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4)
2023(6028)
2022(5222)
2021(5051)
2020(4041)
2019(9182)
2018(8996)
2017(17314)
2016(9792)
2015(10695)
2014(10860)
2013(10697)
2012(10288)
2011(9371)
2010(9990)
2009(9421)
2008(9350)
2007(8435)
2006(7962)
2005(7476)
作者
(28631)
(23728)
(23390)
(22738)
(15660)
(11480)
(10664)
(9376)
(9094)
(8927)
(8339)
(8276)
(8022)
(7861)
(7723)
(7500)
(7235)
(7194)
(7074)
(6859)
(6120)
(5915)
(5799)
(5701)
(5464)
(5453)
(5331)
(5287)
(4938)
(4740)
学科
(36947)
经济(36897)
管理(30443)
(25998)
(19793)
企业(19793)
(14585)
地方(13082)
中国(11292)
环境(11233)
(10775)
方法(10562)
(9664)
农业(9463)
(9011)
数学(8949)
(8943)
业经(8705)
数学方法(8672)
(7731)
贸易(7725)
(7463)
及其(7296)
(7047)
银行(7040)
(6990)
(6884)
(6765)
生态(6683)
资源(6595)
机构
学院(138214)
大学(134477)
(55639)
经济(54229)
研究(52323)
管理(51044)
理学(42036)
中国(41709)
理学院(41499)
管理学(40746)
管理学院(40492)
科学(32119)
(30310)
(30273)
(28765)
(27438)
中心(24537)
研究所(24356)
(24291)
财经(20741)
(20050)
师范(19879)
业大(19709)
(19591)
(19472)
(19412)
北京(18690)
农业(18447)
(18430)
师范大学(15688)
基金
项目(85985)
科学(67430)
研究(65419)
基金(60147)
(51991)
国家(51518)
科学基金(43690)
社会(40146)
社会科(37948)
社会科学(37938)
(35827)
基金项目(31088)
(29079)
教育(29025)
自然(27910)
编号(27423)
自然科(27022)
自然科学(27013)
自然科学基金(26483)
资助(25093)
成果(23378)
课题(20436)
重点(20136)
(19982)
(18536)
(17255)
(16901)
(16887)
(16472)
发展(16254)
期刊
(73974)
经济(73974)
研究(45349)
中国(31279)
(22613)
(21411)
管理(19779)
学报(18998)
(18866)
金融(18866)
科学(18637)
教育(16388)
农业(15019)
大学(14044)
业经(13233)
学学(13109)
技术(11313)
经济研究(9975)
财经(9855)
问题(9640)
资源(9317)
(8472)
(8072)
(7558)
国际(7031)
现代(6947)
理论(6425)
图书(6391)
(6295)
(6271)
共检索到231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单菁菁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2005—2013年开展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虽然取得了积极的生态成效,但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生态环境保护缺乏长效机制,专业化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移民"留不住、难致富"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为此,论文建议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模式,推动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逐步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并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动态平衡。同时建立生态移民的多元途径,健全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参与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锁成  周长进  王海英  
长江、黄河、澜沧江河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和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当地各民族生存与发展,而且还危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分析了三江源地区所处的生态环境地位,揭示了该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提出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制定高水平的科学规划;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妥善安置核心区的移民;③建立科学研究基地,依靠科技创新和高新适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杰  黄侃  
三江源地区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黄河水系的38%,澜沧江水系的15%,长江水系的2%,均来自于该地区。深处青藏高原腹地,该地区还是世界高寒生物资源宝库、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启动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战略地位和特殊的生态价值。建立持久稳定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不仅是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历史重任,更是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一、目前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情况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工作要求,切实做好生态补偿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玉成  
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关键是解决好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本文针对三江源生态移民规模和已实施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朝晖  孙饶斌  张凯  
生态移民在制度设计上是反贫困的重大举措,但三江源生态移民还存在因失业致贫现象,这是催生生态移民社会救助机制的重要力量。为了确保社会救助发挥助人自助、脱贫致富的积极效果,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救助策略必须以提高移民技能水平和就业率为导向。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兴  余正勇  
三江源地区作为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其生态保护实践和研究经验对我国国家公园大规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历时性、整体性视角对三江源生态保护研究历程进行回顾和审视,借助计量可视化和质性归纳方法分析构建该区域生态研究议题的内容框架。发现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经历了缺乏引导的无序恶化期、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有序调整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摸索期三个阶段,各时期的阶段特征明显,而研究主题框架集中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生态保护、人文生态保护、保护成效评估与变化预测三大板块,围绕各板块细分议题分别阐述研究内容和趋势,继而在研究评述的基础上对未来三江源生态保护研究提出三方面展望,以期为三江源乃至其他重要保护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公园生态体制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永良  
三江源区生态区位重要,加强保护和修复意义重大。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批准,到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园区内区域广阔,资源丰富,近些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创新生态管护模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加大生态补偿力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然而在资源环境管理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从四个系统与一个多样性、思想理念与综合管理、具体领域与施政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翔汉  税晓洁  
1995年盛夏,曾在三江源采访过的朋友税晓洁这样向我描述三江源:"那里,蓝天白云下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点缀其间的,是高傲的灰鹤和悠闲的藏羚羊。来自雪山冰川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温生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和保护好生态环境是青海永恒的主题,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大局,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和永续发展。近年来,青海各级财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始终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切实完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作全  王佐龙  张立  苏永生  
本文以现代生态法文化观念为理论导引,在对传统生态法理论进行检视和对三江源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深度考证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法律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春飞  秦嘉龙  
生态价值会计突破传统会计的局限,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这既是宏观政策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生态服务利益相关者对生态价值会计信息需求的途径。文章从会计假设、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科目与账务处理、会计报告等方面阐述了生态价值会计核算框架,并以三江源保护区内的玛多县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核算框架的实际应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娟  
青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高海拔地区,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之一。近年来,青海省通过出台专项制度、实施生态工程、深化生态补偿、加强科学研究等措施,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此过程中,青海省辖内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服务,促进资金精准对接,推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小梅  刘峰贵  周强  张海峰  黄芸玛  
本文围绕“三江源”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及由此引发的生态难民问题,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明确提出独特的自然环境系统和现代环境的变迁给源区牧民提供了极其狭小的空间,而人类活动中传统的生产方式、现代价值取向的变化、社会管理的失误以及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无限制的对自然的索取,超越了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阀值,人类不得不听任自然的“安排”。因此,应通过合理规划,积极妥善地安置源区生态难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源区经济;科学管理,有计划地节制外来流动人员;发展教育,构建与源区生态相适宜的生态文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