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6)
- 2023(12990)
- 2022(11312)
- 2021(10520)
- 2020(8684)
- 2019(20173)
- 2018(19996)
- 2017(37487)
- 2016(20816)
- 2015(23396)
- 2014(23488)
- 2013(23226)
- 2012(21502)
- 2011(19459)
- 2010(19310)
- 2009(17591)
- 2008(17032)
- 2007(14617)
- 2006(12927)
- 2005(11115)
- 学科
- 济(83771)
- 经济(83682)
- 管理(55974)
- 业(53207)
- 企(41937)
- 企业(41937)
- 方法(37003)
- 数学(31875)
- 数学方法(31478)
- 农(27387)
- 地方(22614)
- 学(21909)
- 财(21211)
- 中国(21173)
- 业经(19925)
- 农业(19222)
- 环境(16152)
- 和(13847)
- 贸(13734)
- 贸易(13722)
- 理论(13520)
- 易(13211)
- 制(12864)
- 划(12121)
- 技术(11890)
- 发(11513)
- 地方经济(11073)
- 务(10984)
- 融(10954)
- 教育(10951)
- 机构
- 大学(297655)
- 学院(296257)
- 管理(116240)
- 济(110652)
- 经济(108105)
- 研究(103356)
- 理学(101479)
- 理学院(100189)
- 管理学(98203)
- 管理学院(97695)
- 中国(73178)
- 科学(69449)
- 京(64745)
- 农(53696)
- 所(52929)
- 财(49214)
- 研究所(49106)
- 业大(48586)
- 江(47606)
- 中心(45801)
- 范(42550)
- 师范(42126)
- 农业(41878)
- 北京(39829)
- 财经(39720)
- 院(37945)
- 经(36054)
- 州(35509)
- 师范大学(34378)
- 经济学(32152)
- 基金
- 项目(212952)
- 科学(166739)
- 基金(153818)
- 研究(152551)
- 家(135889)
- 国家(134787)
- 科学基金(114634)
- 社会(94453)
- 社会科(89251)
- 社会科学(89223)
- 省(84182)
- 基金项目(82960)
- 自然(76505)
- 自然科(74585)
- 自然科学(74563)
- 自然科学基金(73185)
- 划(71195)
- 教育(68497)
- 资助(62093)
- 编号(61757)
- 成果(49707)
- 重点(48398)
- 发(45821)
- 部(45754)
- 创(43621)
- 课题(43002)
- 科研(40919)
- 创新(40708)
- 计划(39613)
- 大学(38447)
共检索到422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森熊 栗海红 商文莉
为精准把握县域尺度下三江源生态功能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文章基于该区域21个县级行政区2012—2019年城乡收入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其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化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研究区域城乡收入比由3.885下降至3.256,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东西低,南部高、北部低的分布特征;第二,全局莫兰指数由0.234上升至0.304,具有显著空间正自相关性,局部地区有板块集聚特征;第三,局部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会对相邻区域产生带动作用。政府干预、城镇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均能缩小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干预对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城镇化则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竟虎
利用ESDA-GIS、空间变异函数、重心迁移与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2000和2011年全国34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异格局、总体趋势、空间异质性和相关性进行研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地级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中部>西部>东部、中部>南方>北方的趋势,具有较显著的全局正相关关系,存在空间集聚特征。11年间,城乡收入比的重心向东北迁移;收入差距显著减小的地区多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而黄河流域是收入差距显著扩大最集中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冷点区大幅扩张而热点区大幅收缩。地级城乡资本投入比,第二、第三产业集聚,城镇化率和空间滞后变量将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劳动力比则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殷颂葵
[目的]为准确把握市域尺度下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促进该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方法]基于51个市域单元2010—2018年的城乡居民收入比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1)西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189下降至2.736,下降幅度为14.21%;(2)空间分布格局上形成了东西方向的“U型”特征和南北方向由北及南平滑上升的特征;(3)全局莫兰指数在波动中由0.322上升至0.358,上升幅度为11.18%;(4)空间滞后模型表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农业现代化和金融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有负向影响,而经济发展虽然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两者在计量结果上显示“U型”关系。[结论]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在小幅波动中表现出缩小的趋势,且市域之间的差异呈现出收敛的态势;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正自相关性,且在局部地区有板块集聚特征;空间因素是西北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俊杰 米文宝 宋永永 周瑞瑞 杨瑞
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宁夏19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EDSA-GIS、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3年宁夏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宁夏城乡总体收入差距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波动扩大趋势,而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呈波动缩小趋势。(2)宁夏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分异显著,城镇收入和农村收入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城乡收入比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3)1990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热点区始终位于宁夏中南部地区,而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秉荣 李凤霞 肖宏斌 胡爱军 颜亮东
地面潜在蒸散变化对水分循环与能量平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青藏高原三江源区18个气象台站的月、年气象资料,基于FAO Penman-Monteith公式和通过修订的辐射计算模型,估算了该地区的潜在蒸散量,分析了1961—2012年三江源潜在蒸散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探讨了影响该区域潜在蒸散时空分异的主导因子,主要结论如下:三江源地区多年平均潜在蒸散的范围在732.0~961.1 mm之间,平均为836.9 mm。分布格局为东北、西南高,中部低。夏秋季与全年的潜在蒸散分布格局相似;1961—2012年,三江源地区年平均潜在蒸散整体上以0.69 mm/a的速率增加,年潜在蒸散的增加主要体现在...
关键词:
三江源 潜在蒸散 气候归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江孝君 杨青山 张郁 王小艳 刘鉴 刘杰
基于多尺度分析视角,综合运用差异指数、尺度方差、空间关联及回归模型等方法,从省级、地级、县级3个空间尺度分析了2003-2016年东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和相对差异、尺度方差及构成均呈现县级>地级>省级的尺度发展格局,各尺度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表明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差异越大。②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地级和县级尺度分别以中等和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为主要发展类型;城乡收入差距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地级尺度关联性较强,县级尺度差异性较强;各尺度局部空间关联以显著正相关为主且LL型占据主导地位,各尺度冷热点集聚格局总体保持一致。③自然基础与区位、经济发展与支撑、社会发展与支撑、发展战略与政策共同推动各尺度城乡收入差距时空分异格局的形成及演化。④更加关注多尺度的实体区域研究、更加区分多指标体系与多因素分析、更加关注定性与定量方法有效结合是今后研究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方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夏晓平
本文基于分项收入的视角,构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系数,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广东省1993—2011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分项收入差距及其收入差距效应进行分解和测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分项收入差距系数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分项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消费差距 分项收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晓东
中华文明是长江、黄河等江河与青藏高原的文明,三江源区是维护中华文明的生态屏障,因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三江源区的生态风险不断加剧,复合治理贯彻了治理的基本精神,即谋求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关系,其目标就是选择风险、分担风险以及规避和减少风险。
关键词:
生态价值 生态风险 复合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东
随着治理理论兴起,治理绩效评估备受瞩目,各种治理评估体系孕育而生。三江源区生态风险治理评估是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发展起来的评估框架,据此了解政府与社会开展生态保护建设责任意识,推动地区生态治理制度创新能力。评估包括政府治理、企业治理、社会治理与个人治理,根据内容设置不同权重及指标要素,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实施,并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治理与善治 治理评估 三江源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毅夫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调查数据,分别利用分位数回归和分布函数分解的方法,检验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分解比较城乡收入差距中城乡居民禀赋特征构成差异和个体特征回报率差异的相对贡献。根据实证结果可以看到,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等对城乡居民收入有显著影响,禀赋特征构成差异和个体特征回报率差异都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其中城乡居民禀赋特征构成差异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毅夫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调查数据,分别利用分位数回归和分布函数分解的方法,检验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分解比较城乡收入差距中城乡居民禀赋特征构成差异和个体特征回报率差异的相对贡献。根据实证结果可以看到,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等对城乡居民收入有显著影响,禀赋特征构成差异和个体特征回报率差异都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其中城乡居民禀赋特征构成差异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涛,张潜,张志良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危及黄河、长江、澜沧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进行生态移民、建立无人小区是三江源区重建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但其规模选择要适度。文章认为,三江源区移民后续产业的选择应立足于绿色、生态环保,走以现代畜牧业为主的多元化道路。
关键词:
三江源区 生态移民 后续产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正 武友德 舒劲 吴映梅
以昆明市各县区为研究单位,对收入差距问题作了实证分析。采用统计法和建立绝对β-收敛模型测度了县区收入差距,描述其时序过程和空间演替特征;利用Theil指标法揭示区域差距的构成与来源,并运用回归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论证实,昆明市区域差异演进并没有偏离收敛性假说:县区收入差距以2003年为拐点呈阶段性律动,总体差距趋小而梯度间差距和城乡间差距深化,社会消费、储蓄、财政支出是其影响因素,而普遍认为有促进作用的市场因素在概念模型分析中却不显著。为此,发挥市场力量势在必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珈瑜 梁留科 张忠良 索志辉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差异进行测度和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比总体差异不断缩小;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的趋势,具有显著的全局正相关关系,存在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则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化进程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余影响因素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珈瑜 梁留科 张忠良 索志辉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差异进行测度和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比总体差异不断缩小;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的趋势,具有显著的全局正相关关系,存在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则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化进程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余影响因素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