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54)
2023(15992)
2022(13752)
2021(12797)
2020(10648)
2019(24575)
2018(24227)
2017(47174)
2016(25092)
2015(28310)
2014(28207)
2013(28471)
2012(26494)
2011(24106)
2010(24003)
2009(22373)
2008(21584)
2007(18806)
2006(16739)
2005(15098)
作者
(72773)
(60452)
(60210)
(57501)
(38720)
(28867)
(27248)
(23606)
(23018)
(21603)
(20776)
(20465)
(19227)
(19217)
(18759)
(18743)
(17825)
(17351)
(17251)
(17128)
(15083)
(14793)
(14536)
(13708)
(13554)
(13519)
(13244)
(12828)
(12140)
(11758)
学科
(127102)
经济(126974)
管理(69548)
(66185)
(53214)
企业(53214)
方法(52478)
数学(46120)
数学方法(45745)
中国(31950)
(29724)
地方(27376)
业经(25511)
(25065)
(23776)
(22176)
贸易(22162)
(21452)
农业(20037)
(19757)
(17298)
环境(17198)
(17095)
金融(17094)
地方经济(16776)
(16584)
银行(16542)
理论(16210)
(15887)
技术(15846)
机构
大学(369455)
学院(365512)
(165751)
经济(162738)
管理(144265)
研究(130654)
理学(124756)
理学院(123395)
管理学(121574)
管理学院(120916)
中国(98145)
(78897)
科学(76068)
(71846)
(65239)
研究所(59265)
财经(58142)
中心(57229)
(54986)
(53032)
经济学(52202)
(52150)
业大(50743)
北京(50573)
(47103)
经济学院(46959)
(46861)
师范(46481)
财经大学(43287)
农业(42808)
基金
项目(245554)
科学(194522)
基金(181101)
研究(181011)
(157084)
国家(155879)
科学基金(134034)
社会(117899)
社会科(112040)
社会科学(112013)
基金项目(95353)
(92159)
自然(84684)
自然科(82715)
自然科学(82699)
教育(81268)
自然科学基金(81257)
(77867)
资助(75422)
编号(71559)
成果(58232)
(55685)
重点(54684)
(53580)
(50437)
国家社会(49758)
课题(49213)
教育部(48313)
创新(47167)
人文(46972)
期刊
(183586)
经济(183586)
研究(115122)
中国(68946)
管理(54763)
学报(53786)
(52048)
科学(51444)
(49727)
大学(41329)
学学(38931)
农业(34681)
教育(34504)
(32995)
金融(32995)
技术(31198)
经济研究(31042)
财经(29440)
业经(26747)
(25431)
问题(24002)
(20324)
技术经济(19920)
世界(18862)
(18610)
国际(17893)
理论(17613)
统计(17421)
图书(17088)
现代(16578)
共检索到549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柳全  王玉霞  
基于经典H-P滤波原理,通过技术分离经济时间序列中的波动要素与趋势要素,剔除短期波动对长期趋势的影响,从而分析中国经济波动的基本特征。进而利用H-P滤波结果的相关系数分析GDP总量与三次产业之间的波动关联性。分析期间设为1978—2011年。再建立双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预测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趋势。估算区间设为2013—2020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炳  
研究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波动对于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BeveridgeNelsoN方法,将我国1992-2015年季度gdP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解为确定性趋势、随机趋势和周期成分,分析我国经济所受的真实冲击和名义冲击的产业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总体发展趋势符合库兹涅茨定律。2011年第3季度以来,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超过第二产业并呈加速发展态势;各产业部门的互动名义冲击和整体名义冲击是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而在部门特有名义冲击中,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大;三次产业特有真实冲击是我国经济波动中随机性趋势的主要来源,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特有真实冲击产生负向影响,第二产业的真实冲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瑶  
文章在开放经济RBC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随机增长趋势的RBC模型。同时,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本文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校正并且对中国经济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带有随机增长趋势的RBC模型能够对中国的经济情况进行适当的模拟。特别是,模型能够解释经济变量波动呈现的产出<消费<投资的现象,同时模型也能够对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刻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玲  谢玉梅  
文章选取1979~2010年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二、三产业能源消费与其相应的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在短期内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高能耗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不明显,第三产业在前期对能源消费的正向冲击作用强劲,但是在后期却出现了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本文基于国际经济周期理论,使用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的方法检验中国经济波动的国际协同,基于此分解中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经济增长的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进而针对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分别设定非线性因子模型,以此刻画国际共同冲击、国别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波动的国际协同包括趋势与周期的协同。近期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趋势成分都处于下降通道中,周期成分虽有一定反弹但幅度较小。这一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且具有恶化的趋势。中国经济波动的国际协同既有外国冲击对中国的溢出效应,也有国际共同冲击的作用。当前的国际共同冲击、外国冲击和本国冲击的综合作用,使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  
短期经济波动如何影响长期经济平均增长趋势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我国省际数据发现,波动性对长期增长趋势有显著影响:1978年前,波动性与平均增长呈负相关的特征在多数省份出现;1978年后,两者关系主要表现为正相关。本文通过建立内生随机增长模型,研究波动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了实际波动与增长关系的一种合理解释。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人力资本形成过程分为自然形成和主观形成,教育投入等决定主观形成过程的因素的多少是决定波动性如何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方向的关键。当教育投入较高,以致主观过程占优时,波动性对长期增长趋势有正效应;反之,当自然过程占优时,波动性对平均增长有负效应。模型结论与建国后的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军伟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波动门槛效应,总体上,在低波动时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减损效应,在高波动时期,波动对增长的影响正向不显著,但分不同工业行业性质下,竞争性行业在低波动期波动对增长有负影响,垄断性行业则有正影响。由结果本文认为中国还是一个以投资为主体的经济转型国家,在经济受到冲击时,政府的稳定性政策可以避免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军伟  
文章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采用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对1978~2011年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雅君  田依民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增长面临较大波动的考验,因此探究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四变量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从时间维度和时点维度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反应,得到如下结论:宏观经济风险的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效果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差异性,即经济波动率冲击对潜在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的影响是正向的,在长期内影响则变为负向。故当整体宏观经济的风险不确定性出现暂时性增加,国家应侧重实施旨在长期降低经济波动率的政策,而不仅仅是着眼于短期内的政策效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明  
本文借鉴Lucas(1987)、Alvarez和Jermann(2004)的研究模型,将非平稳的消费序列分解为周期波动成分和增长趋势成分,估算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总福利成本和边际福利成本,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经济波动还是经济增长,边际福利成本均为总福利成本的两倍左右;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的福利成本在1952~2010年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1952~1990年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显著大于1991~2010年,而后一阶段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则远远大于前一阶段。宏观调控应增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着重防范内外部因素对经济增长趋势的不确定冲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宏杰  刘锐金  杨琳  
采用HP滤波法将1970~2008年间全国、农垦和民营以及三大植胶区的天然橡胶生产数据分解为波动序列和趋势序列两部分,对波动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其波动特征,利用趋势序列建立关于时间t的趋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橡胶产量波动对农垦产量波动最为敏感,对海南的产量波动最为敏感,对单产波动最为敏感;未来中国天然橡胶的增产空间与国家的目标值相差较大,保增长的任务艰巨。最后,提出了促进天然橡胶快速平稳增产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娟伟  任保平  
在理论上探讨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3SLS和系统GMM方法,结合中国1982-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通过宏观经济稳定性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其中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加剧了经济增长波动性,资本项目收支失衡是形成通货膨胀波动的重要因素,而且经济增长波动性也加剧了通货膨胀波动,因此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有利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巍贤  康朝锋  
本文应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实际GDP的波动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国外学者对美、英、日三国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波动机制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存在着显著区别:在我国,前期的经济波动在本期有被放大的趋势,这反映了经济体系自身的不稳定性;而外部干预对稳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结论的现实意义在于,在经济系统自身还不完全具备自我稳定的功能的条件下,外部干预是保证经济平稳过渡的重要条件,放弃干预可能使经济陷入剧烈的波动之中。我们的结论为渐进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涛  
本文从分析货币与信贷在解释经济波动的差异入手,结合中国政府主导经济的特点,建立了一个中央与地方政府目标冲突的信贷模型,分析中国的经济波动。中国的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信贷约束”的地方政府提供过度的总量供给与承担宏观调控和银行风险的中央政府存在需求压缩之间的矛盾。增长与调控从时间上讲是相互分离的两个过程,低利率与负利率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客观上起到了缓解信贷偿还压力和减少宏观经济风险的目的。上述结论得到经验研究的有力支持,经济增长和信贷增长尽管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经济系统出现偏离时,以行政命令为主的GDP调整较信贷规模调整有更高的显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