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8)
- 2023(3255)
- 2022(2860)
- 2021(2825)
- 2020(2448)
- 2019(5304)
- 2018(5430)
- 2017(9671)
- 2016(5655)
- 2015(6417)
- 2014(6556)
- 2013(6320)
- 2012(6239)
- 2011(5381)
- 2010(5648)
- 2009(5456)
- 2008(5900)
- 2007(5387)
- 2006(4726)
- 2005(4317)
- 学科
- 济(22499)
- 经济(22470)
- 管理(15724)
- 业(12493)
- 企(10915)
- 企业(10915)
- 方法(10802)
- 数学(9342)
- 数学方法(9006)
- 学(6322)
- 中国(5701)
- 财(5130)
- 农(4902)
- 地方(4722)
- 理论(4641)
- 制(4275)
- 业经(4236)
- 教学(3510)
- 法(3442)
- 贸(3402)
- 贸易(3397)
- 务(3388)
- 财务(3374)
- 财务管理(3358)
- 银(3338)
- 银行(3326)
- 易(3274)
- 策(3265)
- 融(3245)
- 金融(3244)
- 机构
- 大学(81770)
- 学院(80507)
- 研究(28822)
- 管理(27725)
- 济(27087)
- 经济(26225)
- 中国(23174)
- 理学(22865)
- 理学院(22522)
- 管理学(21627)
- 管理学院(21482)
- 科学(19735)
- 京(19076)
- 所(15767)
- 农(14796)
- 研究所(14129)
- 中心(13893)
- 江(13646)
- 财(13541)
- 业大(12638)
- 北京(12252)
- 农业(11749)
- 范(11354)
- 师范(11196)
- 州(11011)
- 院(10572)
- 技术(10417)
- 财经(10230)
- 省(10175)
- 经(9121)
- 基金
- 项目(49517)
- 科学(37194)
- 基金(34266)
- 研究(33868)
- 家(30814)
- 国家(30561)
- 科学基金(25267)
- 省(19461)
- 社会(19279)
- 社会科(18144)
- 社会科学(18139)
- 自然(17573)
- 基金项目(17238)
- 自然科(17197)
- 自然科学(17190)
- 自然科学基金(16822)
- 划(16768)
- 教育(16119)
- 资助(15653)
- 编号(13649)
- 成果(11856)
- 重点(11408)
- 部(10267)
- 课题(10147)
- 发(10018)
- 计划(10017)
- 科研(9625)
- 创(9517)
- 大学(9104)
- 创新(9011)
共检索到134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小丽 何超 黄怡浪
建筑工程事故频繁发生,给建筑业及社会带来了重大损失,对建筑工程事故死亡人数进行预测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选取1998~2012年住房及市政工程事故死亡人数,建立了三次指数平滑法模型,对建筑工程事故死亡人数进行预测,计算出的预测值与原值误差较小,证实了此模型预测事故死亡人数的合理可行性。三次指数平滑法是一种适合建筑事故统计的预测方法,可以对死亡人数进行短期预测,为中国建筑事故预防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三次指数平滑法 建筑事故 预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华伯泉
运用最小平方法求出时间数列的趋势线进行预测时,时间数列所反映的过去各个时间的经济信息都是相等地影响预测值的。它不能正确地反映近期的经济信息要比远期的经济信息影响趋势变化重要得多的客观事实。在预测中如何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呢?一般是采用合理的加权法,即对过去的近期数据比对远期数据给以较大的权数。指数平滑法就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趋势预测法。现就指数平滑法的由来、计算方法和应用介绍如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维铭
指数平滑法是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相结合的一种预测方法。华伯泉同志在《统计研究》1986年第2期中介绍了这种方法,但没有解决平滑常数和初始统计量的合理确定问题,也没有提到模型和实际数据是否适合的检验问题;并且以普通回归方程中y的预测区间代替指数平滑法中Z的预测区间,这是不合适的。本文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并研究K个观测值总和的预测区间。 -、以时间为独立变量的回归模型 设Z_(n+j)表示在时间n+j的观测值,考虑如下形式的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先叶
根据辽宁省1990-2012年的公路通车里程数据,首先分析了五种不同运输形式在23年间运输里程的变化,再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建立公路、简铺路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预测模型,对2013-2015三年的通车里程进行预测。然后应用2013年实际数据,对模型的精确度进行检验、修正,得出2014、2015年新的预测值。最后通过误差分析,肯定了应用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辽宁省公路通车里程的可行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心报 杨印生 于颖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雄苓 徐海云
文章建立了基于人口时间序列资料的ARIMA和指数平滑法人口预测模型,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得出最优模型为ARIMA(2,2,1)模型;用此模型对我国2006~2015年人口数作出了估计。结果表明,ARIMA模型更适合我国人口时间序列数据的拟合;我国总人口在未来十年内仍会增长,但增长速度渐趋缓慢,到2010年末,我国人口将达到13.39亿。
关键词:
人口 ARIMA模型 指数平滑法 预测
[期刊] 预测
[作者]
徐龙封
对指数平滑预测法的思考与推广徐龙封(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44000)1引言社会经济现象过去和现在表现出来的某种规律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成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规律的本性和表现形式可能又要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目前很多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都依据这个道理。首...
[期刊] 预测
[作者]
汪琥庭
指数平滑预测法研究的若干新结果汪琥庭(合肥经济技术学院)SomeNewResultsofExponentialSmoothingForecastingStudyWangHutingInthispaper,wepresentthegeneralizat...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蔚虹 刘立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销售预算之间的关系著名管理学教授戴维·奥利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能把组织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然而,全面预算管理编制的基础一般是从销售预算开始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立新 杜平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需要运用大量的估计数据,这些数据会对以后的全面预算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对所用数据的科学估计是十分重要的,笔者通过建立模型,对数据作出科学估计,以使我们的预算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科学,文章以销售量为例讲述了指数平滑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经济预测 全面预算管理 指数平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媛媛
传统消费价格指数的静态测度特征表现出局限性,文章根据二次平滑处理原理,利用滞后偏差对物价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构建网络消费动态价格指数(DPI),该指数的优点在于:第一,测算精准度高,误差率相对传统消费价格指数低,且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第二,对消费价格趋势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可依据t期内的消费价格实际值预测t+1时期的价格。网络消费动态价格指数(DPI)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对参数?值的依赖性大,需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进行参数校准得到准确的?值,才能进行下一步计算,否则指数准确率将大大降低。利用构建的网络消费动态价格指数(DPI)预测,自2009年我国网络消费进行快速期后,未来20年是网络消费井喷期。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光久
二次指数平滑公式由于具有时间序列数据厚近薄远的调节性、修匀平滑性、递推性、自适应性等优点,在传统时间序列预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特殊的作用.但是,和移动平均方法一样,对于呈现增长变动趋势的经济变量,指数平滑方法也会产生滞后偏差.自然,在线性增长模型中,也不例外。本文拟对二次指数平滑在线性模型预测中的滞后效应与预测误差分析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 问题的提出在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中,指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卫华
针对北京京城工业物流有限公司提交的采购订单在时间上不够准确、供应商难以控制生产提前期的问题,设计了较为合理的采购流程。以需求预测信息为基础,将MRO(生产和维修)物资按ABC分类法进行分类,绝大多数的A类MRO物资的需求量都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动的特点,采用季节性指数平滑法对MRO物资进行预测。建立了季节性指数平滑法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平滑指数的选择。在此基础上,以2008、2009两年的数据作为历史数据,用季节性指数平滑法进行了2010年的预测,并与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误差结果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证明了季节性指数平滑法预测此类MRO物资时的有效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震伟
在预测技术中,指数平滑法常作为一种重要的预测方法被应用。它的预测公式:F_(t+1)=αD_t+(1-α)F_t,它的特点是通过 D_t(第 t 期实际值)和 F_t(第 t 期预测值)两个数据来预测 F_(t+1)(第 t+1期预测值),但在理解指数平滑法公式时,对于它和移动平均法的关系,特别是为什么叫指数平滑的提法缺乏说明,往往令人费解。本文对此试作回答。移动平均法假设预测值只与预测期相邻近若干期数据有关系即与跨越期数 n 有关。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