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7)
- 2023(3820)
- 2022(3403)
- 2021(3119)
- 2020(2733)
- 2019(6077)
- 2018(6062)
- 2017(11293)
- 2016(6516)
- 2015(7247)
- 2014(7000)
- 2013(7037)
- 2012(6875)
- 2011(6221)
- 2010(6207)
- 2009(5693)
- 2008(5743)
- 2007(5127)
- 2006(4613)
- 2005(4384)
- 学科
- 济(25124)
- 经济(25073)
- 管理(16763)
- 业(15315)
- 企(12575)
- 企业(12575)
- 方法(11556)
- 贸(11396)
- 贸易(11393)
- 易(11236)
- 数学(9884)
- 数学方法(9713)
- 出(8367)
- 学(8102)
- 口(7432)
- 出口(7418)
- 出口贸易(7418)
- 农(6681)
- 财(6109)
- 中国(6049)
- 地方(5562)
- 业经(5128)
- 制(4870)
- 农业(4304)
- 融(3995)
- 金融(3995)
- 理论(3993)
- 银(3784)
- 银行(3752)
- 和(3712)
- 机构
- 大学(96902)
- 学院(93519)
- 济(37939)
- 研究(37497)
- 经济(37210)
- 管理(33317)
- 理学(28841)
- 理学院(28446)
- 管理学(27797)
- 管理学院(27651)
- 中国(27255)
- 科学(24842)
- 农(22332)
- 京(21621)
- 所(20678)
- 研究所(19072)
- 农业(18072)
- 业大(17057)
- 财(16638)
- 中心(16287)
- 江(15426)
- 院(13748)
- 北京(13370)
- 财经(13136)
- 范(12279)
- 省(12001)
- 经(11998)
- 师范(11971)
- 经济学(11971)
- 州(11448)
- 基金
- 项目(65219)
- 科学(50637)
- 基金(48317)
- 家(45031)
- 国家(44701)
- 研究(42386)
- 科学基金(36690)
- 社会(26477)
- 自然(26166)
- 自然科(25603)
- 自然科学(25591)
- 自然科学基金(25161)
- 基金项目(25082)
- 社会科(25009)
- 社会科学(25002)
- 省(24179)
- 划(22008)
- 资助(21101)
- 教育(19603)
- 编号(15488)
- 重点(15466)
- 部(14926)
- 发(13916)
- 计划(13756)
- 科研(13248)
- 创(13245)
- 成果(12906)
- 创新(12491)
- 教育部(12180)
- 业(12017)
共检索到144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健 马有成 裴占文 邱昱 吴建辉 石建高
为了解东海近海蟹笼逃逸口类型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逃逸行为的影响,使用红外水下摄像装备,对入笼的三疣梭子蟹在不同行为阶段对安装于侧网靠近笼底一侧的刚性矩形逃逸口(高40mm×宽200mm)和网目逃逸口(由2个位置较低的40mm×60mm和1个位置较高的60mm×60mm破目构成)的行为反应进行观察。根据三疣梭子蟹探索、发现并接近、穿越企图和穿越逃逸口个体连续行为的4个阶段观察结果显示:相比刚性矩形逃逸口,三疣梭子蟹在网目逃逸口实验蟹笼中的探索行为持续时间更长;在笼底探索的个体能定位、发现并接近2种不同类型逃逸口,但发现并接近网目逃逸口时距离入笼的平均时间(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健 邱昱 裴占文 吴建辉 石建高 陈锦辉
为了检验蟹笼渔具逃逸口对三疣梭子蟹逃逸行为的影响,实验使用红外水下摄像装备观察了三疣梭子蟹对3种不同配置逃逸口(位于侧网底部、开口高度3.2 cm和4.0 cm以及位于侧网顶部、开口高度4.0 cm)的反应行为。水下观察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在笼底的探索行为使其能轻易发现和接近底部逃逸口,而垂直搜索行为能使其发现和接近顶部逃逸口,虽然发现并接近顶部逃逸口所需的时间显著大于底部逃逸口,但平均次数无显著性差异;87%接近逃逸口的个体企图穿越逃逸口,且逃逸口位置对此无显著影响;所有个体均采用侧身姿态穿越逃逸口,甲高是决定个体成功逃逸的关键因素;穿越顶部逃逸口的三疣梭子蟹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调整姿态和位置以更好地匹配逃逸口,但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逃逸口位置对个体逃逸成功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三疣梭子蟹具有较高的个体姿态操纵能力,而笼内个体数量对逃逸成功率具有显著的影响。结合水下观察,研究认为个体在探索行为的活跃程度和浸泡时间会影响逃逸口的性能;考虑到东海近海蟹笼的结构和渔业现状,研究认为在蟹笼侧网靠近底部安装一个逃逸口是目前可行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蟹笼 逃逸口 位置 水下观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健 王佚兮 裴占文 石建高 初文华
不断壮大的东海近海笼壶渔业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等甲壳类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实施养护幼蟹的管理措施已成为渔业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共同呼声。本研究通过海上对比试验,分析了放大网目尺寸对蟹笼渔获效率的影响,运用SELECT模型估算了蟹笼对三疣梭子蟹的尺寸选择性,结合混合影响模型探讨了作业时间和可捕群体对选择性分析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蟹笼(网目尺寸32.0 mm)与试验蟹笼(网目尺寸分别为52.3 mm和59.7 mm)的三疣梭子蟹渔获甲宽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SELECT模型拟合结果显示试验蟹笼与对照蟹笼的相对作业强度无显著性差异,网目尺寸分别为52.3 mm和59.7 mm的试验蟹笼对三疣梭子蟹的50%选择甲宽(CW_(50))分别为86.9 mm和90.9 mm,选择范围分别为15.9 mm和9.2 mm。试验蟹笼的CW_(50)远未达到浙江省等当前的最小可捕尺寸规定,表明蟹笼渔业中仅依靠放大网目尺寸可能难以实现幼蟹的有效释放。结果分析显示,在此次试验中作业时间和可捕群体的数量对蟹笼的选择性没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鹏 张秀梅
选取蟳山东沿海捕获的体质健壮日本(Charybdis japonica),在实验室水槽内暂养1周后开展相关实验。观察蟳光照、诱饵条件对日本入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蟳日本畏光,在明亮条件下大多数分布于养殖水槽的四角,在黑暗条件下趋向随机分布,蟳遮黑处理和放置诱饵均能增加日本的入笼比例;在地笼网底部设置尺寸(长×高)分别为4 cm×3 cm、4.5 cm×3 cm、5 cm×3 cm、5.5 cm×3 cm的长方形逃逸口时,蟳日本50%选择甲长(L50)分别为3.75cm、4.24 cm、4.54 cm、5.08 cm,选择范围(SR)分别为0.65 cm、0.45 cm、0.62 cm、0.8...
关键词:
日本蟳 地笼网 入笼行为 逃逸口 选择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白伦 张新峰 HE Pingguo 张健
蟹笼渔具是东海近海重要的作业方式,安装释放装置是改善蟹笼渔具选择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作者通过海上试验,对比释放口宽度分别为25 mm和30 mm的试验蟹笼、对照蟹笼和张网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渔获,结合渔获方程和SELECT模型分析蟹笼的接触选择性和对张网的相对选择性。试验结果显示,张网渔具所捕获的群体较对照蟹笼更小;对比对照蟹笼渔获分布,分析试验蟹笼的接触选择性,结果显示,50%选择甲宽(l50)和蟹笼的捕捞能力随着释放口宽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选择范围(SR)基本不变。对比张网的渔获分布,获得蟹笼对三疣梭子蟹的相对选择性,结合张网和蟹笼的作业特点,将对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陈瑞盛 张波 唐启升
20 0 2年 6~ 9月 ,在自然水温 (2 4 0、2 4 9和 2 6 3℃ )和投喂鹰爪虾虾仁的条件下测定了 3个体重组 (0 73± 0 15 g、1 5 5± 35 g和 3 75± 0 5 2g)三疣梭子蟹幼蟹的摄食和碳收支。结果表明 ,温度和体重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的摄食量均有明显影响 ,其中体重的影响更为显著。以湿重和干重(比能值 )计算得到三疣梭子蟹幼蟹的特定生长率 (SGR)和生态转换效率 (Eg)分别为 2 5± 1 33~3 0± 0 95和 19 4± 4 8~ 5 9 4± 2 2 9,2 8± 0 73~ 4 3± 2 2 8和 10 ...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摄食 碳收支 温度 体重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宇
由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作为一个加重处罚情节规定在交通肇事罪中,以期发挥预防和制止交通肇事后肇事者逃逸现场的行为作用。然而,从该规定出台之日,就引起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界的众多争议观点。本文试图从比较法的角度,在介绍域外相关立法情况,并对我国刑法规定和理论研究进行简要评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构成,以期深化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交通肇事 逃逸 行为构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冬发 王春琳 李志强
实验用三疣梭子蟹于2003年3月-2004年6月购自浙江象山石浦港。以成熟卵、精巢、胚胎及状幼体等为材料进行三疣梭子蟹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研究。染色体制片采用组织切片法和气干法,用Olympus显微镜进行观测、摄影,依据Levan等的染色体分类标准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精巢最适宜进行三疣梭子蟹染色体计数,卵内状幼体最适宜做核型分析。三疣梭子蟹染色体的数目是2n=106,n=53。核型分析显示,三疣梭子蟹有20对(第1~20号)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3对(第21~23号)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和30对(第24~53号)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因此,三疣梭子蟹核型为2n=106=40m+6s...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染色体 核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叶森 刘晶晶 宿宪朋 王芳
为查明溶解氧浓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争斗行为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室内构建的水生动物争斗行为观测系统,量化了(2.5±0.5)mg/L、(4.5±0.5)mg/L和(6.5±0.5)mg/L溶解氧浓度下三疣梭子蟹的争斗行为,测定了三疣梭子蟹肝胰脏中糖原以及血淋巴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溶解氧浓度的降低,三疣梭子蟹争斗持续时间显著减少,在2.5mg/L处理组达到最小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3)随着溶解氧浓度的降低,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均显著增加,肝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4)在3个溶解氧浓度下,与争斗前的个体相比,争斗后三疣梭子蟹肝糖原的含量显著降低,血淋巴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低氧条件下三疣梭子蟹无氧呼吸强度增加,能量供应效率降低且乳酸累积增加,三疣梭子蟹个体的争斗意愿和争斗强度降低,能量代谢的差异是导致其争斗行为表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溶解氧 争斗行为 能量代谢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江水恒 徐善良 邵波 华玉明 魏小荣 张科胜
为揭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不同生长阶段的消化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野生和养殖三疣梭子蟹的幼蟹、雌性成蟹及抱卵雌蟹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比较了其肝胰腺中的胃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及肌肉中的SOD活性,结果表明:(1)野生和养殖幼蟹的淀粉酶活性分别为(1.57±0.09)U.mg-1和(2.61±0.01)U.mg-1,显著高于成蟹和抱卵蟹(P<0.05);野生和养殖成蟹的胃蛋白酶活性分别为(5.83±0.45)U.mg-1和(2.77±0.10)U.mg-1,显著高于幼蟹和抱卵蟹(P<0.05),是幼蟹和抱...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祚增
我国传统的捕蟹方法,用流刺网、蟹拖网捕捞,成活率低、残肢蟹多,且劳动强度大,已不能适应暂养业发展和国际市场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浙江水产学院渔业生物研究所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1986年开始进行笼捕梭子蟹技术研究,设计了由框架、笼体、入口、饵料装置多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采薇
交通肇事罪中对“逃逸”行为加重法定刑的根据在于前置法律与司法解释规定了肇事者的四项法定义务,即保护现场、及时救助被害人、报警和损害赔偿,四者之间救助义务居首位,保护现场与报警义务次之,最后是作为民事义务的损害赔偿。相对应地,“逃逸”的行为内涵也呈现出明显的位阶关系:第一位阶是逃避救助义务的逃逸行为,指行为人肇事后未对需要救助的被害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救助,包括未停车查看情况、未拨打急救电话、未自行救助、未委托他人救助等;第二位阶是积极逃避法律追究的逃逸行为,指行为人在救助义务履行完毕或履行瑕疵的情况下,通过主动找人“顶包”、虚假陈述等手段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第三位阶是消极逃避法律追究不构成逃逸,指行为人在救助义务履行完毕或履行瑕疵的情况下,若采用被动接受“顶包”、单纯逃跑等方式不归案、不配合调查,则不认定为逃逸。在此位阶化认定模式下,逃逸的成立范围将大大限缩,司法裁判规则也会更具合理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翠梅 戴尔阜 刘乙辰 王亚慧 王芳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一类重要温室气体,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是中国最大的CH4排放源。为编制高质量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有必要对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不同排放源的CH4逃逸开展系统研究。根据《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方法,对中国煤炭逃逸关键排放源井工煤矿开采和矿后活动采用本国特征排放因子法,其他排放源采用缺省排放因子法,计算了2010—2016年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量,分析了上述期间的排放趋势及排放构成,并开展了同其他国家隐含排放因子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不考虑回收利用量时,2010—2016年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量先升后降,2010年排放量为2525万t,2013年达到峰值2716万t,之后缓慢下降到2016年的2269万t,最大的排放环节为井工开采,研究期年平均占比为83%。②2010—2016年CH4回收利用量年均上升17%,2016年回收利用量占总排放量的27%,扣除回收利用量后净排放量峰值年份前移到2011年。③不同国家本地化隐含排放因子差距较大,中国在主要产煤大国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波兰相当,低于德国、俄罗斯和美国,位于IPCC缺省值下限。④从排放源范围、方法选择和排放因子等方面来看,中国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CH4逃逸排放清单在非附件I国家中属于领先水平,但同附件I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未来进一步提升计算范围的完整性,加强活动水平数据收集,以及深入开展中国特征排放因子研究,同时从管理和技术方面加强对煤矿瓦斯的回收利用水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好锋 韩晓琳 段亚飞 高保全 刘萍 李健
选择繁殖性能好的A家系(F6)和生长与存活好的B家系(F3),设计家系内自繁和家系间杂交,比较其自交组与杂交组子一代的生长与存活,评价杂交效应。由自交组F66(A♀×A♂)、F33(B♀×B♂)和杂交组F63(A♂×B♀)、F36(B♂×A♀)4个实验组组成,比较各实验组子一代在80、100、120、150日龄时的各生长指标杂种优势。研究表明,同一生长发育阶段的同一杂交群体的不同性状,表现的杂种优势大小有很大差异,而且同一杂交群体的同一性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表现的杂种优势大小同样有差异。自交组各阶段全甲宽、甲宽、甲长和体高的生长趋势比较一致,为F33>F66;不同生长性状的生长速度方面,杂交组...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杂交 生长 存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保全 刘萍 李健
以家系为分析单元,测量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黄选1号’新品种在80、100日龄的甲宽、体高和体质量3个性状,运用"海水养殖甲壳类动物育种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V1.0"及SPSS13.0软件,对其生长性能、遗传力及育种值进行分析,探讨育种值选择在三疣梭子蟹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80、100日龄的生长速度分别提高16.20%和19.35%,显示了较大的生长优势;采用REML法进行遗传力评估,发现三疣梭子蟹甲宽、体高、体质量80日龄遗传力分别为0.164、0.304、0.167,100日龄遗传力分别为0.125、0.241、0.1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