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0)
- 2023(10696)
- 2022(9429)
- 2021(9151)
- 2020(7552)
- 2019(17569)
- 2018(17549)
- 2017(33709)
- 2016(18483)
- 2015(20842)
- 2014(21150)
- 2013(20961)
- 2012(19151)
- 2011(16856)
- 2010(16792)
- 2009(15451)
- 2008(15267)
- 2007(12741)
- 2006(11013)
- 2005(9555)
- 学科
- 济(72030)
- 经济(71940)
- 管理(57449)
- 业(52152)
- 企(45367)
- 企业(45367)
- 方法(34972)
- 财(30890)
- 数学(29598)
- 数学方法(29245)
- 中国(19208)
- 农(18384)
- 学(17084)
- 业经(16288)
- 地方(16162)
- 务(15441)
- 财务(15381)
- 财务管理(15327)
- 企业财务(14571)
- 理论(14360)
- 制(14135)
- 财政(13078)
- 和(12421)
- 农业(12061)
- 贸(11435)
- 贸易(11429)
- 易(11044)
- 环境(10991)
- 技术(10880)
- 政(10574)
- 机构
- 大学(259321)
- 学院(256303)
- 管理(105168)
- 济(98952)
- 经济(96699)
- 理学(91795)
- 理学院(90815)
- 管理学(89316)
- 管理学院(88872)
- 研究(82834)
- 中国(60798)
- 京(55174)
- 财(53015)
- 科学(52623)
- 所(41280)
- 财经(39187)
- 研究所(37498)
- 业大(37331)
- 农(37072)
- 中心(36622)
- 江(36305)
- 经(35541)
- 北京(34803)
- 范(34008)
- 师范(33739)
- 院(30238)
- 州(29543)
- 经济学(29349)
- 财经大学(29109)
- 农业(28919)
- 基金
- 项目(177679)
- 科学(139205)
- 研究(131505)
- 基金(128498)
- 家(110995)
- 国家(110068)
- 科学基金(94950)
- 社会(81322)
- 社会科(76958)
- 社会科学(76937)
- 基金项目(68931)
- 省(68897)
- 自然(61966)
- 自然科(60485)
- 自然科学(60471)
- 教育(59959)
- 自然科学基金(59342)
- 划(58004)
- 编号(54268)
- 资助(52845)
- 成果(44478)
- 重点(39300)
- 部(39065)
- 课题(36921)
- 创(36874)
- 发(36807)
- 创新(34279)
- 项目编号(34068)
- 科研(33988)
- 教育部(33730)
- 期刊
- 济(107331)
- 经济(107331)
- 研究(78017)
- 中国(46864)
- 财(43980)
- 学报(39998)
- 管理(37730)
- 科学(36475)
- 农(32852)
- 大学(30234)
- 教育(29133)
- 学学(28312)
- 农业(23183)
- 技术(21440)
- 财经(19043)
- 融(18505)
- 金融(18505)
- 经济研究(17104)
- 业经(16660)
- 经(16065)
- 图书(14380)
- 问题(13806)
- 理论(13380)
- 实践(12388)
- 践(12388)
- 科技(12337)
- 技术经济(12075)
- 会计(11748)
- 财会(11705)
- 版(11668)
共检索到369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干胜道 王文兵
三次分配与财会审理论研究有着紧密关系。第一次分配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要注重公平对待利益相关者;第二次分配在注重公平的前提下,要注重财政收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第三次分配在自愿的前提下,考虑财富转移要有利于受益者效率的提升,改善其造血功能,推动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文章提出了上市公司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六条路径,具有创新性、启发性和建设性。三次分配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研究话题,有望成为未来财会审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关键词:
分配 效率 公平 税费 财务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周春梅
从最早的"一鸟在手"理论开始,到Miller & Modigliani(1961)的MM股利无关论,再到后续的一系列研究,国际会计理论界关于股利政策理论的成果非常之多。为了理清股利政策理论的研究脉络,找到破解"股利之谜"的方向,进而为我国股利政策的制定与实行提供参考思路,笔者尝试把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的研究划分为三次飞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股利政策 三次飞跃 理性范式 行为范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雅文 杨苹苹
经济停滞理论研究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范畴,资本主义经济停滞的种种表现往往都表示着资本主义严重经济危机的存在,因此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同样构成对于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探究。20世纪以来,伴随着资本主义严重的经济危机,先后涌现出经济停滞理论研究的三次高潮。第一次研究高潮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主流经济学家从消费与投资角度展开对停滞问题的讨论,而左派学者则从垄断资本主义性质角度认识停滞问题。第二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从供需关系和货币供应量视角认识停滞问题,而左派学者则开启了从"消费不足"视角来解释经济停滞。第三次高潮出现在2008年以来的"大衰退"时期,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停滞的社会因素,而左翼学者则着重探讨了金融化趋向和制度性因素对经济停滞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停滞 大萧条 滞胀 大衰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渝琳 王志珏
本文在研读与梳理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简要评述了第三次收入分配理论的产生与演变,在国内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条件下,在借鉴了国外效用论、弹性论、博弈论三大研究框架后,本文融合了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多个经济学领域否定了"经济效用最大化"的假设,从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分析、个体捐赠动态激励机制、第三次收入分配载体选择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福利性第三次收入分配的研究框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19年5月22—23日,北方七省(区、市)教育财会第三次高端论坛在北国江城吉林市召开,会议由吉林省教育会计学会主办、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协办。来自北京、山西、内蒙古、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七省(区、市)教育会计学会的216位代表参会。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张立峰校长、吉林省教育厅财务处刘青川处长、吉林省教育会计学会栾立明会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教育会计学会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总会计师杜莉,北京师范大学财经处易慧霞处长,内蒙
关键词: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绩效管理 教育会计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白彦锋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范德成 张伟
构造了考虑产业结构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我国1990-2009年的跨产业部门时间系列数据,采用岭回归的方法计算出三次产业比重对要素产出弹性的影响系数,以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初次分配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是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步推进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有助于改善初次分配恶化的局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嘉发 谢清华 韩冰
稳预期是国家审计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现有文献少有研究。本文以第三次分配供给存在交易性动机、投机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三大心理动机风险为研究起源,基于稳预期视角,以国家治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理念—体系—能力”分析框架,研究国家审计对第三次分配供给的治理机制和治理路径。国家审计对第三次分配供给的治理起源于国家审计对国家善治的稳预期作用,该作用可以化解第三次分配供给实践中存在的三大心理动机风险,有利于第三次分配各参与主体稳价值预期、稳目标预期、稳过程预期和稳结果预期,激发第三次分配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实现第三次分配供给与国家善治的相互促进和耦合持续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林蒲
本文系林蒲同志在皇秦岛内部审计人员培训班所作的专题报告,阐述了市场经济体制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形势下财务会计业务改革及其对审计业务的关系,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全文过长,分两次在本期和下期刊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慧
供给侧改革对于我国经济结构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会产生重要影响。管理会计应当充分抓住供给侧改革契机,大胆探索,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财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5辑)》由张茂杰主编,作者从供给侧角度来分析管理会计的创新研究。本书作者认为,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企业应当顺应供给侧改革思路,调整自身财务和价值增值体系,这样可以使得企业管理会计建设思路也出现相应变化。在供给侧改革大环境下,企业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就必须改变原
关键词:
财会工作 研究与实践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林蒲
(二)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和业务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对审计提出了挑战,也带来好的机遇。因而,当前正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与财务会计改革同步,加强审计理论研究,进行审计业务建设的大好时机。 一、市场经济对审计的影响和提出的要求 审计的萌芽和成长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其发展和壮大乃是产品经济转换为商品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诗情
第三次分配作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补充,对促进社会资源的均衡流动和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着积极意义,其中蕴含的强大的社会精神力量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前社会环境下,第三次分配虽然已经存在一定的主体力量和实现渠道,但其机制的构建仍有不可忽视的缺陷,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作为其主渠道的公益慈善力量也待进一步优化,推动第三次分配机制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慈善力量 共同富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马文武 况成兰
第三次分配作为新发展阶段下助力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需要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现实需要,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实现形式、价值功能、参与主体、作用领域,拓展其科学内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次分配。同时,要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发挥社会财富的本质功能、促进劳动人民各阶层的大团结和大联合的理论逻辑上理解中国第三次分配的价值基础、实践动因、目标指向,还要站在第三次分配助力重构新发展阶段经济秩序、分配秩序、社会秩序、道德秩序的高度上审视其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意义和时代价值。这样有助于全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行动形成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发挥其促进共同富裕作用的共识。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第三次分配 内涵拓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娜 黄明理
第三次分配作为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创新之举,是一种高度依赖道德力量推动社会成员自愿分配资源的特殊模式,其生成蕴含理论逻辑、文化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方面,第三次分配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按需分配理论的人本逻辑与公平正义原则,在反思当前生产及分配方式内生矛盾的过程中重塑了分配的叙事议题及框架。文化逻辑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者爱人”观念嵌入城乡、社区与圈层内所形成的乡土文化中的“爱乡”情结、社区文化中的“爱邻”情结以及圈层文化中的“爱人”情结,构成第三次分配走出西方“慈善悖论”的文化基础与内生的道德动力。实践逻辑方面,第三次分配以开创“先富带后富”新路径、协调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精准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动因,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考察第三次分配的生成逻辑,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第三次分配这种特殊模式“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以及“如何实现”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按需分配 共同富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巧娣 解恒慧
为促进网络教学,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交流、共享和再利用,发达国家纷纷启动了大型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美国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的非盈利组织---教育资源门户(The Gateway To Educational Material,GEM),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网上课程计划、课程单元和其它教育资源;澳大利亚的EdNA创建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