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5)
- 2023(8757)
- 2022(7486)
- 2021(6875)
- 2020(5771)
- 2019(12491)
- 2018(12055)
- 2017(23493)
- 2016(12328)
- 2015(13356)
- 2014(12644)
- 2013(12355)
- 2012(11173)
- 2011(10001)
- 2010(10134)
- 2009(9766)
- 2008(8910)
- 2007(7769)
- 2006(6966)
- 2005(6515)
- 学科
- 济(45902)
- 经济(45839)
- 业(36188)
- 管理(34518)
- 企(31527)
- 企业(31527)
- 融(26306)
- 金融(26304)
- 银(23276)
- 银行(23259)
- 行(22589)
- 方法(20175)
- 中国(19277)
- 数学(17908)
- 数学方法(17666)
- 财(17233)
- 制(13771)
- 务(12993)
- 财务(12968)
- 财务管理(12949)
- 企业财务(12461)
- 农(12394)
- 地方(11561)
- 业经(11392)
- 中国金融(11038)
- 贸(9230)
- 贸易(9219)
- 学(9167)
- 易(8886)
- 体(8854)
- 机构
- 学院(163433)
- 大学(160989)
- 济(67336)
- 经济(65897)
- 管理(59607)
- 研究(54030)
- 理学(50819)
- 理学院(50309)
- 管理学(49285)
- 管理学院(48985)
- 中国(48414)
- 财(34930)
- 京(32580)
- 科学(31407)
- 财经(27497)
- 所(27467)
- 中心(26873)
- 农(26235)
- 经(24920)
- 江(24641)
- 研究所(24629)
- 业大(22409)
- 经济学(21919)
- 融(21096)
- 州(20834)
- 财经大学(20748)
- 金融(20699)
- 北京(20456)
- 农业(20413)
- 经济学院(19894)
- 基金
- 项目(106966)
- 科学(83364)
- 研究(78767)
- 基金(77152)
- 家(67101)
- 国家(66529)
- 科学基金(56935)
- 社会(50125)
- 社会科(47641)
- 社会科学(47631)
- 省(42405)
- 基金项目(39613)
- 自然(36180)
- 教育(36114)
- 自然科(35445)
- 自然科学(35435)
- 划(35072)
- 自然科学基金(34788)
- 资助(32845)
- 编号(32043)
- 成果(26070)
- 重点(24416)
- 发(23440)
- 部(23280)
- 创(23150)
- 课题(22249)
- 创新(21685)
- 性(21038)
- 科研(20900)
- 国家社会(20726)
共检索到253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军 葛桓志 陈红
从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大股东利益侵占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构建了大股东利益侵占条件下的企业再融资选择模型,并以2000~2004年深沪两市符合证监会当期配股和增发条件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股东利益侵占是导致中国上市公司优先选择股权再融资的根本原因;企业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和董事会独立性与股权再融资的概率负相关,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规模与股权再融资的概率正相关,而股东之间的权力制衡对企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不具有监督作用。
关键词:
再融资选择 大股东侵占 股权再融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管征 张世坤
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增发和配股。如何对这两种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在Myers和Majluf框架模型下,运用Wu和Wang(2002)模型对上市公司正确选择配股或增发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中国市场的修正模型。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增发是上市公司管理者的首选方式,但从外部流通股股东和提高市场效率来说,应该提倡采用配股方式。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增发方式 配股方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士伟 王子成
融资方式是各界对我国上市公司MBO中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区分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两类主体,对MBO后上市公司迫于管理层还款压力而进行高额派现对不同类型股东财富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解析,发现MBO后高额派现对管理层有利,而对广大外部中小流通股东不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瑞玺 徐新华 何青
股东的出资行为对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为了发挥债务资本的税蔽效应和杠杆作用,股东往往愿意企业负债经营,但是负债的对象不一定是普通债权人,很可能是股东自身;对于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为套牢普通债权人获得更多的企业重组收益,股东也愿意“自我负债”融资。通过债务性资本与替权益性资本的替换,股东总能够获得套利收益,但同时也损害了普通债权人和政府的收益,因而受到法律的限制。然而,在现实经济中股东的套利空间仍然存在,并对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尤其是对债务资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套利机会 股东行为 融资方式 重组与清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智润 颜峻
上网定价发行和市值配售是我国证券市场曾经采用和正在采用的新股发行方式。在核准制条件下,上网定价发行和市值配售这两种不同的发行方式下新股初始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表现特征有所不同。本文从各个交易主体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对此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股票发行时选择何种发行方式产生借鉴作用。
关键词:
新股发行 初始收益率 差异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米晓云 高田 李占雷
物流企业因提供仓储运输服务与供应链各参与方有着业务往来,具备较好的信息整合能力及风险控制优势。本文分析同时承担物流及金融服务的物流企业为核心企业和供应商为核心企业情景下的预付账款融资业务流程,构建考虑经销商信用违约风险的预付账款融资参与方收益模型,给出各参与方的收益函数,并通过两类核心企业情境下的预付账款融资各参与方收益函数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
核心企业 预付账款融资 收益差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代晶 杨磊 敖仪斌
在分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三方主体不同利益诉求和谈判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内部收益率指标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方案,对融资方案中的关键责任进行界定,并运用IRR指标对实例进行数值验算和分析,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融资方案提供一种定量化的评价方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雪燕 朱晓阳
本文基于2014—2017年新三板企业的年度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从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的双重视角,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抑制了技术创新投入,其影响机制包括融资方式视角下的直接效应和控股股东行为视角下的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为主要影响路径,即作为新三板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具有成本高、风险大和期限短等特征,从而抑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间接效应为次要影响路径,即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诱发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减少技术创新投入。本文丰富了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如何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援成 程建伟
基于事件研究法对2000-2004年沪深股市实施配股的286家A股上市公司在公告日、股权登记日、除权日和上市日表现的研究,以及对配股短期价格效应的分析后发现:事件窗口的选择及其长度是影响累计超常收益率的重要因素,配股再融资的市场总体累积效应是积极和正面的。
关键词:
配股 股权融资 累计超常收益率 上市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世清
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股市的做空机制。选取沪深两市278只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RIMA模型,实证研究了加权股指收益率对融资融券交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加权股指收益率和波动率对融资和融券交易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呈对称性;融资和融券交易对加权股指收益率均存在影响,但方向相反,即在股价上升时,融资交易对股价有助涨之嫌,而融券交易可以起到平抑股价的作用;转融通业务的推出显著增强了加权股指收益率对融资融券交易的影响。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不断开展放松了卖空约束,完善了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并拓宽了投资渠道,增进了市场效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世清
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股市的做空机制。选取沪深两市278只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RIMA模型,实证研究了加权股指收益率对融资融券交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加权股指收益率和波动率对融资和融券交易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呈对称性;融资和融券交易对加权股指收益率均存在影响,但方向相反,即在股价上升时,融资交易对股价有助涨之嫌,而融券交易可以起到平抑股价的作用;转融通业务的推出显著增强了加权股指收益率对融资融券交易的影响。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不断开展放松了卖空约束,完善了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元京
三类产业的投融资方式研究王元京资源合理配置是以完善的投融资方式为条件的。在推进经济高速增长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改革不合理的投融资方式,把各类产业发展与完善多种投融资方式相结合,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一、投融资方式的产业差别在经济增长和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彬
通过对2000-2003年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类别股东的再融资方式选择倾向不同,非流通股中国家股与流通A股、内部职工股、高管股倾向配股方式,而其他非流通股和流通B股、H股、基金、战略投资者均倾向增发、转债的方式。流通股集中度高倾向配股,非流通股集中度高倾向增发。原因在于各类别股东在不同再融资方式下的利益格局不同,同时各类别股东对再融资决策的影响力不同,决定最终选择结果不同。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再融资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