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0)
2023(8915)
2022(7503)
2021(6930)
2020(5751)
2019(12764)
2018(12287)
2017(23020)
2016(12802)
2015(13665)
2014(13431)
2013(13101)
2012(12167)
2011(10747)
2010(10384)
2009(9243)
2008(9163)
2007(7737)
2006(6651)
2005(5822)
作者
(40131)
(33909)
(33471)
(31709)
(21656)
(16673)
(14930)
(13098)
(13040)
(12082)
(11761)
(11488)
(11353)
(10850)
(10547)
(10448)
(10368)
(9972)
(9919)
(9907)
(8768)
(8300)
(8092)
(7784)
(7677)
(7649)
(7554)
(7235)
(6883)
(6801)
学科
(48700)
经济(48647)
(33514)
管理(33083)
(25629)
企业(25629)
方法(21424)
数学(19351)
数学方法(19155)
(14285)
(14266)
地方(14070)
(12656)
中国(11776)
(10849)
贸易(10843)
(10473)
业经(10389)
农业(10021)
(8956)
环境(8431)
技术(8220)
(7766)
财务(7746)
财务管理(7727)
企业财务(7409)
(7408)
银行(7349)
(7333)
金融(7331)
机构
学院(176220)
大学(176022)
(67871)
经济(66579)
研究(66187)
管理(63869)
理学(56251)
理学院(55475)
管理学(54316)
管理学院(54010)
中国(47190)
科学(47122)
(44819)
(37513)
业大(36158)
农业(35776)
(35626)
研究所(33473)
(31937)
中心(29953)
(29017)
(24299)
财经(23832)
(23821)
农业大学(23732)
(22149)
(21821)
师范(21690)
北京(21671)
科学院(21456)
基金
项目(134046)
科学(104096)
基金(98625)
(91924)
国家(91238)
研究(85147)
科学基金(75887)
社会(55209)
自然(53779)
(53687)
基金项目(53279)
自然科(52501)
自然科学(52477)
社会科(52415)
社会科学(52398)
自然科学基金(51546)
(45714)
资助(39372)
教育(37585)
重点(31521)
编号(30346)
计划(28963)
(28888)
(28240)
(27992)
科研(27025)
科技(26443)
创新(26394)
(24507)
国家社会(23457)
期刊
(67788)
经济(67788)
研究(43186)
学报(42897)
(38550)
科学(34996)
中国(32346)
大学(30133)
学学(29324)
农业(25792)
(21601)
管理(21189)
(15088)
金融(15088)
(14642)
业大(12645)
业经(11798)
技术(11772)
经济研究(11611)
财经(11394)
(11175)
教育(11062)
资源(10705)
农业大学(10327)
科技(10232)
林业(9847)
(9704)
问题(9325)
商业(7927)
自然(7640)
共检索到247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永  万成炎  郑志伟  邹曦  潘晓洁  胡莲  冯坤  陈小娟  
以三峡水库小江消落区为研究区域,于2009~2011年研究了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消落区坡度、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小江消落区有维管束植物146种,其中草本植物有134种。优势度大于0.02的物种主要有苍耳、香附子、狗牙根、马唐、白茅和小白酒草等19种。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和土壤容重,进而影响植物分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植物鲜重与地形坡度负相关(P<0.05),与土壤全氮(P<0.01)、全磷(P<0.05)、全钾(P<0.01)、有效氮(P<0.01)和有效钾(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植物鲜重的主要环境因子为...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简尊吉  
基于三峡水库巫山段和秭归段消落带海拔155 m175 m区段经历水库水位涨落前(2008年)和经历多次水库水位涨落后(2009年、2012年、2015年)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群落的定位监测,揭示长期水库水位涨落影响下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对经历7次水库水位涨落后植物群落调查和分析,揭示消落带植物种群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并采用CCA方法量化解析了消落带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及三峡水库水文特征的相互关系,旨在为三峡水库峡谷地貌区消落带生态修复和生态防控提供科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忠礼  袁兴中  刘红  李波  
水位变动是湿地的基本特征之一,对湿地生态系统意义重大。为了解水位变动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的影响,于2010年8月对白夹溪消落带植物群落进行调查,采用TWINSPAN分类法对植物群落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共发现维管植物85种,隶属34科70属;植物群落可划分为18个类型,狗牙根等5种群落为白夹溪消落带代表性植物群落;随着淹水程度的加深,群落组成呈现出由旱生植物到湿生植物的过渡趋势;植物群落香农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生物量指数随水位梯度呈"∧"型变化趋势,辛普森指数呈"∨"型变化趋势。与156m蓄水周期相比,植物物种数量、群落类型及组成、多样性均发生改变。水位变动是消落带新生湿地植物群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忠礼   冯源   朱姿涵   赵青   邵迎  
水库是在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体中拦截筑坝形成,水文节律受人为调控的水体。其中,库周水位变动影响的区域为水库消落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由于受人为干扰强烈,生态环境问题突显,消落带研究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本文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重点梳理2000-2023年水库消落带植物研究沿革,搜集中文文献164篇,英文文献422篇。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及关键词时序和突显分析,得出研究热点为水位波动对植物生存、生长、生产以及群落组成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地研究水库河岸带能量循环及景观格局。本文以三峡水库消落带为例,结合团队多年研究工作,从水位变动下消落带植物群落时空格局与动态、消落带土壤种子库特征、植物功能性状、水淹胁迫下植物生理生态特征、消落带植被恢复和生态工程、植物-微生物分子作用关系的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水库消落带植物基础与应用研究,对水库消落带植物研究进行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瑞梅  肖文发  
应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无偏对应分析(DCA)对三峡库区森林植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WINSPAN将森林植物群落分成了巴山松林、华山松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柏木林、马尾松-栓皮栎林、马尾松-栲林、马尾松-大头茶林、杉木-栲林、短柄栎林、栓皮栎林、白栎林、槲栎-栓皮栎林、西南槲树林、亮叶水青冈林、茅栗林、化香林、红桦林、糙皮桦林、四照花林、枫香林、华中樱桃-刺叶栎林、连香树-细齿稠李林、灯台树林、朴树林、包槲柯-锥栗林、化香-曼青冈林、石栎林、甜槠林、红豆树林、润楠林、大头茶林与刺叶栎林33种类型;DCA排序结果基本上反映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1排序轴主要反映热量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顺慧  黄怡民  潘杰  付川  
本文采用水培实验,模拟三峡库区长江水体Cu2+污染环境,在Hoagland营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u2+(CuCl2·2H2O),研究Cu2+对2种适生草本植物生长、生理指标、铜积累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2+处理范围内,低浓度Cu2+对狗牙根和双穗雀稗植株生长没有出现明显的伤害现象,甚至表现出一定的促进性,新芽和新根数增加,当Cu2+浓度达适宜(狗牙根为40 mg/L,双穗雀稗为10 mg/L)时达最多,高浓度铜导致狗牙根和双穗雀稗新芽和新根数下降。在铜浓度为60 mg/L处理条件下,狗牙根叶绿素含量、SOD、POD及CAT活性分别为对照的57.77%、63.93%、136%、64.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岚  刘芸  熊兴政  邬静淳  王萌  袁贵琼  欧阳  任立  
【目的】对桑树与引种植物水桦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长及光合特性进行比较,探讨这2种木本植物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周期性水淹生境的适应性,为消落带植被重建适用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万州区典型消落带170、175 m 2个高程的台地种植2年生桑树、水桦实生苗,之后自然生长,于每年4月上旬调查其存活率。供试种调查存活率后,于上述台地旁种植2年生桑树、水桦实生苗,2年后于4月上旬春季出露期、7月中旬夏季干旱期、9月底秋季淹水前期测定其生长量(株高、地径、冠幅)、光合特性(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动力参数及气体交换参数)。【结果】170 m高程桑树、水桦的存活率显著低于175 m高程,而2个高程水桦存活率均大于桑树,其中170 m高程差异显著;170 m高程水桦的生长量均大于桑树,其中株高差异显著。春季出露期(SEP),170 m高程桑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于175 m高程,Pn、Gs、Tr、Ci、WUE无明显差异;夏季干旱期(SDP),桑树和水桦170 m高程叶绿素含量及Pn、Gs、Tr、Ci均大于175 m高程,其中桑树的Ci、Tr差异显著、水桦的Tr差异显著;秋季水淹前期(PFP),170 m高程水桦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大于桑树,Pn、WUE与175 m高程无明显差异。SEP期,170 m高程桑树的qP、ETR、ΦPSⅡ大于175 m高程;PFP期,水桦在2个高程的ΦPSⅡ、ETR、qP基本与SDP期一致,170 m高程qN大于175 m高程。【结论】乡土树种桑树能通过出露后快速恢复叶片PSⅡ光反应系统的能力,提高光电子的传递速率,增加叶绿素含量而增强光合作用,积累更多有机物恢复生长来适应三峡库区冬季水淹的胁迫;引种植物水桦则通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在桑树进入休眠期后仍保持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以应对冬季水淹的过度消耗。桑树和水桦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三峡库区消落带特殊的生境,引种植物水桦较本地树种桑树对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生境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可以考虑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植被恢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勇  段辛斌  刘绍平  刘明典  王珂  陈大庆  
于2007年1月、4月、7月、10月,对三期蓄水后三峡库区秭归至江津江段的长江干流和5条支流(乌江、磨刀溪、梅溪河、大宁河、香溪河)的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期间,浮游植物共计7门164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48.78%和31.70%,其它门类共只占19.52%。优势种有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s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实球藻(Pandorina morum),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婷  陈淼  党成强  黄慧敏  董蓉  陶建平  
三峡库区消落带环境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不同高程生境经受水淹的时间和深度不同。本研究选取消落带3个典型样地,通过分析37种主要草本植物各器官的功能性状,比较不同生活型和不同科别植物功能性状的差异;通过探讨消落带植物功能性状、性状间权衡关系对不同高程(对应不同的淹水环境)的响应,获取不同高程生境的植物生长及资源利用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功能性状中,多年生植物的叶干物质含量(LDMC)和细根组织密度(FRTD)显著高于一、二年生植物(P<0.05),不同科别的植物功能性状中,除比叶面积(SLA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荣  程瑞梅  肖文发  潘磊  曾立雄  
根据三峡库区初期水位涨落情况,以空间代替时间法,连续两年对典型消落带区域地上植被进行调查,通过计算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来分析不同水淹时间下优势草本植物生态位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一年水淹区段在未水淹时,植物生态位宽度普遍较窄,此时生态位明显特化,而第二年水淹极大的增加了适应干湿变化的物种的优势度。水淹前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只有12对,小于0.2种对为189对,其中生态位重叠值为零的为103对;水淹后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有24对,小于0.2种对为53对,其中生态位重叠值为零的为6对,说明生境由干燥到湿润的变化,对湿润环境相对适应的物种存活,优势植物生态位重叠明显增加。经两年水淹区段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权  陈雯莉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培养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对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区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代谢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培养微生物数量随沿程变化较为明显,同时受到时间变化影响;5个采样点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能力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大;大多数采样点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优势度不随时间变化且采样点之间的丰富度和优势度差异不明显,随时间的变化个别采样点微生物群落的均匀度受到了影响且不同采样点之间差异较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个采样点土壤微生物在利用碳源方式上有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泉水  康义  洪明  金江群  朱妮妮  聂必红  王佐庆  
基于固定监测样地,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海拔156~172m区段首次经历冬水夏陆交替变化影响前、后的植物组成、个体数量、物种盖度等群落学特征进行调查,并计算各类植物生活型在群落中的比例以及各物种的重要值,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陆生植被对首次水陆生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经历水陆交替变化前,在样地上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5科147种,经历水陆交替变化后,仅剩17科32种,科数减少了69.1%,种数减少了78.2%,与此同时,样地上出现了49种新植物,约占调查当年样地植物种数的60.5%;植物生活型组成发生改变,乔木和灌木减少,草本植物增加;不同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不同,莎草科、禾本科和菊科的草本植物表现出较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魏念  余丽梅  茹辉军  吴凡  倪朝辉  
为了解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于2018年5月(低水位期)和10月(高水位期)对御临河、澎溪河、大宁河和香溪河回水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99种,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各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种类数排序为澎溪河>大宁河>御临河>香溪河。5月各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群落以蓝藻及绿藻为优势类群,水华蓝藻、微囊藻为这些水域的共同优势种;10月以硅藻和绿藻为优势类群,硅藻门小环藻为这些水域的共同优势种。5月各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丰度显著高于10月,均以澎溪河回水区丰度最高,御临河回水区丰度最低。不同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5月和10月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5月各支流间差异不显著,10月各支流间差异显著。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对三峡库区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丰度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5月,pH和高锰酸盐指数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10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磷酸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文颖  王启基  景增春  李世雄  史惠兰  
本研究是在青海省达日县青珍乡进行的,分析了高山嵩草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覆被变化与植物群落特征、多样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物种数分别占研究区物种数的58.93%、73.21%、66.07%。原生植被的优势种高山嵩草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减少,其优势度分别为27.13%、12.37%、1.82%。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为中度退化演替阶段(3.41)>重度退化演替阶段(3.39)>轻度退化演替阶段(2.99);均匀度指数依次为重度退化演替阶段(0.94)>中度退化演替阶段(0.92)>轻度退化演替阶段(0.86)。地上生物量中度退化草地最大,轻度退化草地居中,重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伟萍  曾源  吴炳方  张磊  赵炎  王强  
基于2007~2009年的Landsat5-TM、HJ-1A/1B-CCD遥感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法对三峡水库156m蓄水位消落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消落区植被恢复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植被恢复时空变化的影响因子。2007、2008、2009年3a156m蓄水位消落区植被覆盖度分别为51.2%、51.5%、49.2%,其中支流消落区的植被覆盖度高于干流,这与地形条件有关,坡度的大小决定了消落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差异。2008年与2007年消落区植被覆盖状况基本一致,而2009年的植被覆盖度低于之前两年,这与三峡大坝水位调度方案不同有关,退水较晚时,植被生长时间较短,其植被覆盖度较低。研究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