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30)
2023(11570)
2022(9713)
2021(8966)
2020(7506)
2019(17184)
2018(16610)
2017(31800)
2016(17298)
2015(19428)
2014(19440)
2013(19427)
2012(18368)
2011(16650)
2010(17056)
2009(16268)
2008(15384)
2007(14077)
2006(12292)
2005(11096)
作者
(51609)
(42992)
(42956)
(41133)
(27336)
(21036)
(19723)
(16727)
(16531)
(15567)
(14863)
(14702)
(13741)
(13706)
(13700)
(13668)
(13096)
(12778)
(12748)
(12507)
(10747)
(10667)
(10617)
(9937)
(9902)
(9874)
(9628)
(9491)
(8756)
(8696)
学科
(73476)
经济(73409)
(44749)
管理(42915)
(34667)
企业(34667)
方法(31063)
数学(27680)
数学方法(27397)
(27058)
金融(27054)
中国(26007)
(25140)
银行(25100)
(24308)
(22473)
地方(21857)
(19562)
(16713)
(16331)
业经(16294)
农业(15633)
(14492)
贸易(14480)
(13994)
(12473)
财务(12444)
财务管理(12410)
企业财务(11777)
中国金融(11225)
机构
学院(246156)
大学(244433)
(101312)
经济(99057)
研究(89952)
管理(88288)
理学(75055)
理学院(74081)
中国(73750)
管理学(72701)
管理学院(72244)
科学(56444)
(52608)
(47435)
(47337)
(46977)
中心(43446)
研究所(43382)
(43112)
业大(38215)
财经(37249)
农业(37040)
(33564)
(33285)
师范(32914)
(32577)
北京(32573)
经济学(31757)
(31607)
经济学院(28939)
基金
项目(164004)
科学(127559)
研究(118809)
基金(116983)
(103142)
国家(102270)
科学基金(85621)
社会(73724)
社会科(69837)
社会科学(69813)
(65617)
基金项目(62277)
(55206)
自然(55046)
教育(53872)
自然科(53639)
自然科学(53623)
自然科学基金(52653)
编号(48946)
资助(47770)
成果(40223)
重点(38596)
(37844)
(35855)
课题(34704)
(34093)
创新(31969)
科研(31773)
(30824)
计划(30546)
期刊
(112521)
经济(112521)
研究(72643)
中国(49811)
(42672)
学报(41225)
(37931)
金融(37931)
科学(37203)
(36618)
大学(30160)
管理(30097)
学学(28566)
农业(27744)
教育(24666)
技术(20070)
业经(18504)
财经(18239)
经济研究(17715)
(15651)
(15292)
问题(14991)
资源(13023)
(12522)
(12122)
理论(12021)
技术经济(11634)
国际(11329)
商业(11106)
统计(11104)
共检索到378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爱锋  贾绍凤  燕华云  杨贵林  
融雪径流是三江源地区水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融雪径流时间在发生变化,对于该区年径流量及其季节分配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计算流量质心时间(Timing of the Center of Massfor Flow)来表示融雪径流的开始时间,利用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方法,发现在1957年~2000年间,三江源地区主要水文站的融雪径流时间都有提前的趋势,其中澜沧江源的香达站、黄河源唐乃亥站以及长江源的直门达站融雪径流时间的提前趋势在95%的置信水平上表现显著,从变化幅度来讲,香达站融雪径流时间提前最大,大约有10天左右,而沱沱河提前最少,约为4天左右。通过相关性分析,认为三江源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丽  蔡体久  刘海亮  白羽  
于2009年4月初—5月中旬,对凉水自然保护区内原始红松林积雪与融雪径流的pH值、电导率及SO42-、Cl-、NH4+、NO3-、总氮(TN)、总磷(TP)的浓度进行了测定,结合积雪厚度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原始红松林积雪与融雪径流水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郁闭度的原始红松林中各化学成分所表现的规律有所不同,其中电导率及Cl-、NO3-、SO42-、TN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郁闭度为0.5或0.6的红松林,说明郁闭度为0.5~0.6的原始红松林保存营养成分的能力最强;相关分析表明,积雪厚度与电导率及SO42-、Cl-、T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NO3-呈极显著负相关。2)融雪过程中,与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裴欢  房世峰  刘志辉  覃志豪  
融雪径流模型的研究对洪、旱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对水文水资源的管理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设计和构建了一个基于"3S"技术和DEM技术的分布式融雪径流模型,整个分布式融雪模型的计算基于能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由分布式栅格融雪过程到分布式栅格产流,最后是基于GIS的栅格汇流过程,融雪以及产汇流过程全部基于栅格尺度,全面实现了模型的分布式特性并具有严格的物理机制。文中提出了"单元时段"的重要概念,从而得到了"度分融雪模型",为水文时间尺度转换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融雪过程中颇为复杂的冻融反复性难题提出了旨在解释积雪冻融反复性物理机制的"冻融系数"的重要概念,对于准确把握融雪过程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先香  何岩  邓伟  严登华  
以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性河流挠力河为主要研究对象 ,结合多种分析方法 ,对挠力河的径流演变特征及趋势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性河流径流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相依性 ;自 60年代至 80年代末 ,径流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 ,径流演变过程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这些演化规律均与沼泽化流域的地理特征以及近 5 0a来沼泽及沼泽化土地的大规模开垦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必须加强沼泽生态用水和湿地水资源调控等的研究工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著  王传宽  
融雪期是北方地区可溶性有机碳(DOC)通过融雪径流从陆地生态系统向河流输出的关键时期,因此观测融雪径流DOC动态对分析流域碳流失至关重要。在帽儿山生态站选取东北东部典型天然次生林建立25 m×25 m的水量平衡场,测定分析2014年融雪期不同土层(5、35、65和95 Cm)融雪径流DOC含量和通量的时间动态和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该融雪期土壤水量输入和输出分别为74.2和15.6 mm,径流率高达21%;融雪期DOC输出量与冬季大气输入量基本持平,分别为0.25和0.22 g/m2。2)高峰期DOC含量与其瞬时流量的相关性随土层而变。5和35 Cm土层DOC含量与瞬时流量之间均无显著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梅  王安志  裴铁璠  刁一伟  
该文基于四川岷江上游桑坪、杂谷脑两个水文站1962—2002年的月径流实测资料,采用小波理论分析杂谷脑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其周期特征.选用db3小波函数对标准化径流序列进行多分辨分析,其低频重构序列显示该流域径流变化呈递减趋势,并且植被平均状况较差的区域相对植被平均状况较好的区域径流下降趋势明显,变化剧烈,证明了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及调节能力,植被恢复与更新有助于改善流域的水文状况.另外,除森林对径流影响较大外,人类活动如灌溉、水电站等也是引起流域径流量递减的重要原因.选用复Morlet小波函数对标准月径流序列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根据小波方差图可以确定,杂谷脑站上游径流过程存在6a左右的显著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长进  董锁成  王国  
该文在长江、黄河、澜沧江河源地区水资源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河源地区主要河流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各干、支流河水的主要离子成分、水化学类型、河水的矿化度、总硬度、总碱度以及河水的主要微量元素组成。并根据中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标准的要求,对“三江”河源地区主要河流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年秀  姜彤  许崇育  
选取长江流域重要控制站宜昌、汉口和大通站,分别应用1882~2000年、1870~2000年和1950~2000年的月平均流量资料,对年代际、月径流、季节性径流的变化以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及突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使用非参数Mann-Kendall法来检验径流的趋势变化。趋势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径流呈微弱增加趋势,但不显著且地区分布不均,中上游减少,下游增加;而季节性夏季和冬季径流增加趋势明显,尤其是7月和1月径流增加最突出;更重要的是90年代汛期径流也呈现出增加趋势,汛期径流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洪灾发生的可能性,这可能是导致洪灾频繁的原因之一。突变分析指出,宜昌和汉口站从1926...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天旭  王根绪  
利用1960~2009年三江源区枯季月径流数据,分析了退水过程中月径流和退水系数的变化趋势,并利用逐月退水系数重建了枯季径流过程。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枯季月径流呈减少的趋势,长江源区呈微弱的增加趋势,枯季径流受控于夏季径流,二者保持一致的变化趋势;(2)黄河和长江源区逐月退水系数的变化趋势在整个退水期是增加的,意味着地下水退水过程减缓,这可能是长期的气候变暖导致江河源区地下水库容增加的结果,在澜沧江源区退水系数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趋势;(3)可以利用多年平均退水系数和10月径流来重建冬季(11月到来年2月)月径流量,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控制在8%以内,拟合精度较高。该研究对认识气候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祁栋林  李晓东  肖宏斌  周万福  苏文将  胡爱军  李璠  
选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1964~2013年14个气象台站观测的基本气象数据,利用线性倾向性估计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等分析了三江源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和变化趋势,并以完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蒸发量上升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年蒸发量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线性变化速率为30.1mm/10a,夏秋冬季蒸发量均呈显著上升变化,春季变化趋势不明显,夏季和秋季蒸发量上升对年蒸发量上升贡献最大;逐月蒸发量变化趋势均增加,但幅度各异;冬季蒸发量在2011年发生了突变,其余各季和年均未发生突变.蒸发量月际变化规律明显,表现为双峰型分布,双峰出现在5月和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季节变化也十分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景保  吴文嘉  徐志  于丹丹  
以荆南三口五站1951~2015年实测径流数据,利用Mark-Kendall趋势突变检验法、累计距平、Morlet复小波等方法分析三口河系径流演变特征;选用ARIMA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预测荆南三口河系径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荆南三口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5~10月为丰水期,11月~次年4月为枯水期,呈现出明显季节差异;(2)三口径流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以1959~1980年径流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其趋势幅度p的绝对值达到了698.313,2003~2015年径流下降趋势较为缓慢,无明显趋势,但其p的绝对值仍达到了166.524;(3)运用Mark-Kendall突变检验及累计距平法共同检验,三口径流突变年份为1970年、1985年;(4)1951~2015年间三口径流变化过程主要存在48~58 a、20~28 a、10~18 a 3个尺度的周期变化,以55 a、24 a、14 a为周期中心,其小波方差显示三口径流序列第一、第二、第三主周期分别为55 a、24 a、14 a;(5)三口径流在2016~2030年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即2016~2018年为波动增减期,2019~2026年前后为枯水期,2026~2030年为丰水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蔡永祥  罗少辉  王军  祁栋林  胡馨月  
利用三江源地区13个气象站1961-2019年共59年的降水量资料,基于一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和重标极差分析等方法,研究源区降水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年均降水量为470.7 mm,并以10.31 mm·10 a~(-1)的速率增加。黄河源区春季降水量最大,其余三季以澜沧江源区最高,长江源区四季均处于最低值;各源区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春季降水倾向率最大,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分别为2.69、2.11和2.80 mm·10 a~(-1)。1961-2002年降水量累积距平大致呈下降趋势,2003-2019年呈上升趋势,2002年为降水增加突变点;不同年代际间平均年最大和最小降水量出现在2011-2019和1961-1970年,分别为512.82和452.23 mm。年、季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黄河源区各站点降水量空间变化幅度最大;春、夏、秋三季的降水倾向率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减少的趋势,但冬季变化相反,且降水量少的源区降水增加趋势明显。降水量长程变化Hurst值大于0.5,预测未来降水量变化与过去趋势一致。三江源地区降水时间和空间序列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差异性特征,且未来降水呈增加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永富  刘华  邹文涛  张怀清  
利用3期TM遥感数据、652块地面调查样地数据,湿地分布图、植被分布图及地形图数据,对三江源高寒湿地典型区近20年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地类的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河流、湖泊、低盖度草地、沼泽地等4种类型的面积呈下降趋势,中盖度草地、高盖度草地、河滩地、裸岩石砾地和沙地等5种类型的面积呈上升趋势。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沼泽地16.73%,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沙地123.58%。河流、湖泊、沼泽地和河滩地等湿地面积从1990年到2007年共减少40320.92hm2,占湿地总面积的11.18%,减少速度为每年0.66%。由此估计,如果不实施保护,大约在150年之后,该区域的湿地将全部消失。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剑  姚治君  陈传友  
论文利用1956—2000年近45a的天然径流逐月资料,1956—2004年近50a的气温、降水逐月资料,分析了20世纪下半叶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较稳定,年内分配极不平衡,月最大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达30.1%,而月最小径流量只占全年的2.1%,枯水季节径流量和洪水季节径流量相差较悬殊;雅鲁藏布江流域普遍存在升温的变化趋势,同时流域内降水增加趋势较明显,变化周期与径流变化周期较一致。从雅鲁藏布江流域天然径流代际变化的初步分析来看,流域来水的增加,主要受制于降水和气温的变化,也受到流域地表状况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可能是河流丰枯长周期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建军  冯民权  
【目的】文峪河是山西省吕梁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之一,研究其径流量变化可为整个吕梁地区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区域社会经济规划与产业布局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应用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非趋势波动分析方法(DFA)以及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文峪河中长期天然径流序列的周期变化特征、分形特征进行非线性分析,探讨了影响径流形成的降水、气温等气候要素对文峪河径流演变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厄尔尼诺现象、太阳黑子活动与文峪河径流变换的响应关系。以EMD分解结果和标度不变性为依据,对径流未来的演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分析了未来流域水安全的态势。【结果】文峪河径流序列存在准2年、准4年、6~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