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7)
2023(10836)
2022(9742)
2021(9235)
2020(7630)
2019(17467)
2018(17426)
2017(33538)
2016(18417)
2015(20532)
2014(20685)
2013(20334)
2012(18542)
2011(16675)
2010(16372)
2009(14885)
2008(14207)
2007(12060)
2006(10608)
2005(9070)
作者
(53622)
(44462)
(44260)
(42002)
(28245)
(21391)
(20098)
(17532)
(16854)
(15664)
(15507)
(14762)
(14116)
(13898)
(13676)
(13499)
(13402)
(13261)
(12745)
(12656)
(11105)
(10675)
(10626)
(10068)
(9935)
(9836)
(9797)
(9656)
(8943)
(8854)
学科
(74335)
经济(74263)
管理(50512)
(45470)
(37718)
企业(37718)
方法(34512)
数学(29341)
数学方法(28999)
地方(19611)
(18554)
(17583)
中国(17548)
业经(16073)
(15692)
环境(13263)
农业(12855)
理论(12665)
(12160)
(11563)
贸易(11557)
(11113)
(11105)
地方经济(10979)
技术(10666)
(10473)
(9784)
财务(9719)
财务管理(9697)
教育(9676)
机构
大学(257297)
学院(256803)
管理(104030)
(94664)
经济(92388)
理学(90882)
理学院(89809)
管理学(88168)
管理学院(87718)
研究(85605)
中国(61205)
科学(57537)
(55133)
(43071)
(41517)
(41066)
业大(40174)
研究所(39914)
中心(38511)
(36519)
(36472)
师范(36125)
北京(34582)
财经(33750)
农业(32744)
(31698)
(30669)
(30433)
师范大学(29471)
技术(27566)
基金
项目(185199)
科学(145306)
基金(133683)
研究(133622)
(117272)
国家(116336)
科学基金(99655)
社会(82452)
社会科(78054)
社会科学(78033)
(73507)
基金项目(72454)
自然(66596)
自然科(64975)
自然科学(64959)
自然科学基金(63744)
(61994)
教育(60470)
资助(54828)
编号(54656)
成果(43080)
重点(41541)
(40264)
(39574)
(38137)
课题(37495)
科研(35640)
创新(35553)
计划(34069)
大学(33740)
期刊
(101392)
经济(101392)
研究(70219)
中国(43998)
学报(42871)
科学(39778)
(37049)
管理(35970)
大学(31275)
学学(29423)
(28232)
教育(28127)
农业(26591)
技术(21583)
业经(17465)
(17315)
金融(17315)
图书(15382)
经济研究(15221)
财经(14889)
资源(13688)
(13391)
科技(13368)
问题(13221)
理论(12846)
(12560)
实践(12088)
(12088)
(11690)
技术经济(11564)
共检索到358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腊美  龙天渝  李崇明  
为有效控制三峡水库上游流域因水土流失产生的非点源颗粒态磷污染,改善库区水质,以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从影响土壤流失年际变化的水文条件和人类活动两个主导因素着手,并从地形指数的角度考虑泥沙输移比的空间分布,提出了能反映流域输沙量逐年动态变化的新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域颗粒态磷污染年负荷模型。在GIS辅助下,应用所建模型,对研究流域1990~2006年颗粒态磷污染负荷进行了空间分布模拟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所建年输沙量模型和颗粒态磷年负荷模型有良好的模拟精度;金沙江中下游流域,雅砻江中下游流域和岷江的大渡河流域是颗粒态磷污染的主要源区,嘉陵江流域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和颗粒态磷流失情况明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闵敏  林晨  熊俊峰  沈春竹  金志丰  马荣华  许金朵  
综合星地协同技术手段,定量化表征1990年以来洪泽湖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差别化地探讨其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厘清二者的作用机制,为实现非点源磷污染的有效管控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结论包括:(1)近20年,颗粒态磷负荷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状态,1990~1996年呈下降趋势,1998~2006年保持平稳增长状态,2008年后快速下降;(2)颗粒态磷单位负荷空间差异明显,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淮河支流流域(3.88 t/km~2/a),低值区则主要分布在汴河流域(0.57 t/km~2/a);(3)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平均颗粒态磷负荷由高到低依次为:多种地类混合的淮河支流流域(681.84 t/a)、城镇化快速增长的高松河流域(317.65 t/a)、农用地主导的维桥河流域(185.73 t/a)、湿地保护区的汴河流域(121.09 t/a)。林地、湿地等用地类型能显著减少颗粒态磷污染物的流失量,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则会加剧颗粒态面源磷污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银超  鲍玉海  唐强  贺秀斌  朱宏伟  郭丰  
运用AnnAGNPS模型对三峡库区小江流域2002~2004年的径流量、输沙量、氮磷负荷量进行模拟估算,并分别采用宝塔窝水文站(控制范围占流域面积的62%)2002~2004年实测数据对径流和泥沙模拟值进行校准和验证,采用小江流域出口2002~2004年实测年均数据对总氮、总磷模拟负荷进行校准和验证,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输出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结果相对可靠,适合于三峡库区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价。根据模型预测结果,模型对径流输出的模拟精度高于对泥沙和养分的输出模拟,小江流域多年年均泥沙输出量为261.89万t,总氮输出为8 335.23t,总磷输出为436.86t。...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睿佳  
为保障松华坝水库流域的饮水安全,促进滇池流域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本文以非点源污染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打分法分析不同景观在该流域非点源污染形成中的贡献,并确定各"源"、"汇"景观的比重,以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为基础,分别从流域整体与各景观空间要素2个方面,定量研究了流域景观格局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结果显示:(1)松华坝水库流域整体和各空间要素层面的4个景观空间负荷指数值均小于0.50,表明流域在整体和各景观空间要素层面,均属于"污染截留型"景观格局,即理论上由当前景观格局新产生并排出的非点源污染物极少;(2)坡度景观空间负荷指数>相对高程景观空间负荷指数>距离景观空间负荷指数,表明加强保护该流域中高海拔陡坡地带的"汇"景观,不仅可以防止形成新的"污染贡献型"景观格局,还可强化其隔离圈式"污染截留型"景观格局,有效阻挡流域中面积最大的"源"景观,位于中高海拔山区的旱地所产生的土壤和养分外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常德  龙天渝  李继承  刘腊美  
掌握非点源污染形成的机理和变化规律是控制和治理非点源污染的关键。三峡水库非点源污染物来源范围广,每年随上游来水输入库区的非点源污染物成为三峡入库非点源负荷的主要部分。为研究三峡入库非点源污染物负荷变化规律,以SLURP水文模型和输出系数法为基础,建立了长江重庆寸滩断面以上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模型在模拟计算1996~2002年寸滩断面入库非点源TN年负荷和非点源TP年负荷时,除1998年非点源TP负荷计算误差高于50%外,其它各年非点源TN负荷和TP负荷计算误差基本上小于30%,具有较好的模拟计算效果。该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将为流域的有关管理部门提供该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决策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崇明  黄真理  
分析蓄水前三峡水库入库污染负荷,包括库区污染负荷,如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船舶流动污染源;主要干支流长江、嘉陵江、乌江的入库背景污染负荷,包括上游天然背景负荷和上游污染贡献负荷,为三峡水库水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①进入三峡库区的污染源主要来自长江、嘉陵江、乌江上游输入的背景负荷,包括上游贡献负荷和天然背景负荷,其中:CODCr的天然背景负荷与上游污染贡献负荷较为接近,BOD5、NH3-N的上游贡献负荷略大于天然背景负荷;TP的上游贡献负荷远大于天然背景负荷。因此,“三江”上游区域的污染治理工作应为今后三峡水库水污染防治的重点;②库区内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TP、BOD5、TN...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崇明  黄真理  
在文献[1]基础上,预测三峡水库2010年和2015年的入库污染负荷。采用包络线法预测排污得到有效控制的低负荷水平(最佳状态),排污继续恶化到一定限度的高负荷水平(最坏状态),以及按正常排污介于高、低负荷水平之间的中负荷水平(一般状态)。在预测入库污染负荷时,把长江、嘉陵江、乌江进入的背景水质污染负荷分为天然背景负荷和上游贡献负荷,天然背景负荷保持不变,上游贡献负荷根据上游水污染控制规划按高、中、低负荷水平预测。预测表明,库区内的污染负荷占入库总污染负荷的比例较小。中负荷水平下,库区污染源占入库总负荷的比例为8.50%~22.93%。污染负荷主要来自长江、嘉陵江、乌江上游的贡献和天然背景负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娄保锋  臧小平  吴炳方  
根据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污染源监测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库区化学需氧量(CODCr)和氨氮总污染负荷现状及历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污染负荷主要来源于上游。近5a来,进入三峡水库的CODCr污染负荷平均为528.6万t/a,氨氮负荷平均为7.28万t/a,其中上游来水和库区CODCr负荷约为443.2万t/a和85.42万t/a,分别占83.8%和16.2%;上游来水和库区氨氮负荷约为4.75万t/a和2.53万t/a,分别占65.2%和34.8%。废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主要来源于重庆主城区。1997~2009年,尤其是三峡水库蓄水运用期内,库区废污水排放总量随库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丽婧  郑丙辉  李子成  
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运行以来,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面源污染防治愈发受到关注。依托2004、2005年生态环境调查成果,在分析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简称三峡地区)面源污染负荷特征、面源污染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面源污染防治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入库污染负荷总量组成中,面源贡献占绝对优势;空间分布上,上游长江干流、嘉陵江及乌江流域贡献占绝对优势,库区区间贡献较小;形态特征上,氮对水体的影响以溶解态为主,磷对水体的影响以颗粒态为主。从面源污染发生过程来看,三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不合理为土壤侵蚀、污染物迁移转化提供了先决条件;而农村经济增长迅速、耕作管理技术落后亦增大了面源污染的风险。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明  李怀恩  庄咏涛  
 结合我国非点源污染监测资料少的实际情况,利用我国现有的水文站降雨资料和水质资料,提出了一种简便易用的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降雨量差值法。与传统的径流分割法相比,降雨量差值法能利用现有水文水质资料而无需增加监测项目,即可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作出估算,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合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杨  王雨春  高博  洪宇宁  万晓红  周怀东  
三峡水库的生态安全受到高度关注,三峡水库成库后是否会出现汞等重金属生态风险增加的"水库效应",不仅是需要论证的科学命题,也是关系到库区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2011年在三峡库区忠县至秭归段选择"湖沼化"特征最为显著的8条支流采集了鲤、鲢、鳙、鲇、鳜等常见经济鱼类标本,系统分析了库区鱼类标本肌肉中的总汞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支流鱼类肌肉中总汞含量最高为109.6μg/kg,最低为30.5μg/kg,平均含量为56.4μg/kg。与蓄水前的调查结果相比,蓄水运用10a后库区鱼类肌肉总汞水平尚未明显增加。但是,不同营养等级鱼类之间,肌肉总汞浓度水平随营养等级增加有明显增高,三峡水库水生食物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施晓晖  徐祥德  
较为准确地预估三峡库区9月份来水流量,对于安全而有效地完成三峡水库蓄水任务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三峡库区9月的来水流量与长江流域(Yangtze River Valley,YRV)上游大多数气象站点的8月降水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据此定义了影响三峡库区来水流量的长江流域上游前期降水关键区。计算关键区内各气象站点8月降水量的算术平均值,并对比其与三峡库区9月三峡库区来水流量的年际变化,发现两者的变化较为一致,同样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长江流域上游前期降水关键区的8月降水量可以作为预估9月三峡库区来水流量的一个重要因子,这可以为三峡水库蓄水计划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还分析了相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责茗  崔桢  高俊峰  李国柱  黄佳聪  
太湖流域平原区河网密集、渔业发达,其中池塘养殖是渔业的主要模式,而养殖池塘的污水排放是其周边河湖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精细化估算流域养殖池塘的氮磷污染负荷,对区域氮磷污染来源的精准解析与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流域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译2019年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养殖池塘的空间分布,同时发展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区分养殖池塘类型的方法,估算了两种类型养殖池塘(鱼塘和虾蟹塘)的面积与分布;采用氮磷污染排放系数法,估算了养殖池塘的氮磷污染负荷,分析其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太湖流域养殖池塘总面积为1 308.6 km~2,其中鱼塘872.6 km~2,虾蟹塘436.0 km~2,养殖池塘氮排放量为11 013.5 t,磷排放量为1 626.8 t。养殖池塘污染负荷空间分布和养殖池塘规模分布比较一致,太湖南部的湖州市辖区、吴江市和德清县是养殖池塘氮磷污染较为严重地区,其氮污染负荷分别为1 214.8、1 004.4和792.2 t,磷污染负荷分别为179.7、146.3和117.7 t,主要原因是当地池塘养殖业发达,并且氮磷污染负荷系数大于虾蟹塘的鱼塘比例较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林旭  刘德富  肖尚斌  
综合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和水系特点,在三大支流出口处设置常规水质监测断面,于干流响滩处设置水文控制断面,通过断面水质水量监测,利用数字滤波法解析径流多源和污染多源,研究上游来流点源和非点源营养盐输出负荷变化。结果表明:受农业非点源污染影响,TN是高岚河(0.788mg/L)>古夫河(0.712mg/L)>南阳河(0.567mg/L);南阳河受磷矿企业点源输入的影响,TP是南阳河(0.323mg/L)>高岚河(0.074mg/L)>古夫河(0.053mg/L);断面流量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R2=0.720 2;TN和TP非点源年负荷输出分别占总量的61%和40%的,20100607次降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大鸣  栗琪程  卜世龙  张弘强  李彦卿  顾利军  姚志帆  傅长锋  
【目的】分析河北秦皇岛市洋河水库流域N、P等主要污染元素的迁移特性,为洋河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入库前的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对秦皇岛市洋河水库流域内2008-2014年的径流及污染物迁移情况进行模拟,同时借助SWAT中的部分模块功能,应用Fortran语言建立流域污染物迁移扩散数学模型,模拟计算2015年流域污染状况并验证模型精确度。【结果】在2008-2014年,洋河水库流域年均非点源污染流失总量中,TN负荷总量为845.96 t,流失率为10.6%,其中有机氮负荷总量占91%;TP负荷总量为240.56 t,流失率为6.4%,其中有机磷负荷总量占40%,有机态污染物负荷量的空间分布与产沙量基本保持一致。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东洋河入口处2015年TN、TP质量浓度计算值分别为11.62,0.032 mg/L,TN、TP质量浓度实测值分别为10.80,0.024 mg/L,其中TN质量浓度模拟的相对误差为7.59%,TP质量浓度的绝对误差仅为0.008 mg/L。【结论】洋河水库流域内的有机态污染源是主要流失源,其中有机氮、有机磷主要通过土壤流失入河;经验模型模拟对洋河水库流域径流及污染状况的模拟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区域非点源污染的治理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