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1)
- 2023(9939)
- 2022(8979)
- 2021(8591)
- 2020(7194)
- 2019(16743)
- 2018(16910)
- 2017(32580)
- 2016(17840)
- 2015(20066)
- 2014(20066)
- 2013(19833)
- 2012(18197)
- 2011(16270)
- 2010(15975)
- 2009(14443)
- 2008(13806)
- 2007(11757)
- 2006(10196)
- 2005(8851)
- 学科
- 济(70494)
- 经济(70418)
- 管理(49201)
- 业(46632)
- 企(38400)
- 企业(38400)
- 方法(33404)
- 数学(29095)
- 数学方法(28751)
- 农(18889)
- 地方(17626)
- 中国(17622)
- 财(16346)
- 学(16078)
- 业经(15368)
- 农业(12959)
- 贸(11980)
- 贸易(11972)
- 理论(11670)
- 易(11532)
- 和(11508)
- 制(11240)
- 环境(11192)
- 技术(10846)
- 务(10173)
- 财务(10115)
- 财务管理(10090)
- 教育(9811)
- 划(9646)
- 企业财务(9523)
- 机构
- 大学(247201)
- 学院(245033)
- 管理(100540)
- 济(93205)
- 经济(91076)
- 理学(87879)
- 理学院(86845)
- 管理学(85307)
- 管理学院(84863)
- 研究(81818)
- 中国(58998)
- 科学(53312)
- 京(53248)
- 所(41029)
- 财(40634)
- 农(39180)
- 业大(38225)
- 研究所(37853)
- 中心(36786)
- 江(34442)
- 北京(33575)
- 范(33519)
- 师范(33221)
- 财经(33103)
- 农业(30632)
- 经(30142)
- 院(29997)
- 州(28776)
- 师范大学(27113)
- 经济学(26764)
- 基金
- 项目(176022)
- 科学(137683)
- 研究(128463)
- 基金(127040)
- 家(111151)
- 国家(110254)
- 科学基金(94422)
- 社会(78531)
- 社会科(74306)
- 社会科学(74285)
- 基金项目(68724)
- 省(68396)
- 自然(62898)
- 自然科(61418)
- 自然科学(61405)
- 自然科学基金(60272)
- 教育(58510)
- 划(58257)
- 编号(53053)
- 资助(51974)
- 成果(42504)
- 重点(39179)
- 部(38364)
- 发(37438)
- 创(36458)
- 课题(35890)
- 创新(33924)
- 科研(33769)
- 教育部(32720)
- 项目编号(32655)
共检索到348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新晓 陈丽华 周常青 谭鹏
在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花岗岩地区的下岸溪典型小流域里,建立了5个代表不同土地利用现状(林地、灌草地和裸地)的径流观测场,同时进行了多次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通过对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规律的研究,以动力波方程为理论依据,推导出了坡面产流的数学模型,并编写了QBASIC程序,模拟实际产流的动态过程。分别以参数a和各场降雨产生的坡面径流总量为因变量,实际雨强Ip、雨前土壤含水量δ和 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得到了参数预测方程和单场暴雨条件下坡面产流总量的预测方程。通过检验,利用本文提出的方程预测单场暴雨条件下的坡面产流过程是可靠的,在实践中可以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新晓 陈丽华 周常青 谭鹏
在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花岗岩地区的下岸溪典型小流域里,建立了5个代表不同土地利用现状(林地、灌草地和裸地)的径流观测场(5m×20m),同时进行了多次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通过对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泥沙搬运规律的研究,以Shen和Einstein提出的悬移质和推移质的搬运方程为理论依据,推导出了坡面产沙的数学模型,并编写了Qbasic程序,模拟实际产沙的动态过程。拟合中发现B_1是控制产沙数量的量,B_2是控制产沙过程(趋势)的量。分别以B_1、B_2为因变量,实际雨强I_]、雨前土壤含水量δ和(?)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得到了参数预测方程。通过检验,利用本方程预测单场暴雨条件下的坡面产沙过程是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江 王玉杰 北原曜 程云 史玉虎 盛前丽 杨明玉 常丹东
该研究在湖北省秭归县花岗岩坡面下部开挖了一长度为 2 .9m ,深度为 2 .2 3~ 2 .6 0m的土壤剖面 ,经现场观察发现土管主要集中分布在B层 (花岗岩分化程度较高的层次 )和C层 (花岗岩分化程度较低的层次 )的过渡带附近 .在坡面下部坡脚部位垂直于坡长方向上 ,每米宽度大约分布有土管 5~ 7个 .近两个降雨季节的多场天然降雨及管流观测结果表明 ,只要有一定强度的降雨出现 ,土壤剖面中就会产生管流现象 .管流出现的时间、管流历时与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土壤前期水分含量和土管所处的土壤剖面位置等因素有关 .土壤水分含量高、降雨强度大时 ,在降雨历时 1h前后即有管流出现 .不同土管的...
关键词:
土管 管流 长江三峡 花岗岩地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江 程金花 史玉虎 何凡 祁生林 程云
通过在长江三峡曲溪小流域花岗岩林地坡面开挖土壤剖面 ,采用自记雨量计和翻斗式流量计对优先流、土壤渗流及降雨进行了观测 .结果表明 ,在同场降雨中 ,优先流流速最大可达土壤剖面渗流流速的 2 16 6倍 ,所测优先流总量在土壤剖面渗流总量中占 5 5 %~ 7 2 % .在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条件下 ,降雨强度越大 ,优先流产生的时间越早 .在一次降雨过程中 ,降雨历时延长 11h时 ,优先流总量可增加 96 94 0cm3.优先流峰值流量与降雨量、降雨峰值呈正相关关系 .同时 ,降雨量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到优先流在土壤剖面渗流中所占的比重 .同场降雨中不同优先流的波形比较相似 ,即上升阶段的历时较...
关键词:
优先流 土壤渗流 三峡库区 花岗岩地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杰 解明曙 张洪江
根据土力学原理,采用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三峡库区花岗岩山地林木固持土壤、稳定坡面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内摩擦角是决定坡面稳定的重要因素,经实验得出内摩擦角与土层深度显著相关,林地土体的内摩擦角大于农耕地的内摩擦角;土体抗剪强度与土层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土层越深其抗剪强度越大,林地土体的抗剪强度大于农耕地的抗剪强度.由典型坡面实地测量,得到坡面平均坡度值为:农耕地28.7°,林地38.7°.林地比农耕地高10°,反映出林木在保持水土、稳定坡面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花岗岩山地,坡面稳定性,林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江 解明曙
本文应用Horton基本理论,通过野外特定强度的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长江三峡坝区花岗岩坡面马尾松林地、板栗疏林地和农耕地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f)及入渗量(F)。结果表明;(1)土壤前期含水量越高,产生地表径流的时间间隔t_p越短。(2)相同林分的地表土壤水分渗透过程呈现出随地面坡度变陡,稳渗率(fc)逐渐变小的趋势。(3)由于砂砾化面蚀及耕作的影响,农耕地上土壤水分的稳渗率(fc)大于林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云 张洪江 史玉虎 王玉杰 盛前丽 常丹东 北原曜 王治中
为深入研究土管的空间分布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 ,该研究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选择了一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天然次生马尾松林地作为试验场地 ,开挖土壤剖面 ,观测并研究了其土管空间分布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土管主要分布在距地表以下 0 8~ 1 0m范围内 ,经Iδ 指数检验其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型 .据调查并推断其土管成因主要为土壤形成作用和动物活动或植物根系腐烂后形成的根孔所致
关键词:
土管 空间分布 花岗岩地区 长江三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洪江 程云 史玉虎 王玉杰 盛前丽 陈宗伟
相互连通具有一定通透性的土壤大空隙称为大孔隙,亦可称其为土管。根据土管成因不同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即土壤动物活动导致的土管、植物根系形成的土管、土壤裂隙形成的土管和土壤水分运动形成的土管。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至少存在两种成因的土管,即植物死亡根系形成的(生物性)土管和由土壤裂隙形成的(地质性)土管。由降雨导致水分在土壤大孔隙中的运动过程称为管流,管流是优先流的主要形式之一。管流的产生对于降雨而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管流开始出现一般较开始降雨时间推迟3~4小时),管流的产生与降雨强度、降雨量和土壤水力特性等要素有关,相同条件下管流流量和降雨强度及降雨量呈正相关。管流特性不仅与土管的成因有关,而且与土...
关键词:
长江三峡 花岗岩 土管特性 管流 优先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解明曙 张洪江
本文通过实地模拟降雨实验,共选择6个小区进行了10场次降雨,初步得出了位于亚热带区域的花岗岩风化壳坡地(≤26°)产水、产沙基本特性及其趋势。证明此类坡地宜发展林业,尤宜营造针阔混交林,且保持林下地被物≥1000g/m~2,并保持均匀分布为优。若开发为农地或果园,必须配合坡面水土保持工程,否则水沙流失严重。且该类硬质粗砂粒流入河道型水库中,其危害性极大。
关键词:
花岗岩风化壳 模拟降雨 坡地产流产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渠 罗伟华 程炳岩 孙卫国 邓爱娟
根据三峡库区及其周围35个气象站1961年-2010年的逐日降雨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50年来三峡库区暴雨日数、暴雨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过去50年间,三峡库区年均暴雨日数为3.4天,存在2.3年和5年尺度的周期振荡;暴雨强度为72.9mm,具有9.6年尺度的变化周期。7月的暴雨日数最多且强度最强。在20世纪80年代暴雨日数与强度为正距平,在21世纪最初10年,暴雨日数显著减少,暴雨强度增加。三峡库区暴雨日数呈盆地和谷地少、山区多的空间分布,东南部是暴雨日数与持续性暴雨的多发带;暴雨强度东南部较高,西南部低。三峡库区夏季暴雨与洪涝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暴雨对洪...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暴雨 年代际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杰 解明曙 张洪江 常书平
根据水动力学及土力学理论,采用室内和野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中上游花岗岩山地坡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坡度是决定坡面稳定的重要因素,提出了花岗岩山地坡面相对平衡坡度这一概念,并建立了山地坡面相对平衡坡度方程.实验得到坡面相对平衡坡度值为26.3°,根据土力学原理实验得到坡面相对平衡坡度值为24.99°,结果十分相近.据此提出该地区花岗岩山地坡面相对平衡坡度值,为当地的坡地开发利用、水土保持、坡面工程设计及合理发展农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花岗岩山地,相对平衡坡度,坡面稳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钦 白莹莹 王中
结合高空、地面实况观测数据以及1°×1°NCEP客观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6月28日20时至29日20时(北京时)发生在三峡上游地区的一次区域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特征诊断,结果表明本次过程是东北低涡和副高稳定少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形势下,由于高原低值系统在东移过程中与西南涡结合而产生的强降水天气过程。高原上不稳定能量的扰动和下传为西南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能量条件,高低层的水汽平流和水汽辐合的交汇地带与最强降水带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另外,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该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同化了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后,模式模拟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模拟降水能够大致体现该次过程的总的降水演变和分...
关键词:
暴雨 西南涡 中尺度 数值模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丽萍 杨达源 朱大奎
土壤允许流失量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然而,发育在不同母质上的土壤,其土壤的最大允许流失量差异很大,确定这一值的依据也各不相同。在岩成土壤地区,母岩风化剥蚀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是确定土壤允许流失量、分析人类加速水土流失的重要依据之一。选长江三峡黄陵背斜段风化花岗岩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剥蚀沉积相关原理,通过恢复古地理环境及时代,计算出新生代以来本区花岗岩的平均风化剥蚀速率为16.97mm/ka,最大剥蚀速率为49.56。又根据区内太平溪流域的泥沙资料,算出了当地现代的剥蚀速率,多年平均为297.7mm/ka,最小值为31.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珊珊 李占斌 李聪 赵宾华
【目的】分析不同覆沙条件下坡面降雨的产流产沙过程,为揭示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风水复合侵蚀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个雨强(0.5,1.0,1.5mm/min)和3种覆沙方式(全坡、半坡、无覆沙)在室内进行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不同雨强和覆沙条件下坡面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坡面覆沙与无沙坡面(裸坡)相比延长了降雨初始产流时间1~30min;坡面覆沙后使得坡面的产流产沙过程复杂化,出现多峰多谷现象;坡面的累计径流量和累计产沙量均与降雨历时呈显著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在0.9以上;累计径流量与累计产沙量之间呈函数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0以上。【结论】坡面覆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侵蚀的发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崇婧 杨达源 姜洪涛 李徐生 刘浩龙 张丽萍
坡地发育是地貌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三峡地区坡地发育的研究对三峡库岸稳定性的评估和三峡移民的土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从概括坡地发育的研究进展 ,阐述科学家们对坡地发育的不同看法入手 ,引出三峡地区坡地发育的特殊性。初步研究认为三峡地区的坡地发育具有分段式分进的特点 ,包括中山尖峰陡坡的剥蚀后退过程 ,山顶缓坡的风化剥蚀夷平的过程 ,上段斜坡的片流坡地侵蚀过程 ,下段陡坡的剥蚀后退过程 ,山麓堆积缓坡的剥蚀过程等。通过分析三峡地区坡地的五种坡段的成因、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三峡库区的稳定性和三峡移民的土地开发的影响 ,预测未来的三峡库岸 ,大部分为剥蚀陡坡 ,部分为崩塌滑坡陡坡 ,三峡...
关键词:
长江三峡 坡地发育 分段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