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1)
2023(11155)
2022(9356)
2021(8530)
2020(7108)
2019(15766)
2018(15404)
2017(28019)
2016(15678)
2015(17363)
2014(17048)
2013(16493)
2012(15335)
2011(13850)
2010(13688)
2009(12428)
2008(12047)
2007(10676)
2006(9385)
2005(8475)
作者
(50624)
(42340)
(42013)
(39801)
(26907)
(20615)
(18937)
(16586)
(16202)
(14883)
(14511)
(14286)
(13910)
(13631)
(13531)
(13022)
(12716)
(12571)
(12401)
(12212)
(10894)
(10437)
(10424)
(9798)
(9642)
(9427)
(9167)
(9141)
(8668)
(8620)
学科
(57188)
经济(57107)
管理(40844)
(37847)
(30036)
企业(30036)
方法(25050)
数学(22036)
数学方法(21752)
(17668)
(16837)
(16702)
贸易(16698)
(16617)
(16347)
中国(16209)
(12600)
业经(12445)
(12228)
地方(11201)
农业(10999)
(9693)
(9632)
银行(9562)
(9393)
金融(9386)
技术(9331)
(9189)
理论(9054)
环境(8893)
机构
大学(222045)
学院(219716)
研究(85452)
(85227)
经济(83420)
管理(77211)
理学(66672)
理学院(65785)
管理学(64234)
管理学院(63889)
中国(62761)
科学(58727)
(53848)
(48440)
(46668)
研究所(43312)
农业(43225)
业大(42480)
(38729)
中心(37925)
(34638)
(31853)
财经(30494)
北京(29950)
(29390)
(28251)
农业大学(28050)
(27946)
师范(27648)
(26429)
基金
项目(159015)
科学(122730)
基金(115669)
(107889)
国家(107051)
研究(103889)
科学基金(88089)
社会(65066)
(62150)
社会科(61582)
社会科学(61566)
自然(61310)
基金项目(61024)
自然科(59955)
自然科学(59930)
自然科学基金(58869)
(54335)
教育(47330)
资助(47213)
编号(38539)
重点(37487)
计划(34165)
(34117)
(33675)
(32830)
科研(31967)
创新(30877)
科技(30808)
成果(30314)
(28699)
期刊
(89090)
经济(89090)
研究(61353)
学报(52319)
(47573)
中国(46943)
科学(42876)
大学(37379)
学学(35855)
农业(31779)
(29321)
管理(28389)
教育(21916)
(18144)
金融(18144)
(17747)
技术(16742)
经济研究(15956)
业大(15285)
财经(14881)
业经(14456)
(13550)
(12796)
农业大学(12692)
问题(12271)
科技(12156)
(12068)
林业(11617)
国际(10905)
资源(10600)
共检索到329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捡红  赵伟华  魏成清  朱新平  
自然温度下,分别以泥土、沙子和蛭石为孵化介质,研究了三种孵化介质对黄喉拟水龟(Mauremysmutica Cantor)卵的孵化期、孵化成功率和孵出幼体特征的影响。用泥土、沙子和蛭石作为孵化介质时,孵化期依次缩短,平均孵化期分别为61.2 d、60.9 d、59.4 d,差异显著(P<0.05);孵化期间,卵壳外层出现龟裂现象的卵所占比率分别为0、12.5%、40%;孵化成功率分别为40%、75%、90%。三种孵化介质条件下孵出的幼体的平均体重、体高、尾长和运动能力均无显著差异,而平均背甲长、背甲宽和平均腹甲长、腹甲宽差异显著,其中以蛭石作为孵化介质时孵出的幼体的腹甲宽和背甲宽最大,且运动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敏瑶  梁健宏  刘汉生  连常平  梁春彩  
本文通过对黄喉拟水龟产卵的观察及利用细沙、泥沙、黄土三种介质进行龟卵孵化试验 ,表明黄喉拟水龟产卵时间集中于 5、 6月份 ,平均年产卵窝数为 2 0 5 ,受精率为 6 6 9% ,三种介质孵化天数 6 6~82d ,其平均孵化率分别为 2 5 34%、 6 5 34%、 78 6 6 % ,黄土在三种介质中为最优孵化介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许建红  杜卫国  
在温度分别为 2 6、30、32、34℃ ,湿度为 - 12KPa的条件下孵化中华鳖 (Trionyxsinensis)卵 ,孵化期分别 6 6 1、4 5 2、4 2 0和 39 4天将各温级中孵出幼体在实验室恒温 (2 9± 1℃ )饲养 ,测定其早期生长。结果表明 :孵化温度明显影响中华鳖幼体的早期生长 ,其中 2 6℃组生长最快 ,30、32℃组居中 ,34℃组生长最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薛素燕  赵法箴  方建光  孔杰  毛玉泽  张继红  张庆文  
采用室内受控实验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15,20,25和30℃)和盐度(盐度5,10,15,20,25,30和35)以及温度和盐度交互作用对中华原钩虾幼体孵化、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原钩虾幼体孵化的数量受水温影响显著(P<0.05),20℃幼体孵化率最高,平均每只亲体孵化幼体30.67个。水温对幼体生长的影响差异十分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新平  陈永乐  刘毅辉  魏成清  陆小萏  
本文对黄喉拟水龟、三线闭壳龟、鳄龟周年生长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在广州自然温度下 ,人工饲养黄喉拟水龟 343d ,平均体重由 10 .3g增到 71.9g ,生长率为 4 .37mg·g-1·d-1;三线闭壳龟 343d ,由 15 .6g增到 6 8.2g ,生长率为 3.6 8mg·g-1·d-1;鳄龟 36 3d ,由 10 .8g增到 2 6 3.1g ,生长率为 5 .0 8mg·g-1·d-1。即在生长速度上 ,鳄龟 >黄喉拟水龟 >三线闭壳龟。在周年生长中 ,三种龟体重、背甲长、背甲宽与日龄 ;背甲长与宽 ;背甲长、宽与体重 ;均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温度与龟的生长有密切关系 ,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斌  黄勇  郭旭升  龚睿  
研究了黄缘闭壳龟(Cistoclemmys flavomarginata)孵化积温。结果显示:在孵化床平均温度为29.3℃、28.7℃时,受精卵在常温与控温条件下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76.7 d、75.8 d,孵化率为84.9%与92.5%,孵化积温分别为47491.2~57741.1℃.h、45460.8~56088.0℃.h,最短孵化期为66 d,最长孵化期为82 d,常温孵化比控温孵化的平均孵化积温高1803.8℃.h,孵化率低7.6%。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飞  李戈锐  张家瑜  徐倩  杨福忠  李明  史习刚  谢春华  席在星  
采用铁氧永磁体静磁场、矿物基质处理,初步探讨磁场效应对中华鳖孵化率和雌性占比的影响。孵化于夏季室内自然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显示,磁感应强度为1.2 mT的静磁场(N极或S极)处理导致中华鳖的孵化率为49.8%~5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1%~81.5%;孵化后雌性占比为68.3%~6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8%~58.5%,呈现雌性化诱导现象。蛭石基质中孵化率为90.4%,高于土壤对照组的82.1%;但是其雌性占比为48.2%,低于土壤对照组的56.6%。通过性腺外部形态和组织切片特征进行雌雄鉴定,解剖后雌性个体有明显白色线状输卵管,而雄性输精管不可见;组织切片中,卵巢中可见发育成型的初级卵泡,精巢中曲细精管处于形成早期。结果表明,静磁场处理可出现中华鳖孵化后雌性化诱导现象,但孵化率降低;蛭石基质中孵化可以提高中华鳖孵化率,土壤介质中孵化有更高的雌性占比。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琳  于业绍  陆平  杨世俊  
本文报道了青蛤受精卵密度对孵化的影响和青蛤幼虫培养密度对生长的影响。受精卵密度在26个/ml、30个/ml、38个/ml、44个/ml、53个/ml时,孵化率在87.8~89.9%之间;受精卵密度为53个/ml时,幼虫畸形率较高。实验发现,幼虫的培养密度应控制在6~11个/ml,幼虫变态后,减少培养密度,可以提高幼虫成活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晓莉   朱永久   吴兴兵   杨德国   李学梅   朱挺兵  
为探究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受精卵的最适孵化温度及孵化方式,采用单因子设计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22、24、26、28和30℃)、不同孵化方式(脱黏孵化(蛋白酶脱黏、滑石粉脱黏)、挂网孵化、孵化框孵化)对大鳍鳠受精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鳍鳠仔鱼出膜率随孵化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为22℃组(0)<30℃组(12.51%)<24℃组(17.95%)<26℃组(25.40%)<28℃组(30.51%),不同温度组差异显著,二项式拟合得到最适孵化温度为26.8℃;出膜后24 h成活率表现为24℃组(54.76%)显著低于26℃组(95.45%)、28℃组(91.67%)和30℃组(92.59%),后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96 h成活率分别为52.38%、90.91%、92.59%和40.74%,表明低温(24℃)和高温(30℃)都显著影响成活率。仔鱼出膜时间随温度的上升而逐渐缩短,范围为46~88 h。4种孵化方式的24 h好卵率结果表明挂网组(48.11%)>孵化框组(45.05%)>蛋白酶脱黏组(19.98%)>滑石粉脱黏组(15.32%),四个实验组之间差异显著。出膜率表现为挂网组(16.07%)>蛋白酶脱黏组(12.08%)>孵化框组(9.61%)>滑石粉脱黏组(9.26%)。出膜率/24 h好卵率显示脱黏组的值最大(均为60.46%),显著高于挂网组(33.40%)和孵化框组(21.32%)。在实验设置的3个蛋白酶脱黏浓度梯度下,24 h和48 h好卵率均表现为0.75 g/L组显著高于3 g/L组和1.5 g/L组,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出膜率则表现为随浓度降低而显著降低的趋势,说明卵膜对受精卵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对出膜过程造成困难,导致出膜率降低。可见,温度和孵化方式均对大鳍鳠受精卵孵化有显著影响,大鳍鳠的最适孵化温度为26.8℃,孵化方式优先选择蛋白酶脱黏孵化,浓度为3 g/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斌  
研究了温度、湿度、孵化介质及黄缘闭壳龟卵子的大小、排列方式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缘闭壳龟的孵化积温为 50 688~ 56784℃ ,最适孵化温度为 2 8~ 3 1℃ ,孵化介质的含水量以 8%~ 10 %较适宜。用 1∶1的沙与土混合作为孵化介质孵化率最高。卵的大小及排列方式对卵的孵化率影响不明显 ,卵重在孵化过程中减轻 2 3 9%~ 3 7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新平  陈永乐  魏成清  刘毅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新平  陈永乐  魏成清  刘毅辉  
人工饲养新孵出黄喉拟水龟(MauremysmuticCantor)龟苗,试验期为44个月。观察与测量结果表明,雌、雄性别在背甲长、背甲宽、体高的形态参数及其与体重的相关关系上没有明显差异;雌、雄性别形态的区别在于第二性征的出现,即雌性腹甲平坦,尾巴短小,泄殖孔近尾基部;雄性腹甲内凹,尾巴粗壮,泄殖孔远离尾基部。雌、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雄性生长快于雌性。在试验期间,雄性个体增重为雌性个体的1.253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彦雨  刘晓莉  王亚坤  李伟  洪孝友  朱新平  徐红艳  
性别异形在动物界广泛存在,长期以来一直是生物学中的热门话题。黄喉拟水龟性别分化属温度依赖型,其温度响应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为了进一步解析龟鳖动物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初步比较分析了黄喉拟水龟转录本中性别差异表达(different expressed, DE)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及其调控的靶基因。首先,运用Illumina深度测序平台,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s)对黄喉拟水龟的精巢和卵巢进行了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并筛选鉴定出雌雄差异转录本,共筛选获得8 237个DE mRNA和9 573个DE lncRNA。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了这些差异转录本主要参与龟鳖动物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等相关信号通路。此外,通过顺式和反式作用分析,筛选获得了一系列与生殖发育相关的(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受DE lncRNAs调控的靶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黄喉拟水龟温度依赖型性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特别是为进一步挖掘利用龟鳖动物性别决定因子,进行龟鳖动物性控育种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新平  陈永乐  魏成清  刘毅辉  黄善衔  陈炎星  
在自然温度、人工环境及人工饲养条件下 ,黄喉拟水龟可以自然产卵 ,产卵高峰期在 5~ 6月份。产卵时间有逐年集中并前移的趋势。饲养 2年半中 ,产卵次数、产卵量及受精率逐年提高 ,产卵量增长了134 % ,受精率提高了 7.8% ,产卵次数增加了 99%。产卵高峰期、受精率高峰期与日粮需求高峰期时间一致。环境的适应及饲料的质和量是决定繁殖力高低的主要因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建杰  朱新平  史燕  赵密  刘阳  
利用已构建的黄喉拟水龟(Ma)SMART全长cDNA文库,筛选得到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MIP-3α)全长cDNA序列,通过设计引物、克隆测序验证,采用相关软件对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进行预测,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MaCCL20组织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序列结构分析结果表明,MaCCL20 cDNA全长2 318 bp,开放阅读框为261 bp,共编码86个氨基酸,其蛋白为疏水性,不存在跨膜结构。同源性分析表明,黄喉拟水龟CCL20与变色蜥(Anolis carolinensis)亲缘关系最近,与原鸡(Gallus gallus)其次,与哺乳动物的同源性很低;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MaCCL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