雅岚 严继舟
为建立斑马鱼(Danio rerio)脑部细胞移植模型,先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供体胚胎细胞,再移植细胞到aB品系和两种转基因斑马鱼仔鱼脑部。荧光显微镜和组织学切片观察发现移植细胞沿组织或细胞间隙而不是通过血管向周围组织扩散,但细胞增殖分化不明显。在细胞移植24 h后,脑部组织学结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带有白血病基因的胚胎细胞在aB仔鱼的脑部没有产生肿瘤样增生和转移。相比之下,正常胚胎细胞在白血病模型的仔鱼脑部非白血病细胞聚集区出现较多增殖和迁移。这些结果提示脑局部微环境不支持移植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移植只能弥补局部细胞的空疏而不能用作细胞替代治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飞 王凡 郑雅婷 李萌萌 冉娜娜 高晓杨 石亚男 朱娜娜 程惠敏 杨瑞
为了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斑马鱼的受精卵暴露于10、30和300μg/L DEHP溶液中,同时设置空白对照,96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斑马鱼仔鱼HPG和HPA轴上12个功能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0μg/L DEHP处理组的Cyp19b、GnRH3、Era和ERβ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GnRH2、Pomc、Mr、Mc2r、Crh、Gr和Crhbp基因在各DEHP处理组表达量显著降低,FSH-β和Crhbp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变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DEHP对斑马鱼胚胎/仔鱼阶段的2个主要内分泌分子通路产生了显著影响,将会导致内分泌功能的改变,从而可能影响斑马鱼的后期生长发育。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玲 鲍宝龙 苏锦祥
研究了牙鲆仔鱼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的摄食能力及饵料选择性指标,结果表明,在开口后的第8天、第10天、第11天以轮虫为喜好性饵料,且最适的密度为10ind/mL,在开口后第10天对卤虫无节幼体开始有了一定的摄食能力;在开口后的第13天以后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喜好性饵料;在开口后第15天开始放弃对轮虫的选择,可以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轮虫的最适密度是7~10ind/mL,卤虫无节幼体的最适密度是5~7ind/mL。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燕飞 徐义平 鲍宝龙
蛋白生物素酰化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羧化酶和组蛋白生物素酰化主要依赖于羧化全酶合成酶(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e,HCS)。首次克隆了HCS基因全长序列2 942 bp,其编码829个氨基酸,含有BirA功能结构域。利用RNA整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CS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发育过程中的空间表达,发现HCS基因在脑、脊髓、鳃、心脏、肠道和肌肉等组织中表达。在肌肉组织中,HCS基因在初孵仔鱼的肌节表达,而在孵化后第6天仔鱼中,HCS基因则集中在每一肌节的中部表达。这些结果,为进一步了解HCS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邵俭 谢从新 许静 杨学峰 格桑达娃 林少卿
研究了卤虫无节幼体、专用仔鱼料、鳗鱼仔鱼料等3种不同饵料对西藏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等3种鱼类仔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尖裸鲤、异齿裂腹鱼、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初始全长分别为(13.29±0.52)mm、(12.29±0.44)mm、(15.81±0.50)mm,实验周期分别为25 d、25 d、15 d。结果表明:与其他饵料组相比,投喂专用仔鱼料组,异齿裂腹鱼仔鱼和拉萨裂腹鱼仔鱼的平均全长、全长增加倍数以及存活率均高于其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郁 苏冒亮 刘南希 张俊彬
在海水鱼苗培育过程中,温度耐受能力和饵料营养需求是主要考虑的因素。采用人工降温胁迫法,探讨金钱鱼幼鱼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金钱鱼幼鱼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12.2℃,低温致死温度为11.0℃。此外,还开展了金钱鱼幼鱼营养需求的研究,结果显示植物蛋白人工饲料组的生长显著快于动物蛋白人工饲料组,表明金钱鱼对饲料的动物蛋白需求低,这一养殖新对象符合低碳经济的养殖潮流,结果有助于指导金钱鱼人工养殖过程中对水温及饵料营养等因子进行有效管理。
关键词:
金钱鱼 致死温度 营养需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光
随着鱼类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其营养生理、消化系统结构、口径大小、捕食能力及水中分布等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对不同饵料生物的摄食,加之其长期系统发育中所形成的本能和嗜好,从而形成其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性。优良的饵料生物则需满足(1)形态及大小适于仔稚鱼摄食,(2)游泳速度及分布便于仔稚鱼摄食,(3)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等要求。鱼种不同,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性亦不同。在鱼类的苗种生产中,弄清仔稚鱼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性,对合理有效地利用现用饵料、开发新的饵料生
关键词:
真鲷 育苗 饵料生物 选择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