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7)
2023(8815)
2022(7660)
2021(7139)
2020(6362)
2019(14701)
2018(14444)
2017(27445)
2016(15452)
2015(17406)
2014(17679)
2013(17853)
2012(17109)
2011(15566)
2010(15682)
2009(14515)
2008(14778)
2007(13450)
2006(11541)
2005(10499)
作者
(49469)
(41666)
(41347)
(39743)
(26700)
(20446)
(18989)
(16135)
(16003)
(15173)
(14403)
(14312)
(13780)
(13533)
(13323)
(13056)
(13021)
(12294)
(12231)
(12155)
(10625)
(10483)
(10337)
(9614)
(9414)
(9413)
(9391)
(9251)
(8766)
(8541)
学科
(65473)
经济(65410)
(38565)
管理(38118)
方法(30903)
(29845)
企业(29845)
数学(27329)
数学方法(27032)
(21619)
(18078)
(16042)
中国(15696)
地方(15303)
业经(12207)
农业(12043)
(11651)
(11604)
贸易(11600)
(11176)
(9923)
理论(9808)
(9800)
财务(9780)
财务管理(9749)
(9511)
银行(9452)
(9427)
金融(9423)
企业财务(9224)
机构
大学(231815)
学院(228841)
(89234)
经济(87264)
研究(84398)
管理(80955)
理学(69371)
理学院(68413)
管理学(66964)
管理学院(66525)
中国(60977)
科学(57694)
(51795)
(50534)
(46188)
研究所(42539)
(41480)
业大(41456)
农业(41179)
(40818)
中心(38328)
财经(32516)
(31337)
师范(30884)
北京(30723)
(29718)
(29370)
(29127)
(28830)
经济学(28013)
基金
项目(154842)
科学(118790)
基金(110774)
研究(105127)
(100331)
国家(99560)
科学基金(81929)
社会(64303)
(62152)
社会科(60768)
社会科学(60746)
基金项目(58696)
自然(55919)
自然科(54528)
自然科学(54505)
自然科学基金(53513)
(52593)
教育(48486)
资助(46171)
编号(41128)
重点(36535)
成果(34107)
(33885)
(33533)
计划(31460)
(31228)
科研(30625)
课题(29609)
创新(29392)
科技(28509)
期刊
(97070)
经济(97070)
研究(62998)
学报(49075)
(45523)
中国(44294)
科学(40637)
大学(34727)
学学(32967)
(32872)
农业(30291)
管理(27384)
教育(22621)
(19420)
金融(19420)
技术(18466)
(17577)
财经(16615)
经济研究(15258)
业经(15241)
(14267)
(13801)
问题(13315)
业大(12971)
资源(11680)
图书(11429)
科技(11110)
技术经济(11017)
林业(10786)
统计(10614)
共检索到339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任建东  王晓醒  马晓岗  马瑞强  李长慧  
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的7份糙毛以礼草(Kengyilia hirsuta)穗部性状指标主成分分析、染色体组核型分析及标签-简单序列重复(EST-SSR)分子标记分析,旨在阐明糙毛以礼草种质的形态学差异及种质间遗传多样性,为牧草育种和麦类作物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糙毛以礼草的不同穗部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桴毛的差异最大;在穗部大小及密度、小穗特征是引起差异的3个主成分,颖长、稃毛长、穗长、穗宽指标是造成糙毛以礼草形态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海晏糙毛以礼草的种质内差异最大。7份糙毛以礼草种质均为六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主要染色体类型;在不同类型的着丝点染色体数目、有无随体上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态性;核型指标多样性丰富,其中贵德糙毛以礼草、海晏糙毛以礼草为2C型,其余种质均为2B型;共和糙毛以礼草进化程度最高,海晏糙毛以礼草次之,莫湘滩糙毛以礼草最低。在EST-SSR多样性分析中,海晏糙毛以礼草和刚察糙毛以礼草两个种质与其他种质遗传距离相对较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庆典  李颖  黄新芳  陈丽平  周清明  
对中国山东汉族民间在芋栽培实践中发掘遗传的变异、培育新品种、造就山东芋遗传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广泛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山东利用芋遗传资源,发展芋生产,不仅满足当地粮菜消费的需要,而且贮藏保鲜,制成加工品,成为出口创汇、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农副产品之一的成功内涵和植物文化.这是山东芋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主要特点,也是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选择山东为芋民族植物学研究试点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芋产品出口量的增加和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芋栽培品种单一化,部分品种资源丢失或损失.因此,芋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应引起多方面的高度重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燕茹   袁秉琛   孙郁婷   李承臻   王志勇   虞道耿  
对75份蝴蝶豆(Centrosema pubescens)种质的38个植物学性状进行观测,通过植物学性状的频率分布和变异性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得到蝴蝶豆种质遗传多样性特点并筛选优质材料。结果表明,38个植物学性状中旗瓣颜色(79.68%)、茎的毛况(46.03%)、叶背面毛况(42.18%),变异系数较大,表明其在遗传多样性中起着关键作用;对27个标准差不为0的蝴蝶豆植物学性状指标分析发现,多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 <0.01),其中茎毛况、叶片腹毛况、叶的大小与自然高度呈极显著关系,说明自然高度是决定茎、叶性状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表明,在欧氏距离10处可将75份蝴蝶豆种质资源分为11类,第7类为叶片较大、叶片柔毛少、自然高度较高,其中050319012距瓣豆、CIAT25118草地蝴蝶豆、060301016蝴蝶豆表现最优。本研究表明蝴蝶豆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并筛选出3份优质材料,为蝴蝶豆种质营养价值评价和筛选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盼  张研  徐鹏  鲁翠云  孙效文  
选取26个微卫星标记对来自长江(监利、邗江)、黑龙江、珠江3个水系的4个野生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6个微卫星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草鱼4个地理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581 3~0.638 6;共检测出141个等位基因,其中有102个为共有等位基因;每个位点有等位基因2~11个,平均等位基因5.4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3.455 6。4个地理群体野生草鱼的平均杂合度在0.711 4~0.804 5之间。群体间遗传固定指数(FST)及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并不显著(FST=0.031 73)。基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政国  王先裕  刘志敏  肖喜祝  
以绿苦瓜自交系P1做母本,野生苦瓜P2做父本配制出F1代,然后进行自交和回交获得F2,B1,B2世代.通过田间试验,对叶长、茎粗和节间长的基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粗和节间长两个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而叶长不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叶长的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重要,节间长的加性效应也高于显性效应,茎粗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同样重要,三者的狭义遗传率分别为0.1694,0.6418和0.367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永清  付燕  杨芩  罗楠  邓群仙  严娟  曾建国  阮光伦  
采用ISSR技术对41份枇杷属植物材料进行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20条引物共产生436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92条,占89.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8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3323,表明枇杷属植物中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发现特异性条带33个,但并未发现春季开花或秋冬开花的特异标记,所用ISSR标记分析枇杷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所得聚类结果表明,开花时期不能作为枇杷属植物的分类依据。相似系数0.722可将41份枇杷属植物分为野生类群和栽培类群,而栽培品种却不能按单一性状进行聚类。对枇杷属植物的分类方法进行讨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侯燕红  郭海霞  段新慧  周凯  韩博  何承刚  姜华  
野豌豆属(Vicia)植物是重要的绿肥作物,对其进行种质鉴定并阐明遗传多样性,可为野豌豆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测定并分析了9份野豌豆属植物资源的种子表型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的序列,将两者结合对其进行种质鉴定并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种子表型性状中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3.88%,种子长、种子厚和种脐长/种子长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均为1.68;ITS序列分析发现,野豌豆属植物rDNA的5.8S区比较保守,ITS1区和ITS2区的变异位点分别为72和37个,ITS1区变异率为29.6%高于ITS2区的17.5%,ITS单倍型多样性为0.972,核苷酸多样性为0.032 4,K2P遗传距离为0.004 4~0.561 6,种子表观聚类图和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将种子表观与ITS序列特征分析相结合可作为野豌豆属植物材料鉴别区分的依据,9份野豌豆属植物资源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群  肖猛  郭亮  李静  段文霞  陈放  王丽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延龄草7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12个引物对7个居群共105个样品进行了扩增,共得到135条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4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4.07%.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同其他一些濒危植物相比,延龄草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He=0.0759,Ho=0.1200).卧龙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B=18.52%,He=0.0417,Ho=0.0684),大坝子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PPB=8.89%,He=0.0220,Ho=0.0348).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和AMOVA分析表明:7个自然居群间出现了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凤霞  王卫锋  王鲁  崔萌萌  孙玉合  
【目的】研究烟草属不同亚属以及不同类型栽培烟草的遗传相似性关系,为明确烟草野生种和栽培烟草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研究栽培烟草起源演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EQ8000遗传分析系统,对烟草属内4种类型的5份栽培烟草以及28份烟草野生种进行荧光AFLP分析,估算其遗传相似系数,并对28份烟草野生种、5份栽培烟草及其可能的祖先种分别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利用10对AFLP引物在33份种质中共扩增到2 423个片段,2 394个具有多态性。烟草属33份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021—0.860,平均为0.269。当相似系数为0.309时,28份野生烟草按其亚属聚为3类。2个栽培烟草种的5份不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国文  彭晓瑜  郑燕玲  张金杏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永瓣藤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用10个ISSR引物对全分布区10个天然居群的190个单株进行扩增,得出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39.2%。Shannon多样性指数(Ho)为0.045~0.101,居群水平上平均值(Hpop)为0.083,物种水平上(Hsp)为0.183,表明遗传多样性均较低。用POPGENE计算出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672,即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占居群总遗传变异的56.72%,显示永瓣藤居群间分化较强烈。地史变迁和植被破坏引起的居群片断化、小居群致使基因流受阻以及永瓣藤自交的繁殖方式都加剧了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还表明永瓣藤居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家仕  卜朝阳  吕维莉  何荆洲  苏建睦  黄昌艳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0份兰科植物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6条多态性稳定清晰的引物,对20份兰科植物材料总共扩增出616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2.7条带,其多态性为100%。兰科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利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构建系统树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32和0.38处,20份兰科植物品种资源被细分为4类,即Ⅰ、Ⅱ、Ⅲ、Ⅳ类,分别属于石斛属、兜兰属、毛兰属和兰属。根据聚类的树状图分析20份兰科植物的亲缘关系,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兰属与毛兰属,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兰属与兜兰属,亲缘关系最远是兰属与石斛属。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祖良  丁丽霞  赵明水  程晓渊  沈乾  
濒危植物天目铁木Ostrya rehderiana现仅在天目山残存5株野生植株,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为研究该物种繁殖与复壮的有效途径,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对这5株天目铁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统计18个扩增较为稳定的引物在5个DNA样品中扩增的电泳带总数与多态带的数目。结果显示:共扩增出176个DNA片段,片段大小为200~2 800 bp,其中多态性谱带为88条,占50%,表现出了丰富的RAPD多态性。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了个体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4号和5号植株间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133 5,1号和3号植株间亲缘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华杰  徐燃  万定荣  陈雁  
采用RAPD技术对景天科景天属(Sedum)的凹叶景天、江南景天、宽叶景天、佛甲草和垂盆草等6种药用植物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并初步分析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CTAB法提取各药用植物总DNA,以45条随机引物进行随机扩增,筛选出10条随机引物很好地区分了11个试样,扩增出20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73个(83.2%)。用Popgen32计算出各种间的Nei’s(1978)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矩阵,采用UPGMA绘出了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表明RAPD法能有效地鉴别景天属6种药用植物,探讨其种间亲缘关系和种内遗传多样性,其结果还为同属待定种鉴定提供了DNA分子水平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永红  牛西午  李素清  孙毅  
应用RAPD技术,对我国不同产地的锦鸡儿属植物30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87条DNA片段,其中74条为多态性条带,约占总数的84.1%。30份材料聚类结果可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Ⅰ.中间锦鸡儿材料区,Ⅱ.小叶锦鸡儿材料区,Ⅲ.柠条锦鸡儿材料区和Ⅳ.秦晋锦鸡儿材料区,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种间差异不大,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与秦晋锦鸡儿的亲缘关系较远,同时反映出品种间关系与地理起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丽霞  陈贵林  
分析了20份南瓜材料24个植物学性状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中国南瓜、印度南瓜、美洲南瓜、裸仁南瓜和黑籽南瓜在皮壳质量、千粒重、根干质量、茎干质量、主茎长和果实性状上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表明,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皮壳质量、千粒重、子叶宽、茎干质量、主茎长、种仁质量、出仁率、种皮色、叶干质量和单瓜种子数是植物学多样性的主要指标。通过聚类分析,20份材料分为5个类群,与南瓜的传统分类基本一致,美洲南瓜与裸仁南瓜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亲缘关系较远,与黑籽南瓜和华南大板最远。初步探讨了籽用南瓜的植物学多样性,筛选出1份优良的大白板型有壳籽用南瓜材料,并提出皮壳质量、千粒重、茎干质量、主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