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5)
- 2023(8388)
- 2022(6404)
- 2021(5988)
- 2020(4696)
- 2019(10918)
- 2018(10479)
- 2017(18767)
- 2016(10549)
- 2015(12020)
- 2014(12181)
- 2013(11942)
- 2012(11146)
- 2011(10092)
- 2010(10150)
- 2009(9606)
- 2008(9573)
- 2007(8650)
- 2006(7990)
- 2005(7530)
- 学科
- 济(47508)
- 经济(47461)
- 业(25403)
- 管理(25303)
- 中国(18901)
- 企(17624)
- 企业(17624)
- 农(17008)
- 方法(14917)
- 地方(14001)
- 数学(12938)
- 数学方法(12842)
- 业经(11634)
- 农业(11401)
- 制(9851)
- 财(9067)
- 学(8838)
- 融(8007)
- 金融(8007)
- 发(7924)
- 贸(7479)
- 贸易(7469)
- 易(7134)
- 体(7033)
- 银(7032)
- 银行(7012)
- 行(6816)
- 发展(6299)
- 展(6286)
- 劳(6220)
- 机构
- 大学(146784)
- 学院(146007)
- 济(61674)
- 经济(60343)
- 研究(58206)
- 管理(51511)
- 中国(46054)
- 理学(42213)
- 理学院(41616)
- 管理学(40824)
- 管理学院(40537)
- 京(33938)
- 科学(33759)
- 所(29610)
- 财(29030)
- 农(27198)
- 中心(27047)
- 研究所(26366)
- 江(24942)
- 北京(21994)
- 财经(21808)
- 范(21591)
- 师范(21391)
- 院(21222)
- 农业(21063)
- 业大(20937)
- 经(19990)
- 州(19852)
- 经济学(19284)
- 省(18834)
- 基金
- 项目(92767)
- 科学(72380)
- 研究(69165)
- 基金(65749)
- 家(58006)
- 国家(57491)
- 科学基金(48298)
- 社会(44053)
- 社会科(41522)
- 社会科学(41510)
- 省(35197)
- 基金项目(34331)
- 教育(31772)
- 划(30923)
- 自然(29955)
- 自然科(29250)
- 自然科学(29238)
- 自然科学基金(28716)
- 编号(28415)
- 资助(26012)
- 成果(23781)
- 重点(21836)
- 课题(21178)
- 发(21155)
- 部(20401)
- 创(18667)
- 国家社会(18292)
- 创新(17657)
- 性(17373)
- 教育部(17311)
共检索到255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浩 张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文海 柳百萍
本文分析了合肥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提出了发展"三农旅游"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三大途径,并提出通过三个战略转型保证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战略对策,即农业供给结构战略转型以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可做,农民思想观念战略转型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愿做,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战略转型保证转移劳动力有事能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Phillip Brown Hugh Lauder
对于欧洲而言,21世纪的头几十年可能不是一个大衰退时代,但将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方面的研究,范围遍及中国、印度、韩国、新加坡、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研究结果可以说深刻改变了我们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观点。我们注意到,全球劳动力并非仅仅在数量上有了成倍的增长,它还涉及高校学生的增加——2007年全球高校注册生为1亿4000万,可想而知,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有多么充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黎明,周莉敏
蓬勃发展的集市经济──上海集市经济3年大变样回顾孙黎明,周莉敏一份来自中国最大城市──上海的分析报告表明:进入90年代,上海集市贸易的商品种类日益增加,交易额日趋扩大,集市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发展期和完善期交替的年代,1992年至1994年是"三年大变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涛 曹卫东 王雪妍
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中心城市规模能级得到快速提升,引发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的升高,尤其是作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水环境风险备受关注。通过PSIR-TOPSIS模型对合肥水环境综合风险水平进行测度,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分析对城市规模与水环境风险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6—2020年间合肥城市规模水平呈线性增长,水环境风险指数经历持续上升—波动下降—波动上升三个阶段,提示合肥当前水环境风险压力加剧。(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拟合显示合肥城市规模与水环境风险呈现“N”型曲线关系,两个拐点分别处于城市规模0.2和0.8水平处,对应城市增长起步阶段和高规模阶段。(3)脱钩分析表明合肥城市规模取得显著增长后,城水关系的脱钩状态进入不稳定时期,强脱钩与扩张负脱钩交替出现,虽然风险水平仍处于上升阶段,但水环境风险的扩大趋势已被抑制,表征合肥城市规模与水环境风险将进入新的平衡发展状态。本文为避免传统水环境评价单一性局限,结合多种理论模型构建城水关系研究框架,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城市与水环境协调共生的理论支撑与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少华 刘欣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重点是培训,关键在转移,政策是保障,三者有机联系,良性互动。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六大特征,提出应着力构建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技能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健全经费保障、制度供给二大机制,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无序型向有序型、体力型向技能型、兼业型向专业型、流动型向稳定型的合理转型。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培训 系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承农
浦东开发使东上海大变样□余承农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已经走过了六年不平凡的历程。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浦东开发是面向世界的”。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戚晓曜 郑雪
利用我国城市最近的面板数据探讨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问题,分别考察了海西区、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的工资趋同性,并进一步考察了影响地区工资趋同的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与工资趋同趋势的相关关系,对比了海西区与其他两个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主要差异。最后,对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一体化 工资趋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爽
谢谢姚司长,谢谢各位嘉宾!首先祝贺论坛的成立。随着大家饥饿感的增加,对复杂问题的消化能力是递减的,我就集中讲一个问题。大家已经谈了很多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我的发言集中在就业问题。我感觉,现在中国的就业市场正进入一个结构性变化的时期。今年前9个月,即使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韬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又是一个社会与政治问题,因为它最直接地体现了一个经济制度为谁服务的问题。如果劳动力市场制度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改革建设事业的成功就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一个良好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对此,我们必须充分给予重视。在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尤其是私营企业,外资和合资企业有较大发展的情况下,要建立起一个健康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设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若建
割裂的劳动力市场及其对就业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研究李若建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形成劳动力市场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这里,珠江三角洲指的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并将珠江三角洲划分为核心区与外围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若建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大和最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之一。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固然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因素,但是与其周边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也息息相关,正是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下,才形成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力市场。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为今后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凤山
农村劳动力问题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 ,也是新世纪之初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课题。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 ,农村劳动力可区分为农业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三个密切相联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与此相对应 ,本文具体界定了“消化”、“分化”、“转化”三条渠道 ,以期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荣兆梓 江三良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精神,必然引起新的一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地区竞赛。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是城市本身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二十个指标,将合肥市在2001年的实际状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我们的判断是,合肥市提前三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可能的,但目前提出的提前8年实现,即到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困难很大,有必要考虑适当调整。
关键词:
合肥 全面小康社会 理性思考 目标 困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