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3)
2023(12170)
2022(10350)
2021(9423)
2020(7603)
2019(17102)
2018(16810)
2017(31735)
2016(17297)
2015(19272)
2014(19762)
2013(19358)
2012(18693)
2011(17333)
2010(18120)
2009(16928)
2008(16755)
2007(15258)
2006(14368)
2005(13673)
作者
(51030)
(42519)
(42431)
(40575)
(27533)
(20395)
(19216)
(16299)
(16258)
(15629)
(14711)
(14320)
(14203)
(13849)
(13585)
(13168)
(12640)
(12559)
(12381)
(12069)
(11210)
(10538)
(10354)
(10031)
(9798)
(9665)
(9537)
(9533)
(8679)
(8508)
学科
(92175)
经济(92090)
管理(45377)
(40976)
(31414)
企业(31414)
地方(29275)
中国(27266)
方法(25789)
(23872)
业经(20592)
数学(20464)
数学方法(20166)
(17931)
地方经济(16782)
农业(16418)
(16404)
(16059)
(14955)
银行(14941)
(14636)
(14554)
金融(14552)
(14201)
贸易(14179)
(13632)
(13550)
环境(13241)
(13041)
理论(12978)
机构
学院(253085)
大学(249431)
(111507)
经济(108930)
研究(97655)
管理(89462)
中国(76508)
理学(73301)
理学院(72324)
管理学(71188)
管理学院(70665)
科学(56704)
(54974)
(52579)
(49855)
研究所(44280)
中心(44223)
(43607)
(39419)
财经(38981)
(38889)
师范(38589)
北京(36290)
(35078)
(34918)
(34839)
经济学(34193)
(31773)
业大(31204)
师范大学(30889)
基金
项目(150981)
科学(118674)
研究(115909)
基金(106147)
(91241)
国家(90374)
科学基金(76404)
社会(74069)
社会科(70186)
社会科学(70175)
(60121)
基金项目(54469)
教育(52093)
(50131)
编号(47612)
自然(45632)
资助(44565)
自然科(44404)
自然科学(44392)
自然科学基金(43554)
成果(40981)
(39769)
课题(35466)
重点(34699)
发展(32769)
(32454)
(32232)
(30329)
国家社会(30017)
(29414)
期刊
(147425)
经济(147425)
研究(88553)
中国(61320)
(38553)
(38060)
管理(36996)
教育(34166)
科学(33814)
学报(33627)
(32259)
金融(32259)
大学(25993)
农业(25390)
学学(23928)
业经(23485)
经济研究(23400)
技术(23273)
财经(20025)
问题(18730)
(17600)
(15141)
图书(14203)
国际(13893)
(13356)
世界(13329)
技术经济(13258)
(12528)
论坛(12528)
资源(12208)
共检索到431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武光  罗仕伟  
本文通过对三峡旅游文化的界定,明确了三峡旅游文化的内涵;分析旅游文化在库区旅游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了库区旅游经济与三峡旅游文化的关系。根据以上分析,进而提出了推动库区旅游经济的相应对策,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来明  刘畅  
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三峡脆弱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在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等出发,指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是搞好三峡库区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搞活库区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两者的交融。为此,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使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得到顺利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绍友  郭亮  
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库区的支柱产业是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当然选择和现实选择。本文从库区旅游业的"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两个方面,讨论了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机理,论述了在旅游经济要素的扩张与分解中,库区农业发展、社会文化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旅游利用问题;讨论了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对库区经济社会相关行业部门的链接与整合模式;同时指出库区各区县应当强化"旅游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的时间分异"观念,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寻求、比较、选择新的发展机会与发展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以旅游为切入点而在适当时机发展新的产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斌  吕斌  李磊  赵刚  
文章在梳理总结现有三峡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以2003~2009年三峡旅游地15区县的国内游客数和国内旅游收入数据为基础,运用位序—规模律对空间结构的变动进行了量化研究。文章发现,三峡旅游地总体上已经从空间极化阶段向均衡阶段转变,旅游产品变化、旅游交通完善和政府主导的跨区旅游企业整合等是影响空间重构的主要因素,并还将持续发挥影响。目前三峡旅游地已经形成了以万州和宜昌(夷陵—秭归)为组织核心,东段以三峡大坝—巫山—奉节为主要旅游吸引物,长江主航道、沪蓉、沪渝高速为主要轴线的旅游空间结构,但西段旅游组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毛长义  张述林  
城市文化建设与区域旅游发展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城市职能与区域旅游系统的耦合性,城市文化个性与区域旅游特色在诉求上的一致性,城市文化建设与区域旅游环境建设的交融性等三个方面。就三峡库区而言,其移民新城文化建设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互动问题具有较强的紧迫性和典型性。现以云阳新县城为例,从功能互补、文化特色构建、运营模式创新和整合管理入手,旨在探讨文化建设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互动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滕新才  
三峡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必须突破观光览胜的单一结构,树立市场导向机制,开辟专业旅游线,提高导游素质,开发旅游系列产品,发掘旅游文化遗产,谱写三峡旅游业的新篇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丽娟  彭小兵  赖景生  
在新形势下,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问题对于提升三峡库区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刻分析了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的内在背景以及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的内涵、原则要求、战略目标、指导思想、整合思路、模式及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华盛  程春洁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范围的15个县区为例,选取旅游资源丰度、资源品质、资源吸引力等指标,利用SPSS进行了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范围包括云阳、开县、丰都、石柱、涪陵、长寿、巴南和渝北8个区县,范围广泛,大多位于"三峡旅游的序曲段",是三峡旅游发展的"短板"。研究认为,三峡库区旅游发展适宜以重庆主城、万州和武隆等旅游发展增长极为节点,构建"三点三片一带"的旅游空间格局。三个旅游资源非优片区的发展方向分别是:以主城客源为依托,重点发展主题休闲旅游;与武隆互补联动,重点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以万州为中心,重点发展观光体验旅游。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颜帮全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典型,资金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短缺,经济运行的体制成本高。实现三峡库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库区的产业扶持力度,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优化投资环境,重视培育库区腹地经济增长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世杰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分析三峡库区农业资源状况的前提下,论文探讨了建设生态农业及旅游农业的发展方向,使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以促进三峡库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斌  陈睿  蒋丕彦  
三峡是我国典型的区域性旅游地的组合。三峡工程的建设必然引起三峡库区旅游地线性空间结构的变动。以往对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的研究都是从“点轴”模式或旅游产品组织的角度来讨论 ,但作为区域旅游的形成机制 ,即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却考虑很少。通过对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变动因素的分析 ,从旅游地竞争合作机制的角度对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进行了重构 ,总结为“一轴”模式将转变为“双核”模式、水陆分化模式、空间掠夺与“边缘回头”模式和空间拓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远江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以及低碳经济之路面临的诸多压力与挑战。提出了三峡库区助推森林重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毛勇  
1998年以来三峡旅游市场尤其是国内旅游市场的下滑严重影响长江三峡库区旅游的发展。本文分析库区国内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探讨其复兴与开拓之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阶  
本文所指的三峡地区,包括湖北省的宜昌市、宜昌地区,鄂西自治州之巴东县和四川省的万县、涪陵两地区。总面积8.16万乎方公里,人口1,760万。该区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山地和深丘占总面积的80%以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发挥该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为其经济发展服务,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三峡地区旅游资源的基本评价众所周知,三峡的名字就是旅游的象征,对广大游客有巨大吸引力。从经济开发角度,三峡的旅游资源确实名不虚传,有很大的开发意义。对此,我们应给予科学的评价。 (一)旅游资源丰富多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立明  
三峡工程的兴建使长江三峡地区宜昌———重庆段形成了长达 6 6 0km的狭长水库 ,改变了三峡区域自然环境结构和社会生态结构。三峡库区旅游资源数量丰富 ,特色鲜明 ,尽管旅游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但毕竟代表了库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要想实现库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和布局。文章在旅游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库区旅游产业布局的模式、思路 ,并指出了战略布局的目标和实施步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