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3)
2023(11230)
2022(9396)
2021(8709)
2020(7088)
2019(15829)
2018(15151)
2017(28877)
2016(15985)
2015(17097)
2014(16846)
2013(16234)
2012(15130)
2011(13706)
2010(13906)
2009(12896)
2008(12709)
2007(11242)
2006(10120)
2005(8923)
作者
(48206)
(40460)
(40241)
(38113)
(25873)
(19398)
(18177)
(15523)
(15479)
(14624)
(13873)
(13532)
(13175)
(12912)
(12709)
(12433)
(12350)
(12035)
(11848)
(11746)
(10190)
(9922)
(9878)
(9282)
(9256)
(8946)
(8940)
(8933)
(8141)
(8093)
学科
(58607)
经济(58538)
管理(44159)
(42948)
(33643)
企业(33643)
方法(24703)
数学(21862)
数学方法(21548)
(19120)
(16489)
中国(16108)
(14310)
贸易(14306)
(13953)
(13914)
业经(13840)
农业(12800)
地方(11976)
(11947)
(10871)
(10867)
银行(10812)
(10292)
(10156)
金融(10155)
环境(9912)
(9810)
财务(9792)
财务管理(9769)
机构
学院(225567)
大学(224327)
(90805)
经济(88955)
管理(83246)
研究(81266)
理学(72239)
理学院(71377)
管理学(69982)
管理学院(69584)
中国(62166)
科学(52739)
(49052)
(46762)
(42635)
(41819)
研究所(39309)
农业(39103)
业大(38924)
中心(37130)
(35382)
财经(33033)
(30118)
(29634)
(29459)
师范(29193)
北京(28618)
(27597)
经济学(27529)
(25926)
基金
项目(155895)
科学(122053)
基金(113618)
研究(107800)
(102610)
国家(101754)
科学基金(85376)
社会(68673)
社会科(65162)
社会科学(65145)
(61284)
基金项目(59680)
自然(57502)
自然科(56240)
自然科学(56216)
自然科学基金(55245)
(52832)
教育(49734)
资助(46111)
编号(42087)
重点(35996)
(33909)
(33847)
成果(33602)
(32766)
创新(30708)
计划(30611)
科研(30325)
课题(30054)
国家社会(28576)
期刊
(98096)
经济(98096)
研究(65194)
(44239)
学报(43198)
中国(42224)
科学(37941)
大学(31596)
(30448)
学学(30247)
农业(29313)
管理(29267)
(27479)
金融(27479)
教育(22473)
业经(16978)
经济研究(16727)
技术(16492)
财经(15879)
(15359)
(13590)
问题(12694)
(12378)
业大(12021)
(11631)
科技(11145)
国际(10646)
商业(10189)
农业大学(10141)
技术经济(10059)
共检索到334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建刚  谢超颖  
本文采用银行的季度数据,依据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及脉冲响应分析,选取三期具有代表性的量化指标对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贷款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经济增长速度对不良贷款的推动作用显著;制造业采购经济指数对不良贷款的影响较为显著;工业景气指数和广义货币供给量对于银行业不良贷款增加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必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同时银行要控制贷款规模,优化贷款结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建刚  谢超颖  
本文采用银行的季度数据,依据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及脉冲响应分析,选取三期具有代表性的量化指标对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贷款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经济增长速度对不良贷款的推动作用显著;制造业采购经济指数对不良贷款的影响较为显著;工业景气指数和广义货币供给量对于银行业不良贷款增加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必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同时银行要控制贷款规模,优化贷款结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喜立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意味着中国的商业银行进入逐渐趋严的监管环境。2016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历史高位,且长期居高不下。文章在此背景下回顾了不良贷款的当前形势,归纳总结了导致不良贷款的若干原因,考究了形成潜在不良贷款的若干方式,讨论了各类不良贷款处置办法的优势、劣势,并根据当前的不良贷款情况及严监管环境提出了若干有助于商业银行预防不良贷款的改革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丽  
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后,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高速增长现象突出。本文在分析了新常态经济及不良贷款特点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政府监管、借款企业和银行自身管理四方面,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式,探寻了在新常态下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进而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银华  
不良贷款有其内因和外因 ,银行要解决不良贷款问题 ,必须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加强其自身的制度建设 ,另一方面改善造成不良贷款的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星煜  
本文认为,贷款抵押逆向选择效应是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银行应更加重视第一还款来源,并加强改进风险管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爱华  何国锋  
对长三角地区某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的800多家企业贷款建立不良贷款发生概率的模型发现,影响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信用等级、贷款期限、贷款已发放时间、企业实收资本等。当贷款行业集中度上升时该行业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的概率较高。而大额贷款企业和小额贷款企业不良贷款发生概率的影响因素有区别。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耀中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既有诸如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善,不良资产剥离等内在原因,也有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金融体制改革等外在原因。文章通过对GDP增长,通货膨胀,国有企业利润,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占比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其与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一定的负相关,并给出下一步商业银行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俊杰  
本文基于商业银行在2011—2013年间的相关小微贷款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了影响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规模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小微贷款的规模等都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规模产生显著影响。该结论为我国商业银行完善小微贷款风险控制机制提供了借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洪星  杨大勇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巨额积累正日益威胁着我国的银行体系 ,其中产生于政策性贷款的不良债权具有更多的体制性特征。本文在“经济转型”的框架中对我国当前的不良贷款和政策性贷款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首先估计了不良贷款的规模 ,然后分析了政策性贷款的来源和本质 ,并对其比例进行了估算。借助一个修正模型 ,文章对银行在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的放贷行为进行了研究。最后是全文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蓉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银行体系中累计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为重中之中。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莹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贷业务风险越来越高,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本文在分析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从风险导向角度研究不良贷款的内部审计处置方法,并提出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不良贷款处置策略,以期为创新银行内部审计模式、提高不良贷款处置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四川省巴中地区分行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