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3)
2023(4290)
2022(3682)
2021(3327)
2020(2867)
2019(6207)
2018(6086)
2017(10855)
2016(6249)
2015(6895)
2014(6686)
2013(6618)
2012(6023)
2011(5384)
2010(5317)
2009(4546)
2008(4574)
2007(3830)
2006(3403)
2005(2902)
作者
(20512)
(17245)
(17202)
(16169)
(10777)
(8411)
(7745)
(6608)
(6482)
(6018)
(5925)
(5824)
(5709)
(5634)
(5373)
(5323)
(5319)
(5000)
(4946)
(4914)
(4376)
(4197)
(4180)
(3867)
(3854)
(3816)
(3733)
(3729)
(3584)
(3550)
学科
(21213)
经济(21188)
(12924)
管理(12763)
方法(10119)
(9629)
企业(9629)
数学(9034)
数学方法(8882)
(7625)
(6658)
中国(5255)
地方(5131)
业经(4710)
农业(4599)
(4539)
环境(3849)
(3583)
贸易(3580)
(3441)
(3430)
理论(3325)
(3241)
税收(3021)
(3006)
(2987)
(2957)
技术(2819)
(2784)
(2754)
机构
大学(86453)
学院(85643)
研究(33448)
(29554)
经济(28894)
管理(28788)
科学(25444)
理学(25327)
理学院(24895)
管理学(24140)
管理学院(23994)
中国(23661)
(23562)
农业(18962)
(18651)
业大(18533)
(18500)
研究所(17447)
中心(15118)
(13893)
(12808)
(12758)
农业大学(12623)
(12467)
师范(12202)
(12112)
(11875)
实验(11815)
实验室(11420)
技术(11217)
基金
项目(65027)
科学(50705)
基金(47713)
(44852)
国家(44522)
研究(40965)
科学基金(36716)
自然(26458)
(26347)
基金项目(25887)
自然科(25840)
自然科学(25833)
自然科学基金(25390)
社会(25029)
社会科(23758)
社会科学(23751)
(23160)
教育(19245)
资助(18464)
重点(15867)
编号(15259)
计划(15052)
(14150)
(13633)
(13491)
科技(13483)
科研(13401)
创新(12832)
成果(12048)
专项(11693)
期刊
(29549)
经济(29549)
学报(22563)
研究(21565)
(20534)
中国(18649)
科学(18476)
大学(15909)
学学(15339)
农业(13780)
管理(9772)
(9512)
教育(9084)
(7943)
业大(6946)
技术(6423)
(5990)
农业大学(5689)
资源(5418)
(5215)
金融(5215)
科技(5120)
林业(5011)
经济研究(4770)
财经(4577)
业经(4571)
中国农业(4568)
自然(4218)
(3987)
统计(3957)
共检索到123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郭明  王鹏  李铭慧  杨君  王春鹏  储富祥  
通过羟乙基纤维素(HEC)与六甲基二硅胺烷的反应,对水溶性物质HEC三甲基硅化改性,以改善其脂溶性。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产物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并用热质量分析(TGA)、示差扫描量热(DSC)对改性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应用霉菌法进行了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HEC经硅化改性后,脂溶性得到改善;热分解温度显著提高,热稳定性得到增强;通过观测产物经过霉菌不同时间降解后的表面形貌,证明羟乙基纤维素三甲基硅醚具有生物降解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明  宋传虎  卢迪  王欢  孙立苹  
采用羟丙基纤维素(HPC)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原料,通过乳液接枝共聚反应成功合成羟丙基纤维素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HPC-g-PBMA)。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合成接枝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了HPC-g-PBMA的溶解性能,利用热重分析(TG)、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合成接枝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PC-g-PBMA的结构及表观形貌较HPC发生了改变,热塑性能得到增强并具有良好的抗强酸、抗强碱和抗有机溶剂侵蚀性能。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该合成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图9表7参18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郭明  张璐颖  王鹏  余婧  
采用羟丙基纤维素(HPC)作为原料,通过接枝乙酰乙酰基团(AG)改性合成,成功制备了羟丙基纤维素乙酰乙酰化接枝聚合物(HPCAG)。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产物结构,确认了合成得到的预期产物。利用热重(TG)和示差扫描量热(DSC)法对新合成接枝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确定了羟丙基纤维素乙酰乙酰化反应后,产物的热塑性能得到增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茹桦  王宇欣  王平智  
为缓解我国北方局部地区耕地土壤水分流失和作物盐胁迫的问题,开发一种具有保水耐盐、可降解的绿色环保型高吸水性树脂。以四硼酸钠为硼源,木糖醇为主配位体,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水与丙三醇复配的溶剂中恒温络合制备出多羟基有机硼交联剂;以纤维素为骨架,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为复合功能单体,使亲水集团多样化以增强耐盐性能,加入自制有机硼交联剂进行交联,使用微波辐射法接枝共聚制备出有机硼交联纤维素基高吸水性树脂,并对终产物的性能和结构特点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有机硼交联纤维素基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为505.2g/g,吸盐倍率106.9g/g,重复溶胀5次后和恒温55℃下静置6h的水分含量均保持在初始饱和值的40%以上,红外光谱显示在516.77cm~(-1)出现的吸收峰为B—O键的弯曲振动峰,说明化合物形成了有机硼结构;该高吸水性树脂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硼缓释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家容  刘彩虹  刘维  杨乐敏  张耀谋  倪春林  
取代甲苯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通过自由基取代反应得到取代苄溴中间体,然后用加热回流法、超声辐射法和溶剂热法3种方法,与三乙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5种取代苄基三乙基溴化铵,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子喷雾质谱和电导法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该实验的取代季铵盐制备过程简单、应用广泛,涵盖常规的化学合成技术、超声波辐射制备技术、溶剂热合成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和波谱解析技术等,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丛静  马欢欢  王亮才  朱正祥  周建斌  
【目的】研究杏壳半纤维素的结构组成、微观形貌以及其热解特性和产物生成规律,为杏壳热化学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碱抽提和乙醇纯化方式分离杏壳半纤维素,基于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利用热重分析、热重红外连用分析杏壳半纤维素的热解特性。【结果】从杏壳中分离出半纤维素的得率为29.44%,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主要集中在1 620~600 cm~(-1)范围内,半纤维素成分以吡喃环结构的木糖为主。核磁共振图谱表明,杏壳半纤维素是以β-D-吡喃木糖形成的木聚糖为主链,在木糖基的C-2位连接4-O-甲基-α-D-葡萄糖醛酸,C-3位连有α-L-呋喃阿拉伯糖。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半纤维素存在团聚现象,微观形态呈堆砌状的近似球形结构,半纤维素结构有一定的破坏。杏壳半纤维素的主要热解温度范围为210~380℃,在240℃出现一个肩状峰,在308℃出现最大失重尖峰,失重过程在600℃左右结束,800℃时热解残炭量为25.33%。杏壳半纤维素热解时各产物析出量在310℃时达到最高,小分子气体产物主要有CO_2、CO、CH_4,且CO_2和CO量远高于CH_4。【结论】杏壳半纤维素得率为29.44%,是以β-D-吡喃木糖形成的木聚糖为主链,呈堆砌状的近似球形结构,热解产物以CO_2、CO及乙酸、糠醛、丙酮等为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丽荣  黄彪  戴达松  欧文  李玉华  陈学榕  
采用超声波辅助硫酸水解、高速离心取其上清层水溶胶的方法由微晶纤维素(MCC)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NCC),并采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EGE-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所制备NCC的尺寸与形态、结构、组成和光谱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TEM和FEGE-SEM观察所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形态相同,呈棒状,直径和长度主要分布在2~24nm和50~450nm;XRD图谱表明NCC仍属于纤维素Ⅰ型,结晶度为77.29%,晶粒尺寸为3~6nm;FTIR分析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晶体仍然具有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梁兴唐  凡晓宇  胡道道  
以乙基纤维素稳定的纳米Mg(OH)2乙醇分散液为处理剂,本文集成了一种简单的脆化酸性纸张加固与脱酸工艺。乙基纤维素裹覆纳米Mg(OH)2在纸张纤维的表面形成疏水性薄膜,提高纸张的力学强度,降低纸张受环境水分的影响,提高纳米在纸张上的分散并减缓纳米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这些都有利于改善纸张的耐久性。乙基纤维素和纳米Mg(OH)2浓度分别为16 g/L和5 g/L的分散液处理的酸化纸张经过10天的老化后仍然保持弱碱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美云  
采用凝固浴滴加氨水法对聚丙烯腈纤维进行凝固浴pH值调节,考察了聚丙烯腈纤维的表面形态和拉伸强度。结果表明,在其他凝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凝固浴氨水浓度的增加,凝固浴pH值也随之而增加,聚丙烯腈纤维的截面形态由腰形变成圆形,拉伸强度、密度和结晶取向度也随之而变化,凝固浴pH值大于9.3时聚丙烯腈纤维截面呈圆形,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6.5cm·N/dtex,密度达到最大值1.219g/cm3,结晶取向度也有所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逸婧  陈海娟  吕奕  刘永祥  汤晓智  沈新春  
【目的】以体外动物骨骼为试验对象,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胶粘合性能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医用骨粘合剂的潜在可能。【方法】利用动态流变仪、圆二色光谱(CD)、aNs荧光探针法、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CMC-Na对spi胶零切黏度、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疏水性、表面形态的影响,并结合以体外动物骨骼为试验对象,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CMC-Na对spi胶粘合强度的影响。【结果】spi胶的粘合强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浓度大于10%时粘合强度呈下降趋势;微量CMC-Na(0.01%)的添加能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巧妹  陈思源  陈燕丹  
【目的】以废弃的丝瓜络为原料,利用其优良的生物理化特性制备高附加值的纳米纤维素晶体(NCC),探索丝瓜络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方法】用KOH/NaClO2体系脱除丝瓜络原料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制备丝瓜络纯化纤维素,利用纤维形态分析仪分析丝瓜络纯化纤维素的纤维形态,采用超声-硫酸水解法制备高得率的丝瓜络纳米纤维素晶体,并对纳米纤维素晶体的微观形貌、物理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丝瓜络纯化纤维素的平均直径为26.4μm,重均长度平均为0.893nm,卷曲度为6.8%。丝瓜络纳米纤维素晶体直径约10nm,长度为200~400nm,Zeta电位为-15.1mV,结晶度为63.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阳  卢麒麟  唐丽荣  游惠娟  陈燕丹  陈学榕  黄彪  
以毛竹蛀粉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直接氧化降解制备了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晶体(CCN).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利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蛀粉及所制备的CCN的微观形貌、谱学性能及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蛀粉颗粒呈撕裂状,形状不规则,尺寸为10-50μm;所制备的CCN为球形,粒径约为10-30 nm.FTIR分析结果表明CCN具有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在1731 cm-1附近出现了羧基的C=O特征峰.XRD图谱表明制备的CCN属于纤维素Ⅰ型,结晶度为55.7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洁  胡云楚  徐晨浩  田梁材  汤静芳  卿彦  吴义强  
以脱脂棉为原材料,通过机械剪切和酸水解2种方法制备了不同尺寸、形态的纤维素,考察了各因素对纤维素尺寸、形态的影响规律。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法和激光粒度分析法对所制得的不同尺寸、形态的纤维素进行分析表征。FT-IR分析表明,采用以上2种方法制备的产物是纤维素。扫描电镜照片和激光粒度数据表明,机械剪切制备的纤维素粒径均集中在10~100μm区间,占产物总量的68.58%~78.94%,其长度集中在40~55μm,直径约为5μm,长径比为8︰1~10︰1,并含有极少量长度数十微米、直径200 nm左右高长径比的纳米级纤丝...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洁  胡云楚  徐晨浩  田梁材  汤静芳  卿彦  吴义强  
摘 要:以脱脂棉为原材料,通过机械剪切和酸水解 2 种方法制备了不同尺寸、形态的纤维素,考察了各因素对纤维素尺寸、形态的影响规律。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 (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观察法、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观察法和激光粒度分析法对所制得的不同尺寸、形态的纤维素进行分析表征。FT-IR 分析表明,采用以上 2 种方法制备的产物是纤维素。扫描电镜照片和激光粒度数据表明,机械剪切制备的纤维素粒径均集中在 10 ~ 100 μm 区间,占产物总量的 68.58% ~ 78.94%,其长度集中在 40 ~ 55 μm,直径约为 5 μm,长径比为 8 ︰ 1 ~ 10 ︰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献玲  方桂珍  戴晓峰  张锐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高碘酸钠作为氧化剂,制备二醛基纤维素(DAC),考察各影响因素对二醛基纤维素制备的影响,采用FTIR、元素分析、XRD以及化学官能团测定等手段对二醛基纤维素的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二醛基纤维素的醛基含量与尿素吸附容量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二醛基纤维素对尿素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高碘酸钠与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为2.4∶1、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5 h、反应介质的pH为2时,制得二醛基纤维素的醛基含量最大为97.74%。二醛基纤维素对尿素的吸附容量随醛基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吸附容量为59.23 mg.g-1,是包醛氧淀粉尿素吸附容量的10倍(6 mg.g-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