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9)
2023(7621)
2022(6427)
2021(5834)
2020(4795)
2019(10698)
2018(10198)
2017(18816)
2016(10471)
2015(11177)
2014(10804)
2013(10490)
2012(9637)
2011(8583)
2010(8250)
2009(7428)
2008(7119)
2007(5947)
2006(5213)
2005(4642)
作者
(32539)
(27376)
(27029)
(25758)
(17411)
(13525)
(11982)
(10686)
(10507)
(9603)
(9368)
(9109)
(8862)
(8785)
(8451)
(8412)
(8362)
(8032)
(8023)
(7769)
(7040)
(6687)
(6394)
(6245)
(6214)
(6070)
(5950)
(5912)
(5493)
(5416)
学科
(39852)
经济(39806)
管理(27743)
(26620)
(20183)
企业(20183)
方法(19031)
数学(17553)
数学方法(17389)
(14301)
贸易(14298)
(14025)
(12274)
(11847)
(11475)
中国(10247)
(9895)
地方(8544)
业经(8367)
(8222)
出口(8207)
出口贸易(8207)
农业(8157)
(7211)
环境(6786)
技术(6604)
(5972)
(5934)
银行(5919)
财务(5916)
机构
大学(144863)
学院(143519)
(59776)
经济(58766)
管理(53484)
研究(52407)
理学(47341)
理学院(46776)
管理学(45857)
管理学院(45643)
中国(38318)
科学(35933)
(35845)
(29517)
业大(29011)
农业(28992)
(27846)
研究所(26089)
(25079)
中心(23885)
(20957)
财经(20442)
农业大学(19634)
经济学(19278)
(18992)
(18953)
(18354)
经济学院(17840)
北京(17502)
(16994)
基金
项目(109036)
科学(84775)
基金(81382)
(75816)
国家(75122)
研究(69093)
科学基金(62781)
社会(46033)
社会科(43791)
社会科学(43778)
自然(43632)
基金项目(43489)
自然科(42704)
自然科学(42688)
(42490)
自然科学基金(41973)
(36301)
资助(32818)
教育(30791)
重点(25360)
编号(24451)
计划(23418)
(23380)
(22909)
(22817)
科研(22018)
创新(21497)
科技(20942)
国家社会(20277)
(20236)
期刊
(56312)
经济(56312)
研究(35783)
学报(34240)
(31041)
科学(27291)
中国(25604)
大学(24471)
学学(23686)
农业(20897)
(18753)
管理(17532)
(11908)
(11830)
金融(11830)
经济研究(10477)
业大(10056)
财经(9867)
技术(9649)
业经(9305)
(8983)
(8971)
农业大学(8580)
(8403)
科技(8270)
问题(8241)
资源(8002)
教育(7980)
国际(7700)
林业(6895)
共检索到202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思瑞  谢平  陈柯兵  桑燕芳  董前进  宁迈进  周慧  
洞庭湖水情受到长江和四水的综合影响,因此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必将对洞庭湖出口水位产生影响。通过构建模型对洞庭湖出口的水位过程进行模拟,以三峡出库日均流量、洞庭湖四水合成日均流量为输入,城陵矶站日水位过程为输出,以量化和分析城陵矶水位变化受三峡水库调度的影响。通过三峡入库流量代替出库流量,还原自然状态下的水位过程,并根据各调度方案计算的出库流量模拟各调度方案下城陵矶的水位变化过程。对比各调度方案下三峡水库蓄泄水对洞庭湖出口水位的影响可以发现:各蓄水方案对洞庭湖出口水位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起蓄时间较早的方案影响时间较长,整体上平均水位变化也较大,但起蓄后水位变化较为平缓;起蓄时间较晚的方案影响时间较短,整体上平均水位变化相对较小,但起蓄后水位变化较为剧烈。考虑到不同年份和不同来水类型情况对洞庭湖出口水位的影响存在差异,各蓄水方案的优劣需要具体分析和讨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芮  吕殿青  李景保  
基于1990~2019年长江与洞庭湖汇流区的日流量数据,运用水文变化指标体系和变化范围法评估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湖汇流区水文的改变程度及其对鱼类繁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汇流区整体的水文改变度为36.79%,呈现中度改变,年均1、3、7、30、90日最小流量,涨、落水率等水文指标改变程度较大,呈现中度或高度改变;(2)三峡水库蓄水改变了汇流区天然的生态水文过程,与四大家鱼生长繁殖相敏感的水文指标发生变化,使其产卵期推迟,鱼类产卵繁殖的数量和质量也大幅降低。揭示了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湖汇流区生态水文情势的影响,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占东  黄群  姜加虎  赖锡军  
季节性水文干旱是洞庭湖近年突出的水情问题,并因三峡影响而倍受关注。基于洞庭湖水文干旱的关注焦点(湿地生态影响)及其与湖泊水情的对应关系,建立了湖泊滩地出露与持续时间为依据的干旱度量指标;并利用水文分析方法,揭示了洞庭湖水文干旱发生的时空特点和水情机制;最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获取的三峡水库蓄水对洞庭湖的水位影响量化了三峡水库秋季蓄水对湖区干旱的贡献分量。结果认为:(1)2000年后,洞庭湖的干旱频次明显增多、旱情加重,干旱程度以西洞庭最剧,东洞庭次之,南洞庭最轻;(2)洞庭湖不同湖区干旱成因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全湖的春旱基本由洞庭湖流域来水偏少引起,而东洞庭湖秋旱主要由长江来水减少引起,西、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群  姜加虎  赖锡军  孙占东  
通过对近20a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较为迅速,在几种湿地景观类型中,芦苇分布面积稳定增长,由475km2增至751km2,年均增加13.1km2,湖草的分布面积比较稳定,而水面与泥滩的分布面积则大幅减少。湿地格局演变总体上呈现芦苇挤占湖草的分布空间、湖草挤占水面泥滩的态势。分析认为泥沙淤积和湖泊水情变化改变了洲滩的淹水历时,引起植被分布的变化,是影响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2000年后,随着泥沙淤积减缓,湖泊水情变化对湿地景观格局影响更为重要,其中三峡水库的运行使洞庭湖中、低位洲滩提前出露,淹水历时缩短,导致湖草的分布界线明显向下延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朝敏  庄伟  
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区为中国洪涝灾害频发地区之一。2010年的洪水是长江1998年大水后,也是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所遇到的首次较大洪水,在5次洪水过程中,三峡水库实施了5次防洪调度,较大程度地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压力。长江中游荆江既是连接三峡水库和长江中下游河道的纽带,又是沟通洞庭湖的水流通道。基于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与荆江三口、洞庭湖城陵矶的水文对应关系,以实测水情、灾情资料为依据,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揭示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防洪调度对减轻洞庭湖区的洪水压力及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的贡献率。结果表明:6~8月份三口入湖洪量减少约242.61×108 m3,湖口城陵矶洪水位降低0.82m;湖区减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景保  钟一苇  周永强  黎昔春  朱辉  
依据实测原型水文序列,在辨析三峡水库运行与四水流域水利工程运行对江湖水文关系演变特征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北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江湖水文关系演变过程中,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水情演变的影响要大于四水水利工程运行的影响;②洞庭湖区水资源比三峡水库运行前(1951—2002年)类似来水情景下减少了185.60×108m3;③三峡水库蓄水调度运行期,枯水年、丰水年9月15日至10月31日荆南三口入湖平均径流依次减少67.99×108、23.14×108m3,补水运行期枯水年、丰水年1—3月三口入湖平均径流依次减少4.93×108、11.51×108m3;④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赖锡军  姜加虎  黄群  
洞庭湖与长江联系紧密,三峡工程运行将改变洞庭湖的水文过程,影响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为了评估三峡工程运行对洞庭湖湿地的水文影响,选取水文情势变化大且可能对植被生长产生重大影响的汛末蓄水和汛前腾空两个时段,运用反映江湖水动力交互的水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三峡水库不同调节流量下湖泊水位与流量的变化特征,并结合湖泊高程和面积关系曲线,分析了不同增减下泄流量对洲滩湿地淹没出露的影响。结果表明,洞庭湖吞吐长江,复杂的江湖水动力交互作用使得湿地水文过程变化有明显的非线性。在恒定流条件下,汛末蓄水减泄4 000m3/s流量可使城陵矶水位降低1m。同样抬高1m水位,汛前腾空约需增泄3 500m3/s。在空间分布上,三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邵林  刘晓清  刘新平  郭聪  
通过分析洞庭湖区 8个代表水文站 37年 11× 10 4 个逐日水位数据 ,研究了湖区不同时期滩地出露天数的变化规律 ,根据三峡工程建成前后与建成初期典型年逐日水位数据库资料 ,分析了三峡工程建成后 ,湖区各代表水文站水位的变化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 ,预测了三峡工程对湖区滩地出露天数的影响。认为 :三峡工程建成后初期 ,滩地出露天数变化的是低位滩地 ,中位滩地出露天数有一定变化 ,高位滩地基本不变 ;1~ 5月低位滩地和 6月中位滩地的出露天数都减少 ,7~ 9月出露情况不变 ,10~ 11月中低位滩地出露天数增加值大 ,12月出露天数变化小 ;其中东洞庭湖区和南洞庭湖区的横岭湖区滩地变化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蕴歆  李景保  吕殿青  王丹阳  代稳  刘雯  
基于1990~2017年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水位及流量数据,采用差值法、流量距平法、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三峡水库运行下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区的水情态势及相互顶托作用。与三峡水库运行前比较:(1)三峡水库不同调度方式运行后在不同流量、水位下江湖交汇区的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水位流量均有所变化,调洪期3站在不同流量下水位降幅均大于0.50 m,不同水位下流量减幅均超过2 000 m~3/s,补水期流量增加幅度均在1 000 m~3/s以上,水位上升幅度都在0.50~1.00 m之间;(2)三峡水库全程调度运行后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之间的水位流量相关系数在0.50~0.96之间,相关系数提升0.1~0.35,表明交汇区水位流量相互顶托作用均呈减弱状态;(3)三峡水库在预泄、调洪、蓄水、补水4个调度时段中,监利、城陵矶、螺山3站调洪期和补水期相关系数变动幅度分别为0.04~0.35和0.1~0.39,预泄期和蓄水期的相关系数变动幅度分别为0.01~0.1和0.005~0.4,总体上江湖交汇区的水文相互顶托强度有所减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运林  徐正刚  李云梅  孙德勇  檀静  王珊珊  
为了解东洞庭湖近年水域面积的时空变化规律和三峡工程对东洞庭湖水域面积及空间分布的影响,利用MODIS影像的250 m分辨率数据,提取了东洞庭湖2002—2012年偶数年份的水域面积,在分析东洞庭湖水域面积的月、季节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东洞庭湖水域消落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将东洞庭湖水域面积与三峡水库水域面积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东洞庭湖水域面积通常表现为夏季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且水域消落带主要分布在东洞庭湖南部湖区;三峡工程蓄水前后,三峡水库和东洞庭湖水域面积的相关性发生了改变,即三峡水库蓄洪之前,其水域面积与东洞庭湖水域面积未出现同步变化的现象,蓄洪之后,2个水域面积的变化呈现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帅红  李辉艳  李赛  李荣荣  
通过实地调查与水样检测,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法以及Shannon-Weaver指数分别评价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典型年(1986、1991、1998、2004、2006和2010年)洞庭湖水环境质量、营养化水平和水生生物状况。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典型年洞庭湖水质总体变差,各断面水质超标率有明显上升,呈现以氮、磷污染为主并伴有有机污染的特征;营养化指数有上升趋势,东洞庭湖2008~2010年综合营养指数超过50,出现轻度富营养;隐藻门代替硅藻门成为洞庭湖浮游植物优势种,其生物多样性下降;东洞庭湖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梨形环棱螺,而苏氏尾鳃蚓成为西、南洞庭湖的优势种,其种类和密度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影响洞庭湖水质的因素除了"三口"、"四水"污染物聚集和湖区生活污染、面源污染外,三峡水库运行后入湖水沙量大幅减少以及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也是其关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强  袁兴中  刘红  张跃伟  陈忠礼  李波  
通过对173 m蓄水后三峡水库消落带内植物群落的调查,运用CCA法对消落带植物群落进行排序,研究了消落带植物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格局,分析了消落带植被的变化及其环境解释。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共记录58科175种植物。狗尾草、马唐、小蓬草、狼杷草、稗、酸模叶蓼、苍耳、双穗雀稗、狗牙根等为优势种。一年生植物为消落带优势生活型。共记录54个群落类型,其中灌丛群落5个,草本植物群落49个。CCA排序表明,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主要分布在坡度平缓、底质较细、高程较高的消落带上部区域。在消落带内,物种多样性和一年生植物比例随高程上升而增加。消落带植物组成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格局与水淹干扰强度在空间上的变化一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海云  
通过监测论证三峡建库后形成香溪河回水库湾水环境条件改变特征,评价表明水质由轻污染至重污染趋势发展。确定库湾周边的工业、生活污染点源,磷矿面源是构成水污染的主要负荷。指出溶解氧沿河道下游沿程逐渐减小,复氧系数降低,是引起水质恶化,破坏库湾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磷浓度过高将引起三峡水库局部水域富营养化,预测了总磷浓度沿程变化趋势。针对已发生和潜在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加强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实施总量控制、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立项建设污染治理工程、开展河湖水域接触氧化直接净化技术的科研和实践、制定《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法》地方法规、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多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常超  谢宗强  熊高明  储立民  
土壤养分是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石宝寨消落带12个水位96个样点的土壤分析,研究了消落带不同水位土壤容重、酸碱度、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①淹水后消落带土壤由微碱性(pH值=7.91)变为碱性(pH值=8.14),养分平均含量普遍下降,速效钾含量下降最多(46.7%),淹水易造成养分流失;②消落带土壤淹水前各测定指标在不同高程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不同淹水强度的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氨态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淹水土壤pH值高于未淹水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钾含量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线薇薇  刘瑞玉  罗秉征  
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引起国内外各方面极大关注。河口是大河的末端,是淡水和海水交汇的水域,所以环境因子复杂多变。河口的许多重要理化特征和生物特征都具有其特殊性,使河口生态环境形成一个结构复杂、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该系统表现为既脆弱又敏感。在长江干流上兴建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生态环境效应除了在库区及中、下游外,必然也会涉及到河口甚至邻近海域。为探讨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于1998~2001年对长江口及其临近水域展开综合调查。根据调查数据,结合历史资料对三峡水库蓄水前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文物理、沉积环境、水化学、初级生产力、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渔业资源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