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9)
- 2023(9418)
- 2022(7873)
- 2021(6970)
- 2020(5710)
- 2019(12811)
- 2018(12522)
- 2017(24830)
- 2016(12999)
- 2015(14280)
- 2014(14491)
- 2013(14515)
- 2012(13823)
- 2011(12658)
- 2010(13136)
- 2009(12423)
- 2008(11990)
- 2007(10833)
- 2006(10141)
- 2005(9401)
- 学科
- 济(81868)
- 经济(81818)
- 管理(37270)
- 业(34574)
- 企(26697)
- 企业(26697)
- 地方(23732)
- 方法(23435)
- 数学(20746)
- 数学方法(20534)
- 农(18517)
- 中国(18408)
- 业经(16505)
- 地方经济(15939)
- 财(13354)
- 学(12702)
- 农业(12615)
- 产业(12516)
- 制(12454)
- 贸(11451)
- 贸易(11443)
- 易(11001)
- 策(10957)
- 环境(10550)
- 融(10136)
- 金融(10136)
- 银(10063)
- 银行(10056)
- 行(9776)
- 发(9295)
- 机构
- 学院(192786)
- 大学(188643)
- 济(98683)
- 经济(96934)
- 管理(73483)
- 研究(71873)
- 理学(61884)
- 理学院(61234)
- 管理学(60470)
- 管理学院(60090)
- 中国(55555)
- 财(43351)
- 京(38904)
- 科学(38441)
- 所(35494)
- 财经(32957)
- 中心(31883)
- 经济学(31509)
- 研究所(31435)
- 江(31341)
- 经(29691)
- 经济学院(27940)
- 农(26346)
- 院(25733)
- 北京(24902)
- 范(24382)
- 师范(24229)
- 州(24162)
- 财经大学(23830)
- 业大(22469)
- 基金
- 项目(118525)
- 科学(94889)
- 研究(91372)
- 基金(85947)
- 家(72713)
- 国家(72160)
- 科学基金(62599)
- 社会(61454)
- 社会科(58553)
- 社会科学(58540)
- 省(46798)
- 基金项目(43970)
- 教育(39917)
- 划(37987)
- 自然(36529)
- 编号(36167)
- 自然科(35626)
- 自然科学(35619)
- 资助(35349)
- 自然科学基金(34982)
- 成果(29848)
- 发(29612)
- 重点(26752)
- 部(26218)
- 课题(26213)
- 国家社会(25777)
- 发展(25430)
- 展(25056)
- 创(24912)
- 创新(23404)
- 期刊
- 济(122355)
- 经济(122355)
- 研究(67028)
- 中国(40273)
- 财(32175)
- 管理(30772)
- 农(24959)
- 科学(22696)
- 融(22400)
- 金融(22400)
- 经济研究(20989)
- 学报(20981)
- 业经(18422)
- 技术(18388)
- 财经(17137)
- 大学(16931)
- 教育(16867)
- 农业(16658)
- 学学(16104)
- 问题(15574)
- 经(15175)
- 贸(12644)
- 技术经济(12217)
- 国际(11429)
- 统计(10871)
- 世界(10753)
- 经济问题(10129)
- 策(10007)
- 经济管理(9876)
- 商业(9761)
共检索到315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云平 王昌林
现阶段我国三次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缺乏协同性,表现为:近年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第二产业持续成为带动经济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各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或不可持续性,等等;影响我国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原因包括产业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资源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体制不完善等方面。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思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一产稳、二产强、三产大"的产业发展方针,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三次产业之间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三次产业 经济增长 协同 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秀敏
文章利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三次产业的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三次产业的TFP进行了协整回归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从实证上定量研究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Malmquist指数 TFP 协整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玲 谢玉梅
文章选取1979~2010年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二、三产业能源消费与其相应的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在短期内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高能耗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不明显,第三产业在前期对能源消费的正向冲击作用强劲,但是在后期却出现了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VAR模型 产业能耗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晓阳
贵州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欠发达、欠开发地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当前,已经进入国家规划层面的"黔中经济区"建设,为贵州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贵州应当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黔中经济区"的早日形成和科学发展,这对贵州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推动贵州总体上由农业文明社会向工业文明社会转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世锦
从2002年开始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以一批新的高增长产业的出现和持续强劲增长为标志 ,我国经济正在走出近些年的增长平台 ,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周期。本文首先讨论产业增长新的格局 ,在此基础上 ,对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性质、机制、特征 ,下一步的政策取向等作一探讨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贞洁 吕志军
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机制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可以通过实物期权理论、金融摩擦理论以及代理理论来解释。具体表现为,当企业投资不可逆程度越高、所处行业竞争程度越低、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高以及内部控制质量越差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越强。进一步分析发现,提高市场化水平、发展数字金融以及放松卖空管制均能有效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为提高政策效率,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可以考虑配套上述政策措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晓华 李静雯
经济增长目标所引致的策略性财政政策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将会产生长远影响。利用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动态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策略性财政政策与产业协同集聚之间的内在经济逻辑。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显著抑制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机制检验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压缩社会服务性支出、扭曲税收竞争行为和扩张土地财政等路径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完善金融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以及落实宏观经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负面影响。此外,空间视角下经济增长目标不仅对本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具有负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深化政绩考核机制、规范政府财政行为、完善制度环境等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景明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年预算报告充分表明这两年是各级财政以"四个全面"战略为指引,面对"三期叠加"和社会转型的多重挑战,财税改革破冰前行,财税政策精准发力、协同发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两年。财税改革向纵深挺进这两年的财税改革明显具有依法向纵深挺进的特征。所谓依法向纵深挺进,是指以新预算法为依据,不仅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洁 苏杨
本文结合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特点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制度层面形成全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合力,优先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和实行对环境质量的健康风险管理。基于此思路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末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和相应建议。
关键词:
环境 规划 十二五 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思斯 崔庆军 蒋月星 夏雯婧
利用更具稳健性小样本特性的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和Toda-Yamamoto因果检验方法,从国家总体和三次产业的角度实证研究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上,国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总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国内生产总值是能源消费总量的Granger原因;第一产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间关系相对独立,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表现为第二产业增加值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的Granger关系则刚好相反。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ARDL模型 协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子清 周德群 王群伟 岳江君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法,对1980年~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互作用的动态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相互冲击时各自的贡献率和重要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累积效应是负的,不利于其快速发展,而且这两个产业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正向影响作用不显著,第二产业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之间具有正向影响;②短期内,三次产业经济对自身冲击的贡献率保持在94%以上,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③现阶段,我国在继续强调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关键是建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凌志雄 潘妹
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认为中长期内我国经济增长仍是工业占有主导地位,城市化进程仍需要一段时期。但在我国经济增长短期却发生了增长动力的变化,第三产业已经超越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格兰杰因果检验也同时表明,第三产业将逐渐替代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力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志刚
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和拉动力量,与宜宾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宜宾物流业发展与三次产业增长之间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物流业对宜宾第一产业的拉动效应和影响较弱,对第二、三产业拉动和影响较强。为更好地发挥现代物流业对宜宾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加快推进宜宾区域现代化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
关键词:
宜宾市 物流业 三次产业 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鑫 赵鑫铖 张越
本文采用1981~2009年中国经济及三次产业数据估算了能源对中国经济及三次产业的增长阻力。实证结果表明,能源对三次产业的增长阻力各不相同:能源对第二产业的增长阻力最大为8.5957%,能源对第三产业的增长阻力次之为6.6238%,能源对第一产业的增长阻力最小为0.2122%。
关键词:
能源 三次产业 增长阻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敏 石爱娣
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推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调整需求结构,调整供给结构,调整要素结构。文章从供给和需求两个作用力分析市场的产量及产品的社会价值,对政府鼓励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社会产量与价值最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技术研发投资的最优化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并使得各类稀缺资源得到更加合理、高效的使用,资源要素的替代性进一步增强。各部门和地区根据自己的资源要素特点发展经济,加大创新投入,重视新能源发展,通过新能源引领的产业革命逐步实现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走内生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