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3)
- 2023(13434)
- 2022(11469)
- 2021(10360)
- 2020(8422)
- 2019(18978)
- 2018(18689)
- 2017(35662)
- 2016(19439)
- 2015(21697)
- 2014(21938)
- 2013(21602)
- 2012(20645)
- 2011(18898)
- 2010(19579)
- 2009(18431)
- 2008(18444)
- 2007(16748)
- 2006(15339)
- 2005(14403)
- 学科
- 济(86580)
- 经济(86471)
- 管理(59800)
- 业(56460)
- 企(45549)
- 企业(45549)
- 中国(27339)
- 方法(26656)
- 农(26117)
- 地方(25301)
- 业经(22343)
- 数学(22226)
- 财(21908)
- 数学方法(21893)
- 制(21864)
- 农业(17113)
- 银(16883)
- 银行(16860)
- 融(16398)
- 金融(16395)
- 行(16388)
- 学(16288)
- 贸(15798)
- 贸易(15782)
- 易(15238)
- 环境(14534)
- 体(14532)
- 策(14276)
- 技术(14242)
- 地方经济(14040)
- 机构
- 学院(284875)
- 大学(282456)
- 济(121961)
- 经济(119264)
- 管理(105412)
- 研究(104960)
- 理学(88364)
- 理学院(87307)
- 管理学(85929)
- 管理学院(85370)
- 中国(81251)
- 京(61193)
- 科学(60902)
- 财(60539)
- 所(53457)
- 江(47653)
- 研究所(47622)
- 中心(46802)
- 农(46417)
- 财经(45245)
- 经(40716)
- 范(39564)
- 北京(39228)
- 师范(39212)
- 业大(38135)
- 院(38069)
- 州(37232)
- 经济学(37190)
- 农业(35737)
- 省(33401)
- 基金
- 项目(178995)
- 科学(142191)
- 研究(136073)
- 基金(128189)
- 家(110435)
- 国家(109475)
- 科学基金(93769)
- 社会(87387)
- 社会科(82941)
- 社会科学(82925)
- 省(71473)
- 基金项目(66335)
- 教育(61795)
- 划(59551)
- 自然(57317)
- 自然科(55948)
- 自然科学(55932)
- 编号(55387)
- 自然科学基金(54926)
- 资助(52088)
- 成果(47115)
- 发(44464)
- 重点(41151)
- 课题(40676)
- 部(39692)
- 创(37992)
- 制(37922)
- 发展(36399)
- 国家社会(35855)
- 展(35776)
- 期刊
- 济(151347)
- 经济(151347)
- 研究(94419)
- 中国(67980)
- 财(46174)
- 农(45221)
- 管理(43506)
- 学报(39502)
- 科学(39266)
- 教育(36050)
- 融(34261)
- 金融(34261)
- 大学(30919)
- 农业(30223)
- 学学(28854)
- 业经(25752)
- 技术(25534)
- 经济研究(23386)
- 财经(22866)
- 经(19858)
- 问题(19720)
- 贸(15966)
- 业(15362)
- 国际(14608)
- 世界(14084)
- 技术经济(14064)
- 现代(13747)
- 坛(13370)
- 论坛(13370)
- 科技(13294)
共检索到465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徐华
产业协同发展需要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来帮助实现,但偏离产业协同发展机理的产业政策往往会带来南辕北辙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发展的四种具体机制,提出三次产业能否实现协同发展有赖于这些机制能否应时充分发挥作用。而在当前全球产业链大调整、低碳经济迫在眉睫的形势下,产业政策的设计更加需要依据这些机制的要求灵活包容地开展行业分类管理,运用负向表列供给侧管理和正向表列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企业决策的盲目性,有效地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关键词:
三次产业 协同发展机制 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春 达捷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也给四川的产业结构布局带来了结构性的突变。大灾之后,百废待兴。重振四川经济雄风的关键是要实现产业(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具体措施为:促进四川产业系统的进一步开放;实施非均衡的产业发展战略;强化四川产业系统中竞争与协同两种关联作用;抓住机遇,实现三次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产业协同 就业结构 产值结构 灰色关联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霖 田丽
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运用产业政策扶植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管理法规和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进行了研究,提出现行政策的不足和改进建议,以确保产业政策全方位落地实施,促进产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
新兴产业 产业政策 产业发展 产业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重阳
目前,我国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总体工业进程滞后于东部地区,且绝大多数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基础与条件存在差异性。本文以工业化进程为视角,以四川省为例,研究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提出有效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三次产业 协同 四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晓研 路世昌 兰玲
基于协同学的序参量理论,构建了物流业和三次产业发展的有序度及产业间协同度的评价模型,并以我国东北三省为研究对象,对物流业和三次产业发展的有序度以及系统间的协同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有序度与产业间协同水平高度相关。结论:应加强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特别是与第二产业间的协同作用,从产业互动和融合的角度推动物流产业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
物流 三次产业 序参量 有序度 协同度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柏洲 尹士 邢泽宇 罗小芳
从产业协同理论出发,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政府在技术、政策、市场等方面的驱动对促进我国储能产业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政府驱动对储能产业协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提高储能合作项目运营收益、降低"搭便车"收益有助于储能企业间协同;在一定范围内的储能示范项目补贴和政府监管力度对储能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驱动作用,项目补贴具有快速驱动效应,监管力度具有长期驱动效应;储能系统应用补贴及其合同标的金额越高,驱动作用越大,与合同标的金额的驱动效应相比,应用补贴的驱动效应更具有长期性。
关键词:
储能产业 协同发展 政府驱动 产业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敏 刘阳
目前我国经济已逐步参与到全球化分工体系中,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为深入探寻产业和贸易协同发展的规律,验证现有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是否适应时代要求,发掘未来调整的必要性及可能性,综合分析我国产业贸易政策的具体实施路径,对贸易政策产生的相关效应进行阶段性、系统性的总结十分必要。为此,本文从产业和贸易政策的发展路径入手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同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绍煜
一、三明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三明集体林区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林业发展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1、林业产业基础得到巩固,长期以来威胁和困拢林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危机已根本扭转,森林后续资源大幅度增加,发展林业产业基础好。三明林区现已全面完成宜林荒山造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本文以广州高新技术产业为例,基于2007—2016年广州11个区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产业空间协同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广州的高新技术服务业主要集聚在中心城区,高新技术制造业主要集聚在外围郊县,前者对后者的空间交互效应比直接效应显著。通过打造东西"高新走廊"和南北"科技走廊",广州形成了中心—外围的经济格局。但这种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存在高新技术制造业对高新技术服务业的外生交互效应不显著、替代效应显著和政府补贴偏向等弊端,更多呈现的是高新技术服务业促进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的空间交错关系,产业双向良性循环的协同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薪茹 韩永强
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十分重要。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应充分考虑区域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区域产业发展也应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方面的作用。为此,应从完善顶层设计、优化资源布局、增强服务能力、鼓励区域协作、瞄准核心领域等多个方面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产业 协同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钟 王莹
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根据复合系统的特点,剖析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机制,认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机制包括融合机制、创新机制、结构调整机制和组织机制;利用2008~2012年物联网概念版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评价我国物联网产业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和系统整体的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整体协调性不高,但不协调发展水平是呈逐渐缩小趋势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云平 王昌林
现阶段我国三次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缺乏协同性,表现为:近年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第二产业持续成为带动经济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各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或不可持续性,等等;影响我国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原因包括产业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资源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体制不完善等方面。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思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一产稳、二产强、三产大"的产业发展方针,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三次产业之间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三次产业 经济增长 协同 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成欢 林义
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重要指导原则,推进养老保险多层次协同发展是深化社会保障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基本养老保险实际费率和替代率的测算发现补充养老保险发展存在较大空间;通过分解个人账户基金现值及权益,尝试在多层次体系下建立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间的转换衔接通道。本文研究发现,允许个人账户基金纵向转续是弱化多层次挤出效应的重要方式,能够在保证第一层次覆盖率的前提下促进二三层次扩面。
关键词:
多层次 养老保险 协同发展 配套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敏 刘宁 杨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深刻理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把握经济发展战略和制度构架。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可以说是从调整供给结构角度调整经济结构,突出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已具备的基础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让与区域圈层产业布局相匹配的产业优先发展,进一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地区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巫强 林勇 任若琰
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五大发展新理念之一,而三次产业协调是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各地自身三次产业协调程度也有助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本文试图测算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水平,并挖掘推动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机理。在对产业贡献度等初步评估后,本文重点采取耦合协调度,从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两方面测算长三角三次产业的协调程度,发现总体上,上海三次产业协调度在长三角内部处于领先,浙江和江苏处于第二层次,而安徽则落后于其他两省一市。本文还针对长三角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影响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因素与机理,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均提升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度;政府干预加强对三次产业协调度的影响有两面性;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均提升产业增加值层面的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度,但降低就业层面的长三角三次产业协调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