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6)
- 2023(11799)
- 2022(9988)
- 2021(9252)
- 2020(7936)
- 2019(17227)
- 2018(17249)
- 2017(32363)
- 2016(17882)
- 2015(19643)
- 2014(19087)
- 2013(18642)
- 2012(17164)
- 2011(15686)
- 2010(16116)
- 2009(15385)
- 2008(15223)
- 2007(14243)
- 2006(12881)
- 2005(11666)
- 学科
- 济(69964)
- 经济(69859)
- 业(66859)
- 管理(59058)
- 企(46586)
- 企业(46586)
- 农(46237)
- 农业(30694)
- 方法(22375)
- 业经(22071)
- 制(21486)
- 财(20345)
- 中国(19698)
- 技术(19310)
- 数学(18911)
- 数学方法(18647)
- 体(15013)
- 地方(14533)
- 银(13455)
- 银行(13421)
- 技术管理(13087)
- 行(12888)
- 学(12705)
- 策(12147)
- 务(11882)
- 财务(11850)
- 财务管理(11817)
- 融(11757)
- 金融(11755)
- 体制(11574)
- 机构
- 学院(247228)
- 大学(243262)
- 济(103952)
- 经济(101768)
- 管理(97022)
- 研究(83153)
- 理学(82641)
- 理学院(81843)
- 管理学(80619)
- 管理学院(80153)
- 中国(66973)
- 农(57105)
- 京(50389)
- 财(50335)
- 科学(48065)
- 农业(43400)
- 江(41471)
- 所(41292)
- 业大(41015)
- 中心(40299)
- 财经(38089)
- 研究所(36609)
- 经(34433)
- 州(31902)
- 北京(31034)
- 经济学(30281)
- 范(30227)
- 省(29978)
- 师范(29937)
- 院(29327)
- 基金
- 项目(161269)
- 科学(128456)
- 研究(122178)
- 基金(116660)
- 家(101012)
- 国家(100021)
- 科学基金(86600)
- 社会(79454)
- 社会科(75031)
- 社会科学(75014)
- 省(65697)
- 基金项目(61892)
- 教育(55061)
- 自然(53705)
- 划(53303)
- 自然科(52473)
- 自然科学(52461)
- 自然科学基金(51602)
- 编号(49691)
- 资助(45178)
- 成果(40757)
- 创(39273)
- 制(36830)
- 部(36124)
- 重点(36094)
- 创新(35871)
- 发(35358)
- 课题(34647)
- 国家社会(32879)
- 业(32623)
- 期刊
- 济(126464)
- 经济(126464)
- 研究(75144)
- 农(60904)
- 中国(60728)
- 农业(40554)
- 财(40461)
- 学报(37322)
- 管理(37098)
- 科学(35706)
- 大学(30032)
- 融(29703)
- 金融(29703)
- 教育(28414)
- 学学(28350)
- 业经(25887)
- 技术(22075)
- 业(20141)
- 财经(19189)
- 问题(17190)
- 经济研究(16838)
- 经(16512)
- 农村(15009)
- 村(15009)
- 农业经济(14173)
- 科技(14141)
- 版(14048)
- 技术经济(13015)
- 世界(12855)
- 经济问题(12016)
共检索到393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禹宏 杨凯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实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从土地所有权中的分离,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两权分离模式下的农地政策也面临诸多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既定政策的"三权分置"将是农地制度改革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但在现实实践之中,作为"三权分置"政策基础的权能分离理论,是源于西方产权制度的经济学概念,无法对我国"农地三权"进行清晰界定和区分,无法有效地保护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推进。为此,应当在坚持农地所有权的基础之上,对承包权及经营权进行清晰的权利界定,强化承包权为成员权,并创设经营权为物权,从而实现在稳定承包权的同时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的政策目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瑞
随着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从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出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形成了"三权分置"的农地产权制度体系。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三权分置"的制度体系,既创新了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制度安排,又避免了农地改革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两级分化",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因此得以"再次创新"。这种新型农地产权制度体系既坚持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促进了农地承包权的稳定,更活化了我国农地经营权,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三农"发展需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守英 王佳宁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遵循。农地制度的完善基本朝向稳定农民与土地关系并使其长期化的方向,旨在形成农民对土地制度的稳定预期。明确集体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各自的权利界定与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创新和实施农地"三权分置"的关键,关乎转型期农地权利体系的重构以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集体所有权是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土地承包权是赋予集体成员的财产权,土地经营权是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享有的耕作权。"三权"要同等保护,不可偏废。在放活经营权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对承包权的产权保护。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地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成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这一重大论断,为全面推进土地制度创新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成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这一重大论断,为全面推进土地制度创新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勇 李凤霞
实践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物权的功能和效力还不够强大,由此造成我国农地产权的不稳定,从而影响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稳定农民对于土地的权利势在必行。稳定地权的两种主要方式——土地私有化和永佃制都存在较大的缺陷。而在对土地承包权改造基础上建立的农地持有权是稳定地权的可行路径。农地持有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农地持有权可以从根本上稳定农民对土地的权利,解决当前在农村土地利用中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犯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管仁勤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工作,本文主要思路是:在界定农地产权,规范土地产权界区,确立农民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开展农地产权的市场化流转,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并通过土地的股份合作制,逐步改变土地小规模分散化格局,为培育土地适度规模主体提供一种长期起作用的机制,并为国家实施土地管理、调节职能奠定相应的微观制度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黎赔肆
西部土地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产权制度创新。已有的关于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理论主要是围绕产权流动(即土地的规模经营 )和确保农户较长的经营期展开的 ,本文着眼于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 4条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原则 :即土地所有权多元化和动态化原则、土地产权制度的区域性原则、土地产权制度的资源专用性和生态性原则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农地 产权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桂华 管仁勤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说明了农地制度变革的重要性 ,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停滞的根源在于农地的超小规模经营和农地资产的凝固化 ,认为农地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在把农地产权一次性固化在农民个人手中的同时 ,活化农地产权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进行市场化的自由流动 ,并在流动中实现土地资产的增值和效率化的配置。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农地产权资产化 农地单嗣继承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晓达
为适应“三农”的形势需要 ,应长期稳定家庭承包制 ,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将现行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权能返还给农户 ,使其有完整的农地产权 ,建立一个农户所有、法律保护、市场配置、国家干预的现代农地产权制度 ,也可简称“农户所有、政府干预”的制度。
关键词:
农地 产权制度 集体所有权 农户所有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祝洪章 张懿玮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依循服务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路径依赖、渐进式、诱致与强制变迁结合等发展演进规律,存在典型制度价值复合化特征。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多重制度逻辑框架下,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策略,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拓展制度逻辑兼容空间,以“地权细分”搭载制度逻辑兼容载体,以“走廊调控”化解制度逻辑兼容矛盾,实现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三权”分置 多重制度逻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晰隆
该文通过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简单回顾,针对目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人格化改革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三权分离"式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想,即将农村土地产权分离成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并提出具体操作办法,实现了农地产权在公有制范畴内的人格化改革,从而有望促进农村土地加速流转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土地产权制度 三权分离 改革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