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41)
- 2023(16471)
- 2022(14401)
- 2021(13581)
- 2020(11279)
- 2019(26036)
- 2018(25717)
- 2017(49167)
- 2016(26650)
- 2015(29918)
- 2014(29328)
- 2013(28496)
- 2012(25781)
- 2011(23057)
- 2010(22702)
- 2009(20874)
- 2008(19694)
- 2007(16672)
- 2006(14353)
- 2005(12087)
- 学科
- 济(102027)
- 经济(101913)
- 管理(74540)
- 业(71152)
- 企(57490)
- 企业(57490)
- 方法(48554)
- 数学(42332)
- 数学方法(41666)
- 农(30780)
- 财(25571)
- 中国(25446)
- 学(24055)
- 地方(23777)
- 业经(22642)
- 农业(21109)
- 环境(18659)
- 贸(18028)
- 贸易(18014)
- 易(17442)
- 理论(17176)
- 和(17086)
- 制(16341)
- 务(16334)
- 财务(16254)
- 财务管理(16217)
- 技术(15684)
- 企业财务(15278)
- 划(14883)
- 银(13322)
- 机构
- 学院(361725)
- 大学(360125)
- 管理(144136)
- 济(136988)
- 经济(133981)
- 理学(126118)
- 理学院(124709)
- 管理学(122117)
- 管理学院(121499)
- 研究(117794)
- 中国(85480)
- 科学(76918)
- 京(75577)
- 财(60870)
- 农(60565)
- 所(58119)
- 业大(57399)
- 江(55604)
- 中心(54426)
- 研究所(53708)
- 财经(49773)
- 范(48712)
- 师范(48203)
- 农业(47248)
- 北京(46057)
- 经(45336)
- 院(43829)
- 州(42433)
- 经济学(40504)
- 技术(39298)
- 基金
- 项目(261463)
- 科学(205338)
- 基金(189128)
- 研究(188857)
- 家(165644)
- 国家(164279)
- 科学基金(141530)
- 社会(117659)
- 社会科(111306)
- 社会科学(111278)
- 省(103589)
- 基金项目(100962)
- 自然(94129)
- 自然科(91859)
- 自然科学(91836)
- 自然科学基金(90108)
- 教育(87138)
- 划(86848)
- 编号(77611)
- 资助(77545)
- 成果(60961)
- 重点(58922)
- 部(56629)
- 发(55580)
- 创(54217)
- 课题(52840)
- 创新(50601)
- 科研(50548)
- 大学(48437)
- 教育部(48223)
- 期刊
- 济(145006)
- 经济(145006)
- 研究(98003)
- 中国(64574)
- 学报(60246)
- 农(54602)
- 科学(54590)
- 管理(50783)
- 财(45928)
- 大学(45135)
- 学学(42625)
- 教育(39790)
- 农业(38083)
- 技术(31971)
- 业经(26477)
- 融(25541)
- 金融(25541)
- 财经(22700)
- 经济研究(22655)
- 图书(19950)
- 业(19379)
- 经(19362)
- 问题(18695)
- 资源(18301)
- 科技(18068)
- 版(17811)
- 技术经济(16396)
- 理论(16181)
- 统计(15890)
- 现代(15690)
共检索到507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晓燕 毛旭锋 刘小君 尹心安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生态足迹方法研究计算了三江源区藏族牧民生命周期内消耗的草地生态足迹及其补偿标准,并结合研究区退化草地面积对移民的适宜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维持一个牧民一生饮食消耗所需的草地面积为2.44 hm~2,维持基本收入所需草地面积为3.88 hm~2,二者总计为6.32 hm~2。人均补偿标准应该为(人均寿命-现实年龄)×草地单价×6.32。以退化草地面积为核算依据,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需要搬迁的移民数量总计为3.70万人,所需资金总量约为39.35亿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芬 张林波 陈利军
本文基于三江源区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155份生态移民户调查样本,对比分析高寒藏区生态移民户搬迁前后生计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差异,探讨其生计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认为应通过提高移民文化素质和技能、发展后续产业、提高补偿力度、加强补偿监管等措施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生计。
关键词:
生态移民 生计转型 生态补偿 三江源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涛,张潜,张志良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危及黄河、长江、澜沧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进行生态移民、建立无人小区是三江源区重建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但其规模选择要适度。文章认为,三江源区移民后续产业的选择应立足于绿色、生态环保,走以现代畜牧业为主的多元化道路。
关键词:
三江源区 生态移民 后续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薇 任善英
三江源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主要的水源地。三江源生态系统的恶化会影响到整个中国的生态环境甚至会波及到日本、东南亚等地。因此,对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治理刻不容缓。移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借鉴博弈论中一些模型,分析此次移民工程的多方参与者的最优策略问题。依据博弈模型的分析结果,就如何构建生态移民社会保险保障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三江源 生态移民 博弈 保障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善英 朱广印
加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是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关键之一,针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只有实施产业与生态置换机制、建立区域互动机制、补充移民补偿机制、完善利益引导机制,才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协调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移民 后续产业 发展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芬 张林波 李岱青 路俊伟 陈利军
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最有效的方式。本文从三江源区近60年的人口变化入手,分析三江源区教育和教育补偿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索三江源区教育生态补偿的多元路径,建议制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完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提高义务教育补助、创建内地三江源班(校)。
关键词:
教育 生态补偿 三江源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洪波 吴天荣
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试验区具有重大的生态、经济和政治意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为试验区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建议今后从设立财政转移支付科目、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改革资源环境税制等方面逐步推进试验区建设。
关键词:
三江源 生态补偿机制 试验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怀中 沈毅
中国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的难点是农民。文章提出"二元农业福利差"理论并将其运用于解决中国农民养老生命周期的福利补偿问题。文中选取"均衡与偏斜务农收入差异"作为核心指标,构建了中国工农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二元农业福利差"数理模型,并结合1953~2009年数据对其进行检验,发现中国二元农业福利差总体上在0.4~0.6区间内波动。同时依据中国农民自然生命周期、政策生命周期和体制生命周期的特点,提出将二元农业福利差补偿到农民基础养老金中的路径、水平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丽 盖凯程
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敏感脆弱区和生态功能区,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及人为破坏,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呈日益恶化的态势,对国家生态安全形成重大威胁。目前三江源区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难以有效调节生态保护者、破坏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探讨如何建立三江源地区多层次的生态补偿体系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三江源 生态补偿 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月 龚斌 徐翠 张林波 吴志丰 冯宏昭 张继平
基于移民、牧民访谈和问卷调查,对青海三江源泽库县生态移民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移民对草地资源依赖性变化,以了解生态移民政策的成效与不足,并探讨现有政策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三江源生态补偿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完善提供参考和研究基础。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移民家庭经济收入有所提高,畜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下降,生态补偿、务工、经商对于家庭收入的作用已明显显现。移民家庭从事畜牧业降为20.1%,务工家庭增加到37%,30.5%的移民参加过技能培训,但能源使用经济负担有所增加。53.90%的牧民愿意移民,但对移民后就业及生活设施建设仍有较大顾虑。总体而言,生态移民生活整体情况有所改观,移民后草地资源不再是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玉成
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关键是解决好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本文针对三江源生态移民规模和已实施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三江源 后续产业 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朝晖 孙饶斌 张凯
生态移民在制度设计上是反贫困的重大举措,但三江源生态移民还存在因失业致贫现象,这是催生生态移民社会救助机制的重要力量。为了确保社会救助发挥助人自助、脱贫致富的积极效果,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救助策略必须以提高移民技能水平和就业率为导向。
关键词:
三江源生态移民 社会救助 贫困治理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俞春华 佘程熙 李金霞 陈琦 温富国 吴义男
碳足迹测量与估计是低碳供应链评估的重要指标,目前缺乏统一的碳足迹衡量标准与界限,同时传统的碳足迹测量方法需要大量的计算成本。因此,提出一种先核算后预测的两阶段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估算方法。在第1阶段,电网物资供应链被划分为5个阶段,并构建相应的测算模型,实现对碳足迹的定量描述与评估;在第2阶段,以电缆产品作为碳源,构建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LSTM)的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预测模型。基于2020~2023年电网供应链的碳足迹管理数据进行了数值实验,预测准确率为99.3%。通过与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构建的模型对比,证明模型的准确性与优越性,实现对碳足迹的有效核算与预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威 张继红 吴文广 刘毅 仲毅 王新萌 康秦梓
碳足迹是指商品或服务在生产、运输、使用、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s内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为探究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在整个养殖周期内CO_(2)的源与汇,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筏式养殖海带碳足迹测算方法,对桑沟湾养殖海带的碳足迹进行了测算,分析了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可能的误差来源。结果显示,养殖1 t海带的碳足迹约为–95.93 kgCO_(2)e,其中,碳排放量为74.30 kgCO_(2)e,碳吸收量为170.23 kgCO_(2)e。从海带育苗开始至养成收获的整个过程是碳汇过程,其中,以海带生物质碳的形式固定的CO_(2)占比约为79.9%,以沉积埋藏碳的形式固定的CO_(2)占比约为14.1%,以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的形式固定的CO_(2)占比约为6.0%,沉积埋藏碳和惰性溶解有机碳长期封存于深海或海底;养殖设施是主要碳源,碳排放占比为93.81%,柴油和电能的碳排放占比分别为5.05%和1.14%,肥料和运输的碳排放占比仅有万分之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凌蒙蒙 秦嘉龙
本文结合《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环境会计、生态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为基础,借鉴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调研的报告成果及现有的生态效益评价理论,对三江源区生态效益补偿进行财务评价,以期丰富生态评价理论,同时促进政府环保部门对过去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进行经验总结,提高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效率,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三江源区未来生态建设的规划与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