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76)
- 2023(3146)
- 2022(2780)
- 2021(2525)
- 2020(2168)
- 2019(4664)
- 2018(4399)
- 2017(7997)
- 2016(4348)
- 2015(4937)
- 2014(5011)
- 2013(4854)
- 2012(4711)
- 2011(4262)
- 2010(4242)
- 2009(3793)
- 2008(3775)
- 2007(3017)
- 2006(2808)
- 2005(2711)
- 学科
- 济(17123)
- 经济(17102)
- 管理(10858)
- 业(9127)
- 地方(8184)
- 农(6807)
- 学(5878)
- 企(5726)
- 企业(5726)
- 方法(5106)
- 中国(5000)
- 农业(4802)
- 数学(4481)
- 数学方法(4377)
- 环境(4292)
- 地方经济(4098)
- 财(3949)
- 制(3939)
- 业经(3556)
- 和(3500)
- 银(3304)
- 银行(3293)
- 行(3168)
- 融(3109)
- 金融(3107)
- 贸(3042)
- 贸易(3035)
- 易(2853)
- 划(2699)
- 度(2667)
- 机构
- 大学(60676)
- 学院(60234)
- 研究(25060)
- 济(22809)
- 经济(22203)
- 管理(21513)
- 中国(19315)
- 理学(17696)
- 理学院(17388)
- 科学(16983)
- 管理学(16949)
- 管理学院(16842)
- 农(13736)
- 京(13540)
- 所(13128)
- 中心(12072)
- 研究所(12031)
- 业大(10902)
- 农业(10739)
- 财(10361)
- 江(10306)
- 省(9846)
- 院(9343)
- 范(9170)
- 师范(9080)
- 湖(8895)
- 北京(8394)
- 州(8350)
- 科学院(8059)
- 财经(7556)
- 基金
- 项目(43777)
- 科学(33590)
- 基金(31380)
- 研究(29827)
- 家(29016)
- 国家(28635)
- 科学基金(23589)
- 社会(18554)
- 社会科(17527)
- 社会科学(17521)
- 省(17072)
- 基金项目(16612)
- 自然(15921)
- 自然科(15425)
- 自然科学(15416)
- 自然科学基金(15113)
- 划(14587)
- 资助(12714)
- 教育(12582)
- 编号(11901)
- 重点(10508)
- 发(9937)
- 成果(9432)
- 部(8864)
- 计划(8857)
- 创(8451)
- 科研(8350)
- 课题(8298)
- 科技(8220)
- 创新(8057)
共检索到99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朝敏 庄伟
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区为中国洪涝灾害频发地区之一。2010年的洪水是长江1998年大水后,也是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所遇到的首次较大洪水,在5次洪水过程中,三峡水库实施了5次防洪调度,较大程度地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长江中游荆江既是连接三峡水库和长江中下游河道的纽带,又是沟通洞庭湖的水流通道。基于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与荆江三口、洞庭湖城陵矶的水文对应关系,以实测水情、灾情资料为依据,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揭示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防洪调度对减轻洞庭湖区的洪水压力及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的贡献率。结果表明:6~8月份三口入湖洪量减少约242.61×108 m3,湖口城陵矶洪水位降低0.82m;湖区减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景保 曾南雁 李敏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农业生产长期遭受水旱灾害的严重威胁。从“山河湖库”全面治理的战略高度上 ,提出了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强山区水利工程建设等农业防洪抗旱减灾有效途径 ,以最大限度地削弱湖南水旱致灾能量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安全环境
关键词:
水旱灾害 山河湖库治理 减灾农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明宇 吕楠华
本文基于南方11个洪涝受灾省份2008—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包括灾害预防、预警、救援和恢复四个子系统的省域防洪减灾能力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法对其进行测算,并通过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减灾能力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央地财政分权对防洪减灾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加入地方政府的减灾支出为中介变量后发现财政分权能够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来对防洪减灾产生影响,通过更换测度进一步佐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政策启示在于:一方面,通过财政分权促使减灾事权下移来提高地方减灾能力是可行的方案;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应当更加关注分权后的支出结构变化并因地制宜地划分减灾财政事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8年,山东省启动实施了省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重点河道治理规划,确定用三年时间完成158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和3882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用五年时间完成68条重点河道86个治理项目。2010年,国家启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山东省又有792座小型水库和86条中小河流114个项目列入规划。面对艰巨的水库和河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远生 姚治君 何希吾
透视1998年南北洪水,通过对自然背景因素、人口因素、防洪工程现状及经济能力限制等的系统分析,指出在今后30~40年间,我国防洪事务将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防洪事务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社会工程,应着力协调与解决地区间合作、行业间协调、投资及宏观经济格局调整等问题。我国未来防洪事务具有独特性,应推动社会创新,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防洪之路。最后,提出了面向未来防洪事务的亟待研究与解决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洪水,防洪事务,防洪减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芮 吕殿青 李景保
基于1990~2019年长江与洞庭湖汇流区的日流量数据,运用水文变化指标体系和变化范围法评估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湖汇流区水文的改变程度及其对鱼类繁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汇流区整体的水文改变度为36.79%,呈现中度改变,年均1、3、7、30、90日最小流量,涨、落水率等水文指标改变程度较大,呈现中度或高度改变;(2)三峡水库蓄水改变了汇流区天然的生态水文过程,与四大家鱼生长繁殖相敏感的水文指标发生变化,使其产卵期推迟,鱼类产卵繁殖的数量和质量也大幅降低。揭示了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湖汇流区生态水文情势的影响,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蕴歆 李景保 吕殿青 王丹阳 代稳 刘雯
基于1990~2017年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水位及流量数据,采用差值法、流量距平法、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三峡水库运行下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区的水情态势及相互顶托作用。与三峡水库运行前比较:(1)三峡水库不同调度方式运行后在不同流量、水位下江湖交汇区的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水位流量均有所变化,调洪期3站在不同流量下水位降幅均大于0.50 m,不同水位下流量减幅均超过2 000 m~3/s,补水期流量增加幅度均在1 000 m~3/s以上,水位上升幅度都在0.50~1.00 m之间;(2)三峡水库全程调度运行后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之间的水位流量相关系数在0.50~0.96之间,相关系数提升0.1~0.35,表明交汇区水位流量相互顶托作用均呈减弱状态;(3)三峡水库在预泄、调洪、蓄水、补水4个调度时段中,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调洪期和补水期相关系数变动幅度分别为0.04~0.35和0.1~0.39,预泄期和蓄水期的相关系数变动幅度分别为0.01~0.1和0.005~0.4,总体上江湖交汇区的水文相互顶托强度有所减弱。
关键词:
水情态势 相互顶托强度 三峡水库运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志峰 刘招 朱红艳 席秋义
随着水文预报水平的提高,考虑预报信息的防洪预报调度方式日益受到重视。对安康水库实施防洪预报调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采用"逐级调节法"反复试算修正,确定了以"预报累积净雨量"为主判断指标、"库水位"为辅助指标的安康水库双指标防洪预报调度规则,并对设计洪水及实际洪水进行了调节,调节结果与常规调度比较,水库水位提前降低至汛限水位以下,增加了防洪库容,减小了洪峰段下泄流量,降低了水库最高水位,提高了防洪能力。同时选择不同起调水位,对设计洪水及实际洪水进行调节,确定合适起调水位,并分析了预报调度和常规调度的风险。结果显示:起调水位抬升,防洪预报调度的风险有所增加,但仍小于常规调度风险,为更好的实现洪水资...
关键词:
净雨 防洪预报调度规则 水位 防洪能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冀 王丽学 王振
根据大伙房水库的特点,建立了大伙房水库防洪优化调度模型,模型适应了水库错峰调度的需要。调度模型采用离散微分动态规划法进行求解,不但缩短了求解时间,而且计算得到的最优泄量过程较均匀,减小了下游的洪灾风险。此外,通过采用模糊优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多目标方案的优选问题,为实时调度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水库的防洪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强 刘招 闫正龙 于兴杰
【目的】提高洪水预报子系统风险分析的可信度,探讨将洪水预报信息用于水库防洪预报调度的可行性。【方法】针对水库洪水资料样本不足的问题,引入信息扩散的风险分析方法,并以安康水库防洪预报调度为实例,对6 h入库洪水预报信息应用于安康水库洪水预报调度中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提出了水库防洪预报调度风险分析的内容和定义,求得基于6 h洪水预报信息的安康水库调洪风险率约为25%,能满足水资源系统对风险率的规定要求。【结论】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对水库防洪预报调度中的洪水预报子系统进行风险分析时,采用信息扩散的风险分析方法,可有效解决预报信息样本不足的问题,充分提高分析结果的可信度,将洪水预报信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思瑞 谢平 陈柯兵 桑燕芳 董前进 宁迈进 周慧
洞庭湖水情受到长江和四水的综合影响,因此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必将对洞庭湖出口水位产生影响。通过构建模型对洞庭湖出口的水位过程进行模拟,以三峡出库日均流量、洞庭湖四水合成日均流量为输入,城陵矶站日水位过程为输出,以量化和分析城陵矶水位变化受三峡水库调度的影响。通过三峡入库流量代替出库流量,还原自然状态下的水位过程,并根据各调度方案计算的出库流量模拟各调度方案下城陵矶的水位变化过程。对比各调度方案下三峡水库蓄泄水对洞庭湖出口水位的影响可以发现:各蓄水方案对洞庭湖出口水位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起蓄时间较早的方案影响时间较长,整体上平均水位变化也较大,但起蓄后水位变化较为平缓;起蓄时间较晚的方案影响时间较短,整体上平均水位变化相对较小,但起蓄后水位变化较为剧烈。考虑到不同年份和不同来水类型情况对洞庭湖出口水位的影响存在差异,各蓄水方案的优劣需要具体分析和讨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兆武 蒋道松
近年来在中国范围内频繁发生洪涝灾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重灾区之一 .洪水环流对江河湖岸 (堤 )不同地形产生冲刷作用 ,是长江决堤右岸多于左岸及大堤决口常始于堤面的主要原因 .为了有效抑制洪流的破坏作用 ,对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河湖岸分布的适于营造护岸植被的植物近 10 0种 ,其中具抗洪作用的优良树种 12种 .据此提出了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树种 ,营造防洪 (浪 )护堤 (岸 )防护林的减灾措施 .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建芬 王慧敏 张行南
城市化改变了洪涝灾害风险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脆弱性,相应地,洪涝灾害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了。在这种大环境下,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洪减灾对策来降低洪涝风险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笔者认为应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对策,工程措施方面主要包括提高防洪堤的防洪标准、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提高城市广场和绿地的占地面积、铺设楼顶蓄水池和地下蓄水池,非工程措施方面主要包括做好防洪规划、加强防洪评价,进行洪涝灾害风险分析,加强洪水预报预警工作,普及城市居民的防灾意识。
关键词:
城市化 洪涝灾害风险 防洪减灾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亚东 洪卫 王新才 纪昌明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地区之一。根据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使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与洪涝灾害相协调,这属于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防洪减灾系统能否持久地发挥作用,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即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问题。首先讨论了防洪减灾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涵义,提出了可持续性评价的5个准则,即功能持久性、风险最低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承受性及社会可接受性;其次,以长江中游平原分蓄洪工程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择有效蓄洪量、蓄洪面积、围堤长度、耕地面积、区内人口、区内安全台面积等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