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2)
2023(14972)
2022(13094)
2021(12572)
2020(10219)
2019(23996)
2018(23813)
2017(43071)
2016(24896)
2015(28399)
2014(28983)
2013(27694)
2012(25466)
2011(23152)
2010(23210)
2009(21023)
2008(20666)
2007(17893)
2006(15866)
2005(14378)
作者
(69036)
(57071)
(56857)
(54398)
(36447)
(27498)
(26105)
(22330)
(21939)
(20705)
(19702)
(19207)
(18220)
(18164)
(17798)
(17675)
(17349)
(16939)
(16440)
(16382)
(14475)
(14221)
(13700)
(13162)
(13051)
(12844)
(12782)
(12705)
(11700)
(11230)
学科
(86769)
经济(86643)
管理(68744)
(61968)
(52569)
企业(52569)
方法(37787)
数学(32309)
数学方法(31813)
中国(29257)
(24682)
教育(24631)
(23841)
(21422)
理论(20569)
(20438)
业经(20352)
地方(18320)
农业(15414)
技术(15203)
(15098)
贸易(15088)
(15048)
财务(14973)
财务管理(14932)
(14652)
(14544)
(14407)
教学(14383)
环境(14292)
机构
大学(342114)
学院(337539)
管理(126753)
(124453)
经济(121312)
研究(117551)
理学(109188)
理学院(107801)
管理学(105765)
管理学院(105104)
中国(82531)
(75143)
科学(72172)
(60434)
(59076)
(54340)
师范(53945)
研究所(53662)
中心(52397)
(52033)
(51666)
业大(48553)
北京(48288)
财经(47053)
师范大学(44083)
教育(43164)
(42698)
(42537)
(41355)
技术(40866)
基金
项目(227124)
科学(178663)
研究(173997)
基金(159806)
(138271)
国家(136968)
科学基金(116856)
社会(104936)
社会科(98991)
社会科学(98963)
(90807)
教育(87429)
基金项目(84478)
(77897)
自然(74784)
编号(74013)
自然科(72962)
自然科学(72948)
自然科学基金(71593)
资助(65310)
成果(63237)
课题(54507)
重点(52490)
(51330)
(48772)
(47666)
项目编号(45250)
教育部(44654)
(44416)
创新(44204)
期刊
(139515)
经济(139515)
研究(110457)
中国(79378)
教育(73601)
学报(52604)
管理(47799)
科学(47702)
(47366)
(47007)
大学(40943)
学学(36843)
技术(34733)
农业(32852)
(27157)
金融(27157)
财经(22901)
业经(21764)
经济研究(21263)
职业(19965)
(19524)
图书(18949)
问题(17376)
(17245)
理论(16632)
科技(15767)
(15448)
论坛(15448)
(15437)
实践(15193)
共检索到517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阳光宁  
三年制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能胜任中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教学,并能适应中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分科课程教学的复合型师资。这既体现了师范院校的本质追求,满足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又兼顾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且符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实际。三年制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必须通过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途径实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在教育体系自身建设与完善、满足中高职学生个体升学以及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能人才需求等多重压力和挑战下,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教育政策语境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而什么是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与传统大学及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什么区别?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金辉  吴晓华  徐智广  赵勇  陈树君  刘明清  
本文制定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校院合作、医教结合"的发展战略,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确立共同合作的附属医院,双方协商开展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在此基础上,采用"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各项改革措施整体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办学水平,提高本专业服务区域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建章  王小平  徐泽宇  
随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行业企业对药学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紧迫。为顺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采取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四个合作为主线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取得初步改革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传兵  
本文从生产目的或工作活动过程、技术活动要素结构与技术知识门类三个角度,试图解析职业教育层次之间的差异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金林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随着规模扩大其社会影响也日益广泛。但决定独立学院能否长久发展的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办学五年的经验,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从社会需求,生源状况来分析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出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应用复合型人才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古天龙  魏银霞  磨玉峰  
目前,教学型高校由于定位不清,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同质化、单一化、表述过于笼统等问题。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不同类型高校其培养目标各不相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学型高校的理性选择,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现实条件确定其培养目标定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玉  
培养目标定位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研究生培养首先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回溯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历史,并从研究方向的变化观察该专业硕士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现状与问题。当前,应从确立目标定位的依据、完善目标基本定位、与其他培养阶段目标对接这三个方面进行目标定位的战略性调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殿红  
基于生态位理论,界定了涉农高职院校专业生态位内涵,结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况,分析了涉农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涉农高职院校专业生态位定位的选择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耀乾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倾向于工具性和功利性的教育理念,过分注重以市场需求与社会就业为导向,完全忽视了对于职业者自身综合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症结"所在。正确审视高职教育目标定位的内涵,全面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对学生个体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周密设计,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盛健  唐林伟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衔接的前提。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长期以来犯了简单"二分法"的错误,但总体而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双重性特征:既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又要培养合格公民。中高职衔接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盲目进行衔接;高职"引领"中职发展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被弱化。克服这些问题的主要策略包括:对中高职衔接进行合理定位、科学设计和全面实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包水梅  
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定位,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术型博士生教育自身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变革。基于历史溯源和现实考证可见:学术创新人才是我国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现实选择,这类人才以高深知识为工作对象,以学术创新为目的,具有"学者"的基本素质:坚实的知识基础,包括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知识、广博宽厚的跨学科知识;卓越的学术能力,包括独立的探究意识、丰富的想象力和理性批判能力;以学术为志业的品质,包括独立人格、对学术的热情、忠诚于学术及坚强的意志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宾恩林  
随着劳动观念解放、劳动价值凸显、工匠影响力外化,当今的工匠精神具有继承性与时瞻性的时代特征,公共性与经验性的多元内核,信仰性与功利性的社会矛盾结构。由此,蕴含“工匠精神”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构中,知识与素质目标从简单到复合改变,技术与技能目标从高等到专研升级,生产派生目标从适应到创造发展。所以,基于“工匠精神”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知识变通与素养精湛型、产品意识与技艺创新型和技能与技术专深型应用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单一的精英型技能人才目标不仅不切实际,也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需要,应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人力资源开发。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高职应适当拓宽人才培养基础,加强学生的通识能力培养,并树立大市场观念,不仅考虑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还应考虑学生的需要,摒弃单一的技术理性思维,激发学生自我成才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随着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作出相应调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付义朝  魏体丽  
自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颁发以来,如何在新的政策背景下重构师范生教学模式,创新培养体制、机制,以及强化实践环节,从而使部属师范大学真正成为优秀教师乃至教育家的摇篮,成为部属师范大学面对的重要课题。本专栏作者所作的相关探索,或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