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2)
- 2023(5533)
- 2022(4012)
- 2021(3561)
- 2020(2834)
- 2019(6110)
- 2018(6182)
- 2017(10892)
- 2016(6739)
- 2015(7652)
- 2014(7751)
- 2013(7094)
- 2012(6239)
- 2011(5639)
- 2010(5665)
- 2009(5012)
- 2008(4936)
- 2007(4445)
- 2006(4015)
- 2005(3906)
- 学科
- 济(22780)
- 经济(22754)
- 业(13674)
- 管理(13500)
- 企(9663)
- 企业(9663)
- 中国(9359)
- 农(8783)
- 学(7836)
- 业经(7033)
- 地方(6832)
- 方法(6194)
- 农业(6019)
- 理论(5776)
- 教学(5512)
- 发(5172)
- 数学(5114)
- 数学方法(5009)
- 制(4615)
- 教育(4536)
- 发展(4480)
- 展(4464)
- 产业(4329)
- 财(4297)
- 体(3708)
- 及其(3623)
- 学法(3595)
- 教学法(3595)
- 银(3575)
- 信息(3556)
- 机构
- 学院(91632)
- 大学(90666)
- 研究(37241)
- 济(30538)
- 经济(29731)
- 管理(26942)
- 科学(26555)
- 中国(25496)
- 农(24811)
- 理学(22861)
- 理学院(22469)
- 管理学(21773)
- 管理学院(21640)
- 所(20922)
- 京(19876)
- 农业(19845)
- 研究所(19439)
- 业大(17968)
- 江(16314)
- 中心(15645)
- 技术(14336)
- 院(13885)
- 范(13645)
- 省(13458)
- 财(13377)
- 师范(13300)
- 州(12438)
- 农业大学(12422)
- 北京(11962)
- 室(11828)
- 基金
- 项目(64898)
- 科学(48504)
- 研究(44220)
- 基金(43640)
- 家(40606)
- 国家(40267)
- 科学基金(32568)
- 省(27831)
- 社会(25680)
- 社会科(24168)
- 社会科学(24161)
- 划(23242)
- 基金项目(22777)
- 自然(21937)
- 教育(21656)
- 自然科(21443)
- 自然科学(21424)
- 自然科学基金(21037)
- 编号(18157)
- 资助(17653)
- 重点(15991)
- 成果(15004)
- 发(14839)
- 课题(14351)
- 计划(13748)
- 创(13570)
- 科技(13005)
- 部(13004)
- 创新(12800)
- 科研(12494)
共检索到141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康传磊 李秋芬 张艳 陈世波 王越
为了考察3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对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es)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选择初始体重为(98±6)g的圆斑星鲽240尾,随机分为8组。分别接种花津滩芽孢杆菌(Bacillus hwajinpoensis)SLWX_2、嗜碱盐单胞菌(Halomonas alkaliphila)X_3和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SLNX_2的不同组合。测定了不同组合中各项无机氮及有机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实验过程中,对照组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总氮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康传磊 李秋芬 张艳 陈世波 王越
为了考察3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对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es)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选择初始体重为(98±6)g的圆斑星鲽240尾,随机分为8组。分别接种花津滩芽孢杆菌(Bacillus hwajinpoensis)SLWX_2、嗜碱盐单胞菌(Halomonas alkaliphila)X_3和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SLNX_2的不同组合。测定了不同组合中各项无机氮及有机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实验过程中,对照组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总氮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悦欣 许兵玲 何洁 杨凤 雷衍之
:对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自净式养殖槽水层和过滤沙层的异养细菌和硝化细菌数量及硝化速率进行了研究 ,测得装有循环过滤装置的水槽水中和沙粒上异养细菌平均数量分别为 2 .32× 10 4 CFU /ml和 2 .89× 10 6 CFU/ml(湿沙 ) ,亚硝酸细菌分别为 3.0× 10 2 ml- 1和 2 .0× 10 4 ml- 1(湿沙 ) ,硝酸细菌分别为2 .0× 10ml- 1和 3.0× 10 3ml- 1(湿沙 )。水和沙粒的氨氧化速率平均分别为 0 .0 32mg/ (L·d)和 7.59mg/ (L·d) (湿沙 ) ,亚硝酸氧化速率分别为 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彭志兰 柳敏海 郭海波 罗海忠 薛超波 吴益春 罗海军 夏枫峰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通过定量增加亚硝酸盐含量来富集筛选好氧反硝化细菌,经过选择性培养基初步筛选,测定NO-2-N与NO-3-N的去除率,再通过反硝化培养基复筛选出同时具有去除NO-2-N与NO-3-N能力的目的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以及与其他已筛选出的部分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的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试验,鉴定出目的菌株。在好氧、28℃培养条件下,在反硝化培养基中,该菌株5 d内将NO-2-N由3 570 mg/L降至22 mg/L,去除率达99.4%,将与NO-3-N由2 464 mg/L降至27 mg/L,去除率达98.9%。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细菌 筛选 鉴定 阴沟肠杆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维伟 曹立群 喻其林 孙文 顾文杰 王立群
为从鸡粪好氧发酵过程筛选得到异养亚硝化细菌并测定它们的氮转化能力,在鸡粪与秸秆为堆制原料的发酵过程中的不同温度阶段取样,初步分离异养亚硝化细菌(以乙酰胺为碳和氮源),再通过转化试验测定铵态氮及亚硝态氮,筛选出高效异养亚硝化细菌。结果表明:通过铵态氮转化试验筛选出了15株异养亚硝化细菌,将15株菌生成亚硝态氮的质量浓度统计分析得出其中4株菌与其他菌差异显著(P
关键词:
异养亚硝化细菌 好氧发酵 亚硝态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秋芬 孙雪梅 张艳 刘淮德
测定了不同环境因子,包括温度、盐度、pH、碳源、C:N等的变化对菌株的生长和脱氮能力的影响以及该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8℃、盐度30、pH8.5、乙酸钠为碳源、碳氮比10:1;在盐度20~80、温度25~37℃、pH7.5~9.5、碳源为葡萄糖或乙酸钠、碳氮比5:1~15:1环境条件下均能良好生长,脱氮效率均可达到80%以上;在盐度为150的培养液中仍能生长。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仅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多粘霉素B敏感,对其余27种常用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研究结果说明,该菌株对海水养殖环境适应性良好,在海水养殖水质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安健 宋增福 杨先乐 胡鲲 路怀灯 佘林荣
从对虾池塘筛选得到1株高效的好氧反硝化细菌,命名为YX-6。对该菌生长及反硝化性能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了不同温度、pH、盐度及碳源对该菌生长及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反硝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对数生长期,可将亚硝酸盐氮由10mg/L降至0;该菌最适生长及反硝化温度为30℃;pH值范围为7~9时最适于该菌生长及反硝化性能的发挥。该菌最适盐度范围为0~15;丁二酸钠、乙酸钠为该菌生长及反硝化的最适碳源。通过对YX-6菌株生理生化及16SrRNA分子鉴定,初步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对该菌株亚硝酸还原酶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含有亚硝酸还原酶nir...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小玲 梁运祥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活性反硝化菌DNF409,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判断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在生长的各个阶段,该菌株均具有较强的反硝化活性,最适反硝化碳源为乙醇。在天然养殖水体中,碳氮摩尔比达到8.0∶1、菌体浓度达到108cfu/L时,其反硝化活性即可充分发挥,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率可分别达到94.79%和99.94%。试验表明该菌株在养殖水体的生物脱氮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玫滢 孙晓莉 王豆豆 林雅琪 刘洋
为分离可以高效去除亚硝酸盐的反硝化细菌,并在养殖废水处理中进行应用,本实验通过富集培养、稀释涂布、划线分离、纯化、筛选,从活性污泥中获得两株反硝化能力较强的微生物菌株A和H,研究了温度、pH、溶解氧、碳源、硝酸盐浓度对菌株A和H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两株反硝化细菌经鉴定分别为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A和Pseudomonas stutzeri H。在含有溴麝香草酚蓝(bromothymol blue, BTB)的培养基中,菌株H在37℃,pH 6.0,摇床转速为50 r/min,在添加1%(w/v)的柠檬酸钠为碳源的培养基中,NO~-_3的去除率最高,为84.67%;菌株A在30℃,pH 6.0,静止条件下,以柠檬酸钠为碳源的培养基中,NO~-_3的去除率最高,为67.0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庆武 梁运祥 葛向阳
从不同的水样、土样中用反硝化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202株反硝化细菌。以硝酸盐的降解、亚硝酸盐的积累和脱氮率为筛选指标,从这些菌株中得到1株反硝化能力强的菌株A13,经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然后将该菌株与保存的反硝化菌DNF409联合应用,脱氮率比应用单株菌提高近30%。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中心组合一致精度设计,SAS9.1.3),建立了初始硝态氮浓度为25mg/L水样脱氮率的回归方程,同时得出最佳反硝化条件是CODMn为35.1mg/L,温度为32.5℃,投菌量为6.2×106cfu/mL,反硝化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雅娟 李季 杨耀峰
以鸡粪、锯末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及堆肥方式下主要指标及反硝化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控制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提高堆肥肥效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反硝化细菌并非存在于整个堆肥过程且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变化性较大,而铵态氮是导致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2)在堆肥结束时T1~T5硝态氮浓度为0.24、0.28、0.29、0.27、0.25g/kg(即T3>T2>T4>T5>T1),而反硝化细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稳定性分别是T1>T5>T2>T4>T3,反硝化作用决定堆肥过程中硝态氮的最终含量,初始含水率的降低有利于反硝化细菌群落物种丰富...
关键词:
鸡粪 全氮 硝态氮 铵态氮 反硝化细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洋 舒巧玉 楼春燕 吴湘 韩志萍 叶金云
为了筛选能够高效净化水质的光合细菌菌株,采用半固体试管法和双层平板法,从市售光合菌菌液中分离得到2株光合细菌,分别命名为GHJ-1、GHJ-2,对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及16S rDNA鉴定,比较了这2株光合细菌对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经鉴定这两株光合细菌为Rhodovulum sp菌株。菌株GHJ-1、GHJ-2对污水进行15 d的净化处理后,硝酸盐去除率分别为91.4%和96.3%;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68.9%和82.7%;氨氮去除率分别为56.8%和67.5%;COD Mn的去除率分别为61.7%和42.4%。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雅娟 霍培书 韩卉 李季
用鸡粪与锯末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不同初始含水率及堆肥方式下鸡粪锯末堆肥中铵态氮及硝化细菌动态变化,以期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素的损失,为优化堆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硝化细菌存在于整个堆肥过程,且在堆肥腐熟期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铵态氮浓度与硝化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与稳定性有关,可能是铵态氮会诱发硝化细菌生长。3)含水率是导致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4)通过分析T-RF150、169和343bp对堆肥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且多数属于是不可培养的细菌菌属。5)通过分析可知T3处理有助于硝化细菌群落生长与稳定。
关键词:
鸡粪 堆肥 铵态氮 硝化细菌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魏佳明
湿地细菌参与了表流湿地生态系统中氮的分解与转化过程,是影响表流湿地脱氮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流湿地细菌群落结构,尤其是参与反硝化这一重要脱氮环节的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了解表流湿地的优势细菌及反硝化细菌群落及分布特征,对从微观角度认识表流湿地氮去除机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采用了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了不同季节沿水流方向的不同处理单元的表流湿地细菌、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时空三维分析,并利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了细菌与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与水环境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表流湿地细菌群落OTU数量在5
关键词:
表流湿地 反硝化细菌 时空分布 水环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丽 付智丹 杜青 陈平 杨文钰 雍太文
【目的】揭示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下作物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及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与土壤总氮含量、作物氮素吸收之间的关系,为禾/豆间(套)作减肥增效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大田试验于2013—2015年进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种植模式,设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和玉米/大豆套作(IMS);副因素为玉米、大豆施氮总量,设不施氮(NN:0)、减量施氮(RN:180 kg·hm(-2))和常量施氮(CN:240 kg·hm(-2))。在玉米V12期、VT期和R6期,大豆V5期、R2期、R5期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