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9)
2023(3816)
2022(3328)
2021(3008)
2020(2511)
2019(5649)
2018(5327)
2017(9747)
2016(5300)
2015(5855)
2014(5680)
2013(5531)
2012(5212)
2011(4601)
2010(4558)
2009(4092)
2008(3996)
2007(3450)
2006(3114)
2005(2865)
作者
(17126)
(14615)
(14302)
(13955)
(9180)
(7180)
(6494)
(5609)
(5536)
(5068)
(5003)
(4997)
(4870)
(4701)
(4682)
(4534)
(4394)
(4178)
(4141)
(4139)
(3650)
(3491)
(3489)
(3319)
(3284)
(3251)
(3214)
(3002)
(2940)
(2901)
学科
(22530)
经济(22515)
管理(11846)
(9314)
方法(9232)
地方(9096)
数学(8210)
数学方法(7937)
(7656)
(6932)
企业(6932)
中国(5215)
(5042)
地方经济(4826)
环境(4585)
(4153)
业经(3939)
农业(3718)
(3336)
(3244)
贸易(3238)
(3180)
资源(3158)
(2999)
(2978)
生态(2954)
(2806)
(2567)
城市(2509)
理论(2506)
机构
大学(74720)
学院(73845)
研究(30680)
(25908)
管理(25157)
经济(25125)
科学(23102)
中国(22417)
理学(21545)
理学院(21081)
管理学(20218)
管理学院(20097)
(17571)
(16470)
研究所(15382)
(15208)
中心(13861)
业大(13353)
(12073)
农业(12051)
(12013)
师范(11962)
(11742)
(11234)
北京(10964)
(10322)
师范大学(10145)
科学院(10085)
(9659)
(9550)
基金
项目(56305)
科学(44467)
基金(41898)
(39437)
国家(39250)
研究(34948)
科学基金(33056)
自然(24319)
自然科(23730)
自然科学(23724)
自然科学基金(23238)
基金项目(22545)
社会(21925)
(21221)
社会科(20974)
社会科学(20967)
(19331)
资助(17057)
教育(14831)
重点(13566)
编号(12572)
计划(12385)
(12140)
科研(11221)
(11098)
科技(11029)
(10822)
创新(10370)
国家社会(9626)
成果(9339)
期刊
(27752)
经济(27752)
研究(20505)
学报(15892)
中国(14734)
科学(14224)
(12315)
大学(10814)
学学(10353)
管理(8649)
农业(8562)
(7908)
资源(7428)
技术(6008)
统计(5942)
(5430)
(5088)
教育(5054)
决策(4734)
(4607)
金融(4607)
地理(4585)
图书(4508)
业大(4298)
经济研究(4275)
(4239)
林业(4198)
(4081)
科技(3972)
自然(3668)
共检索到110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昌广  林德生  周志翔  王鹏程  肖文发  滕明君  
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分析库区降水的时空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46个气象站点资料,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法、样条函数法、普通克里金法、协同克里金法等4种空间插值方法,对三峡库区1961~2005年45年间的年平均降水量、月平均降水量进行了空间插值模拟与交叉检验,并对三峡库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考虑高程的协同克里金法整体插值效果要优于其他3种插值法。但通过站点误差分析,协同克里金法并非对每一个站点的插值精度都高。研究发现,在剔除其中2个高海拔站点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协同克里金的空间插值效果。由插值得到的三峡库区降水分布图可知,大部分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庆香  刘国彬  杨勤科  
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多种插值方法对黄土高原降水量进行了空间插值研究, 并探讨了气象站点密度与布局对插值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统计学方法优于传统的反距离加权插值、多项式插值和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考虑高程影响的普通协克里金方法优于一般的克里金方法和简单协克里金方法。通过空间插值得到了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图,由该降水量分布图可知,黄土高原降水量总体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态势,界限很明显;年均降水量在100-800 mm,主要集中在200-600 mm内,以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为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正洪  万素琴  毛以伟  
根据三峡水库坝区周边10个气象站1992~2002年逐日降雨资料,先用比值法将短期考察资料延长,再通过对比、回归等方法,客观分析降雨量、降雨日数、暴雨量、暴雨日数等指标随时间(年内、年际)和地形(高度、坡向)的变化,其特点如下:三峡坝区冬干、夏雨、秋雨明显,近年降雨增多;与武汉市相比,有降雨日多但降雨量、暴雨日及大暴雨日少的特点;降雨量、降雨日数、暴雨量、暴雨日数等多随高度上升而递增;由于受南北边山地阻挡和峡谷的影响,长江以南降雨大于长江以北;水体抑制库周降雨,且夜间比白天明显,强降雨过程比弱降雨过程明显。三峡地区降雨周边山地多于谷底,蓄水后差异将更明显,使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正佳  于兴修  王丝丝  商贵铎  
在薄盘光滑样条插值中,高相关协变量的选取决定了插值结果的精确性。以2001-2009年全国728个气象站点日降水为数据源,提取年降水量数据,在分析多年平均降水量与两协变量高程(DEM)和距海岸线距离(DCL)的空间相关性基础上,利用ANUSPLIN软件,比较不同协变量下降水量插值结果精度在全国尺度以及区域尺度上的差异。以DEM、DCL及DEM-DCL分别为协变量对降水量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发现:①在全国尺度上,DEM法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47.79,略低于DEM-DCL法(48.90),但显著低于DCL法(55.54);且DEM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也明显低于其它两种方法。②在区域尺度上,除西藏地区外的其他7个区域,3种方法的插值误差与全国尺度上相一致。西藏地区降水插值结果以DCL法的精度最高,而DEM法则较差。研究建议除在西藏地区的降水量插值研究中采用DCL法,在全国其他大部分区域采用DEM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晓虹  王蓥燕  王舒  郑杰炳  王丹  王子芳  高明  
[目的]水田作为三峡库区重要的耕地类型与湿地景观,对保障该区的粮食和生态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水田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为农业结构调整、水田经营政策的制定以及保障库区生态系统的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1990、2005、2015年土地利用图像,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核密度估计以及景观指数模型等方法,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在不同时段水田的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结果]2015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面积为5 267.94 km~(2),占耕地总面积的26.70%,平均坡度为11.87°,其中丘陵地区水田面积分最大,不同区县间水田面积差异显著。(2)近25 年草地、建设用地和水田间发生显著转移,1990—2005年间水田主要转向旱地,2005—2015年水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且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水田的总面积持续减少。(3)近25年来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田面积的核密度分布呈现“西密东疏”、“南密北疏”的分布格局。1990年水田分布的聚集区表现为江津和长寿2个核心分布带;2005—2015年间,江津的核密度值由高密度区转变为低密度区,水田分布的聚集区仅剩长寿核心分布带。(4)在7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田的景观优势度居于中间位置,随着水田面积不断减少,水田景观的破碎化进一步扩大。[结论]从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必须稳定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水田面积,充分发挥水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睿  周李磊  彭瑶  嵇涛  李军  张虹  戴技才  
土壤保持是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重要组成,在防止土壤侵蚀、减少径流泥沙与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研究得到了2000~2013年时间序列区域土壤保持服务"流量"结果,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重庆段多年平均土壤保持量为604.39 t/hm~2·a,沿长江干流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区域差异显著;(2)三峡库区的土壤保持服务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随着高程的增加,以300 m与900 m为节点,出现递减-递增-递减的分段规律,与人类活动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3)增加森林覆被面积是改善区域土壤保持、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德勇  姚帮松  孙松林  许航  
采用水文统计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研究澧水流域观测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年内分配、年际变化等水文特征。结果表明:澧水流域年降水量与高程显著相关,高程每降低100 m,年降水量减少137.76 mm,具有典型的区域差异性,总的趋势是自流域上游向下游递减,自西北高山丘陵向东南部滨湖平原递减;澧水流域降水量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不均匀系数为0.25;年际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中、下游年际变化幅度大于上游,年际间降水量丰、枯变化持续时间较长,变幅较大,连丰最长时间为3年,连枯最长时间可达4年。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仁平  张云玲  郭靖  冯琦胜  梁天刚  
利用新疆及周边地区的154个气象站点资料,采用反距离权重法(IDW)、普通克里金法(Kriging)、协同克里格法(Cokriging)、贝叶斯法(EBK)和ANUSPLIN软件5种方法,对新疆地区1995-2004年10年间的月降水量空间插值模拟结果进行了交叉检验。结果表明,在新疆地区,5种方法的插值精度表现为ANUSPLIN>Cokriging>EBK>Kriging>IDW,并随月份有所变化,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表现为秋冬两季误差低于春夏两季,平均相对误差(MRE)的值在春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珂  李翀  段辛斌  陈大庆  廖文根  汤滔  
为了解三峡库区春季鱼类分布特征,于2007年至2009年每年春季分别采用HTI Model241和SIMRADEY60鱼探仪对三峡库区秭归至重庆江段进行了声学调查,并于2008年和2009年春季对巫山、忠县和长寿江段的渔获物进行了调查。声学调查显示:鱼类在秭归至重庆段分布不均匀,基本表现为从三峡库区的下游到上游密度越来越大,并且春季鱼类喜居于上游长寿至重庆的几处江段。渔获物调查显示:巫山江段优势种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忠县江段优势种为鲢、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和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天宇  李永华  程炳岩  孙杰  许崇海  
利用极端降水量集中度和集中期讨论三峡库区汛期极端降水量的非均匀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极端降水量空间分布表现为西南部和东北部地区相对较少,中部、东南部相对较多。库区汛期极端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空间差异不大,集中程度总体较差,东北部和西部地区极端降水相对集中,中部相对分散。库区极端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底和7月上中旬,东北部和西部偏西地区集中期相对较晚,中部地区集中期相对较早。库区汛期极端降水量的分配状况与同期极端降水量存在较好的关系,即极端降水量越少,则极端降水量越集中、集中期越早;反之极端降水量越多,则极端降水量越分散、集中期越晚,尤其是在库区东北部地区最为显著。三峡库区蓄水后极端降水集中...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丹青   王云琦   王震   白志杰   李海涛  
氧化亚氮(N_2O)是继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地区的农业集约化发展和城镇化推进会加剧N_2O排放。基于此选取三峡库区为典型地区,利用IPCC排放因子法和情景分析法对三峡库区N_2O时空分布差异及减排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2006年~2019年N_2O排放量维持在1.47~1.62万t,总体趋势呈先升高后降低且库区内18个区县间差异性较为显著(P<0.01),空间分布具有随机性(14年年均Moran I≈0)。(2)三峡库区农业活动是三峡库区N_2O最主要的来源,而化肥施用量和粪便排放量是库区农业N_2O最大来源,占比为40.48%和23.84%。利用STIRPAT模型发现N_2O驱动因素中,城镇化率对三峡库区有控制作用,促进因子从小到大依次为粮食产量、乡村从业人数、第一产业增值和人均GDP。(3)利用情景分析法在3种减排情景下对三峡库区2030年N_2O排放量进行预测,预测值分别为1.55、1.34和1.21万t。针对三峡库区N_2O排放情况和未来预测情况,建议从库区腹部地带着手,控制农田氮肥施用量和加强畜禽粪便管理,建立种养结合新农业模式,探索减排过程中的土壤内部循环机理,多方面联合控制N_2O的排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康淑媛  张勃  柳景峰  杨明金  
本文依据张掖市6县(区)6个气象观测站点近50年(1956年~2004年)来逐月的降水量观测资料,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Mann-Kendall法),分析了张掖市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张掖市的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β值为4.7mm/a),其中秋季降水量增加明显(β值为3.9mm/a),春夏季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但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的59.1%;②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而且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③春季和夏季都形成以民乐县为中心的降水量高值区;春季只有高台和临泽县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夏季甘州区降水量下降趋势最明显(β值为-5.1mm/...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冉  刘洪斌  武伟  
以三峡库区草堂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网格布点,共采集102个土壤样点,分析测定土壤的pH值,结合成土母质和地形等10个环境因子,以样点总数的85%作为训练集进行预测模型构建,15%作为验证集检验模型精度,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模型对研究区土壤pH进行空间分布预测并制图。结果表明:土壤pH与谷深、坡长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距河网垂直距离、坡高呈显著负相关。三叠系大冶组灰岩发育的土壤pH值高于三叠系须家河组石英砂岩发育的土壤pH值。基于环境因子的RF预测模型,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47、均方根误差(RMSE)为0.59、决定系数(R~2)为0.85,能解释研究区土壤pH值85%的空间变异。对土壤pH值产生主要影响的环境因子为成土母质和海拔。可见,基于环境因子的RF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以作为土壤pH空间分布预测的有效方法,能为流域尺度下其他土壤属性的空间分布预测提供依据和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将  李勇  邓富银  雷家立  
利用土壤表层样分析成果,研究了三峡库区土壤中硒、碘、氟等生命元素在不同土壤中的含量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地貌、植被覆盖条件下对其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土壤的硒、碘含量较低,而氟含量较高,是低硒、低碘、高氟地区。地质背景是土壤硒、碘、氟的主要来源,灰岩分布区土壤中硒、碘、氟含量均高于其它类母岩分布区土壤,泥岩分布区硒、碘含量最低,砂岩分布区的氟含量最低。除受地质背景控制外,碘、氟还受土壤分布高程、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分布高程越低,地形坡度越小,土壤中碘、氟含量越低。针叶林覆盖对土壤碘、氟起富集作用。土壤硒含量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较土壤碘、氟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鹏程  姚婧  肖文发  张守攻  黄志霖  曾立雄  潘磊  
基于森林植被GIS数据库和群落调查,对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分布的地形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400~1200 m,随海拔上升和坡度增大,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海拔为400 m以下区间森林覆盖率最低。(2)不同海拔级的优势森林类型分别为灌木林(400 m以下、1 200~1 600 m、1 600~2 000 m和2 000 m以上)、马尾松林(400~800 m和800~1 200 m)。各森林类型分布面积占该类型总面积百分比在不同海拔级上的分布都为单峰型,海拔由低到高出现峰值的森林类型依次为竹林、经济林和柏木林(800 m以下)、暖温性针叶林(1 600 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