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3)
2023(7256)
2022(6411)
2021(6058)
2020(5319)
2019(12207)
2018(12170)
2017(23310)
2016(12875)
2015(14750)
2014(15015)
2013(14927)
2012(14221)
2011(12971)
2010(13149)
2009(12302)
2008(12209)
2007(11165)
2006(9546)
2005(8726)
作者
(39880)
(33796)
(33562)
(32204)
(21357)
(16329)
(15470)
(13167)
(12637)
(11999)
(11393)
(11321)
(10845)
(10656)
(10616)
(10594)
(10539)
(9895)
(9853)
(9796)
(8447)
(8299)
(8287)
(7689)
(7652)
(7584)
(7502)
(7495)
(6798)
(6790)
学科
(56234)
经济(56186)
管理(32435)
(30989)
方法(26577)
数学(23942)
数学方法(23674)
(23473)
企业(23473)
(16249)
地方(14161)
(14160)
中国(13590)
(13191)
(11427)
贸易(11422)
(11014)
农业(10791)
业经(10390)
(9798)
环境(8462)
(8440)
(7723)
(7716)
财务(7685)
银行(7683)
财务管理(7653)
(7531)
金融(7529)
理论(7458)
机构
大学(189697)
学院(188985)
(75197)
经济(73426)
研究(69484)
管理(68061)
理学(58119)
理学院(57302)
管理学(56057)
管理学院(55683)
中国(51892)
科学(46087)
(41636)
(37914)
(37580)
研究所(34514)
(33386)
中心(31998)
业大(31419)
农业(30141)
(29659)
财经(26541)
(26502)
北京(26403)
师范(26233)
(25245)
(23867)
(23624)
经济学(22895)
科学院(21733)
基金
项目(126199)
科学(96884)
基金(89367)
研究(88809)
(79975)
国家(79372)
科学基金(65373)
社会(53278)
社会科(50329)
社会科学(50310)
(49313)
基金项目(47409)
自然(43949)
(42925)
自然科(42780)
自然科学(42765)
自然科学基金(41931)
教育(40683)
资助(37211)
编号(36848)
成果(29726)
重点(29614)
(28012)
(27384)
课题(25785)
(25121)
科研(24873)
计划(24868)
创新(23654)
大学(22833)
期刊
(83220)
经济(83220)
研究(53247)
中国(36519)
学报(34285)
(33480)
科学(30348)
(26123)
大学(24287)
学学(22731)
农业(22504)
管理(22039)
教育(18901)
技术(16181)
(15796)
金融(15796)
业经(13649)
经济研究(13396)
(12942)
财经(12584)
资源(11521)
问题(11312)
(10832)
图书(10247)
统计(10105)
(9923)
技术经济(9573)
(9383)
理论(8920)
(8760)
共检索到281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晓冉  杨茜  程炳岩  张天宇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提供的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的模拟结果(IPCC-AR4),通过多模式集合方法预估分析了3种排放情景(高排放SRES A2、中等排放SRES A1B和低排放SRES B1)下三峡库区21世纪气候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挑选模拟性能较好的模式进行的多模式集合对库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21世纪库区气候总体有显著变暖、变湿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为2.1~4.2℃/100 a,年降水增加趋势为6.1%~9.7%/100 a。就季节变化而言,冬季的变暖幅度最大,降水增加幅度最大。库区年平均气温在21世纪将持续呈上升趋势,而年降水在21世纪前期有减少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天宇  程炳岩  范莉  唐红玉  
利用用于IPCC-AR4的全球气候模式产品,验证其对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指数中雨以上日数(R10)模拟能力的基础上,对模拟能力较好的模式进行组合,同时考虑模式的偏差,预估高(A2)、中(A1B)、低(B1)3种排放情景下未来21世纪三峡库区R10的变化。不同排放情景下未来三峡库区R10的变化存在差异。与目前气候(1980~1999年)相比,未来整个21世纪(2011~2100年),A2情景下三峡库区R10平均减少1.7 d,A1B情景下平均减少0.3 d,B1情景下平均增加0.2 d,3种情景平均将减少0.6 d。21世纪初期(2011~2040年)、中期(2041~2070年)和后期(207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天宇  范莉  程炳岩  刘晓冉  许崇海  
利用气候模式诊断与比较计划(PCMDI)提供的9个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的模拟结果,通过多模式集合方法预估分析了3种排放情景(高排放A2、中等排放A1B和低排放B1)下21世纪三峡库区3种极端气温指数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21世纪三峡库区气温年较差呈震荡的趋势,主要将以增大为主。暖夜指数和热浪指数都将显著增加。整个21世纪,库区气温年较差将增加0.4~0.8℃,暖夜指数将增加13.3%~17.4%,热浪指数将增加8.5~13.3 d。分阶段来看,21世纪前期,气温年较差将增加0.2~0.6℃;暖夜指数将增加5.1%~7.3%,热浪指数将增加3.1~4.1 d;21世纪中期,气温年较差将增加0.4~...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天宇  范莉  孙杰  何永坤  董新宁  任永建  
利用三峡库区17个气象站1961~2008年各气象要素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库区近48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三峡水库的局地气候效应。结果表明:近48a来三峡库区年平均气温为升温趋势,库区增温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且有加快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升温显著。从平均最高/低气温来看,秋季平均最高气温增温显著。年平均、秋季和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升温显著。年降水量整体上表现为弱的减少趋势,秋季减少趋势显著。年、冬季和夏季日照时数均显著减少。年、夏季和冬季平均相对湿度增加趋势显著。年和四季的平均风速都呈显著减小趋势。年降水日数、小雨日数和中雨日数均为线性减少趋势,但趋势均不显著;大雨和暴雨日数无明显变化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殿秀  张强  邹旭恺  
利用长江三峡库区及其周边地区38个气象站1961~2001年的逐日雷暴资料,统计、分析了三峡库区雷暴日数及其初、终日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1年来,长江三峡库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较多,一般为34~45d,其中库区西北部和中南部为多雷区;年际变化大,最多年比最少年一般偏多27~61d;整个库区年雷暴日数的变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7d/10a;雷暴出现的季节变化很明显,4~8月为多发时段;雷暴初日库区东部早于西部,终日东西段差别不大;雷暴持续期普遍在195~239d之间,其中西部持续时间短,东部长;大部地区雷暴初日有推后的变化趋势,推迟速率约2~6d/10a;终日有提前的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鲜艳  宋连春  郭占峰  高学杰  张强  
利用1961~2010年逐日气温、降水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三峡库区和长江流域等地区气象要素的气候长期变化趋势,并利用监测资料和数值模拟试验初步分析了水库蓄水后对三峡库区附近局地的天气气候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50a来三峡库区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降水量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21世纪以来库区降水转为少雨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都与长江上游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库蓄水后对库区附近气温产生调节作用,夏季降温和冬季增温效应明显;蓄水后库区年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总体上,三峡水库对附近气候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20k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静品  肖文发  黄志霖  曾立雄  王怀清  李良俊  
运用相关函数及单年分析等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三峡库区上游马尾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的生长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不同海拔的马尾松对降雨和温度的响应明显不同,海拔600 m处马尾松生长与5、6月份的降雨和湿润指数呈显著相关,而海拔900 m处的马尾松与环境的关系相对复杂,除受当年5、6月份温度影响外,还受前一年11月份湿润指数的影响,说明同一地区不同海拔梯度马尾松对气候的响应具有不同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治勇  牛奔  叶丽梅  姚望玲  王佑兵  
为了进一步认识长江三峡库区大雾天气特征,采用线性趋势估计和Mo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库区持续12h以上和连续3d以上极端大雾天气气候变化特征,探讨了库区蓄水后大雾天气气候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年平均雾日数呈弱的下降趋势,存在准8、18、32a的年代际周期振荡。持续12h以上和连续3d以上大雾天气有明显增加趋势,分别存在准10、17、32a和准12、32a的年代际周期振荡。在蓄水后,库区西段年平均雾日数明显减少、东段略有增加,持续12h以上大雾年平均日数变化不大,连续3d以上大雾年平均日数明显减少。库区年平均雾日数的总体减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城市化共同影响的结果,没有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鲜艳  张强  叶殿秀  廖要明  祝昌汉  邹旭恺  
三峡库区地处鄂西和渝东的崇山峻岭中,局地气候受山谷和水体的共同影响,冬暖夏热,降水丰富。利用三峡库区及其周边地区33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6年降水与温度观测资料,对2003年蓄水前后的降水、气温等要素作了时间对比分析,同时分别选取近库区和远库区站点作降水比值和温度差值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库区降水较常年偏少,但降水趋势与西南地区降水年代际变化一致。20世纪90年代之后三峡库区气温有显著上升趋势,蓄水后受水域扩大影响近库地区的气温发生了一定变化,表现出冬季增温效应,夏季有弱降温效应,但总体以增温为主。由于三峡工程局地气候影响是一个复杂、长期的气候调节过程,所给出的结果只是三峡水库蓄水至今3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晨  刘敏  
收集CRU、ERA-Interim和JRA-55这3种再分析资料,根据三峡库区33个气象站点1991~2016年的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通过时序分析、相关分析、偏差百分比等多种方法对再分析资料在三峡库区的准确性、适用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选取再分析资料,以趋势分析、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对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时间序列还是空间分布,3种再分析资料对于气温的再现均好于降水,但对各季节的气温都有所低估,冬季与站点观测相差最大; ERA-Interim极大高估了三峡库区的整体降水,同时ERA-Interim和JRA-55对冬季降水有较大低估,偏差百分比在-40%左右;综合来看,CRU再分析资料在三峡库区的可靠性最高。蓄水后三峡库区的整体气温变化均由蓄水前的显著上升趋势转变为略微下降,年降水及春季、夏季降水无明显变化,秋季降水则在蓄水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冬季降水在蓄水后有明显下降;蓄水后库尾长江以北的重庆、北碚等地升温幅度要高于邻近地区,蓄水前后降水的空间变化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局地性; EEMD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气温和降水均存在2~3a、5a和7~8a左右的准周期变化,且三峡库区近年的年平均气温变化较为平缓,未来降水可能出现增多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银贵  王静  程烨  刘爱霞  许宁  郝银  饶彩霞  
利用1995、2000和2005年的Landsat TM遥感数据解译结果分析了三峡库区的土地利用格局,三峡库区建设用地总量上升,各类建设用地的增长率不一致,库区水面在增加;运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了相关地类的变化速度和分布,各地类的动态度与变化速度存在空间上的差异;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特征,景观的多样性在增加,而景观的破碎度有一个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同时景观优势度的变化不大,耕地景观的优势逐渐被多样性景观特征所替代。然后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计算典型载荷,找出各典型变量在分析过程中的作用,借此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渠  李瑞  周浩  程炳岩  孙卫国  张天宇  
根据三峡库区及其周围30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气温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50a来三峡库区高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过去50a,三峡库区年均高温日数为24.07d,存在2.3和3.1a尺度的周期振荡,于1979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为36.69℃,具有3a尺度的变化周期。8月的高温日数最多且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最高。20世纪80年代高温日数与高温日平均最高气温为负距平,在21世纪最初10a,高温日数显著增加,高温日平均高温气温增高。三峡库区高温日数呈峡谷多,山区和丘陵少,库区北部多、南部少的分布特点。三峡库区蓄水后高温趋势变化不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宝雷  周万村  周启刚  冯朝阳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近50年的林地变化及气候响应,该文以TM、SPOT、MSS影像和地形图等多种信息源为基础,通过一种新的自动提取方法获取了2002年三峡库区的各类型林地资源现状分布,并通过人工修改达到了精度要求.通过人工解译找动态图斑的方法获取了近50年三峡库区其他各期(2000、1995、1986、1973和1953年)的林地资源分布图,并对近50年三峡库区各种林地的变化过程作了分析.以全国1915个站点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通过插值获取三峡库区的气候要素资料,并对三峡库区林地变化的气候响应做了阐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的各种林地在近50年经历了剧烈减少—缓慢减少—较大减少—不断恢复的发展过程.三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晓  
利用1990~2011年NOAA卫星中国区域OLR资料、以及2000~2011年MODIS全球5km分辨率地表反照率产品,对库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OLR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对比了2003年蓄水前后库区地表反照率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03~2011年(蓄水后)与2000~2002年(蓄水前)库区四季地表反照率变化量为:春季+0.089%、夏季+0.08%、秋季-0.03%、冬季+0.44%(冬季较大的主要原因为库区西部多为云覆盖,反照率资料受云影响而不准确),地表反照率变化微小,表明了库区土地类型、土壤湿度、植被生长等生态环境蓄水前后变化不大;而从OLR年代际变化来看,2003年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封瑞雪  刘军旗  姚梦辉  陈根深  赵剑雄  
利用三峡库区重庆沙坪坝站点1987~2017年逐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能见度的观测资料,分析站点各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和蓄水前后的异同。结果表明: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最高温度均有增高的趋势,年平均最低温度有微弱的减小趋势;年平均相对湿度呈较大幅度的减小趋势,年平均能见度呈增加趋势。其中,最高温度、相对湿度和能见度通过α=0.01显著性检验。根据突变检验,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能见度的突变点分别为2009,2001,2012和2010年。蓄水后多年季节平均最高温度四季均升温,多年季节平均温度和多年季节平均最低温度均冬季降温,春夏秋季增温。蓄水后的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年际变化增大,蓄水后的多年季节和月平均相对湿度整体下降。蓄水前后多年季节平均能见度上升,多年月平均能见度除6月降低0.212 km外,其他11个月均上升。蓄水前后5个要素的频率有效百分比分布与蓄水前后的年及四季的特征相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