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31)
- 2023(3554)
- 2022(3150)
- 2021(3257)
- 2020(2626)
- 2019(6430)
- 2018(6642)
- 2017(10434)
- 2016(6838)
- 2015(7953)
- 2014(8218)
- 2013(6979)
- 2012(6222)
- 2011(5658)
- 2010(6020)
- 2009(4923)
- 2008(4980)
- 2007(4247)
- 2006(4009)
- 2005(3817)
- 学科
- 济(15074)
- 经济(15045)
- 教学(13428)
- 管理(10955)
- 理论(9208)
- 学法(8915)
- 教学法(8915)
- 教育(8699)
- 业(7991)
- 中国(7287)
- 制(7144)
- 学理(6935)
- 学理论(6935)
- 企(6762)
- 企业(6762)
- 体(6284)
- 农(4998)
- 体制(4531)
- 地方(4405)
- 业经(4116)
- 研究(3948)
- 财(3931)
- 学校(3731)
- 银(3722)
- 方法(3720)
- 银行(3712)
- 行(3650)
- 融(3411)
- 金融(3411)
- 学(3251)
- 机构
- 学院(78608)
- 大学(72304)
- 研究(28642)
- 济(22802)
- 经济(21954)
- 管理(20059)
- 中国(19902)
- 职业(17695)
- 科学(17284)
- 技术(17007)
- 京(16620)
- 范(16094)
- 理学(16028)
- 师范(15913)
- 理学院(15715)
- 教育(15618)
- 江(15287)
- 管理学(15005)
- 所(14890)
- 管理学院(14830)
- 财(13341)
- 研究所(13308)
- 职业技术(12583)
- 中心(12534)
- 农(12507)
- 师范大学(12419)
- 技术学院(12344)
- 州(11952)
- 北京(10990)
- 院(10384)
- 基金
- 项目(45505)
- 研究(41180)
- 科学(33578)
- 教育(26185)
- 基金(25174)
- 省(22235)
- 家(21178)
- 国家(20878)
- 编号(20706)
- 社会(19582)
- 社会科(18138)
- 社会科学(18133)
- 成果(18117)
- 课题(18041)
- 划(18008)
- 科学基金(16907)
- 年(16173)
- 基金项目(12756)
- 规划(12061)
- 重点(11887)
- 性(11298)
- 项目编号(11278)
- 度(10999)
- 资助(10875)
- 发(10202)
- 大学(10195)
- 研究成果(10172)
- 创(10160)
- 部(9950)
- 江(9794)
共检索到138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成顺
首先,文章简要介绍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背景和内涵,指出了开设该专业的一些三本高校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其次,基于专业的特点,阐述了三本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建设的定位设想;最后,论述了关于加强三本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一些举措和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陶宗晓
国家已将"视觉传达设计"提升为二级学科,但我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泛滥且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教育部正在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办学情况进行检查。文章结合实例从找准办学定位、梳理课程体系、更新基础课教学思路、双师型师资配备以及如何扭转涣散学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三本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危急中立于不败之地提出了一些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办学定位 课程群 双师型教师 基础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荣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产业的快速兴起,我国各大高校开始兴办物流管理专业,积极探索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要探究物流管理创新性人才培养理论,通过外适质量、差异化培养与创新教育等理论,创新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当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教育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求高校教师运用更多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波
当前社会不仅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技能型人才。为了培养更多的创新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首先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师资队伍,开发课程内容,拓展课程资源,变革课程评价方式。其次,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努力协同政府和企业共建"三维一体"的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创业教育模式、课程渗透模式和实践活动模式。最后,引导学生从学习性质、学习途径、学习规模和学习风格等方面进行学习方式转变,加强创新学习、体验学习、结伴学习和失配学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寿安 莫展宏
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林业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高职农林院校为例,分析了推行高职林学创新型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林学特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总结了我校林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举措。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白琳
专业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以专业建设为主线、以课程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主要内容、强化校内实验实训建设的供给侧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并付诸了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关键词:
经济管理 实践教学 供给侧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然
<正>法文化为作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秩序与合作、和谐生活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趋向的总和,既是法学教育能够持续的重要基础,也是法学教育持续开展的重要目的。在实施法学教育过程中,如何传承与发展法文化,关系到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索。由宋知远撰著的《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一书,将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律人才创新培养统筹起来,以法文化的传承发展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实现法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以法文化传承发展为契机,探索推动现代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继而提升法律人才综合素养的路径,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苏志武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要求,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现代大学的四大功能中,人才培养是首要的、基本的功能,因此,提高质量首先就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夯实高等院校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的基础面。然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教育教学诸多方面,又特别需要在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的创新突破。改革实践表明:课堂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仲伟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各国经济逐渐连接成一个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整体。经济是发展教育的基础,经济全球化已对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多边交流、合作与援助逐渐增多,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禹奇才 刘晖
高等学校定位是近几年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对于现状批评声居多。我们认为,高校定位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办学目标定位的千篇一律、盲目攀比,造成办学模式的趋同、办学特色的衰减;微观层面表现为确定办学定位顺序的错位,即先设立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再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而办学目标定位的趋同致使人才规格定位的趋同,影响了教学改革的成效和人才的适应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吉宁
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是在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基础上举行的。2009年至2010年,我们在百年校庆前夕召开了第23次讨论会,在全校师生广泛讨论的同时,约请了朱邦芬、史静寰、钱颖一、姚强、薛澜等一批对学校使命战略、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有深入思考的教授,牵头组成三个研究组,反思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形成了三份很有份量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对这次讨论聚焦问题、推进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建华
当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或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文凭成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发展所必须的"通行证"时,大学对于个人、社会的作用日趋重要。作为贡献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现代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倍受各界关注,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2012年6月29日,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主赛场天津落下帷幕。2008年以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的一大盛事,年年有新意、年年有进步、年年有亮点,不仅是多角度综合展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性成果的平台,而且也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助推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苏海涛 胡鸿志 徐翠锋 许金 郭庆
分析了新工科人才培养下DSP课程的特点,以技术发展与应用为导向,将声信号处理的开发实践引入DSP课程教学过程。注重专业基础与工程实践的衔接,从教案设计、实验教学、课程考核等环节展开声信号处理的DSP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DSP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工程素养,可为相关专业的DSP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DSP 新工科 声信号处理 课程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