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0)
2023(11336)
2022(9851)
2021(8984)
2020(7775)
2019(17754)
2018(17818)
2017(33833)
2016(19061)
2015(21599)
2014(22232)
2013(21663)
2012(20401)
2011(18572)
2010(18777)
2009(17833)
2008(17774)
2007(16449)
2006(14326)
2005(13104)
作者
(57955)
(48893)
(48794)
(46528)
(30830)
(23559)
(22278)
(18982)
(18221)
(17494)
(16619)
(16537)
(15918)
(15551)
(15487)
(15138)
(15084)
(14367)
(14282)
(14213)
(12302)
(12252)
(11902)
(11095)
(11092)
(11066)
(10923)
(10883)
(9929)
(9913)
学科
(74561)
经济(74454)
管理(55529)
(49712)
(40573)
企业(40573)
方法(33079)
数学(27976)
数学方法(27677)
(21783)
(21768)
(19729)
中国(19261)
(18050)
业经(16649)
地方(15696)
农业(14073)
(13937)
(13089)
贸易(13085)
(13076)
银行(13022)
(12955)
理论(12953)
财务(12904)
财务管理(12861)
(12627)
(12423)
环境(12322)
(12143)
机构
学院(278423)
大学(277778)
(107582)
经济(104944)
管理(100871)
研究(97442)
理学(85602)
理学院(84496)
管理学(82872)
管理学院(82345)
中国(74009)
科学(63010)
(59995)
(53521)
(53093)
(51454)
研究所(46691)
中心(45000)
(44838)
业大(43867)
农业(42093)
财经(41319)
(38367)
师范(37922)
北京(37670)
(37102)
(35152)
(34896)
经济学(32829)
(31958)
基金
项目(182523)
科学(141672)
研究(130599)
基金(130186)
(115188)
国家(114256)
科学基金(95729)
社会(80731)
社会科(76343)
社会科学(76320)
(73065)
基金项目(69535)
自然(62702)
(61602)
自然科(61127)
自然科学(61104)
教育(60475)
自然科学基金(60005)
资助(53544)
编号(53536)
成果(44441)
重点(42237)
(39845)
(39695)
课题(38318)
(37124)
(35586)
科研(35271)
创新(34918)
计划(34510)
期刊
(123861)
经济(123861)
研究(78512)
中国(58404)
学报(48984)
(48511)
(43648)
科学(43134)
大学(35651)
管理(35621)
学学(33668)
农业(32229)
教育(30005)
(25019)
金融(25019)
技术(23712)
财经(20565)
业经(20551)
经济研究(18759)
(17674)
(17401)
问题(16521)
(14855)
资源(13356)
理论(12789)
图书(12746)
(12625)
技术经济(12603)
科技(12536)
统计(12285)
共检索到420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乐  张烨  侯培强  孙滨峰  张千千  王效科  逯非  
2010年每月定期测定了位于三峡水库中下游的云阳、巫山、秭归和三斗坪段的TN、NH4-N、NO3-N和TP浓度。结果表明:4个段面水质中的TN、NH4-N、NO3-N和TP浓度空间差异不显著,但季节变化显著,TN和TP的季节变化呈单峰格局,分别在5月和7月达到最大值;NH4-N的季节变化则呈双峰格局,主要的峰值出现在7、8月,次要的峰值出现在3、4月。4个地点低水位期(3~8月)的TN、NH4-N、NO3-N和TP浓度都高于高水位期(9月~次年2月)。主要因为在低水位期,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的降雨量大,入库流量显著增加,污染物主要来自长江上游入库的非点源污染和水库两岸农田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面源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志威  王兆印  贾艳红  李文哲  
长江中下游河道存在数量众多的江心洲,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这些江心洲的演变深为人们关注。选取2000~2011年宜昌、汉口、大通站的年均流量和输沙量,1999、2001、2003、2005、2007、2009和2011年长江中下游20个代表性江心洲的遥感影像,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沙变化及江心洲面积变化过程,同时利用概念模型分析江心洲面积变化与流量和含沙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三峡水库蓄水后(2003~2011年)宜昌、汉口、大通站的年均径流量较蓄水前分别减少6.1%、7.3%、9.5%,输沙量分别减小90.3%、72.1%、66.9%,平均含沙量分别减少了89.6%、70.8%、64.8%...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柏慕琛  班璇  DIPLAS Panayiotis  肖飞  
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定量研究了丹江口水库蓄水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时空变化,评估出汉江干流变化度最大的江段和水文特征指标类别,分析了其对应的生态影响,并针对汉江流域的四大家鱼和水华问题进行了敏感水文指标的变化度分析。结果显示:丹江口大坝蓄水后,汉江下游河道流量是中变化度占主导,比例范围为47~63%;水位是高变化度占主导,襄阳站和皇庄站高变化度的水文指标所占比例远大于其它站点,依次为53%和75%,各站水位较蓄水前下降了1~2 m。黄家港站高/低流量脉冲出现的频率减少(变化度为-0.49和-0.62),且持续的时间变短(变化度为-0.87和-0.74)。皇庄站和襄阳站流量和水位的月均值和极值较蓄水前减少,逆转次数在高RVA范围内较蓄水前增加(变化度为1.82)。四大家鱼产卵的敏感水文指标出现频率较蓄水前减少,且为中高变化度。下游河道枯水期流量和水位减小,增加了水华发生几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舜垚   梁珂   何丙辉   李天阳   赵秀兰   吴浩晨  
明确水体中典型营养盐成分如硅(Si)、氮(N)、磷(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时空变化特征,将有助于探究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及浮游植物营养限制状态。在三峡水库汉丰湖设7个采样点,于2020年5月~2021年4月取样后测定可溶性硅酸盐(DSi)、可溶性总氮(DN)、可溶性总磷(DP)、叶绿素a(Chl-a)等指标的浓度时空变化特征,通过Si、N、P的生态化学计量关系,评估水体浮游植物养分限制状态。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水体中DSi月平均浓度为18.80 mg·L~(-1),8月最低,11月最高,在季节上呈现夏季最低,秋季最高的特征。DN、DP月平均浓度分别为1.57 mg·L~(-1)、0.09 mg·L~(-1),两者季节变化相似,均呈现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特点。Chl-a月平均浓度为4.48μg·L~(-1),夏季最高,秋季最低,与DSi浓度的季节变化正好相反,且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在空间上,位于南河断面的DSi、DN、DP浓度均大于其它断面,DSi可能少部分来自沉积物的分解释放,大部分通过地表径流的形式,由陆地向水体进行补充。DSi/DN全年均值为6.47,2月最低,11月最高。DN/DP在1月最低,7月最高,全年均值为47.76。研究结果表明汉丰湖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P元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世鹏  杨劲松  刘广明  谢文萍  
利用基于噪声辅助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改进型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对三峡蓄水后8a的三峡日入库、出库流量和坝下各水文站日水情信号进行多尺度时频分析,并与连续小波和离散小波变换进行异同性比较。结果表明,三峡蓄水后2004~2011年三峡日入库、出库流量和宜昌、大通站日径流量均具显著的1a尺度主周期振荡规律,三峡季节性调蓄对坝下流量1a尺度的主周期振荡规律无显著影响。三峡蓄水后河口北支江水位的半月主周期振荡特征始终占主导地位,表明三峡调蓄影响下上游来水量变化对河口北支水位波动的影响权重小于河口自身海潮波动的影响权重。与离散小波变换固定频带下的信号分解比较,基于HHT的水文信号多尺度分解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开道  王超  苏斌  李大兴  杨文辉  李明月  路金霞  李頔  
研究针对澜沧江中下游功果桥和小湾电站库区,分析重金属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并综合评估了两水电库区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受季节影响较大,雨季明显偏高,汛后的11月份富集至较高;大坝拦沙对上下游重金属污染物具有明显的拦截效应。(2)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3月、6月两库区重金属均未呈现污染;但8月、11月功果桥库区坝上泥沙中的Pb、Mn、As、Zn均呈现污染,Cu、Hg均未呈现污染;功果桥库区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大于小湾库区,且其重金属污染多发生在雨季;(3)综合全年来看,7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均小于150,其潜在危害程度均为轻微;重金属的潜在危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乐  逯非  王效科  段晓男  孙滨峰  欧阳志云  
2010年,对三峡水库水-气界面上空0.5m处和岸边甲烷的浓度进行全年的观测,并采用静态浮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库水-气界面上的甲烷通量,研究了三峡水库上空的甲烷浓度的背景值及其与甲烷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峡水库上空甲烷浓度的年平均值为2.216±0.224mL/m3,岸边甲烷浓度的年平均值为2.211±0.206mL/m3,两者差异不显著;除夏季时云阳上空的甲烷浓度较高外(2.850mL/m3),其余地点上空的甲烷浓度都接近年平均值;三峡水库上空的甲烷浓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上游地区(云阳)上空的甲烷浓度(2.31±0.33mL/m3)显著高于下游地区(秭归:2.14±0.13mL/...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春春  陆建飞  
[目的]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波动特征和规律,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稻生产周期波动的强度,消除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稳定发展水稻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HP滤波分析法,对1949—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生产的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的短期波动分为6个波动阶段,系统剖析制度变革、要素投入、科技进步、市场走势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水稻面积、单产以及总产波动的影响。[结论]水稻生产波动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面临下行压力;水稻产量波动的波幅较大且波峰绝对值小于波谷绝对值,水稻持续稳定增产难度较大;现阶段面积与水稻生产波动的趋势契合度更高,科技创新亟需突破瓶颈;水稻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区域性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将越来越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方方  黄薇  
基于黄家港水文站1954~2000年的日径流量资料,以1967年为节点,将47年水文序列划分为节点前的"近自然状态河流"和节点后的"人工干扰状态河流"两种水文情势。采用Richter提出的变动范围法,基于包含32个水文参数的水文改变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黄家港水文站1967年前后水文情势的变化。根据分析,把1967年之前的各个水文参数的第1至第3四分位数间的数值范围设为管理目标。进一步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生态水文的影响。结果表明,1967年以后,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较为显著:极大地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配,使流量过程均化,使极值流量出现日期提前、历时缩短等等。在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生桂  简东  曾强  张晓敏  
为评价东江水库建成对耒水中下游水生生物的影响,1993年作者对东江水库坝下耒水中下游原生动物进行了两次调查,结果四个断面共发现原生动物84种,其中丰水季(8月)59种,多于枯水季(10月底)的46种,但丰水季数量(435个/L)和生物量(0.036mg/L)都低于枯水季(3.244个/L,0.335mg/L);多样性指数与种类数一样,多是丰水季大于枯水季。建库后,从中游到下游原生动物种类数、数量和多样性指数都呈增加趋势,而生物量稍有例外。坝下临近江段原生动物种类数较少,现存量较低主要与水库下泄的低温水有关。还对其它可能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讨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含蓄  贺本岚  
本文通过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方法,测算了2000—2014年上中下游价格指数及各细分行业价格指数之间的传导效应,并分析了货币供给因素对不同价格指数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对上中下游所有价格指数均能产生影响,对下游价格指数CPI的驱动效应最显著;上中游价格指数向下游价格指数逐级传导效应显著,但跨级传导效应呈递减趋势;同时下游价格指数的变动也会倒逼中上游价格指数变化,但跨级传导效应基本无趋势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况琪军  周广杰  胡征宇  
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三峡湖北库区江段5个采样点及其一级支流——香溪河流域6个采样点的浮游藻类进行了为期2周年的调查,共采集和鉴定浮游藻类定性和定量水样1 000余个,获得有效数据2 000多个。数据显示,蓄水前(2003年1月~2003年6月)、蓄水1周年(2003年6月~2004年5月)和蓄水1.5年(2004年6月~2004年12月)3个时间段之间,被调查水域的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细胞密度和水质状况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藻类的群落结构干流江段以硅藻为主,绿藻次之;支流水域以绿藻占据首位,硅藻次之。被调查水域藻类的细胞密度随蓄水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并显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何春  邓华堂  王果  刘寒文  沈子伟  刘绍平  段辛斌  陈大庆  李云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2018年7月—2019年1月采自三峡库区干流木洞、涪陵、云阳和秭归江段的38种鱼类进行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同时计算鱼类营养级并构建了鱼类连续营养谱。研究结果显示,三峡库区干流鱼类δ~(15)N值平均值为11.02‰,变化范围为5.31‰~17.79‰。以初级消费者螺类作为基准生物估算出三峡库区干流鱼类平均营养级为2.67,范围为1.47~4.12。营养级大于4级的鱼类仅有1种,营养级位于2~3级之间的鱼类种类数最多,占种类总数的50.0%,其次是营养级大于3级的鱼类,占种类总数的31.6%,不同食性鱼类组合的营养级存在差异。库区干流鱼类营养级的时空差异均不显著,而越靠近大坝的江段食物链长度的季节性波动幅度越大。和水库蓄水运行初期相比,鱼类营养级显著升高且高营养级鱼类的群落结构和营养特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特别是拥有较高营养级的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在库区干流逐渐扩张并成为优势种,其可能对库区干流鱼类营养结构产生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东民  赵秀生  于素花  
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某地区农业用水的水价弹性计算、成本效益分析和管理机制分析 ,指出价格机制对当地水资源的调节作用十分有限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失灵”。因此 ,加强政府干预、消除“政府失灵”是本地区面临的首要任务。同时 ,对本地区水价的制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赖锡军  姜加虎  黄群  
为了阐明三峡水库调节对长江中下游汛末水位的影响,基于2006~2011年三峡试验性蓄水实例,采用长江中游江湖耦合模型定量解析了近6年因三峡水量调节直接引起的长江中下游水位变化分量。结果表明,三峡使长江中下游汛末水位提前快速消落,枯水提前约半月余;螺山、汉口和大通三站汛末水位因三峡的水量调节而分别下降0.7,0.6和0.41m。水位频率分布有明显变化,汛末中高水位区间内频率有所下降,而低水位频率则升高。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每年汛末将集中蓄水,长江中下游供水量减少必成为常态。汛末水位的这些趋势性变化可能会对水资源利用和湿地生态造成影响,值得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