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72)
2023(5063)
2022(4361)
2021(4110)
2020(3613)
2019(7952)
2018(8520)
2017(16778)
2016(9395)
2015(10984)
2014(11362)
2013(11050)
2012(10511)
2011(9619)
2010(9847)
2009(9373)
2008(9228)
2007(8540)
2006(7863)
2005(7256)
作者
(28337)
(23379)
(23281)
(22342)
(14659)
(11091)
(10809)
(9042)
(8835)
(8512)
(7904)
(7748)
(7669)
(7528)
(7404)
(7235)
(6867)
(6844)
(6768)
(6700)
(6113)
(5768)
(5756)
(5381)
(5343)
(5313)
(5255)
(5173)
(4864)
(4742)
学科
(33854)
经济(33720)
管理(22899)
(20256)
中国(14279)
(14146)
企业(14146)
方法(12574)
(12336)
(11876)
数学(11204)
数学方法(11092)
(9520)
(8727)
银行(8706)
(8463)
(8133)
(7821)
(7352)
贸易(7346)
地方(7335)
(7305)
金融(7298)
(7179)
业经(6813)
农业(6768)
(6534)
制度(6532)
教育(5643)
体制(5491)
机构
学院(135977)
大学(135890)
(53873)
经济(52441)
研究(49408)
管理(46910)
中国(38973)
理学(38788)
理学院(38294)
管理学(37611)
管理学院(37356)
(30094)
(29718)
科学(29383)
(26049)
(24277)
研究所(23236)
财经(22186)
(21904)
中心(21883)
(19881)
北京(19505)
业大(19367)
农业(19115)
(18499)
师范(18275)
(17870)
(17576)
经济学(16480)
财经大学(16124)
基金
项目(80663)
研究(61838)
科学(61075)
基金(55099)
(47934)
国家(47479)
科学基金(38334)
社会(37312)
社会科(34927)
社会科学(34919)
(32195)
基金项目(28528)
教育(28474)
(27172)
编号(26940)
成果(23949)
资助(23078)
自然(22596)
自然科(21971)
自然科学(21958)
自然科学基金(21519)
课题(19836)
重点(18213)
(18006)
(18001)
(16265)
(16119)
项目编号(16054)
(15983)
(15256)
期刊
(66792)
经济(66792)
研究(45010)
中国(31871)
(23323)
学报(22128)
(21653)
科学(18667)
教育(18614)
管理(18233)
(16742)
金融(16742)
大学(16485)
农业(15508)
学学(15384)
业经(11835)
技术(11802)
财经(11041)
经济研究(10986)
问题(9673)
(9514)
(8133)
理论(7447)
(7287)
图书(7035)
国际(6953)
商业(6867)
实践(6696)
(6696)
改革(6367)
共检索到220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桦  
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的缺陷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是一个主要以城市为基础,现收现付式的待遇固定的养老制度,其特点是:1.它的覆盖面主要是城市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部门,而各地的非国有部门在近年养老制度改革中按照政府强制性要求加入现行养老制度的只有2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娄飞鹏  
养老金三支柱体系的实质是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养老责任,全球多个国家积极探索并建立了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就我国的情况看,建立发展养老金三支柱体系是发展养老金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国养老金的积累过于依赖第一支柱,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相对较慢。后续要进一步明确养老金三支柱体系的改革方向,不断推进养老金三支柱体系的发展,既要改革完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的筹集和管理,又要扩大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的覆盖面,还要大力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储蓄养老计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升华  周文霞  
封闭单一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体系逐渐被开放协同的、以组织业务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开放生态型人力资源三支柱管理体系迭代。构建科学、高效、能够驱动组织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体系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的探索目标。文章从界定组织业务发展战略导向、科学构建人力资源三支柱体系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出发,以期为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增强组织业务发展优势提供借鉴和指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光大集团课题组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补齐养老金体系短板,多措并举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是个世界性难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程度日益加深,迫切需要从完善优化养老保障体系与制度设计、发掘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潜力、畅通养老基金投资渠道等多方发力,为增强全社会养老财富储备、积极应对老龄化夯实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阳义南  
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综述 为老年农民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农民养老的核心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的非常多,其中的绝大部分也都集中于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探讨和构建上。因此,笔者在分析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历史变迁基础上,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建议综合起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包含自我养老、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四支柱模式”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文玫  彭丽  邹凌空  
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对于物质文化等的需要日益加强,养老金已经成为老年人生活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作为我国人口大省,其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水平。文章通过对河北省社保保险基金养老保险部分收支情况的分析,结合美国和日本在养老金模式上的先进经验及我国试点地区的经验及问题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河北省应从建立多元化投资产品、发挥财税政策激励作用、完善第三方监管制度三个层次完善河北省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邓亚峰  
在2019年某国际论坛上,“人力资源管理之父”尤里奇透露,当销售、市场、支持三个角色协同后,团队运行效率会得到了极大提升。凭借这一发现,尤里奇提出了人力资源三支柱思想。笔者在此后的管理实践中时常思索“为什么三支柱灵感来源于营销体系,却率先在人力资源上实践?”并结合项目经验提出了“始于营销,用于HR,归于营销”的三支柱猜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车筱林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预测到2015年底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6%,可以看出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危机。而我们的邻国日本早在1970年便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09年其老年人口比例更是达到了22.8%,进入了超老龄社会,面对老龄化危机,日本全社会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机制,其丰富经验对于我国发展老年服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文辉  
俄罗斯养老保障体系俄罗斯养老保障体系起源于前苏联,原是计划经济下国家统筹现收现付制的福利模式。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为了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逐渐推进市场化改革,经过两轮改革,基本形成了"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框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剑颖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资金和传统保险资金一样,天然具备规模大、风险偏好低等特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国家重要战略,关系到民生福祉,也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是当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的核心工作之一。而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相匹配的,是要尽快推进养老金资产管理的能力建设,包括相应的产品设计与运作能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唐建伟  刘能华  田振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期较早,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作了不少探索。当前,我国的养老理财处于起步试点阶段,产品创新不断加速推进,借鉴国际经验对于我国养老理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养老第三支柱美国美国养老第三支柱发展特点是“共同基金-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的模式。美国养老第三支柱主要指个人退休账户(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IRA)。其中,
关键词: 第三支柱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雪玫  
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定是实现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大事。本文对日本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确定支付型方案 )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改革方案 (确定缴纳型方案 )的特点和优越性进行了讨论。这些问题对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并且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阳秋林  郭丹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社会稳定继而扩大内需的前提,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世界上先进社会保障体系的代表之一。笔者根据在德国学习的体会,对中国、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比较,并得出几点启示,从而寻求可供中国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一、中德社会保障体系比较与分析(一)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历程及结构。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时间上领先于全球,早在1833年就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订。1950年,德国进行了医疗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云飞  
德国博士教育质量水平高与本国教育质量内外部保障体系密切相关。联邦政府、州政府、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社会评估和学术认证机构所组成的外部保障体系与传统学风、招生选拔制度、导师聘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学位考试制度所组成的内部保障体系一道筑成了联邦德国高质量博士培养的独特体系。根据德国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完善研究生院功能、建立完备的内外部保障体系可以为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雪梅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总结了他们的共同经验,提出了构建我国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