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3)
2023(3224)
2022(2910)
2021(2851)
2020(2462)
2019(5370)
2018(5037)
2017(9081)
2016(5417)
2015(5627)
2014(5750)
2013(5726)
2012(5429)
2011(5246)
2010(5260)
2009(5041)
2008(5069)
2007(4468)
2006(4045)
2005(3733)
作者
(19202)
(16252)
(16155)
(15293)
(10487)
(8198)
(7136)
(6284)
(6240)
(5787)
(5757)
(5756)
(5717)
(5313)
(5285)
(5101)
(5017)
(4905)
(4799)
(4789)
(4276)
(4248)
(4042)
(3899)
(3790)
(3786)
(3779)
(3696)
(3595)
(3406)
学科
(19517)
经济(19488)
(12155)
管理(10567)
(9544)
(8051)
企业(8051)
方法(7689)
理论(5662)
(5500)
业经(5123)
数学(4630)
地方(4626)
数学方法(4496)
农业(4214)
中国(3589)
(3445)
经济理论(3140)
经济学(2901)
(2859)
教育(2702)
水产(2650)
(2626)
及其(2513)
(2477)
环境(2439)
(2336)
动物(2325)
(2313)
(2285)
机构
大学(81918)
学院(81515)
研究(33271)
科学(26609)
管理(25690)
(22706)
(22476)
中国(22072)
经济(21871)
理学(21458)
理学院(21075)
管理学(20416)
管理学院(20259)
(19373)
研究所(18277)
农业(18227)
(18212)
业大(16910)
(14098)
(13913)
师范(13805)
中心(13549)
(12695)
(12158)
(12068)
农业大学(11669)
北京(11353)
师范大学(11331)
实验(11185)
(11048)
基金
项目(57116)
科学(42086)
基金(39407)
(38321)
国家(38061)
研究(34183)
科学基金(29825)
(24024)
自然(22253)
自然科(21683)
自然科学(21671)
自然科学基金(21266)
基金项目(21185)
(20468)
社会(19722)
社会科(18448)
社会科学(18441)
资助(17240)
教育(15763)
重点(13804)
计划(13689)
科技(13354)
(12758)
编号(12136)
科研(11527)
(11156)
(10834)
创新(10512)
专项(10470)
(10253)
期刊
(29411)
经济(29411)
学报(24225)
(20878)
科学(19118)
研究(18620)
大学(16108)
中国(15760)
学学(15395)
农业(14083)
管理(9612)
教育(8335)
(7769)
业大(7082)
(7010)
林业(6409)
(6269)
旅游(6269)
(6269)
(6114)
(5948)
农业大学(5720)
业经(5327)
学刊(5049)
旅游学(5041)
游学(5041)
技术(4986)
科技(4973)
图书(4531)
资源(4487)
共检索到120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曾祥辉  王焕  李步苏  李杰锋  柳淑芳  庄志猛  
硬骨鱼类的骨骼肌可为其游泳运动提供动力。为认识不同游泳习性鱼类的骨骼肌肌纤维组织学特征,本研究选取3种具有不同游泳习性的鱼类:鲐(Scomber japonicus)、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形态计量法,以形状、直径和密度作为评价指标,对其骨骼肌的快、慢肌纤维组织学特性进行表征,比较3种不同游泳习性鱼类的快、慢肌纤维组织学特征差异。组织学观察发现,3种类型鱼类的骨骼肌快、慢肌纤维横切面均呈不规则形状。营持续式游泳的鲐的快肌纤维呈多角状,慢肌纤维呈多边柱形;营延长式游泳的大黄鱼的快、慢肌纤维呈长椭圆形;营爆发式游泳的褐牙鲆的快、慢肌纤维呈扁椭圆形。形态计量结果显示,3种鱼类的快肌纤维直径均极显著大于其慢肌纤维(P<0.01)。大黄鱼的慢肌纤维直径在3种鱼类中最大,约为鲐的1.34倍、褐牙鲆的1.14倍;鲐的快肌纤维直径在3种鱼类中最大,约为大黄鱼的1.41倍、褐牙鲆的1.35倍。3种鱼类的快肌纤维密度均极显著小于其慢肌纤维(P大黄鱼[(205.43±12.63)根/mm~2]>鲐[(118.92±10.74)根/mm~2],慢肌纤维密度大小排序为鲐[(1 442.33±28.25)根/mm~2]>褐牙鲆[(1 073.92±39.40)根/mm~2]>大黄鱼[(945.74±19.53)根/mm~2]。进一步分析发现,鱼类的肌纤维形状、直径和密度与鱼类的游泳习性密切相关。上述对不同游泳习性硬骨鱼类骨骼肌的肌纤维形状、直径和密度等组织学特征的描述与差异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硬骨鱼骨骼肌的适应性进化和运动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伯江  李平华  吴望军  李齐发  黄瑞华  刘红林  
骨骼肌是动物躯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到产肉动物躯体的40%,肌纤维作为骨骼肌组织的主要成分,其类型的差异是影响产肉动物肌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骨骼肌的生长发育与产肉动物肉的产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也将会直接影响到产肉动物屠宰之后肉品的质量。一般而言,动物骨骼肌肌纤维数目在胚胎发育期间基本上就已固定,出生之后,由于肌纤维的肥大,动物躯体肌肉块才表现出增大增粗。另外,动物肌肉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肌纤维组成类型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它们会随着骨骼肌对代谢与功能需求的改变而发生转变。骨骼肌的生长发育,以及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到许多信号通路与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园园   孟金柱   宋兴超   安清明   吴震洋  
选取9头6月龄健康黔北黑猪,随机分成3组,采集背最长肌(LDM)和腰大肌(PMM)肌肉组织,通过RNA–seq构建环状RNA(circRNAs)的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的circRNAs,在黔北黑猪2种肌肉中共鉴定出63个差异表达circRNAs,其中31个在LDM中表达上调,32个表达下调;对差异表达circRNAs的源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的circRNAs的源基因主要富集在磷酸酶活性的调控、肌节组织活动、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活性的正调控等条目;富集的KEGG通路中与肌纤维类型转化相关的通路包括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ECM–受体互作、PI3K–Akt信号通路。预测差异表达circRNA的靶miRNAs,并筛选对应的靶m RNAs,构建的circRNA–miRNA–m RNA调控网络显示,circ_0003749–miR–27a–MSTN、circ_0003749–miR–27a–PPARγ、circ_0012316–mi R–23a–Myh1/2/4、circ_0007093–mi R–214–3p–MEF2C、circ_0010118–mi R–132–Fox O1和circ_0010118–mi R–374a–5p–FoxO1可能通过ce RNA网络调控肌纤维类型的转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园园   孟金柱   宋兴超   安清明   吴震洋  
选取9头6月龄健康黔北黑猪,随机分成3组,采集背最长肌(LDM)和腰大肌(PMM)肌肉组织,通过RNA–seq构建环状RNA(circRNAs)的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的circRNAs,在黔北黑猪2种肌肉中共鉴定出63个差异表达circRNAs,其中31个在LDM中表达上调,32个表达下调;对差异表达circRNAs的源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的circRNAs的源基因主要富集在磷酸酶活性的调控、肌节组织活动、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活性的正调控等条目;富集的KEGG通路中与肌纤维类型转化相关的通路包括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ECM–受体互作、PI3K–Akt信号通路。预测差异表达circRNA的靶miRNAs,并筛选对应的靶m RNAs,构建的circRNA–miRNA–m RNA调控网络显示,circ_0003749–miR–27a–MSTN、circ_0003749–miR–27a–PPARγ、circ_0012316–mi R–23a–Myh1/2/4、circ_0007093–mi R–214–3p–MEF2C、circ_0010118–mi R–132–Fox O1和circ_0010118–mi R–374a–5p–FoxO1可能通过ce RNA网络调控肌纤维类型的转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琼  赵金良  苌建菊  THAMMARATSUNTORN Jeerawat  
骨骼肌组成特征是鱼类肉质性状评价的重要基础。为全面了解鳜(Siniperca chuatsi)肉质性状的组成特征,通过制作骨骼肌石蜡切片,比较了鳜快肌和慢肌两种类型骨骼肌的组织学特征,快肌和慢肌在肌纤维细胞直径、形态上存在差异。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了鳜快肌和慢肌的蛋白质组成特征,它们在50~60 ku和10~15 ku大小的条带中存在差异。克隆了鳜快肌和慢肌肌球蛋白重链(MHC)S1结构域的序列,快肌和慢肌S1结构域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2 523 bp、2 520 bp,编码841、84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为87.6%,以两个loop区的差异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束婧婷  姬改革  单艳菊  章明  肖芹  屠云洁  盛中伟  张笛  邹剑敏  
【目的】肌纤维类型的差异是直接影响肌肉生长发育和肉品质的重要因素,红肌纤维比例高的肌肉肉品质要显著优于白肌纤维比例高的肌肉,然而,目前对于鸡骨骼肌纤维类型形成及转换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究以中国优良的地方品种清远麻鸡为研究对象,首次对其骨骼肌中不同类型肌肉的转录组差异进行了研究,以期挖掘在鸡肌纤维生成和类型转换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关键因子。【方法】采用Agilent鸡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清远麻鸡骨骼肌表型差异较大的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中与肌纤维类型组成和转换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系统筛查,采用荧光定量PCR对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绘娟  于红  李琪  
分别利用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冷冻切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组化染色法、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对长牡蛎闭壳肌平滑肌和横纹肌进行了组织学特性研究,并比较平滑肌和横纹肌肌纤维组成的差异。石蜡切片结果显示,闭壳肌中平滑肌和横纹肌肌纤维形态结构不同,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和横截面积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平滑肌肌纤维直径为(5.97±0.631)μm,肌纤维密度为(25 485.65±3917.807)根/mm2,肌纤维横截面积为(26.25±5.365)μm2;横纹肌肌纤维直径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束婧婷  宋迟  徐文娟  章明  单艳菊  陈文峰  宋卫涛  陶志云  李慧芳  
【目的】IGF-I-钙调磷酸酶(Ca N)-NFaT信号途径是调节肌肉生长、决定不同肌纤维类型的主要信号途径,本研究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材料,首次对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肌肉中IGF-I-Ca N-NF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鸭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I),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CN aα)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束婧婷  宋迟  徐文娟  章明  单艳菊  陈文峰  宋卫涛  陶志云  李慧芳  
【目的】IGF-I-钙调磷酸酶(Ca N)-NFAT信号途径是调节肌肉生长、决定不同肌纤维类型的主要信号途径,本研究选择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为试验材料,首次对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肌肉中IGF-I-Ca N-NF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与肌纤维类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鸭13、17、21、25、27胚龄和出雏后7日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I),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Cn Aα)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雪娇  刘晨曦  孙亚伟  杨开伦  刘明军  
【目的】探究胎儿期绵羊肌纤维的形成与发育规律,揭示德国美利奴羊胎儿期骨骼肌的组织学生长发育特征。【方法】选择妊娠期第75天(D75)、第105天(D105)和第135天(D135)的胎羊,测定其体长、体高和体质量;采集背最长肌,进行组织切片和HE染色,统计不同发育阶段胎儿单位肌纤维数量、直径和密度;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不同发育阶段背最长肌中快/慢肌纤维的类型和密度。【结果】随着怀孕母羊妊娠时间的增加,从D75135胎儿体质量增长近17倍,体长、体高增加近1.5倍;单位肌纤维数量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本源  杨阳  张燕伟  刘敏  张万锋  王海珍  吴怡琦  张雪莲  蔡春波  高鹏飞  郭晓红  李步高  曹果清  
【目的】建立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分离、纯化及鉴定的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猪肌肉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方法】选取1日龄仔猪背最长肌为材料,无菌状态下将背最长肌剪碎为肉糜状。此后采用浓度为0.2%的Ⅰ型胶原酶消化90 min,再加入浓度为0.25%的胰蛋白酶37℃联合消化30 min。经终止消化、过滤、重悬后将分离得到的细胞置于37℃、5%CO_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选用反复差速贴壁法对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纯化,第一次纯化选择在细胞接种2 h后,将未贴壁细胞转移至新培养皿。上清液继续培养18 h后,对卫星细胞进行第二次差速贴壁纯化。当细胞密度达70%—80%时可对细胞进行传代或冻存处理。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2代卫星细胞标志基因Pax7、MyoD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绘制卫星细胞生长曲线。分别添加不同诱导分化液使卫星细胞定向分化为肌细胞、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检测成肌分化标志基因MHC的免疫荧光,鉴定卫星细胞肌管形成情况;油红O染色及油红O定量鉴定卫星细胞诱导成脂分化效果;茜素红染色鉴定卫星细胞成骨分化能力,qRT-PCR检测成肌、成脂、成骨进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通过两步酶消化和反复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卫星细胞,刚分离的细胞折光性强,贴壁后呈梭形或纺锤形,此后细胞延展并开始快速增殖。卫星细胞特异标志蛋白Pax7、MyoD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呈阳性,表明分离细胞为骨骼肌卫星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过程经潜伏期、生长期最终达到平台期,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当细胞生长至90%密度时,卫星细胞会出现自融合现象。对分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肌诱导分化后,可见邻近卫星细胞融合形成大量粗长肌管,多核肌管呈方向性排列,成肌标志蛋白MHC染色呈阳性。qRT-PCR结果显示标志基因MyoD、MyoG在成肌诱导分化过程中二者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成脂诱导后细胞形态变为三角形,连续诱导发现脂滴出现并聚集成大脂滴,油红O染色可见大量红色葡萄样脂滴。油红O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成脂诱导过程中甘油三酯含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各时间点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qRT-PCR结果显示,PPARγ基因表达量在诱导中后期高表达;FABP4在诱导分化第6天达到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时间点(P<0.01)。【结论】建立了基于联合酶消化和反复差速贴壁实现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和纯化的方法,所得细胞增殖能力强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为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用于未来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边艳超  牧仁  李向臣  李云章  关伟军  
为研究鲁西黄牛胚胎骨骼肌卫星细胞生物学特性,取30~50日龄鲁西黄牛胚胎四肢骨骼肌,分离培养鲁西黄牛胚胎骨骼肌卫星细胞。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地分离了鲁西黄牛胚胎骨骼肌卫星细胞,原代培养并传代至16代,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卫星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Desmin、MyoD呈阳性表达,RT-PCR检测Desmin、c-Met、Myf5、pax7呈阳性表达;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说明细胞具有较强增殖能力;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周期分析,结果显示S期细胞所占比例为8.94%;骨骼肌卫星细胞向成肌细胞诱导10d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成肌特异性标志骨骼肌肌球蛋白呈阳性表达;骨骼肌卫星细胞向脂肪细胞诱导7d后,油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娅  马继登  刘一辉  沈林園  李学伟  李明洲  朱砺  
【目的】研究microRNA(miRNA)在猪不同类型肌肉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以猪心肌以及2种骨骼肌(背最长肌和腰大肌)为材料,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其miRNA转录组,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靶基因富集分析。【结果】从猪心肌、背最长肌和腰大肌组织的3个小RNA测序文库中共获得约56M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共鉴定出907个非冗余miRNA,其中441个miRNA在3个文库共同表达,123个miRNA在文库间表现为显著的差异表达(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本相  卫育良  梁萌青  徐后国  曲江波  
本实验设计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研究水解鱼蛋白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和肌肉纤维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实验设2个对照组,正对照组鱼粉为44%,负对照组鱼粉为22%;设4个实验组,PH18A组为22%的鱼粉和18%的水解鱼蛋白,PH4.5A组为22%的鱼粉和4.5%的水解鱼蛋白,PH4.5B组为17%的鱼粉和4.5%的水解鱼蛋白,PH18B组为0.5%的鱼粉和18%的水解鱼蛋白。研究结果表明,PH4.5A组和PH18B组的特定增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PH4.5B组和负对照组(P<0.05),显著低于正对照组和PH18A组(P<0.05);PH18A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但依次显著高于PH18B组、PH4.5A组和负对照组(P0.05),显著低于正对照组和PH18A组(P0.05)。PH18A组的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高于PH18B组、正对照组、PH4.5A组、负对照组和PH4.5B组(P<0.05),而PH18B组显著高于PH4.5B组(P<0.05)。PH18A组和PH18B组的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PH4.5B组(P<0.05)。研究表明,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4.5%和18%的水解鱼蛋白,均可以提高大菱鲆的饲料效率和蛋白沉积率,促进大菱鲆的生长,且18%的水解鱼蛋白好于4.5%;同时,18%的水解鱼蛋白促进大菱鲆肌肉纤维横截面积的增加,促进大菱鲆的肌肉纤维密度的降低,而4.5%的水解鱼蛋白对大菱鲆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和肌纤维的密度均无显著的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瑞莉  吴磊  袁玮  柏学进  吕娟娟  董雅娟  
旨在基于转录组筛选肉牛骨骼肌差异基因,探究差异基因对骨骼肌转录调控的影响,鉴定其与肌肉生长发育的关系,为研究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采取12月龄的布莱凯特黑牛和鲁西黄牛背最长肌,利用Illumina 2500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基因筛选、GO分类、KEGG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等)筛选骨骼肌差异的调控基因。布莱凯特黑牛和鲁西黄牛2个文库分别存在13 242,13 350个基因,共计13 758个基因。5 500个基因表达量相同,约占总参考基因的39. 98%,8 258个基因表达量有所不同,占比60. 02%。获得554个差异显著的基因作为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96个基因表达上调,258个基因表达下调。GO功能注释结果显示,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分别包括22 641,7 720和4 414个基因,其中29个基因与肌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有关; KEGG富集到Wnt、CMC、TGF-β、DCM、ROAC、VSMC 6条肌肉生长发育相关通路,筛选骨骼肌候选基因MYL2、MYL3和MYLPF。MYL2、MYL3和MYLPF是Wnt、DMC和TGF-β信号通路中的成员,参与了肌细胞和肌肉组织的形成的过程,推测MYL2、MYL3和MYLPF在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