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1)
- 2023(13460)
- 2022(11765)
- 2021(10989)
- 2020(8943)
- 2019(20742)
- 2018(20780)
- 2017(39191)
- 2016(21513)
- 2015(24122)
- 2014(24292)
- 2013(24109)
- 2012(22562)
- 2011(20487)
- 2010(20542)
- 2009(18664)
- 2008(18072)
- 2007(15636)
- 2006(14007)
- 2005(12509)
- 学科
- 济(91121)
- 经济(91029)
- 管理(57363)
- 业(55865)
- 企(44281)
- 企业(44281)
- 方法(35542)
- 数学(30243)
- 数学方法(29905)
- 中国(26908)
- 地方(26724)
- 农(25875)
- 业经(21139)
- 学(20950)
- 财(18625)
- 农业(17751)
- 贸(15598)
- 贸易(15583)
- 环境(15227)
- 制(15123)
- 易(14982)
- 和(14656)
- 地方经济(14284)
- 技术(14240)
- 银(14103)
- 银行(14064)
- 理论(14056)
- 融(13955)
- 金融(13954)
- 发(13725)
- 机构
- 学院(301442)
- 大学(301401)
- 管理(119051)
- 济(117071)
- 经济(114385)
- 研究(108057)
- 理学(102108)
- 理学院(100870)
- 管理学(99169)
- 管理学院(98633)
- 中国(80140)
- 科学(69001)
- 京(66967)
- 所(55357)
- 农(52513)
- 财(51976)
- 研究所(50521)
- 江(49357)
- 中心(48358)
- 业大(46814)
- 范(42982)
- 师范(42559)
- 北京(42249)
- 农业(40908)
- 财经(40877)
- 院(39790)
- 州(37526)
- 经(37034)
- 师范大学(34502)
- 省(33461)
- 基金
- 项目(206938)
- 科学(161895)
- 研究(152204)
- 基金(147403)
- 家(128910)
- 国家(127772)
- 科学基金(108870)
- 社会(93411)
- 社会科(88343)
- 社会科学(88320)
- 省(82490)
- 基金项目(79115)
- 自然(71255)
- 自然科(69498)
- 自然科学(69484)
- 划(69185)
- 教育(68912)
- 自然科学基金(68189)
- 编号(63215)
- 资助(60044)
- 成果(51028)
- 发(48277)
- 重点(46754)
- 部(44701)
- 课题(44250)
- 创(42862)
- 创新(39948)
- 科研(39118)
- 发展(38304)
- 项目编号(37869)
- 期刊
- 济(136639)
- 经济(136639)
- 研究(91289)
- 中国(63921)
- 学报(48358)
- 农(48161)
- 科学(45716)
- 管理(44492)
- 教育(37831)
- 财(36972)
- 大学(35826)
- 农业(33690)
- 学学(33448)
- 融(27571)
- 金融(27571)
- 技术(26799)
- 业经(24014)
- 经济研究(20601)
- 财经(18911)
- 图书(17994)
- 问题(17565)
- 业(17538)
- 经(16022)
- 资源(16013)
- 科技(15483)
- 理论(14895)
- 技术经济(14403)
- 现代(14202)
- 实践(13768)
- 践(13768)
共检索到457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佟守正 吕宪国 杨青 姜明 刘吉平
选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中的VIP维普中文期刊网1989年~2003年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自1994年~2003年间,以三江平原为关键词,同时包括挠力河和别拉洪河等三江平原典型流域湿地公开发表的湿地研究论文为对象,分别对其加以分析归类。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该区以湿地农业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主;中后期以资源开发和自然环境变化为研究方向,生物多样性和流域治理领域研究明显加强;2000年之后,从资源开发到湿地环境变化、湿地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湿地结构、功能、湿地评价、湿地研究技术与手段、湿地保护和管理等各项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明显拓宽。论文对三江平原湿地科学的研...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研究 发展 展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敖长林 刘芳芳 焦扬 陈瑾婷
本文基于选择实验法的调查问卷数据,应用卡方检验及多项Logit模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受访者的选择行为过程,分析了不同特征的人群对湿地生态价值偏好的不同。分析表明,人们对"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属性的重视性最高,对其他属性的重视性次之。以人们对"遗产价值"属性选择作为参照,分别得到了其他属性选择相对于参照选择的不同回归结果,并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有利于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价值的整体与部分进行区别认识,掌握公众对不同属性的偏好以及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环保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博 邓伟 陶和平 于欢 李爱农
采用多尺度滑动窗口算法,分析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的人为干扰空间格局,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在建三江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受人为干扰度(pd)及干扰邻近度(pdd)。结果表明:1)2001—2006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多尺度的干扰格局分布有极大影响,耕地干扰比例高达37.94%。2)人为干扰度类型c1、c2在水域、林地和沼泽分布较广,干扰值较小;而水田和旱地占干扰度c7、c8的74.38%和61.76%,说明耕地是建三江区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人为干扰源。3)多尺度干扰邻近度证明人为干扰是在一定尺度上发生,当pd0.7且pdd>pd时,人为干扰对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必定产生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崔保山 刘兴土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垦荒 ,挠力河流域湿地生态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大量湿地被垦殖 ,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湿地资源的破坏 ,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降低 ;土地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 ;灾害性气候发生频率增加 ;动植物等多样性资源急剧减少。挠力河流域作为“北大荒”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就很具有代表性了。伴随着新千年“北大荒”停止一切垦殖湿地、草地和林地的措施出台 ,挠力河流域也迎来了退耕还林、还牧、还湿的调整时期。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特征 挠力河流域 三江平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辉 宋长春
采用"点轴体系"及"中心地理论"来描述和表征区域人类活动的空间集聚特征,以此反映湿地区域人类活动直接风险来源,通过土壤侵蚀与非点源污染途径,区域非湿地部分(森林、水田、旱地等)通过物质联系(泥沙、氮磷、水等的输出与输入)方式也会对湿地健康造成影响,反映湿地区域人类活动间接风险来源。基于对人类活动影响湿地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的区分以及相应部分风险指标的选择,论文最终完成三江平原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工作。结果表明:DMSP/OLS(Defense Meteorological Program 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夜间灯光及多等级道路数据可以用于区域点轴体系描述,从而表征出湿地区域人类活动直接风险来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高和极高风险源强度等级与区域高等级中心地和高等级道路拟合程度较好;由于较高的生态资产及脆弱性水平,湿地有最高的生态风险水平;三江平原低、中、高和很高风险等级所占比例分别为64.00%、24.28%、10.38%、1.34%,大部分为低和中等风险水平,但有关风险防范任务仍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在相应的高等级风险分布区域;南部地区有较高的风险水平,因此需要着重加以保护。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看,一般认为水田、旱地为生产功能区,森林、湿地为生态功能区。过分关注水田、旱地的生产服务功能会造成下游湿地过量的物质输入从而加剧其风险水平;相反,注重森林保育能够减少泥沙、氮磷等大量输出风险,增加流域产流,从而可为下游湿地健康维持作出贡献。因此,水田、旱地与湿地间是一种生态服务权衡关系,森林与湿地间是一种生态服务协同关系,因此,风险管理方面,应强调区域"点轴体系"与湿地间的空间邻接关系,注重湿地重点生态风险来源(地点与方位)的防范以及湿地与非湿地类型间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权衡及协同管理问题。可为从区域整体水平上削减湿地健康风险水平提供指导和帮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付强 李伟业
以湿地生态区域作为整体系统来研究,结合三江平原区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承载力综合分析模型体系。根据人口承载力模型体系,在参考"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指标总量进行系统预测(按时间序列),拟定了两个承载质量标准,分别为小康水平、富裕水平以及相应的指标阈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三江平原湿地区域五城市人口承载能力,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 可持续 人口承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严冬 夏军 王立新 李云成
为寻求黑龙江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湿地面积两者间的合理比例,使之既能保证粮食生产,又能维持湿地的必要功能,论文首先用模糊评价方法对历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效益和湿地效益分别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反映两方面和谐共存程度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和湿地环境是比较协调的。该时期农作物播种面积为870×104hm2,三江平原湿地面积约为195×104hm2。此结果可以作为设定三江平原湿地恢复程度的一个参考标准。在该标准下,按高单产水平计算,黑龙江省可提供2930×104t粮食,而三江平原湿地植物和鸟类的种类数约可分别恢复到建国时水平的70%和8...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粮食生产 三江平原 湿地 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成 刘昌明 于静洁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先后对三江平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开垦.这些开垦基本上是开垦的天然湿地,从而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在对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与耕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考虑到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需要,该文对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耕地开垦冲突进行了权衡,并提出了建议:①在湿地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应坚决退耕还湿;②尽量使湿地集中连片,使其能发挥最大效益;③必要时应从流域层面考虑湿地的生态分水机制;④耕地开垦应严格控制规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敖长林 董育宁 焦扬 张昆 董利娜
由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法得到的样本数据,通常会包含零观察值,以往研究中的支付意愿函数模型和TobiT模型未能妥善处理零观察值,降低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针对零观察值问题,本文通过构建支付意愿的双栏模型,将零观察值纳入CVM数据分析,提出了双栏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以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为例,得到黑龙江省居民的平均支付意愿为127.93元(/人·年),低于支付意愿函数模型的计算结果134.58元(/人·年),高于TobiT模型的计算结果102.52元(/人·年),得到2010年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价值为49.01亿元/年。研究结果验证双栏模型可以避免因删除零观察值而导致估算结果的高估及将所有零值归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旭 曹宏杰 柴春荣 付晓玲 王继丰 董海鹏 孙杰 刘赢男 穆立蔷
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为三江平原典型沼泽化湿地优势植物,通过野外原位控制试验,研究该物种对氮添加水平和氮素形态的适应性及响应规律,为预测大气氮沉降通量增加及氮素形态变化后湿地植被变化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置3种氮素形态(硝态氮、铵态氮、有机态氮)、3种氮添加水平[4、8、12 g·(m2·a)-1],以及1个对照(不添加氮素),共10个处理,分析各处理间小叶章功能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硝态氮与铵态氮作用下,小叶章的基径、节间长、叶片数、地上生物量及茎、叶生物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中、高氮水平下,铵态氮更侧重于促进小叶章的茎生长,硝态氮对小叶章的叶生长影响显著,有机态氮显著影响小叶章分枝数、叶片数量(P <0.05)。节间数、分枝数、叶片数和生物量随无机态氮添加量增加而增大,有机态氮则趋势相反。施氮后,小叶章叶生物量占比升高。研究结果表明:小叶章对有机态氮的耐受范围小,对无机态氮的耐受范围大。施氮能促进三江平原小叶章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增加叶生物量比重,降低茎和穗生物量比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崔保山 刘兴土
近 50 年来,由于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使得湿地面积缩小,湿地水状况及水质的改变,湿地产品的不可持续开发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等,湿地退化和丧失的最根本原因是人口压力的变化,文章提出了对三江平原湿地进行可持续性管理方案,并从生态、社会、经济指标出发,探讨了湿地可持续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 生态特征 可持续性管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颜华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三江平原湿地的现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降低。以及湿地资源破坏的原因;从机制、投入、立法、运作管理,提出了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湿地 生态补偿 三江平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书可 李顺龙 谢学军 杨鸿波
依据数据调查结果,运用集对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三江平原湿地健康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有关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健康状况的发展趋势呈反势,在管理中注重长效机制和人文因素的作用发挥对于改善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促进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几点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魁义 娄彦景 胡金明 周德民 周晓亮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隅,是全国著名的面积最大的自然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经过近50年大面积开发,天然湿地面积约从原来的534×104hm2减少到113×104hm2,仅占本区土地总面积10.39%的现有湿地基本上镶嵌在大型现代化农场群的耕地之中。自然湿地大量丧失,湿地景观破碎化,受到水源不足、水质下降威胁;湿地变成"孤岛"。湿地功能退化,湿地植物丰度下降,生物生产量下降,濒危植物增加,濒危动物,特别是珍稀水禽数量逐年减少。湿地资源开发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应引起重视。为了改变湿地受威胁、生态与环境退化现状,必须实施湿地恢复、保育工程:即引水灌溉工程、廊道建设工程和关爱湿地工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德民 宫辉力 胡金明 赵魁义
对我国所剩为数不多的淡水湿地植物生态系统原生景观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对于湿地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多年期遥感影像提取洪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分类信息,在GIS支持下,进行了群落、植被型和景观带3个尺度的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草甸灌丛景观是研究区的基质性景观,草甸和沼泽湿地共同占据了研究区植被型的核心地位,小叶章-苔草群落则是植物优势群落。植物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特征表现为:草甸灌丛分布在广阔的河间干湿交替地带,沼泽湿地主要成条带延伸于河道与洼地带,岛状林则出现在地势较高的岗地段,呈断块分布。研究区典型沼泽湿地面积7年间缩小约10%,周边人类活动造成水资源缺失是退化主要驱动因素,应尽早...
关键词:
湿地 景观 格局 水文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