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5)
- 2023(13961)
- 2022(12317)
- 2021(11659)
- 2020(9791)
- 2019(22634)
- 2018(22710)
- 2017(43407)
- 2016(23956)
- 2015(26964)
- 2014(27085)
- 2013(26905)
- 2012(24646)
- 2011(22189)
- 2010(22169)
- 2009(20423)
- 2008(19583)
- 2007(16951)
- 2006(15021)
- 2005(12933)
- 学科
- 济(99943)
- 经济(99849)
- 业(67187)
- 管理(62561)
- 农(49398)
- 企(45374)
- 企业(45374)
- 方法(43389)
- 数学(38344)
- 数学方法(37773)
- 农业(32856)
- 地方(24497)
- 业经(23991)
- 中国(23776)
- 学(23202)
- 财(19770)
- 环境(17396)
- 制(16522)
- 贸(15330)
- 贸易(15320)
- 理论(14927)
- 易(14815)
- 和(14623)
- 发(14436)
- 技术(14380)
- 划(13281)
- 策(12924)
- 土地(12345)
- 银(12235)
- 银行(12199)
- 机构
- 学院(333892)
- 大学(330258)
- 管理(134448)
- 济(128646)
- 经济(125772)
- 理学(117323)
- 理学院(115983)
- 管理学(113613)
- 管理学院(113055)
- 研究(112051)
- 中国(83835)
- 科学(73629)
- 农(73009)
- 京(71014)
- 业大(58365)
- 所(56583)
- 农业(56194)
- 财(53770)
- 中心(52576)
- 江(52475)
- 研究所(52069)
- 范(45746)
- 师范(45338)
- 北京(43631)
- 财经(43360)
- 院(40390)
- 州(40271)
- 经(39501)
- 经济管理(37101)
- 省(36716)
- 基金
- 项目(236673)
- 科学(185545)
- 研究(172579)
- 基金(170007)
- 家(148599)
- 国家(147330)
- 科学基金(126264)
- 社会(106859)
- 社会科(100744)
- 社会科学(100715)
- 省(95066)
- 基金项目(91590)
- 自然(83460)
- 自然科(81401)
- 自然科学(81386)
- 自然科学基金(79841)
- 划(78567)
- 教育(77627)
- 编号(72364)
- 资助(69262)
- 成果(56887)
- 重点(52949)
- 发(51338)
- 部(51335)
- 课题(48913)
- 创(48443)
- 创新(45102)
- 科研(44950)
- 大学(43077)
- 教育部(42876)
- 期刊
- 济(145008)
- 经济(145008)
- 研究(91137)
- 农(72725)
- 中国(66039)
- 学报(55289)
- 科学(51782)
- 农业(49733)
- 管理(44304)
- 大学(41669)
- 学学(39452)
- 财(37746)
- 教育(35370)
- 业经(29528)
- 技术(29158)
- 融(27147)
- 金融(27147)
- 业(24107)
- 问题(20362)
- 资源(19668)
- 经济研究(19537)
- 财经(19064)
- 版(17940)
- 图书(17485)
- 科技(17271)
- 技术经济(16097)
- 经(16077)
- 业大(15644)
- 理论(15392)
- 现代(15368)
共检索到482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于潇 韩伟 郧文聚 吴克宁 魏洪斌 杜国明
以1985年、1995年、2004年和2013年四期Landsat TM/OLI影像和经济社会统计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借用DPSIR模型框架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方面构建洪河农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TOPSIS法对1985—2013年洪河农场土地生态安全演变进行研究,并对影响土地生态安全实现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洪河农场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变化趋势呈"V"字形,其主要障碍因素从初期的响应系统,演变为研究期末的压力和状态系统;在土地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压力、负面环境影响不断增大的同时,人类也对自身行为进行了的调整,采取对策进行对系统环境胁迫进行了积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云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中捷友谊农场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其农业发展的生态模式,为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国营农场如何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海平
农场或农户效率与生产规模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农业经济学的热点,本文以海南省农垦88个国营植胶农场天然橡胶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证据,从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等角度考察农场天然橡胶效率与生产规模的关系,研究发现:海南农垦国营植胶农场天然橡胶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与橡胶生产规模是呈"倒U型"曲线关系;胶农场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有其生产规模的最优边界;当前海南农垦国营植胶农场橡胶天然橡胶最优的生产规模是年末面积约为13000~20000亩。
关键词:
橡胶农场 生产规模 效率 海南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天一 黄善林 李静
明晰市场驱动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对提高黑土地保护技术应用效率、实现黑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三江平原典型县市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s-ISM模型探讨市场驱动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层次结构。结果表明:有84.47%的农户采用了黑土地保护技术,技术采纳程度均值为2.663;预期当年农产品价格、黑土地保护技术服务市场供给程度、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程度对农户采用黑土地保护技术及其采纳程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农资信息获取便利程度仅对农户采用黑土地保护技术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上年农产品价格及农户对黑土地保护技术服务主体的信任程度仅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程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市场驱动因素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发生机制表现为两条路径及三个直接驱动,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受市场供求因素影响,主要通过市场价格及风险因素的间接影响,又受市场竞争及风险因素的直接影响;市场驱动对经营规模较大及经营旱田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为促进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政府需大力培育黑土地保护社会化服务组织,显化黑土地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及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实施差异化市场驱动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剑良
国营农场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营农场的改革一直是个引人注目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原苏联、东欧国家由于社会制度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对国营农场的改革采取了私有化的办法。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存在的问题很多。有的被迫放慢甚至停止了私有化步伐。我国国营农场的产生,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农场的发展也曾起了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营农场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国营农场究竟向何处去?根据我国国情,私有化的办法看来是行不通的。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国营农场,并提出一条新的改革思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景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先香 何岩 邓伟 严登华
以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性河流挠力河为主要研究对象 ,结合多种分析方法 ,对挠力河的径流演变特征及趋势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性河流径流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相依性 ;自 60年代至 80年代末 ,径流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 ,径流演变过程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这些演化规律均与沼泽化流域的地理特征以及近 5 0a来沼泽及沼泽化土地的大规模开垦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必须加强沼泽生态用水和湿地水资源调控等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沼泽性河流 演化 挠力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莹 雷国平 张弘强 王洪成
[目的]微观尺度分析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时空动态及其变化趋势,旨在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耕地利用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区,运用耕地水资源有效供给量与耕地需水量的比值法,探析2000—2020年研究区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的时空动态;借助Theil-Sen趋势分析法和Hurst指数分析法,对研究区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的空间变化趋势及其未来变化趋势持续性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1)时序变化上,作物全生育期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综合指数的频数分布呈双峰分布特征且其中轴线逐渐向高值移动。(2)空间动态上,作物全生育期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增强的变化特征,其相对高值区由流域中游东部向中游西部和下游西部转移,并且其Sen趋势度大于0的耕地面积比例达到94%以上。(3)未来变化趋势上,作物全生育期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相对强持续性升高的耕地面积比例为93.73%,主要分布在流域中游西部和下游西部的大分部区域。[结论]受气候变化和人工调控的影响,虽研究区作物全生育期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较低,但在时空动态上均呈现出明显升高的变化特征,且呈现持续性升高的未来变化趋势,结果可为优化调配水土资源时空耦合关系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欣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国家垦边项目是核心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模式向边远地区的"扩散型国家发展模式"。特别是西双版纳国营农场的建立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起到了巨大作用。这种国家化的项目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尊重地方性知识和文化传统,与地方社会制度相契合。这种国家发展模式下的共融的族群关系,是作为行动主体的国家与地方少数民族共同选择的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戈珠
一个国家的人民,无论什么阶级或什么职业,都容易满足于小小的成功,而不进行重大改革的时候,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实在是应当寒心的。——日本中江兆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建国 王克如 李少昆 李栓明 王琼
【目的】研究基于国营农场规模化农业生产模式下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功能、以及设计和实现方法。【方法】以新疆兵团农场为例分析国营农场的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特点,合理划分角色和功能,使用BS(Browser/Server)和CS(Client/Server)混合软件结构模式,基于.net技术体系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结果】开发了适用于国营农场的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在兵团130团场进行试运行,系统融合RS和GIS技术,提供了信息采集、录入、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能够满足国营农场生产管理要求,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系统采用基于服务的软件结构,将数据访问封装为Web服务,初步提供异构系统数据共享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修齐
国营农场一般都是大型企业,除拥有现代化大农业外,工业、建筑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都有较大规模,统计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4年《统计法》颁布实施以来,国营农场的统计工作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是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的矛盾异常突出。这些问题不解决,完成统计服务和监督的重任是很难的。一、《统计法》在国营农场宣传不力,贯彻执行不坚决《统计法》颁布施行已三年多了,但不象其他“法”那样,广泛的宣传,引起人们的关注。一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常乃勤 方纯
中国农业银行举办的国营农场贷款,其中有一个职工工资可否贷款的问题,在一个时期,曾经是信贷工作的“禁区”,似乎当然不属于贷款的范围,至今尚未完全解决。我们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韩朝华
本文依据国家农垦系统的档案和相关统计资料探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为什么要创办国有农场,以及创办的成效如何。基本结论:创办国有农场是新中国追求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战略举措之一,国家领导层希望由国有农场作样板,引领和推动全国农业的集体化和现代化。国有农场自创建以来开垦了大片荒原,生产了大量农副产品,发展了非农产业,实现了高速成长。但由于其内在的制度局限,未能摆脱效率低、成本高和大量亏损的被动局面。国有农场的经营不善还含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即国家为积累工业发展资金,通过行政统制汲取农业剩余,给农场的运营绩效带来深远的负效应。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而大量接收安置城镇知识青年和其他富余人员,也妨碍国有农场效...
关键词:
国营农场 农垦 农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