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88)
2023(5332)
2022(4611)
2021(4240)
2020(3573)
2019(7886)
2018(7752)
2017(13798)
2016(7905)
2015(8707)
2014(8487)
2013(8349)
2012(7942)
2011(7315)
2010(7382)
2009(6687)
2008(6539)
2007(5752)
2006(5290)
2005(4865)
作者
(27692)
(23227)
(23199)
(21970)
(14857)
(11561)
(10267)
(9048)
(9028)
(8330)
(8129)
(7991)
(7923)
(7767)
(7590)
(7366)
(6966)
(6891)
(6886)
(6799)
(6126)
(5867)
(5793)
(5407)
(5368)
(5199)
(5036)
(5023)
(4963)
(4794)
学科
(28383)
经济(28350)
管理(18732)
(14245)
(12892)
(10815)
企业(10815)
方法(10312)
地方(9655)
环境(9490)
数学(8885)
数学方法(8697)
(8426)
中国(7214)
生态(6769)
(5923)
业经(5849)
农业(5787)
(5673)
(5210)
(5077)
资源(5034)
地方经济(4973)
(4904)
贸易(4898)
(4661)
(4446)
理论(4020)
(4000)
金融(3999)
机构
大学(111980)
学院(110644)
研究(50238)
科学(38139)
(37194)
经济(36191)
中国(35921)
管理(34629)
(31245)
理学(29130)
(28694)
理学院(28618)
管理学(27628)
管理学院(27485)
研究所(26878)
(26708)
农业(24915)
业大(24708)
中心(22014)
(19437)
(18847)
(18842)
(17609)
北京(16929)
科学院(16543)
(16368)
实验(16146)
(16042)
农业大学(15842)
师范(15718)
基金
项目(83273)
科学(62851)
基金(59296)
(57810)
国家(57434)
研究(51006)
科学基金(45455)
自然(33788)
(32918)
自然科(32782)
自然科学(32764)
自然科学基金(32138)
基金项目(31529)
(29721)
社会(29709)
社会科(28000)
社会科学(27990)
资助(24392)
教育(21865)
重点(20986)
计划(20020)
科技(19157)
(18853)
编号(18300)
科研(17016)
(16495)
(16463)
创新(15624)
专项(15087)
课题(14497)
期刊
(43464)
经济(43464)
学报(31127)
研究(30242)
(27266)
科学(25907)
中国(24953)
大学(21330)
学学(20538)
农业(18389)
管理(12597)
(11422)
(10945)
林业(10539)
教育(9751)
业大(9372)
资源(9032)
(8175)
金融(8175)
(7607)
技术(7346)
科技(7204)
农业大学(6891)
业经(6522)
经济研究(6490)
自然(6160)
财经(5579)
问题(5532)
中国农业(5453)
图书(5418)
共检索到171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娜  程瑞梅  肖文发  沈雅飞  
[目的]对马尾松根系和叶片养分(C、N、P、K、Ca、Mg)进行研究,探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根系和叶片的化学计量学特征和养分分配特征,以及根和叶片养分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别在2014年7月和11月,利用土柱法采集根样和高枝剪采集枝条第二节上的健康叶样,然后再进行室内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非生长季与生长季相比,根C养分含量、C:N和N:P比值均下降,N、P、K、Ca、Mg养分含量含量均增加。(2)根C养分含量随直径增大而增加,N、P、K、Ca、Mg养分含量随直径增大而减小。(3)径级、取样时间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根系C、N、P、K、Ca、Mg养分含量和C、N、P养分化学计量比存在极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万鹏  潘磊  崔鸿侠  庞宏东  王晓荣  
以三峡库区无干扰马尾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群落物种组成和天然更新状况,并选择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空间结构参数及直径分布等非空间结构参数,对马尾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为马尾松次生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地区马尾松群落物种数量丰富,共出现维管束植物117种,林下天然更新状况良好,共有树种24种,数量达5 221株·hm-2,其中高度小于100 cm的幼苗占48.9%。林分随着直径增大,林木株数逐渐减少,呈典型异龄林直径分布特征。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08,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随机分布;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0,整体处于中度以上混交;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0.5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秀锦  肖文发  雷静品  潘磊  王晓荣  崔鸿侠  胡文杰  
【目的】探讨马尾松林下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准确量化马尾松林下降水分配过程以及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5—9月,在1个马尾松林下布设16个截面面积为3 000 cm~2的雨量收集器来观测穿透雨,选择27株马尾松标准木研究树干茎流的空间变异特征,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冠层结构参数与穿透雨、树干茎流之间的关系,并用Monte Carlo抽样方法确定在一定误差范围内估测穿透雨所需雨量收集器的数量。【结果】研究期间林外总降雨量1 008. 4 mm,林下总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分别为829. 8和14. 4 mm,各占总降雨量的82. 3%和1. 4%;树干茎流量和茎流率均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茎流量变异系数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减小,且茎流量变异系数达到60%后趋于稳定,树干茎流量与树木的冠幅面积和胸径呈显著正相关(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娜  程瑞梅  肖文发  沈雅飞  
[目的]为认识马尾松细根对土壤养分库的贡献,[方法]本研究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九岭头林场马尾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埋袋法进行细根分解实验,探讨<0.05),与土壤湿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3)细根C、K和Mg元素迁移模式表现为释放,Ca元素表现为富集;(4)细根N、P元素在不同径级细根中迁移模式不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葛晓改  曾立雄  黄志霖  肖文发  谭本旺  周本智  
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对不同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凋落物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解540天后,20,30和46年生林分凋落物叶干质量剩余率分别为63.57%,59.80%和65.50%,30年生林分与20,46年生林分差异显著;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二次函数关系(P0.05),凋落物叶分解速率与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比值呈极显著三次函数关系(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琴  郭其强  罗丝琼  盘金文  姚珊  郭有燕  
【目的】植物-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关系反映其土壤养分利用效率及林下光环境对植物的养分限制状况。针对17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4种灌木叶片与土壤全碳(TC)、全氮(TN)、全磷(TP)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探索马尾松林下灌木养分状况,为马尾松林下复层经营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方法】以马尾松林下4种灌木(荚蒾Viburnum dilatatum、檵木Loropia chinense、南烛Vaccinium bracteatum、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和土壤的TC、TN、TP含量,分析马尾松林下4种灌木植物叶片和土壤TC、TN、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以及相关性。【结果】植物叶片TC含量大小顺序表现为南烛>油茶>荚蒾>檵木,叶片N、P表现为荚蒾>檵木>南烛>油茶,TC与TN、TC与TP表现为油茶>南烛>檵木>荚蒾,TN与TP表现为南烛>油茶>檵木>荚蒾。线性拟合表明,植物叶片TC与TN、TP含量及化学计量呈负相关关系,TN与TP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叶片与土壤TC、TN、TP含量及计量比无显著关系,表明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受植物自身遗传影响较大,同时也反映了4种灌木对林下环境的适应与响应。【结论】植物叶片TC、TN、TP含量对生长有显著影响,更适合作为林下灌木生长变化指标,而土壤TC、TN、TP含量对生长影响不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静品  肖文发  黄志霖  曾立雄  王怀清  李良俊  
运用相关函数及单年分析等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三峡库区上游马尾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的生长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不同海拔的马尾松对降雨和温度的响应明显不同,海拔600 m处马尾松生长与5、6月份的降雨和湿润指数呈显著相关,而海拔900 m处的马尾松与环境的关系相对复杂,除受当年5、6月份温度影响外,还受前一年11月份湿润指数的影响,说明同一地区不同海拔梯度马尾松对气候的响应具有不同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晓堃  王鹏程  汪来发  肖文发  李祖梅  林英华  
土壤水分含量是对地表生态过程有着重要影响的生态因子,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选取三峡库区典型植被类型杉木、马尾松混交林(A)和马尾松纯林(B),通过网格(3.00 m×3.00 m)取样,地统计学方法研究群落(30.00 m×30.00 m)0.00~20.00 cm土壤水分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两种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性不同,样地A和样地B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分别表现出弱和中等强度的变异性;(2)两种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水分具有良好的半方差结构,半方差函数曲线可以用球状模型进行拟合。土壤水分的空间相关范围存在明显的差异,有效变程分别为51.00 m和12.37 m;...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瑞贺  宋德文  黄瑞芬  石娟  骆有庆  刘洪高  陈京元  
近些年来,松材线虫入侵对三峡库区马尾松林造成严重危害,并严重威胁着三峡库区松林资源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生态安全。以不同的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健康、感病1年、感病3年、感病5年、感病7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分析松材线虫入侵早期马尾松林群落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共调查了37种乔木物种,隶属于30科33属,其中马尾松是群落内的优势树种(IV=49.63%),樟树、槲栎、栓皮栎和檵木等树种的重要值也较高,为亚优势种;与健康林地相比,感病林地内马尾松的数量显著下降,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呈现明显增加趋势;松材线虫入侵对群落内植物不同空间结构(乔木、灌木、草本)的物种多样性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小辉  冯大兰  朱恒星  耿养会  陈道静  
以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青冈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2种马尾松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呼吸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各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易氧化有机碳(ROO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均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各土层土壤呼吸强度也分别比马尾松纯林显著高出18.4%、14.7%和17.3%,而马尾松青冈混交林1 d土壤释放的CO2-C占土壤总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却总体上低于马尾松纯林;2种林分类型的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呼吸强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混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静品  肖文发  黄志霖  曾立雄  
利用采自三峡库区秭归县不同海拔高度的马尾松树轮样芯,分别建立树木年轮宽度年表,包括标准年表和差值年表,并对2种年表进行比较。运用相关函数及单年分析等树木年轮学方法,研究秭归县马尾松在不同海拔高度处的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得出不同海拔高度处马尾松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海拔300m处马尾松生长受上年6和10月份降雨量和湿润指数的影响,与当年气候因子的关系不显著;海拔600m处马尾松生长与上年6月份温度呈显著相关,还受当年7月份的月平均降雨量和湿润指数的影响;海拔900m处马尾松生长不仅与当年2月份温度呈显著相关,还受当年12月份月平均降雨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鸣远  王礼先  
长江三峡库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雨季时间较长,库区马尾松林分截留作用对降雨特性、径流损失和水分循环的影响十分突出。根据林内、林外雨滴观测和林冠截留场资料,本文提出了一次降雨在林冠层再分配的统计模型和林冠截留过程的预报模型,建立了估计林冠层下降雨功能的计算式。较以往的研究,这些模型更客观地模拟了林冠截留效应,并且结构简单,参数易于定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庞丽  周志春  张一  金国庆  丰忠平  
[目的]在土壤有效P匮乏的立地条件下,揭示针叶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与马尾松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马尾松二代育种群体内30个无性系为试验对象,野外调查11年生时马尾松二代无性系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与针叶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1)各生长性状在马尾松二代无性系间差异显著,且无性系重复力较高,均达到0.95以上。马尾松成熟针叶和当年生针叶N、P含量及N/P在二代无性系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相关分析表明,马尾松二代无性系树高、胸径与成熟针叶和当年生针叶N含量、N/P均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牟新涛  李永  李强军  郭民伟  朴春根  
为探讨马尾松不同类型林地地上部微生物区系及优势种群及其季节性变化,对三峡库区云阳县马尾松近熟龄天然林、中龄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地空气、叶面和树皮表面等地上部的可培养细菌和真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叶面和树皮表面的真菌、细菌两大类微生物数量四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夏季和秋季的数量多于冬季和春季,中龄天然林的两大类微生物数量最大且四季变化亦最大;优势种群的种类和数量随季节和林地类型不同而有所变化。人工林空气中可培养真菌种类秋、冬、春、夏分别有4、3、4、3种,近熟龄天然林和中龄天然林四季中均为3种;优势种群多样性人工林的大于近熟龄天然林和中龄天然林。近熟龄天然林和中龄天然林叶面优势细菌种群为维罗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卓文  杨志海  张志永  陈玉生  崔鸿侠  袁玉万  朱传忠  
以莲峡河小流域内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样地进行降水截留实测与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林内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呈线性相关;穿透系数与降雨量呈对数相关;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指数相关;截留率与降雨量呈对数相关;而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呈多元线性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穿透系数、树干茎流率和降雨强度而预测林冠截留量模拟模型,实测表明该模型能比较准确地估算马尾松林分的林冠截留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