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94)
2023(10627)
2022(9568)
2021(9055)
2020(7616)
2019(17627)
2018(17636)
2017(33273)
2016(18944)
2015(21419)
2014(21345)
2013(21044)
2012(19330)
2011(17175)
2010(16926)
2009(15100)
2008(14638)
2007(12464)
2006(10735)
2005(9204)
作者
(56332)
(46449)
(46299)
(43902)
(30043)
(22458)
(21053)
(18384)
(17726)
(16545)
(16099)
(15472)
(15001)
(14670)
(14494)
(14393)
(14368)
(13851)
(13320)
(13305)
(11888)
(11577)
(11266)
(10547)
(10446)
(10445)
(10373)
(10304)
(9417)
(9397)
学科
(66614)
经济(66529)
管理(49660)
(47021)
(39647)
企业(39647)
方法(32770)
数学(28075)
数学方法(27688)
(19638)
(17582)
中国(16970)
(16725)
业经(14975)
地方(14820)
理论(13929)
(11762)
农业(11744)
(11654)
贸易(11644)
(11457)
(11280)
环境(11054)
技术(11030)
(10910)
教育(10860)
财务(10852)
财务管理(10828)
企业财务(10271)
(9721)
机构
大学(260966)
学院(258769)
管理(100667)
(91574)
经济(89325)
研究(88284)
理学(88115)
理学院(87014)
管理学(85287)
管理学院(84857)
中国(62387)
科学(61068)
(55824)
(48915)
(46200)
业大(44268)
研究所(42911)
(40829)
中心(39491)
农业(38869)
(37787)
(35496)
师范(34937)
北京(34783)
财经(33308)
(32458)
技术(31398)
(30619)
(30285)
师范大学(28290)
基金
项目(186908)
科学(144613)
基金(133162)
研究(132511)
(118182)
国家(117212)
科学基金(99204)
社会(78374)
(74946)
社会科(74000)
社会科学(73978)
基金项目(71867)
自然(68217)
自然科(66600)
自然科学(66579)
自然科学基金(65344)
(63751)
教育(61684)
资助(54874)
编号(54271)
成果(44004)
重点(42529)
(39968)
(39412)
(39287)
课题(38158)
科研(36727)
创新(36618)
计划(36475)
大学(34475)
期刊
(96238)
经济(96238)
研究(71404)
学报(50055)
中国(48583)
(43401)
科学(43047)
大学(36312)
管理(35540)
学学(34240)
教育(33753)
农业(30613)
(30053)
技术(22236)
(18201)
金融(18201)
业经(15878)
(15662)
财经(15150)
图书(15039)
经济研究(14604)
科技(13928)
业大(13852)
(13440)
理论(12864)
(12757)
问题(12464)
实践(12101)
(12101)
林业(11740)
共检索到365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苏燕  张德民  钱丽君  潘志崇  陈文桂  
采用菌落菌体形态观察和16SrDNA序列比对的方法,对三疣梭子蟹养殖健康塘和病害塘表层底泥中的异养细菌进行了比较研究。分离得到的255株细菌可分为13个菌落类群,33个菌体亚群。对占异养细菌总数34.5%的两个优势亚群(A-NS-SpR亚群,不产芽孢的球杆状菌;B-SF-SR亚群,产芽孢的短杆状菌)的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NS-SpR亚群属于变形菌门中的2个纲3个科8个属约12个种,其中Halomonas ventosae和Donghicola eburneus两个种数量最多,占该亚群菌株的59.1%。B-SF-SR亚群属于厚壁菌门芽孢菌纲的3个科4个属约12个种,其中Bacil...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钱丽君  张德民  徐小红  
将传统的菌落菌体形态分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研究了三疣梭子蟹养殖塘底泥中一个细菌类群的多样性。首先采用平板稀释法对三疣梭子蟹养殖塘底泥中的细菌进行分离与纯化,根据各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初步将118株分离物分为8个类群,其中最大的一个类群的菌落基本特征为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凸起、菌落有光泽,对该类群的细菌多样性分析表明,通过芽孢染色可将产芽孢菌和不产芽孢菌区分开,不产芽孢菌根据其菌体形态又分为3个亚群,其中卵圆形细菌是最大的一个亚群,共有16株。应用PCR-DGGE方法对该类群进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卵圆形类群16株细菌中就有11株不同系统发育型的细菌。最后,将这11株细菌进行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友松  余海  方家仲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隶属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属Portunus。浙北俗称“枪蟹”,浙南俗称“江蟹”或“蜞”(闽语),台湾亦称“截”。是一种暖湿性多年生食用蟹。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以及朝鲜、日本、菲律宾近海,均有分布。三疣梭子蟹一向是捕捞主要对象,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逸斐  韦梦  裘琼芬  蒋霞敏  王春琳  
结合基于细菌16S r RNA基因的T-RFLP技术与克隆测序技术,对象山港三疣梭子蟹、脊尾白虾混养模式下改良塘M1(塘底铺网四周铺砂)以及传统塘M2(土塘)水体不同季节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1、M2养殖塘水体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纲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组成。养殖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随时间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养殖塘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方向不同。M1养殖塘水体由放线菌门主导的群落结构向蓝藻菌门以及变形菌门主导的群落结构发展,M2养殖水体由蓝藻菌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石志洲  
三疣梭子蟹广泛分布于我国近海,而以东海、黄渤海产量较大。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梭子蟹自然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1994~1998年我们在杨岐垦区虾塘进行示范养殖,1998年100亩示范池,共收获梭子蟹6350kg(其中雄蟹2100kg,雌蟹4250kg),产值46.65万元,利税31.65万元,平均亩产63.5kg,投入产出比1:3.1,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俊锴  张伟仁  简杰亮  张可馨  陈清伟  李荣华  王春琳  母昌考  
为探讨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规律和雌雄差异,本研究对1-6月龄池塘养殖三疣梭子蟹各生长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Logistic模型分别拟合三疣梭子蟹的体质量(body weight, BW)、体长(body length, BL)、体高(body height, BH)、全甲宽(full carapace width, FCW)、甲宽(carapace width, CW)、大螯长节长(meropodit length of the claw, MLC)、大螯不动指长(fixed finger length of the claw, FFLC)、第一步足长节长(meropodit length of the first peraeopod, MLFP)等8个形态性状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雌性和雄性的生长存在差异,早期雄性生长较快,后期雌性生长较快,而雌雄混合分析介于两者之间。三疣梭子蟹各生长性状的Logistic模型拟合结果显示,除雌性MLC和MLFP以及雌雄混合分析的MLFP之外,其余性状R~(2)均达到0.990以上;雌性和雄性体质量的极限生长值分别为290.27 g和195.91 g,快速生长区间分别为2.74-5.10月龄和2.33-4.14月龄,拐点分别为3.92月龄和3.24月龄。三疣梭子蟹的生长过程均符合“慢-快-慢”的特征,雄性比雌性更早进入快速生长期,但是快速生长期的持续时间不及雌性。本研究对三疣梭子蟹不同生长指标的规律特征、以及各指标在混合养殖条件下雌性和雄性的优势阶段进行了研究,为实现三疣梭子蟹精细化高效养殖提供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胡越航  韦梦  姜柳伊  裘琼芬  王春琳  
结合基于古菌16S r rNA基因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与克隆测序技术对象山港三疣梭子蟹–脊尾白虾混养模式下改良塘M1(塘底铺网、四周铺砂的养殖塘)以及传统塘M2(土塘)不同季节水体古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1、M2养殖塘水体古菌群落均由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组成。M1、M2水体古菌群落组成在养殖初期较相似,但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古菌群落结构组成发生显著差异。M2养殖水体古菌群落结构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性大于M1,说明M2养殖生态古菌群落稳定性低于M1,底铺网、四周铺砂的改良措施可以减少古菌群落变化的幅...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江水恒  徐善良  邵波  华玉明  魏小荣  张科胜  
为揭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不同生长阶段的消化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野生和养殖三疣梭子蟹的幼蟹、雌性成蟹及抱卵雌蟹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比较了其肝胰腺中的胃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及肌肉中的SOD活性,结果表明:(1)野生和养殖幼蟹的淀粉酶活性分别为(1.57±0.09)U.mg-1和(2.61±0.01)U.mg-1,显著高于成蟹和抱卵蟹(P<0.05);野生和养殖成蟹的胃蛋白酶活性分别为(5.83±0.45)U.mg-1和(2.77±0.10)U.mg-1,显著高于幼蟹和抱卵蟹(P<0.05),是幼蟹和抱...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忠  王跃斌  陆建学  
2010年6~11月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3种不同养殖模式的池塘中观测了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及其粒级结构。结果表明:池塘中叶绿素a浓度变化范围为(5.29±0.13)~(48.00±15.03)mg.m-3,最低值出现在养殖初期6月份,最高值出现在夏季8月份。养殖期间,池塘叶绿素a浓度显著高于港湾和近海。比较3种不同养殖模式的叶绿素a浓度,以"高位池"最高,"底充氧"其次,"增氧机"最低,但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现出养殖初期低,然后迅速上升,至8月份达最高值,再缓慢下降。分析认为,在海水养殖生态系统中,叶绿素a浓度主要受环境因子尤其是营养盐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蒲炜佳  董世鹏  张东旭  于力业  谢宜成  徐羡  王芳  李由明  
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as)混养系统(SC)中,分别搭养低(SCC1)、中(SCC2)、高(SCC3)密度的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构建3种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缢蛏综合养殖系统,于2020年7月至12月逐月采集养殖系统样品,分析了养殖期间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冗余分析(RDA)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养殖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4属81种;从种的数量上看,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蓝藻门(Cyan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隐藻门(Cryptophyta);共包含30种优势种,主要包括小环藻属未定种(Cyclotellasp.)、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双头辐节藻(Stauroneis anceps)、小席藻(Phormidium tenus)、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及裸藻属未定种(Euglenasp.);(2)养殖期间浮游植物密度介于2.23×105~28.06×105cell/L,生物量为0.06~21.37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90~2.42,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31~0.78,Margalef丰富度指数范围为1.00~2.08,整体多样性水平高,群落较为稳定;(3) CCA与RDA结果显示,水温、透明度和盐度是影响三疣梭子蟹综合养殖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在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混养系统中搭配中密度(75.0kg/hm2)和高密度(112.5kg/hm2)缢蛏时,系统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较好,可实现浮游植物的均衡发展,增强养殖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有利于三疣梭子蟹池塘综合养殖系统的稳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印庚  杨洋  张正  李彬  廖梅杰  邓威  孟繁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冬发  王春琳  李志强  
实验用三疣梭子蟹于2003年3月-2004年6月购自浙江象山石浦港。以成熟卵、精巢、胚胎及状幼体等为材料进行三疣梭子蟹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研究。染色体制片采用组织切片法和气干法,用Olympus显微镜进行观测、摄影,依据Levan等的染色体分类标准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精巢最适宜进行三疣梭子蟹染色体计数,卵内状幼体最适宜做核型分析。三疣梭子蟹染色体的数目是2n=106,n=53。核型分析显示,三疣梭子蟹有20对(第1~20号)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3对(第21~23号)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和30对(第24~53号)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因此,三疣梭子蟹核型为2n=106=40m+6s...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樊晓旭  王春琳  朱冬发  崔朝霞  宋微微  邵银文  励迪平  
采用热休克法和冷休克法分别对胚胎处于第1极体、第2极体外排期、膜内无节幼体期及膜内蚤状幼体期的三疣梭子蟹亲蟹处理后进行室外水泥池育苗,幼体发育至Ⅲ期仔蟹(CⅢ)时每池随机取样3次,每次取样200只,在解剖镜下辨别雌、雄生殖孔的位置来确定雌性比例。结果显示,膜内无节幼体期热、冷休克处理和膜内蚤状幼体期热、冷休克处理的亲蟹成活率分别为80%、60%、80%和100%,幼体雌性比例分别为(57±0.5)%、(64±0.5)%、(56.5±0.5)%和(65±0.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好锋  高保全  刘萍  李健  潘鲁青  
以本实验室建立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全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观测6代三疣梭子蟹近交家系的抱卵量、排幼量、孵化率、单位体重抱卵量、单位体重排幼量及幼体发育各阶段的变态率6个指标来评价近交对三疣梭子蟹繁殖性能的影响。方差分析显示,在实验亲蟹的规格大小对测量数据无影响的条件下,近交系数每增加10%,各近交代与非近交代F_(1m)在单位体重抱卵量与单位体重排幼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这2个指标的近交衰退系数分别为-2.789%~-6.620%和-1.188%~-5.938%;孵化率的差异也不显著(P>0.05),衰退系数为-1.859%~-7.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彬  刘修泽  李玉龙  董婧  王爱勇  于旭光  王小林  李成久  栾春钢  王玉龙  
根据 2018年6—8月在辽东湾对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后进行的4个航次的对比调查结果, 定量分析了辽东湾三疣梭子蟹自然群体和增殖放流群体的数量, 并根据三疣梭子蟹放流苗种数量和放流后捕捞产量调查数据, 对辽东湾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开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2018年6月上中旬辽东湾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自然群体资源量较低, 相对资源密度为 2.80 只/h; 在 6月下旬共放流苗种3 678.94万只, 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和8月下旬三疣梭子蟹相对资源密度分别为16.60、2.20和13.33 只/h。通过6月上中旬放流前本底调查和8月下旬放流后跟踪调查分析增殖放流前后三疣梭子蟹资源量的变化,通过內禀增长率来计算自然群体在放流前后的种群扩繁能力,计算出2018年辽东湾三疣梭子蟹放流后放流群体所占比例为30.10%;同时采用世代分析法,分析出2018年三疣梭子蟹当年补充群体占比例为94.54%。统计2018年秋汛期间三疣梭子蟹捕捞产量为 1 890 t, 增殖放流回捕产量538 t,回捕率9.36%,投入产出比1:12.02。通过扫海面积法估算三疣梭子蟹的资源量2 056 t,接近于回捕调查的实际产量。建议可以适当的加大辽东湾三疣梭子蟹的放流量,促进辽东湾三疣梭子蟹资源修复和渔民增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