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9)
2023(10353)
2022(9299)
2021(8873)
2020(7431)
2019(17296)
2018(17494)
2017(33875)
2016(18517)
2015(21031)
2014(21077)
2013(20865)
2012(19088)
2011(16972)
2010(16876)
2009(15190)
2008(14670)
2007(12650)
2006(11006)
2005(9505)
作者
(54003)
(44416)
(44377)
(42121)
(28428)
(21392)
(20150)
(17645)
(17130)
(15947)
(15496)
(14964)
(14075)
(14045)
(13904)
(13723)
(13317)
(13214)
(12865)
(12773)
(11106)
(10843)
(10836)
(10208)
(10007)
(9938)
(9885)
(9834)
(8965)
(8834)
学科
(71655)
经济(71571)
管理(52189)
(48881)
(40524)
企业(40524)
方法(35960)
数学(31291)
数学方法(30817)
(18610)
中国(17995)
(17858)
(17550)
业经(15204)
地方(15037)
(14146)
农业(12653)
理论(12370)
(12102)
银行(12056)
(11971)
(11843)
贸易(11835)
(11485)
(11442)
(11249)
金融(11246)
(11121)
财务(11049)
环境(11035)
机构
大学(259424)
学院(256138)
管理(104737)
(96380)
经济(94064)
理学(91215)
理学院(90195)
管理学(88417)
管理学院(87983)
研究(84329)
中国(62994)
(55734)
科学(55380)
(43529)
(42580)
(41798)
业大(40716)
研究所(39213)
中心(38801)
(36591)
财经(35457)
北京(35006)
(33545)
师范(33210)
农业(33072)
(32244)
(31021)
(29950)
经济学(27958)
技术(27663)
基金
项目(182616)
科学(142401)
基金(132040)
研究(130932)
(115673)
国家(114736)
科学基金(98292)
社会(80108)
社会科(75865)
社会科学(75843)
(71106)
基金项目(70594)
自然(66263)
自然科(64719)
自然科学(64704)
自然科学基金(63487)
(60474)
教育(59908)
资助(55484)
编号(53539)
成果(43216)
重点(40461)
(39812)
(37614)
(37375)
课题(36589)
科研(35359)
创新(34858)
教育部(33773)
大学(33733)
期刊
(100840)
经济(100840)
研究(72625)
中国(47617)
学报(43680)
科学(39005)
管理(37534)
(37056)
大学(32431)
(31560)
学学(30487)
教育(27562)
农业(26406)
技术(22512)
(21087)
金融(21087)
财经(16217)
业经(16099)
图书(15904)
经济研究(15830)
理论(13885)
(13649)
(13306)
科技(13083)
实践(13024)
(13024)
问题(12857)
技术经济(12429)
(12029)
统计(12006)
共检索到366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阳  黄平  李勇志  刘峰  吴胜军  
三峡水库水质移动监测体系构建对提升库区整体水质监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基础工作是科学筛选适合移动监测的水质指标。从三峡水库水质监测现状出发,分析三峡水库水质移动监测需求,并根据其水环境状况与移动监测特点,制定三峡水库水质移动监测指标选取原则。通过分析目前指标筛选的经典数学方法,并根据其不同特点与适用性,选用德尔菲法对水质移动监测指标进行初次筛选、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第二次筛选,构成一套将定性筛选与定量筛选相结合的方式作为三峡水库水质移动监测指标选取方法,并以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典型断面江津大桥为例,用上述方法筛选出该断面移动监测指标为总氮、总磷、溶解氧、氟化物、铜、pH、COD、BOD、高锰酸盐指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涛  纪道斌  刘德富  朱冠霖  张宇  向经文  
水温是评价水库水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水质参数之一,为研究三峡水库库首水温分布状况,于2011年在距三峡大坝约为3.5km处,对三峡水库建成后各个运行期库首水温进行了详细监测。研究发现:在已确定的三峡工程常规调度运行方式下,12~4月库首底部形成明显的低温区域,3月表层和底部水温之差为全年的最大值2.08℃,最大温度梯度为0.156。5月底部低温区迅速减弱,表层和底部水温之差小于1.0℃。6~9月期间,低温区一直处于减弱的趋势,水体垂向掺混逐渐增强,库首水温垂向分布基本均匀一致。但进入10月后,由于上游来流水温较低,水体由于密度较大而潜入底部对低温区域起到了加强的作用,致使表底层温差达到1.46℃...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伟萍  曾源  吴炳方  张磊  赵炎  王强  
基于2007~2009年的Landsat5-TM、HJ-1A/1B-CCD遥感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法对三峡水库156m蓄水位消落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消落区植被恢复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植被恢复时空变化的影响因子。2007、2008、2009年3a156m蓄水位消落区植被覆盖度分别为51.2%、51.5%、49.2%,其中支流消落区的植被覆盖度高于干流,这与地形条件有关,坡度的大小决定了消落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差异。2008年与2007年消落区植被覆盖状况基本一致,而2009年的植被覆盖度低于之前两年,这与三峡大坝水位调度方案不同有关,退水较晚时,植被生长时间较短,其植被覆盖度较低。研究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清美  杨林章  罗家贤  
提出经济系统扰动监测原理,认为受扰动X作用的系统S的特征指标(监测指标)O的变化量ΔO分为由系统S自身发展引起的变化量ΔO\-s和由扰动X的作用引起的变化量ΔO\-x,即ΔO=ΔO\-s+ΔO\-x;监测的目的是考察由扰动X引起的指标O的变化量ΔO\-x。提出建立经济系统监测指标体系的5项原则和三峡地区农业经济监测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系统特点和扰动特性,提出8种监测方法。以对三峡库区秭归县水田坝乡上坝区域柑桔产业开发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耕地资源使用结构的影响的监测为例,阐明监测原理和方法的应用过程。实例分析得出4点主要结论:(1)上坝区域柑桔产量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有着显著的影响,两者成指数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卓海华  吴云丽  刘旻璇  郑红艳  兰静  
为全面研究三峡水库蓄水之前至175 m蓄水运行期库区水质变化趋势和因蓄水导致水文条件变化后悬浮物、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主要污染因子变化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对2000~2015年三峡水库水体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三峡水库干流水质较好,其受水期及水库蓄水调度影响明显但逐渐减弱。受蓄水导致的水流条件变化、上游来水、支流汇入及沿程点面源污染等因素影响,干流沿程各断面水质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除清溪场和沱口断面外,从库尾到库首水质评价结果优于Ⅲ类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受蓄水影响,御临河、小江、大宁河及香溪河河口断面水质均呈下降趋势。三峡水库上游来水悬浮物含量变化与水期存在较好相关性,但自2013年开始上游来水各水期悬浮物含量均下降,悬浮物通量较2013年之前平均降低约80%。水库库中、库首断面近年来悬浮物含量在丰水期和平水期下降,其后逐渐趋于稳定,枯水期变化不明显。蓄水后主要支流河口悬浮物含量大部分时段低于库区干流同期,上游支流河口断面悬浮物含量受水期影响较库区中下游支流河口明显。干支流各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在各水期变化趋势各异,上游断面丰水期变化较下游断面明显;随着蓄水进程,各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在平水期和枯水期之间、断面间差异越来越小。悬浮物含量与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在较长时间范围,不能通过拟合等手段将水样一种状态的测定结果推出样品另一种状态近似检测结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阳园燕  何永坤  罗孳孳  范莉  姚永红  
高温热害是三峡库区水稻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从水稻遭遇高温热害的生物学角度出发,筛选影响气象的主要因子(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建立水稻高温热害累积危害指数,结合天气预报,在动态监测水稻高温热害危害的同时,发布水稻的高温热害累积危害指数预警,对水稻防御高温热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润泉  臧小平  邱光胜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长江三峡库区1996~2001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水质状况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江段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参与评价的各项指标多年均值均符合Ⅱ类水体标准;部分水质参数测值超Ⅱ类水体标准,其中高锰酸盐指数、总铅、氨氮为库区江段的主要污染因子;汛期水质劣于非汛期水质。采用PWQTrend水质污染发展趋势分析专业软件,对长江三峡库区6年来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水质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库区江段水质参数浓度及污染物输送率趋势均以无显著变化为主,表明库区江段总体水质状况6年来保持基本稳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方勇  胡传林  黄道明  
捕捞渔业和不投饵养鱼对水体不会造成污染,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藻类生长、减缓和控制富营养化发生的功能。投饵养鱼和施肥养鱼可增加富营养化发生的几率,但通过控制网箱的数量和布局,限定养殖种类和密度,提高低污染饲料质量,采取科学的投喂方式等措施,可减少对水体的负面影响。适度发展渔业是利用三峡水库水、土地和生物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可促进库区产业发展,增加库区移民就业和收入,而且对水库水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要做到有序利用水面资源,必须尽快制定科学的渔业发展规划,加强渔业管理指导渔业生产,使渔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移民安置和水库其他功能相协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昭伟  陈永灿  申满斌  
水环境信息系统与水质模型在水环境保护中具有互为补充的作用,将它们有机结合,对水环境的预测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的特点和水环境管理的需要,选取了5个不同的水质模型,在讨论水质模型不同集成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半紧密内嵌集成模式实现了所选水质模型与三峡水库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连接。最后以分层三维模型为例,通过开发水质模型的前处理模块、后处理模块以及计算模型接口模块,完成了模型与三峡水库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并将集成后的水质模型成功应用于三峡水库万州段水流及水质的预测模拟。结果表明,通过GIS、数据库、图形界面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水质模型数据准备的自动化和计算结果快速分析,它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朱农  
三峡水库库区发展目标与移民安置研究王冰朱农库区的发展目标与移民安置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移民安置的指导思想及安置方式不同,库区会出现不同的发展后果;而不同的发展目标,则要求有不同的移民安置思想及安置方式与其相适应。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三峡水库库区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昌广  周志翔  肖文发  王鹏程  汪涛  黄子杰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三峡库区2000—2009年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并在像元尺度上分析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大部分区域处于高植被覆盖度,并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大于60%的区域占92.35%;近10年来,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总体呈微弱上升趋势,其中呈显著增加或降低趋势的像元数仅占7.16%,在20个区县中石柱、江津和丰都的植被覆盖度存在退化风险;降水是影响库区植被覆盖度年际波动的主导因子,当年5—8月降水量与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最高,但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其中呈显著正相关区域主要分布于库区西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谧  熊高明  谢宗强  
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动态监测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之一。陆生植物监测实验站作为长江三峡工程生物与环境监测系统的重点站,完成了大量的野外监测样地建立工作,为今后的长期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米心水青冈及曼青冈组成的常绿落叶阔叶林的相关研究为例,介绍了陆生植物观测实验站现阶段关于监测方面的部分研究工作。在多个尺度下对米心水青冈及曼青冈两种优势种进行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均为聚集分布,米心水青冈的聚集强度高于曼青冈。按1~4cm,4~8cm及8cm以上3个径级对曼青冈分布格局进行比较,各径级间聚集强度相似,这与群落年龄、特殊的地形环境及种群的生态习性有关。群落的地形异质性研究表明0.96hm2范围内坡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志华  王天巍  蔡崇法  赵春华  杨开望  
论文利用多时相LandsatTM E/TM影像、文献和野外调查资料,从土地利用类型与结构、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等方面对三峡库区乐天溪流域生态修复效果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5年的生态修复,乐天溪流域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80.6%增加到2002年的83.23%,不仅林草覆盖率增长,而且林地质量有较大提高,覆盖度较高的林地和灌丛面积增幅达18.1%和9.1%,相反,疏林面积减少37.9%。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明显有好转,结构基本合理,相对合理指数由0.76上升到0.81。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善使得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大为降低,微度、中度和强度土壤侵蚀面积分别减少11.49、26.43和4.61km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彦然  彭道黎  李云霄  王雪军  黄国胜  
抽样调查和遥感技术已成为森林资源监测的重要手段。抽样方法是影响监测结果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合适的抽样方案为遥感抽样技术的基础。为了确定最适合三峡库区林地面积遥感监测的抽样方案,在覆盖三峡库区的林地一张图上,确定3 km×3 km、4 km×4 km、5 km×5 km 3种样方大小,分别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等距抽样3种不同方式,共9种方案进行抽样,分别重复25次,分析抽样结果,对八大地类的总体精度及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评估。结果表明,样方大小为5 km×5 km的系统抽样估测效果最精确且稳定,4 km×4 km系统抽样次之。但结合遥感图像及解译成本,最终确定样方大小为4 km×4 km的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韶春  黎志成  张华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