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1)
2023(12169)
2022(10810)
2021(10339)
2020(8673)
2019(20004)
2018(20039)
2017(38013)
2016(21204)
2015(23615)
2014(23697)
2013(23466)
2012(21217)
2011(19017)
2010(18909)
2009(17262)
2008(17018)
2007(14872)
2006(13041)
2005(11532)
作者
(61141)
(50532)
(50185)
(47937)
(32261)
(24245)
(22896)
(19794)
(19162)
(18210)
(17427)
(17078)
(16091)
(15942)
(15630)
(15577)
(15250)
(15002)
(14506)
(14432)
(12665)
(12330)
(12158)
(11442)
(11432)
(11313)
(11213)
(11048)
(10286)
(9991)
学科
(76929)
经济(76843)
管理(69304)
(60526)
(52683)
企业(52683)
方法(37094)
数学(31315)
数学方法(30915)
(22810)
(20149)
(20032)
中国(19182)
业经(17965)
地方(16663)
(15654)
财务(15580)
财务管理(15544)
(15433)
环境(15310)
企业财务(14781)
理论(14685)
(14448)
(13948)
农业(13436)
(12775)
银行(12733)
技术(12691)
(12508)
贸易(12501)
机构
大学(291363)
学院(289153)
管理(119260)
(106777)
经济(104053)
理学(102059)
理学院(100847)
管理学(99105)
管理学院(98549)
研究(95081)
中国(71713)
(63171)
科学(62660)
(51118)
(48126)
(47599)
业大(45202)
研究所(44220)
中心(43941)
(43072)
财经(40282)
北京(39701)
(38485)
师范(38102)
农业(37307)
(36643)
(35483)
(34965)
技术(31175)
师范大学(30819)
基金
项目(201908)
科学(157741)
基金(145738)
研究(145374)
(127838)
国家(126797)
科学基金(108661)
社会(89116)
社会科(84350)
社会科学(84323)
(79227)
基金项目(78363)
自然(73027)
自然科(71239)
自然科学(71222)
自然科学基金(69907)
(67074)
教育(66321)
资助(59973)
编号(59135)
成果(47611)
重点(45043)
(43688)
(42011)
(41666)
课题(40510)
科研(38999)
创新(38824)
计划(37127)
大学(37119)
期刊
(118609)
经济(118609)
研究(81849)
中国(55864)
学报(49047)
管理(45692)
科学(44591)
(41903)
(40443)
大学(36308)
学学(34034)
教育(32347)
农业(29268)
技术(24926)
(24248)
金融(24248)
业经(19301)
财经(19107)
图书(17659)
经济研究(17293)
(17071)
(16213)
科技(14801)
问题(14765)
资源(14612)
理论(14608)
(14082)
实践(13606)
(13606)
现代(13562)
共检索到423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超  陈永柏  
三峡水库的生态调度管理是具有世界难度的动态多目标的决策过程。对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的复杂性和管理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提出生态调度适应性管理的基本概念,并构建其理论框架。同时,基于其理论框架深入探讨了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的适应性管理需求,认为现阶段需求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综合性生态流量、水生资源保护、库区水环境保护、中下游干旱及低水位补水、湿地保护5个方面。利用适应性的管理模式,通过持续监测、评价与调整,建立各部门及流域利益相关者参与、协商和交流的平台,以发挥水库最大的综合效益。鉴于目前属于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期的阶段性特征认识,加之生态环境影响的滞后性,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觉醒,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晋高  诸葛亦斯  刘德富  张佳磊  马骏  余晓  
三峡水库蓄水后支流水华频发,严重影响了库区支流的水环境,开展水库生态调度,改变干支流水体之间的水动力条件,能有效的防控水库支流水华的发生。提出了嵌套水华预测模型的水库生态约束型调度模型,以水位(H)、水位变频(HF)、水位变幅(HR)为水华预测模型的输入量,水体中的叶绿素浓度为预测输出量,采用BP神经网络(BNN)构建了水华预测模型;将水华预测模型嵌入到水库调度模型中,以水体中的叶绿素值为约束构建了防控支流水华的生态调度模型,并以离散型动态规划法(DDDP)对调度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构建模型的预测验证相关性为R=0. 8536,能较好的预测水体叶绿素含量;在极端水华100%控制保证率的生态约束条件下,生态调度发电量较实际调度发电量损失了0. 89%,三峡水库开展生态调度在保证整体经济效益不亏损的情况下能有效的控制支流极端水华的暴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忠礼   冯源   朱姿涵   赵青   邵迎  
水库是在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体中拦截筑坝形成,水文节律受人为调控的水体。其中,库周水位变动影响的区域为水库消落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由于受人为干扰强烈,生态环境问题突显,消落带研究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本文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重点梳理2000-2023年水库消落带植物研究沿革,搜集中文文献164篇,英文文献422篇。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及关键词时序和突显分析,得出研究热点为水位波动对植物生存、生长、生产以及群落组成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地研究水库河岸带能量循环及景观格局。本文以三峡水库消落带为例,结合团队多年研究工作,从水位变动下消落带植物群落时空格局与动态、消落带土壤种子库特征、植物功能性状、水淹胁迫下植物生理生态特征、消落带植被恢复和生态工程、植物-微生物分子作用关系的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水库消落带植物基础与应用研究,对水库消落带植物研究进行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爱军,苏莹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嘉国,雷洪  
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首批移民的调查,比较了三峡移民搬迁前后经济状况的变化;通过了解发展经济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及发展家庭经济的投资意向,考察了三峡移民对经济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各方面适应性相关程度的统计,考察了移民其他各方面的适应性对经济发展适应性的替代效应;最后概括了移民经济发展适应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亦指出了三峡移民经济发展适应性问题的实质、基本特征以及政府在这方面的职能问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英士娟  陶怡曦  胡颖雄  杨帆  段必成  王军红  李云  
为了解人工养殖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放流后对环境变化的生理应激响应和适应过程,将池塘养殖鲢放流至三峡水库水域牧场后,测定鲢血清和肝胰脏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显示,放流后鲢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血清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SOD、ALP、ALT、AST和LDH活性及TP、TC和TBIL含量在5 d时显著高于放流前水平,TG含量在28 d显著高于放流前水平,CAT活性在14 d显著高于放流前活性。在放流68 d肝胰脏SOD、CAT、ALP、ALT、AST、LDH活性及TP和TBIL含量与放流前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鲢放流后5~14 d内机体产生了氧化应激反应,肝胰脏受到氧化应激损伤,各项指标在14~28 d之后逐渐下降,放流后60~68 d恢复到放流前水平或达新的稳态。结果表明,鲢从池塘养殖环境转换到天然水体后,会产生短期氧化应激反应,需要1-2月的生理适应期各项机能才能调节至稳定状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雪  王珂  陈大庆  刘绍平  段辛斌  汪登强  高雷  
为探究生态调度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繁殖的影响,并了解影响家鱼产卵的关键生态水文指标的量化范围,于2013—2017年5—7月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期间在长江中游监利江段进行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同时对采集到的四大家鱼卵苗与生态水文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家鱼卵苗量与流量增长率呈显著正相关。每年6月下旬的生态调度,监利江段涨水持续时间为4 d及以上,流量增长率为1 600~2 833 m~3/(s·d)时,家鱼卵苗发生量较大,可占年总规模的45%以上。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涨水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监利江段四大家鱼繁殖的水文需求,对减缓三峡水库运行引起的长江中游鱼类繁殖的不利影响和维持鱼类种群资源补充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小华  谢德体  魏朝富  
三峡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调度引起库水位周期性的涨落,在库区两岸形成周期性变化的水陆交错区域即消落区。消落区是水、陆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具有生态脆弱性、变化周期性和人类活动频繁性等特点。随着三峡工程逐步投入使用,人类活动对消落区的影响也逐渐增加,并且消落区自身存在生态脆弱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它将影响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整个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消落区的水、土环境变化特点,分析了消落区土壤与水环境的相互影响,提出了利用生物缓冲带、复合生态、坡地农业、流域生态学、人工湿地及生态河堤等技术来对消落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调控的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敏  肖建红  于庆东  刘娟  
运用直接市场法(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影子价格法、恢复费用法)和模拟市场法(条件价值评估法)等资源环境经济价值评价方法,构建了水库大坝建设的经济价值与经济损失评价模型和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并进行了三峡工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防洪、水力发电产品和水力发电环境效益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三者分别占总经济价值的23.64%、46.84%和25.31%;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淹没是三峡工程的两个主要负面影响,两者分别占总经济损失的62.78%和13.17%。2三峡工程建设6项正面影响的总经济价值为452.00×108元/a,10项负面影响的总经济损失为87.62×108元/a...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线薇薇  刘瑞玉  罗秉征  
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引起国内外各方面极大关注。河口是大河的末端,是淡水和海水交汇的水域,所以环境因子复杂多变。河口的许多重要理化特征和生物特征都具有其特殊性,使河口生态环境形成一个结构复杂、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该系统表现为既脆弱又敏感。在长江干流上兴建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生态环境效应除了在库区及中、下游外,必然也会涉及到河口甚至邻近海域。为探讨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于1998~2001年对长江口及其临近水域展开综合调查。根据调查数据,结合历史资料对三峡水库蓄水前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文物理、沉积环境、水化学、初级生产力、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渔业资源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真真  王玲玲  戴会超  成高峰  
建立三维水温数学模型,对2007年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及部分库首江段的水温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根据计算区域的特点,模型采用贴体网格系统,并充分考虑水体与外界的热交换、入流、出流等因素,利用实测资料率定相关参数后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香溪河库湾属于季节性水温分层型水体,分层期会有温跃层的出现;但在水平方向上水温差异较小,全年水温在11.1~29.14℃变化。(2)库区干流由于水体紊动作用强,模拟时段2007年全年没有发生水温分层现象。(3)库湾在水温分层期间,表层的水温普遍高于干流,底层局部水温则低于干流,香溪河口存在水平及立面环流与潜流现象,呈现极为复杂的三维流动特性。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昭侠  
三峡水库的兴建对长江流域生态与环境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涉及因素众多,地域广阔,时段持久,而且各因子间相互渗透,关系复杂,利弊交织。但就整体而言,其环境是符合持续性要求的。对此,可通过评价指数进行概括评析。分析表明水库淹没与百万移民是直接影响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习涓,风笑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震,雷洪  
三峡移民在搬迁后生活环境的社会适应或社会化中,其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迁后的社会心态是这种主观能动性首先的和集中的表现状态。经对湖北部分首批三峡移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本文从移民对搬迁前后生活环境的感觉比较、对迁后生活环境满意度、生活环境的习惯感觉、生活关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考察、分析了这些移民迁后的社会心态状况及各种原因。从一个角度反映了首批搬迁的三峡移民目前的状况,并对调整、引导三峡移民的社会心态提出了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辉  宋立荣  于志刚  陈洪涛  
2004年3月、5月、7月、8月、10月和2005年5月对长江干流29个站点进行了5次调查。2004年3月(旱季)在三峡库区坝前(秭归)发现藻类“水华”,藻类密度达2.73×106cells/L,优势种类为拟多甲藻。2004年8月(雨季)和2005年4月(旱季)沿香溪河下游及河口区以及香溪河口到三峡大坝干流江段进行了2次6个断面分层调查,两次调查中在香溪河下游以及香溪河口区发现了严重的藻类“水华”,藻类密度高达1.87×107cells/L和1.67×107cells/L,优势种分别为蓝隐藻(1.84×107cells/L)和美丽星杆藻(1.34×107cells/L)。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