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6)
2023(6194)
2022(5649)
2021(5291)
2020(4608)
2019(10482)
2018(10440)
2017(19832)
2016(11157)
2015(12055)
2014(12342)
2013(12202)
2012(11528)
2011(10682)
2010(10889)
2009(10120)
2008(10152)
2007(9020)
2006(8305)
2005(7486)
作者
(36428)
(30727)
(30620)
(28923)
(19447)
(14809)
(13880)
(11853)
(11521)
(11185)
(10656)
(10583)
(10331)
(9943)
(9912)
(9397)
(9188)
(9136)
(9047)
(8921)
(7857)
(7771)
(7519)
(7016)
(6986)
(6830)
(6792)
(6737)
(6268)
(6250)
学科
(47218)
经济(47174)
管理(31463)
(27465)
(23328)
企业(23328)
方法(21862)
数学(17548)
数学方法(17293)
(15508)
环境(12341)
(11560)
地方(11196)
(10669)
中国(10646)
业经(10074)
理论(8768)
(8601)
(8287)
农业(7999)
(7775)
(7078)
贸易(7073)
(6887)
财务(6864)
财务管理(6846)
(6760)
企业财务(6556)
(6523)
金融(6520)
机构
大学(170033)
学院(168756)
研究(62989)
(60838)
管理(60472)
经济(59424)
理学(52311)
理学院(51547)
管理学(50202)
管理学院(49934)
中国(45523)
科学(44966)
(37563)
(34467)
(34438)
研究所(32146)
业大(28890)
(27748)
农业(27225)
中心(26848)
(26766)
(25320)
师范(24882)
北京(23763)
(23055)
财经(22476)
(20950)
师范大学(20397)
(20329)
(20038)
基金
项目(116630)
科学(90664)
基金(85065)
(77703)
国家(77129)
研究(76205)
科学基金(64425)
社会(47783)
(45962)
基金项目(45915)
自然(45349)
社会科(45285)
社会科学(45268)
自然科(44174)
自然科学(44151)
自然科学基金(43383)
(39519)
资助(36230)
教育(34588)
编号(27824)
重点(27421)
(25513)
(24595)
计划(24222)
科研(23191)
(23115)
成果(22004)
创新(21757)
科技(21729)
课题(20535)
期刊
(69197)
经济(69197)
研究(43439)
学报(35843)
科学(32254)
中国(30912)
(29849)
大学(25750)
学学(24612)
管理(21883)
农业(20416)
(20167)
教育(13855)
技术(13459)
(11203)
金融(11203)
(11152)
业经(11143)
资源(10867)
财经(10554)
经济研究(10385)
(10024)
业大(9821)
问题(9184)
(9149)
林业(9093)
科技(8683)
(8415)
统计(7738)
农业大学(7557)
共检索到245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蒲炜佳  董世鹏  张东旭  于力业  谢宜成  徐羡  王芳  李由明  
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as)混养系统(SC)中,分别搭养低(SCC1)、中(SCC2)、高(SCC3)密度的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构建3种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缢蛏综合养殖系统,于2020年7月至12月逐月采集养殖系统样品,分析了养殖期间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冗余分析(RDA)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养殖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4属81种;从种的数量上看,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蓝藻门(Cyan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隐藻门(Cryptophyta);共包含30种优势种,主要包括小环藻属未定种(Cyclotellasp.)、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双头辐节藻(Stauroneis anceps)、小席藻(Phormidium tenus)、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及裸藻属未定种(Euglenasp.);(2)养殖期间浮游植物密度介于2.23×105~28.06×105cell/L,生物量为0.06~21.37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90~2.42,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31~0.78,Margalef丰富度指数范围为1.00~2.08,整体多样性水平高,群落较为稳定;(3) CCA与RDA结果显示,水温、透明度和盐度是影响三疣梭子蟹综合养殖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在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混养系统中搭配中密度(75.0kg/hm2)和高密度(112.5kg/hm2)缢蛏时,系统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较好,可实现浮游植物的均衡发展,增强养殖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有利于三疣梭子蟹池塘综合养殖系统的稳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金玉  王岩  戴杨鑫  周涛  
通过155 d围隔实验检验了不同施肥条件下鱼蚌综合养殖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实验设3个处理:施鸭粪、施化肥、兼施鸭粪和化肥。放养种类为三角帆蚌、草鱼、鲫、鲢和鳙,放养量分别为每围隔20、15、5、5和5个。结果发现,围隔内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值为(2.1~6.0)×108个/L。不同施肥方法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叶绿素a(Chl.a)、生物量以及蓝藻在浮游植物生物量中的比例无显著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变化表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影响围隔浮游植物群落的理化因子为TN、NH3-N和DO。研究表明,采用不同施肥方法的围隔内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未表现出显著差异,难以从浮游植物角度解释兼施鸭粪和化肥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旭娜  江敏  钟锐  缪一恒  吴涵长  余苗苗  吴丹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变化特征及其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本实验于2016年4月至9月在上海市奉贤区某养殖场开展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水质及浮游植物的监测,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共鉴定出113种浮游植物(包含20个未定种),分别属于7个门、59个属别,从种的数量上来看,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黄藻门>金藻门>甲藻门,18种(含3个未定种)优势种,第一批次共鉴定出10种(含1个未定种)优势种,第二批次共鉴定出14种(含2未定种)优势种,养殖初期优势种为硅藻门,之后是绿藻门,最终以蓝藻门为优势种。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可知,绿藻门主要受pH、无机氮的影响(包括总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蓝藻门主要受磷含量的影响(总磷和活性磷),硅藻门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格外关注温度、pH以及氮磷含量的变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天丽   高广斌   白东   郑凌凌   张琪   杜帆   宋立荣  
不同养殖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可反映水质和水产品状态,认识其变化特征和驱动力,对养殖管理和尾水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洪湖养殖区域选择了三种典型养殖类型池塘(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大宗淡水鱼,以下分别简称为龙虾塘、河蟹塘和鱼塘),解析了各类型池塘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细胞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共检测到浮游植物132种,隶属于7门96属。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总体趋势为鱼塘>河蟹塘>龙虾塘,年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1.06×10~8、6.04×10~7和2.35×10~7 cell/L,年平均生物量(叶绿素a表示)分别为94.82、65.95和31.15μg/L。(2)三种养殖模式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具有明显的季节演替。春夏两季中龙虾塘与河蟹塘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更为相似,而秋冬两季中河蟹塘与鱼塘更为相似。龙虾塘和河蟹塘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在收获季节(龙虾为夏季,河蟹为秋季)最低。(3)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温度(Temp)、溶氧(DO)、pH和溶解性总磷(DTP)是影响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不同季节中解释浮游植物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春季和秋季为总氮(TN)和养殖动物类型,冬季为TP、DTP、NH+4-N。鉴于各养殖类型在排水季节的浮游植物优势类群变动,建议加强养殖尾水监控,以预判尾水种源迁移对邻近水域的潜在影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孟顺龙  徐跑  李丹丹  裘丽萍  胡庚东  范立民  宋超  吴伟  郑尧  陈家长  
为研究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阐明其生态学机理,试验以团头鲂为养殖品种,设置高、低两个养殖密度,采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评价了系统中6个试验分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各试验区共鉴定出藻类5门92种,其中绿藻46种、蓝藻15种、裸藻15种、硅藻10种、隐藻5种、甲藻1种。浮游植物种类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绿藻丰度、绿藻比例均表现为进水区、净化区、循环区、循回区>低密度养殖区>高密度养殖区>排水区;浮游植物总丰度、蓝藻丰度、蓝藻比例均表现为进水区、净化区、循环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恢碧  李谷  陶玲  姚延丹  赵巧玲  
研究了循环流水池塘养殖系统和静态池塘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和生物量、多样性特征及群落相似性等,结果表明:养殖初期(6月),循环流水系统中池塘(循环塘)和静态养殖系统中池塘(对照塘)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没有明显差异,均以盘星藻、直链藻占优势,种类相似性水平较高,Jaccard指数在71.2%~83.3%之间变化,生物量在35.3~51.4mg/L之间变动。但在养殖中后期(7~10月),两者差异明显:(1)优势藻类不同,循环塘以小环藻、衣藻、隐藻和裸藻等占优势,而对照塘则以微囊藻、席藻等占优势,种类相似性水平较低,Jaccard指数在40.3%~62.1%之间变化;(2)两者浮游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金钗  熊邦喜  张小敏  朱玉婷  饶海鸥  马徐发  
2010年6-10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少潭河水库坝下陆基鱼池对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池塘三种混养模式(模式Ⅰ,草鱼、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和鲫(Carassius auratus)分别放养250、35、40和15尾;模式Ⅱ,草鱼、鲢、鳙、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和鲫分别为250、35、20、20和15尾;模式Ⅲ,草鱼、鲢和鲫分别为250、35和15尾)浮游植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18属279种,其中,蓝藻门20属29种、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爱菊  朱俊杰  蒋文枰  王中华  
通过对某一套养有青鱼、鲢和草鱼的2.4 hm2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养殖池塘2011-2012年的水质和浮游植物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同时运用细胞密度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中绿藻44.07%,其次是硅藻(16.95%);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密度及生物多样性指数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月份变化特征。绿藻种类数在秋季最多,硅藻种类数在冬季和春季最多,而蓝藻种类数在夏秋季最多,隐藻种类数在秋季最多;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秋季>春季>夏季>冬季。4月份密度最大,达21.12×106cells/L,其次是11月份,达到13.68×1...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友松  余海  方家仲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隶属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属Portunus。浙北俗称“枪蟹”,浙南俗称“江蟹”或“蜞”(闽语),台湾亦称“截”。是一种暖湿性多年生食用蟹。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以及朝鲜、日本、菲律宾近海,均有分布。三疣梭子蟹一向是捕捞主要对象,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石志洲  
三疣梭子蟹广泛分布于我国近海,而以东海、黄渤海产量较大。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梭子蟹自然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1994~1998年我们在杨岐垦区虾塘进行示范养殖,1998年100亩示范池,共收获梭子蟹6350kg(其中雄蟹2100kg,雌蟹4250kg),产值46.65万元,利税31.65万元,平均亩产63.5kg,投入产出比1:3.1,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潘璠  江敏  吴昊  唐燕  习文双  叶军强  于忠利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周边水体的差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本研究对上海市奉贤区某凡纳滨对虾养殖场的养殖池塘和外河道进行了采样检测,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养殖池塘及外河道的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池塘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共检测出了7门67属(绿藻门属数占51%),其中优势属有5门28属,硅藻门中的小环藻属为最常见优势属(F=1.0);总平均密度为1.09×10~(7)ind/L,其中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的平均密度占47%、30%和11%;相关性分析表明,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呈极显著正相关。外河道在整个采样周期内共检出7门56属(绿藻门属数占46%),其中优势属有6门26属,隐藻属和小环藻属为主要优势属;总平均密度为1.18×10~(5)ind/L,其中隐藻门、硅藻门和绿藻门的平均密度占46%、27%和13%;外河道的浮游植物结构主要受菌落总数和轮虫的影响。相较于外河道,池塘的浮游植物密度大且属类多,并在9-10月大量爆发微囊藻属,对对虾养殖造成了威胁,因此应密切关注总氮、总磷和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人工干预下的对虾养殖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群落存在结构差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苏家齐  朱长波  张博  陈素文  李婷  
为研究海陵湾鱼类网箱养殖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于2019年1月、4月和11月对海陵湾上、中、下游三个网箱养殖区进行了冬、春、秋3个季度的浮游植物及主要水质因子的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3门39属96种(含变种),其中硅藻门29属76种、甲藻门8属16种、蓝藻门2属4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为0.00022×10~(5)~3.05×10~(5)cell/L,秋季>春季>冬季,湾口处丰度在秋冬两季远大于湾内。冬季优势种主要为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subtilis)和佛氏海毛藻(Thalassiothrixfrauenfeldii),春季优势种为细弱海链藻(T.subtili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秋季优势种主要为中肋骨条藻(S.costatum)和佛氏海毛藻(T.frauenfeldii)。冬、春、秋季各采样站多样性指数范围分别为1.44~4.11、0.66~2.39和1.62~3.10。冗余分析表明,冬季盐度、pH,春季氨氮、pH,秋季硝酸盐、溶解氧对浮游植物优势种影响显著。受河流径流和养殖活动的影响,海陵湾相邻采样站间的浮游植物群落相似性在秋季最高、冬季次之、春季最低。浮游植物群落的相似性差异与调查站位间环境的区域性差异关系密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苏家齐  朱长波  张博  陈素文  李婷  
为研究海陵湾鱼类网箱养殖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于2019年1月、4月和11月对海陵湾上、中、下游3个网箱养殖区进行了冬、春、秋3个季节的浮游植物及主要水质因子的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3门39属96种(含变种),其中硅藻门29属76种、甲藻门8属16种、蓝藻门2属4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22~3.054×10~5 cells/L,秋季>春季>冬季,湾口处丰度在秋冬两季远大于湾内。冬季优势种主要为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和佛氏海毛藻(Thalassiothrix frauenfeldii),春季优势种为细弱海链藻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秋季优势种主要为中肋骨条藻和佛氏海毛藻。冬、春、秋季各采样站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44~4.11、0.66~2.39和1.62~3.10。冗余分析表明,冬季盐度、pH,春季氨氮、pH,秋季硝酸盐、溶解氧对浮游植物优势种影响显著。受河流径流和养殖活动的影响,海陵湾相邻采样站间的浮游植物群落相似性在秋季最高、冬季次之、春季最低。浮游植物群落的相似性差异与调查站位间环境的区域性差异关系密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瑞娇  吕元蛟  张念  赵峰  周琼  何绪刚  谢从新  
2012年5-10月,调查和分析了湖北省公安县崇湖渔场主养草鱼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各种水环境因子,并利用典范相关分析方法(CCA)对池塘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水体浮游植物隶属8个门102属240种,其中绿藻门44属114种,蓝藻门20属44种,硅藻门12属19种,裸藻门10属38种,金藻门5属7种,甲藻门4属6种,隐藻门2属4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1.77~8.83×107ind/L,平均密度为4.23×107ind/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2.24~298.58 mg/L,平均生物量为44.13 mg/L;池塘的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范围为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娅菲  王金辉  程宏  黄冰来  陈拥  
根据2016年3月30日—4月3日在三沙湾采集的浮游植物水样,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22属38种,其中硅藻门19属34种,占总种数的89.47%,是调查海域的主要类群;甲藻门2属3种;金藻门1属1种。春季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为1.63×105cells/L,数量高值区出现在三沙湾西北方向的交溪、白马港区和卢门港区及附近海域。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出现频度达100%,主要分布在河口区附近。运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三沙湾春季浮游植物的关键环境因子是溶解氧、盐度、水温和活性磷酸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