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8)
2023(12100)
2022(10193)
2021(9158)
2020(7826)
2019(17621)
2018(17029)
2017(32395)
2016(17646)
2015(20100)
2014(20325)
2013(20189)
2012(19219)
2011(17419)
2010(17769)
2009(17076)
2008(16507)
2007(15264)
2006(13388)
2005(12229)
作者
(54374)
(45415)
(45413)
(43335)
(28807)
(22105)
(20966)
(17699)
(17168)
(16302)
(15552)
(15518)
(14477)
(14420)
(14417)
(14328)
(13917)
(13510)
(13313)
(13101)
(11413)
(11280)
(11232)
(10379)
(10265)
(10252)
(10247)
(10094)
(9354)
(9326)
学科
(79347)
经济(79272)
管理(52335)
(51823)
(42309)
企业(42309)
方法(34556)
数学(30648)
数学方法(30251)
(26908)
金融(26906)
中国(26019)
(24995)
银行(24955)
(24135)
地方(21369)
(21340)
(19981)
(17090)
(16817)
业经(16717)
技术(16040)
农业(14762)
(14599)
贸易(14588)
(14148)
环境(13250)
(13077)
财务(13038)
财务管理(13001)
机构
学院(262292)
大学(261439)
(107606)
经济(105124)
管理(96289)
研究(91072)
理学(82030)
理学院(81058)
管理学(79457)
管理学院(78973)
中国(74559)
科学(57819)
(55690)
(48794)
(48454)
(47777)
中心(44365)
研究所(43489)
(41248)
业大(40584)
财经(38710)
农业(38395)
北京(35003)
(34913)
(34547)
师范(34143)
经济学(33884)
(33395)
(32510)
经济学院(30832)
基金
项目(172162)
科学(133894)
研究(123748)
基金(122575)
(107734)
国家(106863)
科学基金(90206)
社会(77650)
社会科(73715)
社会科学(73686)
(69397)
基金项目(64795)
(57874)
自然(57739)
教育(56525)
自然科(56393)
自然科学(56375)
自然科学基金(55327)
资助(50483)
编号(50075)
成果(40559)
重点(39825)
(38876)
(37315)
(36305)
课题(35299)
创新(34179)
科研(33053)
国家社会(32131)
计划(32123)
期刊
(118298)
经济(118298)
研究(75076)
中国(54081)
学报(44539)
(43843)
科学(39618)
(38611)
(37239)
金融(37239)
管理(34172)
大学(32863)
学学(31163)
农业(29020)
教育(27207)
技术(25896)
财经(19413)
经济研究(18484)
业经(18348)
(16721)
(16099)
问题(15494)
技术经济(15094)
统计(13605)
(13358)
科技(13082)
理论(12826)
(12802)
(12692)
资源(12051)
共检索到399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衡孝庆  李昊远  邹成效  
广义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人的生态系统。生态问题的产生源自于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威胁到了人类及其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通过对绿色技术在三个系统中运行的特殊性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融合的路径。绿色技术只有通过与三个系统的互动和融合才有可能发挥其解决生态问题的功能。这一分析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区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应元  靳丹丹  万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逐步向多元化、健康化方向发展,而对农产品的需求也逐步从数量向质量方向转变。为了顺应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应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农业生态绿色发展。由林卿所著的《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农业绿色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一书从生态文明的含义,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理论以及发达国家或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进经验、实践启示等方面分析了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同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政策选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欣   褚心雨  
绿色技术经济和林业经济两个领域随着融合发展,研究界限日益模糊,尤其是在生物能源、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等方面交叉点日益增多,导致学者难以正确判定这两个领域的独立性和相互关系。为探究两个领域的演化与融合,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检索,分别选取绿色技术经济领域文献12 710篇、林业经济领域文献22 990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CiteSpace软件对绿色技术经济领域、林业经济领域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使用Pajek软件对两个领域的演化及融合进行主路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技术经济领域和林业经济领域研究成果总体上呈逐年增加趋势;绿色技术经济、林业经济研究的演化主要经历了萌芽、探索、发展三个阶段;两者的融合发展体现在碳储存和生物质能源、以森林为基础的生物经济、林业生产中的循环经济三个方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欣   褚心雨  
绿色技术经济和林业经济两个领域随着融合发展,研究界限日益模糊,尤其是在生物能源、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等方面交叉点日益增多,导致学者难以正确判定这两个领域的独立性和相互关系。为探究两个领域的演化与融合,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检索,分别选取绿色技术经济领域文献12 710篇、林业经济领域文献22 990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CiteSpace软件对绿色技术经济领域、林业经济领域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使用Pajek软件对两个领域的演化及融合进行主路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技术经济领域和林业经济领域研究成果总体上呈逐年增加趋势;绿色技术经济、林业经济研究的演化主要经历了萌芽、探索、发展三个阶段;两者的融合发展体现在碳储存和生物质能源、以森林为基础的生物经济、林业生产中的循环经济三个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宗兰  高维峰  
雄安新区代表了京津冀经济圈新型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其生态文化构建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映照,也是新时代基于人文与共生理念下新型生态城市创新探索的重要范例。科技服务、绿色互哺、人文共享是雄安新区生态化质量发展的价值依归,并体现为生态文化创新与经济产业共生的融合统一,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共生统一,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的辩证统一。在实践过程中要通过构建人文生态系统,提升科技的文化赋能,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培育健康生态政治机体等措施,促进雄安新区的生态文化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马玉学  王慧青  
早期分析哲学家罗素、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的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都重视逻辑的语言分析,主张对世界上的事物可以做到终极分析,对命题都有较为细致的分类,在命题如何与事实相符合的问题上,他们都认为感觉经验是最终的保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蓉  梅潇  张敬怡  
创新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起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作用。文章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以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样本,研究创新链与资金链(“双链”)融合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双链”融合能够显著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或环境规制水平提高都会强化创新链与资金链融合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旨在揭示“双链”融合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为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以及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锋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决定农业、农村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既蕴含着形而上的"绿色发展"理念,也需要强大的绿色产业和技术的物质支撑,不仅表现为可视的宜产宜居的农村环境风貌,更是社会主义生态正义和生态公平的体现。构建多中心、全方位协同治理机制,不仅能够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效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锋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决定农业、农村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既蕴含着形而上的"绿色发展"理念,也需要强大的绿色产业和技术的物质支撑,不仅表现为可视的宜产宜居的农村环境风貌,更是社会主义生态正义和生态公平的体现。构建多中心、全方位协同治理机制,不仅能够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效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静  付金存  
如何定位和协调政府规制与市场竞争的分工,是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无法回避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从历史角度看,自然垄断理论的研究进展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放松规制提供了有效支撑。规制理论经历了"强化规制—放松规制—再规制"的发展阶段,研究主题也由"市场失灵与政府矫正措施"过渡至"政府规制效果检验",并进一步向"规制框架下竞争机制引入"的方向演进。受这一理论演进的影响,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管理逐渐从政府单一主导模式向政府与市场并存的模式转变。相应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由二元对立走向互补融合。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应在保障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塑造规制与竞争互补融合的格局,进而实现规制最小化与竞争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维艳  
本文通过构建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发展指标体系,进一步探究我国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二者耦合协调度先从极度失调转向基本协调,再从初级协调转向高级协调实现共同发展。分地区来看,各地区绿色物流与农村电商耦合协调度发展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省域耦合协调度整体较高,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域耦合协调度属于中度及轻度失调。最后,本文提出加快制定发展政策、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区域合作、提升绿色意识和加强监管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姬新龙  王仕琦  
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基础,绿色金融作为支持国民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一种金融创新,能够合理配置且最大限度地引导有限资源向环境保护的方向倾斜。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西部区域生态屏障重要省份甘肃省为例,测算了2013—2018年间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在逐年提升,但整体基础依然薄弱;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具有逐年向好的增长态势;二者的耦合从拮抗阶段逐渐接近磨合阶段;绿色金融——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水平也从中度失调过渡到勉强协调状态,但绿色金融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程度依然较低。据此结论,笔者从加大金融产品体系创新、实施绿色金融激励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和产业绿色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郝雯雯  
当前,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广大旅游者对旅游内容和旅游方式提出了多元化诉求。跨界融合视域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能够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更好地挖掘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价值和作用,为旅游者旅游提供更为多元化选择。因此,地方政府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应以跨界融合视角作为出发点,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为文旅融合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明确文旅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文旅融合深度和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勇安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呼唤职业教育大有作为。《职教法》即将修订,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将一一破解。若及时抚平"定界"的伤害,大力扫除"跨界"的障碍,实现职业教育"无界"融合的目标指日可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衡孝庆  李昊远  邹成效  
绿色技术与社会生态系统融合的理据就是以绿色理念为基础,通过将生态知识应用于技术认知,改变既有的传统社会观念,形成新的社会共识;绿色技术与社会生态系统融合的路径是通过绿色理念在技术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双向渗透,进而形成绿色理念在技术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循环;绿色技术与社会生态系统融合的机理就是在交往活动、价值链、行为规范乃至心理基础等方面进行整合与重构,最终让绿色理念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交往与行为的逻辑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