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9)
- 2023(10272)
- 2022(8778)
- 2021(8344)
- 2020(7126)
- 2019(15915)
- 2018(15782)
- 2017(30331)
- 2016(15661)
- 2015(17277)
- 2014(16328)
- 2013(15695)
- 2012(14053)
- 2011(12305)
- 2010(11892)
- 2009(10624)
- 2008(9869)
- 2007(8380)
- 2006(6809)
- 2005(5548)
- 学科
- 济(61362)
- 经济(61311)
- 业(50055)
- 管理(49776)
- 企(43978)
- 企业(43978)
- 方法(30521)
- 数学(26573)
- 数学方法(26202)
- 技术(17330)
- 中国(15991)
- 财(15512)
- 农(15282)
- 业经(14951)
- 贸(13124)
- 贸易(13116)
- 易(12805)
- 技术管理(12601)
- 地方(12259)
- 制(10777)
- 理论(10402)
- 农业(10232)
- 务(10016)
- 财务(9983)
- 财务管理(9958)
- 学(9555)
- 划(9516)
- 银(9451)
- 银行(9439)
- 企业财务(9431)
- 机构
- 学院(203648)
- 大学(201781)
- 管理(88177)
- 济(88066)
- 经济(86617)
- 理学(77385)
- 理学院(76681)
- 管理学(75567)
- 管理学院(75155)
- 研究(61838)
- 中国(46792)
- 京(39878)
- 财(37652)
- 科学(34993)
- 财经(30869)
- 中心(30155)
- 江(28981)
- 经(28337)
- 所(27540)
- 业大(27469)
- 经济学(26871)
- 农(26155)
- 研究所(25222)
- 范(24325)
- 经济学院(24313)
- 师范(24088)
- 商学(23930)
- 北京(23811)
- 商学院(23714)
- 院(23553)
- 基金
- 项目(147871)
- 科学(120281)
- 研究(110242)
- 基金(110022)
- 家(94678)
- 国家(93921)
- 科学基金(84001)
- 社会(72980)
- 社会科(69465)
- 社会科学(69452)
- 基金项目(59050)
- 省(58598)
- 自然(53906)
- 自然科(52844)
- 自然科学(52832)
- 自然科学基金(51938)
- 教育(51345)
- 划(48642)
- 编号(43275)
- 资助(43028)
- 创(37283)
- 创新(33916)
- 部(33029)
- 重点(32908)
- 成果(32630)
- 发(31693)
- 国家社会(30860)
- 教育部(29349)
- 课题(29119)
- 人文(29110)
共检索到286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杰 许陶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三星电子作为后发企业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速度。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以斜坡球体模型为分析框架 ,从企业家精神、产业结构、数字化管理以及三星电子的中国战略等方面 ,论证了创新经营是三星电子实现跨越发展 ,实现后发优势的主要推动力量。最后 ,本文就三星电子对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
创新经营 斜坡球体模型 竞争优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随着家电品种和使用人数越来越多,我国家用电器每年都要消耗惊人的电量。因此,节能已经成为家电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节能家电产品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义非常重大。我国在1998年建立节能产品认证制度,2000年国家开始制定能效标识制度。目前,我国家电企业都致力于开发家电产品节能技术,将节能环保落到实处。中国三星电子作为全球消费电子类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文松 马燕
本文从技术创新、价值链等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技术创新在价值链演变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提出技术创新价值链的框架体系,论述了技术创新价值链框架的构成动因、实施过程及运做机理。
关键词:
价值链 技术创新 竞争优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凤翥
组织结构为一个组织的运作提供了载体和支撑,企业组织结构是动态的,其历史演进也是立足于促进企业业务更大程度的增值而进行的创新。我国国企改革用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上百年的演进历程。其中,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凭借自身组织结构的专业化优势完成了"政企分开"的历史任务。文章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下竞争的日趋激烈,组织结构必须坚持按照效率性、专业化的分工协调及有效监督控制原则进行创新,借鉴事业部制和淡马锡控股型组织结构设计,向投资控股型经营实体转变,走产品经营、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组织结构 创新 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霞 杨国辉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地区竞争优势已不再是主要依靠较低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所形成的低层次竞争优势,地区竞争优势形成的核心动力不再是来自区域资源禀赋和物质资本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于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研究表明,由于产业集群能够对企业创新产生许多有利影响,能够产生出强于其他形式的集群式创新动力,因此,可以通过加强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来推动地区竞争优势的形成。
关键词:
创新 产业集群 地区竞争优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融生
以往的创新研究局限于一维市场结构:所有企业的创新能力都一样,谁也不占优势。实际上应根据企业创新能力的不同特征,加以分类,形成高维市场结构,研究此结构下的创新竞争。本文首先证明在高维市场结构下创新竞争均衡点惟一,进而指出何种类型企业具有优势,最后说明合资研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关键词:
创新竞争 纳什均衡 竞争优势 合资研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金龙 张三保
三星公司自创立至今,其产品开发战略演变大致经历了“拷版战略”、“模仿战略”、“紧跟技术领先者战略”和“技术领先战略”四个阶段。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段梦 周颖 吕巍 罗津
针对创业导向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研究的不足,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构建了创业导向、双元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模型,旨在揭示双元创新在创业导向和竞争优势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对全国203家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创业导向对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开发式创新具有倒U型影响;(2)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相关关系;(3)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正向影响企业竞争优势,并在创业导向和竞争优势之间起到中介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占杰
生态环境的压力使"绿色创新"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选择。文章在分析了绿色创新在新形势下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基础上,认为绿色创新通过塑造企业绿色形象和发挥技术先动性使企业获得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内部动力包括利润最大化、企业成长需求和提升企业价值,外部动力包括政府政策导向、科技推动、市场竞争和舆论压力等,最后从政府、企业家和消费者的角度对促进企业通过绿色创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竞争优势 社会支持 动力系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宸璐 沈灏 张洁 黄越
文章基于资源拼凑视角,辨识并实证检验不同类型的闲置资源如何影响不同类型双元创新并提升企业持续竞争优势。通过对490家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非吸收性和吸收性闲置资源对平衡型双元创新呈现出倒U形影响作用,对组合型双元创新呈现出正向影响作用;平衡型双元创新对短期财务绩效呈倒U形影响作用,但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是有利的;而组合型双元创新对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均有利。研究结论丰富扩展了当前的资源管理、创新管理及战略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企业在资源稀缺环境下,配置和利用闲置资源并实施双元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宸璐 沈灏 张洁 黄越
文章基于资源拼凑视角,辨识并实证检验不同类型的闲置资源如何影响不同类型双元创新并提升企业持续竞争优势。通过对490家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非吸收性和吸收性闲置资源对平衡型双元创新呈现出倒U形影响作用,对组合型双元创新呈现出正向影响作用;平衡型双元创新对短期财务绩效呈倒U形影响作用,但对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是有利的;而组合型双元创新对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竞争优势均有利。研究结论丰富扩展了当前的资源管理、创新管理及战略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企业在资源稀缺环境下,配置和利用闲置资源并实施双元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永波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驱动力。我们将商业模式创新分成四个模块:价值主张模式创新、价值创造模式创新、价值传递模式创新、价值网络模式创新,并从这4个方面分析了商业模式创新作用于竞争优势的机理。
关键词: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 竞争优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烨 罗芮钰 郁玉兵 李皓辉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但数字化转型如何提升竞争优势仍有待深入挖掘。本文构建了数字化转型、创新能级和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运用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竞争优势,经内生性矫正和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所发挥的规模、盈利及成长优势效应因创新能级而异,低能级创新更具规模与成长优势效应,高能级创新更有助于提升盈利优势。异质性分析显示,上述效应在不同企业规模、产业分类、行业竞争态势和政策导向下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深度挖掘了数字化转型影响竞争优势的内在机制,既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理论的研究范畴,也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创新能级 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史美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认识到知识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的转型是多层面的,这里既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又有从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在这个多元变革的社会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我国企业可通过知识吸纳和知识转移等方法来进行知识创新,从而再造自身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知识创新 知识转移 知识吸纳 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